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6|回復: 0

比較“易有大恆”與“易有太極”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3-18 15:39: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下曾指出過讀《易傳》必須從上紋下理來解讀﹐這樣才會減小錯讀之機會。

如從上紋下理來看帛書“易有大恆”是較通行本“易有太極”來得真確與實在亦符合儒家之工夫論進路。

《系辭上傳》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既是具體指筮法亦是本體宇宙論的話頭。歷來解這句的都不曾理解這句語境其實是以律數為基礎並非憑空而來。

這個我們當比較帛書本“易有大恆﹐是生兩儀﹐兩儀生四馬(象)﹐四馬(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業。”一句與《淮南子?本經訓》“秉太一者,牢籠天地,彈厭山川,含吐陰陽,伸曳四時,紀綱八极,經緯六合,覆露照導,普氾無私;蠉飛蠕動,莫不仰德而生。”

明顯地兩者表述是根本一致。兩者俱是以一?二?四?八?六這個排序亦即是依據五聲征調式(宮81?商72?角64?征108?羽96)衍生出來。另外可參考《管子?地員篇》以為佐證。儒家典籍中則以《禮記?樂記》最具參考價值。五聲征調式是從律數來講本體宇宙論。

通行本從"易有太極"到"吉凶生大業"這里太極與大業在原文中所指是甚麼是比較空洞。這便很有解釋的空間。但是帛書本"易有大恆"與"吉凶生六業"所謂的"大恆"與"六業"在原文中是有明確之介定。

"易有大恆"一則指"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更清晰的就是接下來"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吉凶生六業"則是指"圓而神"、"方以知"、"易以貢"、"洗心退藏"、"與民同患"、"知來藏往"六者。這是"六業"之實。而"六業"之名則為"變"、"通"、"象"、"器"、"法"、"神"。

所以帛書本講"易有大恆"一點也不含糊。相反通行本之太極概念則空空洞洞。

《易傳》第一章便提出易知簡能(下稱易簡)。易簡又是指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乾坤與易簡之關系鮮明。

最後一章亦以"夫乾,天下之至建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再論易簡而回應第一章。可見乾坤?易簡、德行與恆之間的密切關系。所以大恆當是合乾以易知?坤以簡能而言。換句話說“易有大恆”一節當是重申或演繹易簡之概念。這裡並不是無原無故地加插如“太極”這般新的概念。

如果講“易有大恆”則《易傳》前後呼應之系統性昭然若明。緊接著“易有大恆”而講“是生兩儀”即具體之天地與《易》中之乾坤是自然流暢的。這就涵接“一陰一陽之謂道”一章而繼善成性之說法亦變得通順自然。

再者“大恆”與太一(大一)有可通之處。這明顯有宗教性之一面,不過本文在此不論。

相反“易有太極”之問題其實是多不勝數。首先“太極”是直接量化。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與古人之思想形態相應。古人量化必是從律數表示即所謂律以揆度。度量衡俱從律生。我們亦不能從“太極”分析出道德?神明或造化等之意義。

最後“太極”在通行本只出現了一次﹐而且亦從未與易簡有任何關聯之表示。這麼重要的一個概念只是提出一次, 這不是很奇怪嗎?

如果有人辯說“太極”是“宇宙生成論”之邏輯起點﹐然後再遵二進制而發展。可是我們也可以設定“乾”卦為邏輯起點來推演宇宙生成之具如邵雍之《先天易》學說。這也就表示“太極”這個概念並非必然。

所以通行本“易有太極”作為命題絕對是大有問題。文本中亦難找到支持。故“易有大恆”一節以至整章之安排當然要只細地閱讀。
發表於 2012-3-18 21:54:04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紅塵擺渡先生又一篇好文章。馬王堆帛書可以說是目前最早的易經。因為其為西漢初年,距先秦一百年左右,錯漏及水份不大。所以,研易還是以帛書為根本較好。而先生對帛書那段文字的闡釋,可以說是有深度及夠水準。愚不用多說,希望易友們能深刻體會,一定會加深對易學的理解及認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9:35 PM , Processed in 0.0200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