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8|回復: 0

2012最现实的中国问题:就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3 18:39: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产业转型的同时,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在中国,实现GDP的增长相对容易,但如果在中国发生“下岗”后的第二次失业潮,恐怕很多问题就会浮出水面,并极有可能超出政府的控制力!
可是国内的经济界,要么随着地产商的指挥棒大谈经济支柱问题,要么急着预测新年的GDP走势或股市走向... ...记得戴旭说不能转化为国防力的GDP就是“狗的屁”,但其实在中国,不能转化为就业率的GDP才真的是“狗的屁”!
2012最现实的中国问题:就业!现在看来这个比南海等问题迫切的多!

广东服装外贸行业利润下降至零 出现企业倒闭潮
2012-01-03 09:17:00     作者: 耿旭静    来源: 广州日报
 欧美经济衰退生产成本猛增出口寒潮来袭一些中小型服装企业因订单匮乏而临时关门
  文/图记者耿旭静、刘冉冉、刘幸
  今年,在欧洲经济衰退、美国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业界普遍预测,今年将是金融危机以来最难熬的一年,出口疲弱态势或将延续,甚至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出口寒潮来袭!
  珠三角出口型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为主,一方面面对欧美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技术壁垒使生存愈加困难。目前它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外贸从业者面临哪些生存考验?未来应该如何应对?本报记者深入服装业、鞋业、玩具业、陶瓷业进行调查,敬请关注相关报道。
  压力重重
  过去一单生意提成20万
  现在工厂关停失业在家
  10年前一单生意提成就有二三十万元,现在却因厂子关停而失业两个月。“附近做外贸的倒了三成,转行势在必行!”老外贸员阿辉做起了按摩师,并在网上叫卖。
  记者近日见到阿辉本人,听他讲述外贸业的沧桑巨变:由10年前遍地黄金,利润高到两三成,到今年利润为零,甚至亏损;由怀揣着梦想到外贸业掘金,到现在失业在家,心灰意冷痛下决心转行……劳动密集型外贸服装业经历了由兴盛到衰微的历程。
  10年前做外贸月入过万
  阿辉住在南浦百事佳花园,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装饰得雅致而随意,客厅里却堆满了H&M,Express等四五个国外品牌的外贸成衣,这与一米外精心修葺的花园小阳台风格迥然。
  前段时间,阿辉在业主论坛发了一个帖:“今年的外贸环境实在很差(比2008年还差),公司业务也移去东南亚了,只好下岗在家,迫于生活压力,只好拿出自己的绝门手艺啦。本人早年曾拜名师学习按摩推拿技术,擅长治疗落枕、颈椎劳损、腰背酸疼……虽然这几年只限于跟家人朋友服务,但手艺一直没有荒废。不知是否有邻居需要上门服务或来我家?”
  日前,当记者敲开阿辉家的门,称来做按摩时,他说:“你们是我的第一批客人。”在临时安置的按摩椅上,阿辉向记者简单展示了按摩技术,1个钟70元,阿辉的收费很公道。让记者吃惊的是,阿辉的技法很纯熟。“师傅很重要,当时为了治疗母亲的腰椎间盘突出,跟着省中医的师傅学的一门手艺,没想到现在会把按摩当营生。”
  客厅里堆积成山的外贸成衣样品已经联系好了买家,定做的按摩床一星期就到货了,下决心摆脱外贸业的阿辉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些货可以卖几千元,再等按摩床到了就正式开张,相信会越来越好。”
  32岁的阿辉之前跟太太一起做外贸服装的来料加工领域。4年前儿子出生后,太太就在家里做了全职主妇。阿辉说,10年前刚入行时,他的月均收入过万元,有时自己私接一个单,就能赚到二三十万元,而这套房子就是那时候买的,“现在绝不会碰到这样大的订单”。
  去年,外贸业务亏损严重,最重要的是国内人力成本太高,9月份老板不得不将厂子关停,将业务都转到越南去了。原来几十人的公司,有的同事跟老板去了越南,有的在广东其他公司做着差不多的行当,有的则放下架子进了工厂,而阿辉则失业在家差不多2个月了。
  行业利润去年下降到零
  服装外贸业的利润下行曲线折射出了该行业由鼎盛到衰微的历程。1998年,利润率超过20%,到2002年缩减到12%~15%,2008年前为5%~8%,2008年次贷风暴来袭,利润下降到3%。直到去年10月,众多企业开始出现零利润,甚至亏损。
  据阿辉回忆,当时吸引他加入朋友的服装外贸公司的主要原因就是利润高:“感觉遍地黄金,怎么都能赚钱。”然而就是这个充斥着巨大诱惑的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陷阱。外贸业逐步遭遇海外技术壁垒的阻击,仅出口到欧盟的一批服装不合格,就要支付几千万元的违约金,朋友的厂一下破产了。
  谈起做外贸的感受,阿辉总结了一个字——“累”。品牌掌握在国外采购商的手上,风险却转嫁给制造商。现在,工厂的价格已经被压缩到底线了,只要不亏本工厂都会接下订单;即使亏一些,只要额度不大,而且有稳定的订单,工厂也会做下来,这是为了防止工人继续大规模的流失。
  炒股、炒金,是阿辉目前无可奈何的选择。按摩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可以混口饭吃的手艺,他自己也有兴趣探索一下这个行业。而立之年尝试进入按摩业的阿辉,暂时还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他想先让大家看看他的手艺,根据口碑好坏再决定是否潜心做按摩。“即使没有其他出路,把按摩理疗坚持下来,做雷锋助人为乐也是很快乐的事情,能够解除别人的痛苦也很开心。人生就如一出戏,认真地体验过就好了。”
  问卷调查
  近八成服装企业
  认为前景不明朗
  “服装外贸企业今年倒闭的有三成!”阿辉告诉记者。“欧美经济寒潮、生产成本猛增、人民币持续升值、土地成本昂贵……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不下去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很多厂直接关停,或者搬迁到东南亚去了。”
  在近日举行的2011(第二届)广州服饰文化周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上,记者对与会的百家服装企业进行了外贸生存状况的调查。中小服装企业融资成本困难,优惠扶持政策的宣传渠道较窄,税收、人力成本、电荒、普惠政策落实不力等仍是受访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在发放的100份《企业调查表》中,收回19份,有效调查表15份,从事外贸的企业5份。出现利润下滑的企业6家,占有效调查比例的37.5%。利润下滑幅度平均值为10%,影响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以原材料上涨及人工材料上涨为主,伴随有人民币升值、利润率下滑等原因。受访企业中,认为“前景不明朗,会有一部分企业倒闭”的企业占到75%。
  成本猛增两三成 部分企业关门
  广州市制衣行业商会副会长、广州卡佛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声治昨日告诉本报记者说,已经留意到部分做外贸的中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因订单匮乏而临时关门的现象。番禺南村好几个老板原本是做外贸的,但是他们近期纷纷向其求救,希望在欧美采购量下降、汇率波动明显的背景下,找点时间短的“代工单”做做,好让企业不至于倒掉。
  李声治说,国内品牌企业今年最大的压力是成本上涨的。去年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企业的支出增加20%~30%,而在终端市场只能提价15%左右,解决一半的问题。剩下一半的成本上涨压力得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使用机械代替人工来解决。只能解决部分的,就会导致今年服装的利润率下降。解决不了的,企业就会倒下。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夏令敏昨日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受欧美经济不明朗因素影响,导致欧美区域内服装需求增速下降,这个也是我国服装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受此影响,国内服装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在4%~10%之间。
  出口形势的恶化,将逐步向国内市场传导,首当其冲的是就业市场!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艺术系副主任吴郑宏告诉本报,今年与2008年的情况有点类似,来自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学生反映,去年到外向型服装类企业就业难度明显增加。员工薪水的减少,也导致了消费能力降低,导致国内消费疲软。
  危中有机
  到国外买来设计作品
  然后在国内制作销售
  但是危机当中,企业并非“无路可走”,有广州服装企业外贸做不下去,转做内销,更有精明的企业利用原有的外贸关系,甚至到国外买设计作品,然后在国内销售。“这在以前不敢想象的!”吴郑宏说,因为经济景气的时候,国外设计师一般要价很高;如果国外经济低迷,很多设计师为了糊口都愿意把作品卖给中国。这些好的作品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敲门砖,其新潮的设计更是市场上制胜的法宝,如果能像国外优秀的设计看齐,广州可以成为又一个时尚之都。
  夏令敏告诉记者,可以说目前全世界都在扶持中小微企业,这个并非中国一家在做。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将保持不变。希望未来有持续的、稳定的政策帮扶中小微企业。
  由此对于做品牌的企业来说,“危”中有“机”。 李声治表示,这次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暴风雪”将加速服装业的洗牌速度。服装作为生活必用品,那些走自主品牌的企业,一旦挺过去了,未来将迎来更加生机勃勃的市场。
  服装外贸业下行利润
  折射其由盛到衰历程
  1998年,利润率超过20%,到2002年缩减到12%~15%,2008年前为5%~8%,2008年次贷风暴来袭,利润下降到3%。到2011年10月,众多企业开始出现零利润,甚至亏损。
發表於 2012-1-4 02:22:14 | 顯示全部樓層
小的觉得,这方面问题不大,现在内地很多用工单位常常招不到工,尤其是服务型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招工难!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4 07:5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01010101 於 2012-1-4 02:22 AM 發表。
小的觉得,这方面问题不大,现在内地很多用工单位常常招不到工,尤其是服务型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招工难!

沿海地区管这个叫用工荒!其实恰好是失业潮来临的前兆... ...总之同经济结构与工人结构脱节有关!比如教育系统的滞后,比如城乡人力资源错位都是脱节的原因!

招工难或用工荒主要是难在那类工人呢?他们来自于哪里?他们有什么特性?眼前就失业严重的是哪些人群?失业人群来自哪里?有什么特性?招不到技术工人是为什么?放大到全局会有什么后果?招不到待遇过低的职位的人员,又是为何?放大到全局又有什么后果?

就是旧有产业模式的失速与新产业模式的起步维艰共存!

新证监会主席以前写的一些经济文章你可以找了看看,其实已经在谈论在思考这个问题了...

[ 本帖最後由 麻皮鬃珩 於 2012-1-4 08:02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8 00:24:42 | 顯示全部樓層

是真的?

网上到?清?女博士到美后蹞人破解了中花纍元成就的北斗系,<br />
打我葎民族自尊心,<br />

[ 本帖最後由 高浩云 於 2012-1-8 12:27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8 03:59: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高浩云 於 2012-1-8 12:24 AM 發表。
网上到?清华女博士到美后蹞人破解了中花纍元成就的北斗系,打我葎民族自尊心


呵呵,这也能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8 11:41:57 | 顯示全部樓層
初大,我不信。呵呵<br />是博士,是清,是女性,哈哈,一看就是有用心了,
不知道啎我的字体示不完整了,杯具了,<br />
向你致敬。

[ 本帖最後由 高浩云 於 2012-1-8 11:47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8 19:25:13 | 顯示全部樓層
“用工荒”这事儿,俺大约知道一点点东西,掰扯一下。

所谓“用工荒”,是企业的说法,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其实不是招不到人,是不能按照资本家的“低价”招到合适的工人。

比如行业内普通文员的工资都是2500-3500元/月,而企业只肯支付1500-2500元/月。但是对于外地人而言,生活成本上涨太多,月薪仅仅是生活费,那么,这样的企业,有人愿意去工作么?

所以,近几年,常常到珠三角打工的人,都已经知道此地工资不高,不值得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地跑过来打工,于是这些企业更加招不到工人了。

应该说,所谓“用工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家”的集体自律,严格压缩人力成本造成的。


当然啦,资本家看到弄不到人,也适当增加了点人力投入,比如工资上调5%-15%,但是,加的这点钱,我去,就算通胀吧;那不涨的,工人的实际收入其实是在不断缩水的。

咱群众、咱工人傻啊?不挣钱的工也去打,去给资本家做奉献么?

所以啊,这个“用工荒”现象固然存在,部分企业招工缺口可能达到20%以上,但是,不能用作观察“产业转型”的指标。

服装企业确实有一些倒闭了,到底有多少,很难说。我去过一个做童装的村子,该村大约有不到1/3的长房贴出了“转租”的告示。

建筑陶瓷行业,国内竞争力较低的地区,据调查,有很多生产线停产,佛山地区,今年停产比往年早一点。但是建筑陶瓷业作为建材行业,主要是受房地产调控、成交量下降的影响,也不是“产业转型”造成的。

如果说,以上两个现象有虾米共同点的话,那就是:高通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涨,令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迅速下降,钱袋子已经空了,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

至于主题所言,失业是不是会成为2012年的主要矛盾,这个还不好说。木有相关资料。《广州日报》记者,那也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偏偏统计衙门的数据也不靠谱。

麻皮兄,你的这个命题,是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讲的。题目摆出来之后,俺试着抽空想一下,不过没啥可参考资料。但是,如果仅仅是产业升级,而市场容量没啥大变化的话,旧的企业倒闭了,新的企业会开张,工人不过是转移阵地而已。而市场容量,其实是与不同的消费能力挂钩的,总而言之,就是市场上有多少可以 消费的银子。

这样一分析,挺令人无语的。俺的期待就是,房价下跌或许有副作用,但正面的影响更大一些。房价下来,建材相关产业会受到影响;房价不下来,整个国民经济都受影响,更加影响“幸福”与“和谐”。所以,房价还是果断地,继续下行吧。

考虑到年年不断投入到市场的年轻一代劳动力,可能理想的就业机会少了。这是职场的“非熟练工人”,工钱低,资本家还 忒挑剔,当然了,新工人对企业也很挑剔,这就有了“啃老族”嘛。老人家,被啃一两年应该还是承受得起的,时间长了就难说。

所以,如果规定各地工资涨幅与cpi涨幅挂钩,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提高“幸福感”,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且不论cpi从统计对象到统计方法上,被欺上瞒下的有关部门降低了多少,工资能涨一点总是好的。从理论上讲,工资涨幅,应该与各行业的利润增长一致,才是合理的。













[ 本帖最後由 研究京氏 於 2012-1-8 07:32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9 13:13:46 | 顯示全部樓層
风闻,上层的官员嘴里都挂着“人力资源错位”,碰见个别场合还会向专家请教,可惜,欧美日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经验,所以专家又名副其实的“砖”了,估计初中生那个位置的,应该是知道这个事的!
而底下的小官,好像对于土地财政的替代方案,更有请教的热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9 13:30:4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麻皮鬃珩 於 2012-1-9 01:13 PM 發表。
风闻,上层的官员嘴里都挂着“人力资源错位”,碰见个别场合还会向专家请教,可惜,欧美日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经验,所以专家又名副其实的“砖”了,估计初中生那个位置的,应该是知道这个事的!
而底下的小官,好像对于土地财政的替代方案,更有请教的热情!



麻皮兄信息渠道畅通啊。牛!

其实吧,按照初爷的意思,行政系统的错位,主要是官员们屁股坐错了地方,忘记了毛老的手谕;“为人民服务!”转而一屁股跟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勾搭太过!

如何能够矫枉而不过正,俺一直在想,发动群众加强监察也是条路子,8过效果难以评估;或者干脆像初爷转帖的文章里面,重点提出的,重提毛思想,做人民公社!

都说习哥是个毛派,这个传闻靠谱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9 13:34:0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研究京氏 於 2012-1-8 07:25 PM 發表。
“用工荒”这事儿,俺大约知道一点点东西,掰扯一下。

所谓“用工荒”,是企业的说法,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其实不是招不到人,是不能按照资本家的“低价”招到合适的工人。

比如行业内普通文员的工资都是2500-3500元/月,而企业只肯支付1500-2500元/月。但是对于外地人而言,生活成本上涨太多,月薪仅仅是生活费,那么,这样的企业,有人愿意去工作么?

所以,近几年,常常到珠三角打工的人,都已经知道此地工资不高,不值得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地跑过来打工,于是这些企业更加招不到工人了。

应该说,所谓“用工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家”的集体自律,严格压缩人力成本造成的。


当然啦,资本家看到弄不到人,也适当增加了点人力投入,比如工资上调5%-15%,但是,加的这点钱,我去,就算通胀吧;那不涨的,工人的实际收入其实是在不断缩水的。

咱群众、咱工人傻啊?不挣钱的工也去打,去给资本家做奉献么?

所以啊,这个“用工荒”现象固然存在,部分企业招工缺口可能达到20%以上,但是,不能用作观察“产业转型”的指标。

服装企业确实有一些倒闭了,到底有多少,很难说。我去过一个做童装的村子,该村大约有不到1/3的长房贴出了“转租”的告示。

建筑陶瓷行业,国内竞争力较低的地区,据调查,有很多生产线停产,佛山地区,今年停产比往年早一点。但是建筑陶瓷业作为建材行业,主要是受房地产调控、成交量下降的影响,也不是“产业转型”造成的。

如果说,以上两个现象有虾米共同点的话,那就是:高通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涨,令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迅速下降,钱袋子已经空了,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

至于主题所言,失业是不是会成为2012年的主要矛盾,这个还不好说。木有相关资料。《广州日报》记者,那也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偏偏统计衙门的数据也不靠谱。

麻皮兄,你的这个命题,是从国内宏观经济层面讲的。题目摆出来之后,俺试着抽空想一下,不过没啥可参考资料。但是,如果仅仅是产业升级,而市场容量没啥大变化的话,旧的企业倒闭了,新的企业会开张,工人不过是转移阵地而已。而市场容量,其实是与不同的消费能力挂钩的,总而言之,就是市场上有多少可以 消费的银子。

这样一分析,挺令人无语的。俺的期待就是,房价下跌或许有副作用,但正面的影响更大一些。房价下来,建材相关产业会受到影响;房价不下来,整个国民经济都受影响,更加影响“幸福”与“和谐”。所以,房价还是果断地,继续下行吧。

考虑到年年不断投入到市场的年轻一代劳动力,可能理想的就业机会少了。这是职场的“非熟练工人”,工钱低,资本家还 忒挑剔,当然了,新工人对企业也很挑剔,这就有了“啃老族”嘛。老人家,被啃一两年应该还是承受得起的,时间长了就难说。

所以,如果规定各地工资涨幅与cpi涨幅挂钩,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提高“幸福感”,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且不论cpi从统计对象到统计方法上,被欺上瞒下的有关部门降低了多少,工资能涨一点总是好的。从理论上讲,工资涨幅,应该与各行业的利润增长一致,才是合理的。

还真不是你说的这个情况!可能同你调查的范围有关吧!你这样的单一地域少数行业的调查,很难全面分析整个人力资源的流动情况!前几年的爱民措施-劳动法,现在看来是问题很多的,比如时机不当的问题,执行的问题等等,对就业乃至企业都是副作用很明显的,这里面就存在着调查方法的问题!调查是前提,如同诊断!诊断错了,那开药一定是乱开!
接了个新课题,时间有限,就简单说这些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9 13:35:3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研究京氏 於 2012-1-9 01:30 PM 發表。



都说习哥是个毛派,这个传闻靠谱不?


我这边听说的是很靠谱!而且听说比较狂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9 13:55: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研究京氏 於 2012-1-9 01:30 PM 發表。

麻皮兄信息渠道畅通啊。牛!

其实吧,按照初爷的意思,行政系统的错位,主要是官员们屁股坐错了地方,忘记了毛老的手谕;“为人民服务!”转而一屁股跟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勾搭太过!


如何能够矫枉而不过正,俺一直在想,发动群众加强监察也是条路子,8过效果难以评估;或者干脆像初爷转帖的文章里面,重点提出的,重提毛思想,做人民公社!

都说习哥是个毛派,这个传闻靠谱不?

呵呵,我们是共匪,历来讲究集体领导,做事不是靠个人。我说过的,个人只能积极造势,没有可以凌驾于客观形势之上的个人,人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没有客观形势下的历史自觉。有历史自觉的,领着走;没有历史自觉的,被形势推着走。

工农劳动者要掌权,要有工农的组织,要有工农的武装,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这一点,人民的枪杆子,一条都不交!

你提到人民公社,那就说一说人民公社,在这种形势下,你要搞基层社会的组织,那么它的力量从哪里来?一要靠形势,大家都认识到不组织起来不行,个人单打独斗,永远斗不过资产阶级,永远不是国际资本财团的对手,永远没有优势的谈判地位,哪怕是平等的谈判地位都没有,人家不买你的菜,你就要烂在地里!人家要强拆,你就要滚蛋!——形势怎么创造?要从切身利益出发,去争取达成共识,那样形势就造成了,不能强拉硬拽,那样会三心二意,一遇风吹雨打,就要作鸟兽散。二要有武装,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民兵组织,有地方民兵,平时就可以肃清地方黑社会组织,监察各级干部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勾兑,防止胥吏专政、防止士绅专政;到了战时,就是很好的国家动员体制。三要有党的组织作为基干,大家手里都有枪杆子、都有钱袋子,听谁的?听党的!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为了防止决策失误,在每一级的的党组织内部(也就是各级决策机构内部),要让人说话,只要他不搞非组织活动,包括要让人说怪话、唱怪调,这是第四条。

国际形势渐渐吃紧了,要完成思想上、政治上、宣传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了,这是大局!

[ 本帖最後由 初中生 於 2012-1-9 02:03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9 13:56:49 | 顯示全部樓層
党的十八大,工人农民的党员代表人数比例增加,这是一个好的起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1-9 14: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初中生 於 2012-1-9 01:55 PM 發表。

呵呵,我们是共匪,历来讲究集体领导,做事不是靠个人。我说过的,个人只能积极造势,没有可以凌驾于客观形势之上的个人,人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没有客观形势下的历史自觉。有历史自觉的,领着走;没有历史自觉的,被形势推着走。

工农劳动者要掌权,要有工农的组织,要有工农的武装,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这一点,人民的枪杆子,一条都不交!提到人民公社,那就说一说人民公社,在这种形势下,你要搞基层社会的组织,那么它的力量从哪里来?一要靠形势,大家都认识到不组织起来不行,个人单打独斗,永远斗不过资产阶级,永远不是国际资本财团的对手,永远没有优势的谈判地位,哪怕是平等的谈判地位都没有,人家不买你的菜,你就要烂在地里!人家要强拆,你就要滚蛋!——形势怎么创造?要从切身利益出发,去争取达成共识,那样形势就造成了,不能强拉硬拽,那样会三心二意,一遇风吹雨打,就要作鸟兽散。二要有武装,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民兵组织,有地方民兵,平时就可以肃清地方黑社会组织,监察各级干部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勾兑,防止胥吏专政、防止士绅专政;到了战时,就是很好的国家动员体制。三要有党的组织作为基干,大家手里都有枪杆子、都有钱袋子,听谁的?听党的!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为了防止决策失误,在每一级的的党组织内部(也就是各级决策机构内部),要让人说话,这是第四条。


国际形势渐渐吃紧了,要完成思想上、政治上、宣传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了,这是大局!

是了是了!政委出来引导思路了!政委说的对,学习!
此外,我记得以前的单位有位姓宋的前辈,任务就是检查网络言论,一有发现“不合适”的就先删除,再找网上发言不合适的人“谈话”,严重的还要上报处理!这个编制还是避免了不少不必要的损失的!
那么现在为何不借鉴早年的做法,也在社会网络上,搞些这样的编制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9 14:14:0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初中生 於 2012-1-9 01:55 PM 發表。
呵呵,我们是共匪,历来讲究集体领导,做事不是靠个人。我说过的,个人只能积极造势,没有可以凌驾于客观形势之上的个人,人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没有客观形势下的历史自觉。有历史自觉的,领着走;没有历史自觉的,被形势推着走。

工农劳动者要掌权,要有工农的组织,要有工农的武装,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这一点,人民的枪杆子,一条都不交!

你提到人民公社,那就说一说人民公社,在这种形势下,你要搞基层社会的组织,那么它的力量从哪里来?一要靠形势,大家都认识到不组织起来不行,个人单打独斗,永远斗不过资产阶级,永远不是国际资本财团的对手,永远没有优势的谈判地位,哪怕是平等的谈判地位都没有,人家不买你的菜,你就要烂在地里!人家要强拆,你就要滚蛋!——形势怎么创造?要从切身利益出发,去争取达成共识,那样形势就造成了,不能强拉硬拽,那样会三心二意,一遇风吹雨打,就要作鸟兽散。二要有武装,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民兵组织,有地方民兵,平时就可以肃清地方黑社会组织,监察各级干部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勾兑,防止胥吏专政、防止士绅专政;到了战时,就是很好的国家动员体制。三要有党的组织作为基干,大家手里都有枪杆子、都有钱袋子,听谁的?听党的!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为了防止决策失误,在每一级的的党组织内部(也就是各级决策机构内部),要让人说话,只要他不搞非组织活动,包括要让人说怪话、唱怪调,这是第四条。

国际形势渐渐吃紧了,要完成思想上、政治上、宣传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了,这是大局!


是呀是呀,形势渐渐吃紧了。群众运动一定要搞,基层一定要发动起来,这样就可以挤压中间的行政阶层,可是我有疑问,请继续赐教:


那么,基层干部从哪里来,有现成的么;民兵如何约束,变成民匪怎么办;组织形式是否直接扁平化,中间的行政阶层怎么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5 05:58 AM , Processed in 0.0259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