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3|回復: 0

佛誕-四月初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5-11 00:1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佛誕大乘佛教紀念和慶祝佛教創始人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又稱「浴佛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南傳佛教地帶則多慶祝卫塞节

公元前623年,佛祖誕生在北印度,為淨飯王太子有九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慶祝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佛誕節又名「浴佛節」。自古以來,在當天佛教廟宇都舉行一連串盛大的浴佛儀式、慶祝活動,祈求佛祖福澤社會,消弭災難,以及禮請法師開壇說法,說教論道。佛教徒都會在這一天回顧和學習佛祖慈悲的教導。

慶祝佛誕節國家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蒙古西藏韓國日本越南等地。歷史上,由於各地曆法的轉換,依據不同佛經以及流傳到不同地域形成的傳統,可能在公曆日期上差距甚大。大部份北傳佛教國家地區,多少受到中國影響。於中國而言,其曆法認為農曆四月初八是最吉祥的日子,故一般把佛誕日定在這一天,但也有二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等說法。朝鮮日本的佛教可說源於中國,基本上沿用了四月初八的說法。-维基?

[ 本帖最後由 宏泓道者 於 2013-5-15 11:11 PM 編輯 ]
b.jpg
b1.jpg
b2.jpg
b3.jpg
b4.jpg
06.jpg
 樓主| 發表於 2013-5-11 00:29:24 | 顯示全部樓層
佛陀的降生與成道

家族背景
大約二千五百多年前,在今日的尼泊爾中部,座落著印度當時一個小國──釋迦族的迦毘羅衛城。雖然周圍十六大小邦國並立,紛爭迭起,但城主的政治修明,人民生活得以繁榮安定。
佛陀的父母親,就是迦毘羅衛城城主淨飯王和王后摩耶夫人淨飯王本姓喬達摩,又譯作瞿曇,階級屬於剎帝利種姓。摩耶夫人原是拘利城的公主。

佛陀的出生
依照印度當時的傳統風俗,女子懷孕是要返回娘家生產孩子的。摩耶夫人也不例外,需要回到拘利城待產。可是孩子比預期早產,因而在途中的藍毘尼園內一棵無憂樹下,佛陀誕生了。

淨飯王一直以來都渴望有個兒子繼承王位,現在終於得償所願。他給太子取名悉達多,意即「成就大志者」。當時,一位隱居已久的修道者阿私陀特別到來為太子相命。他預言:太子如果在家,必是轉輪聖王;如果出家,必成聖者。

太子出生後僅七天,母親摩耶夫人便去世了。悉達多自小便由他的繼母,也就是王后的胞妹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撫養。

童年與出家
悉達多太子自幼天資聰穎,領悟力特強,在各科目的學習上成績斐然,文武兩方面都有過人的表現。太子的品格高尚,心慈好靜,喜歡思考默想。有一次,當他跟隨父親參加一年一度的春耕祭儀時,目睹農夫在烈日下耕作,汗流浹背;耕牛被農夫鞭打得皮破血流,拖著笨重的犁耙吃力地前進;在被翻起的泥土中爭扎的小蟲,則被鳥兒爭相啄食;而鳥兒卻又被兇猛的大鷹追捕。這一連串弱肉強食的殘酷景象,令太子感歎悲惻,並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淨飯王對太子的沉靜性格十分憂慮,恐怕他會捨家學道,所以兒子年屆十七歲,他便立即給他迎娶了拘利城公主耶輸陀羅為妃,更特意興建了三時宮殿供他於寒、暑、雨三種不同季節享用,又安排無數樂師與宮女歌舞玩藝,以令太子縱情宮中繁華享樂。然而悉達多面對浮華,內心卻常思索人生的意義。

淨飯王一直竭力使太子安住深宮,不見老弱殘障,不解人間疾苦。但終於有一天,悉達多得以出城遊歷四門,成為他生命的轉捩點。首先,在東門他碰見一個弓腰駝背的老翁,顫抖而行,老朽不堪;轉到南門,又看到一個病危者在路旁痛苦呻吟,病態嚇人;遊至西門,更驚睹一列送葬隊伍,抬著死人哀哭無助。最後來到北門,太子遇到一位托砵持杖的修道人,安詳獨行。修道人告訴悉達多,出家修道,為求解脫。四門的見聞激發起太子對人生問題的反省更加深切,老病死的苦況,深深觸動了太子的心弦,令他興起出家探求斷除人生苦患之道的念頭。

修行與證道
悉達多尋思出家修道之際,正當廿九歲盛年,兒子初生未久。雖然剛為人父,但自覺人生大患,迫在眉睫,於是斷然捨棄宮中安逸,拋開慈父妻兒的愛戀,出家修學,尋求解脫之道。

最初,悉達多先後追隨阿羅邏鬱陀羅兩位當時最著名的大師學道,修習禪定,不久便能達到老師所教的最高禪定境界,連老師也自愧不如,但是悉達多發覺這種禪定的功夫只能獲得短暫的精神寧靜,煩惱並沒有徹底止息,不能真正解脫,於是離開老師,另覓道跡。
在尋師訪道的路途上,悉達多曾經受到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的賞識,更邀請他一同治理國家,但他未有動搖初衷,只是答應得道之後,必會與大王分享他的證悟。

其後,悉達多來到伽耶山的苦行林中,嘗試跟當時盛行的苦行外道一樣,以極端禁欲和折磨身體的方式來修行,以期超越身心的束縛。他每天長時間端坐沉思,僅食一麻一米來維持生命,這樣經過了六年,只換得蓬頭垢面,瘦骨嶙峋,而煩惱依舊,他終於覺悟到苦行非道,便毅然放棄。他先走到尼連禪河沐浴整潔,跟著又接受牧女的供養,進食乳糜。當時因仰慕他認真修習苦行而追隨他的五個同修,看見他不再堅持苦行,都以為的道心已退,於是便一起離他遠去。

悉達多放棄了苦行,卻沒有放棄修道。他從新整頓身心之後,更堅定的在一棵畢缽羅樹下,鋪草為座,發大誓言:若不成就正覺,誓不起座。然後端身跏趺而坐,在樹下一心思維正觀,四十九天之後,終於徹悟一切緣起無我,得漏盡通,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成為真正圓滿的覺者──佛陀。

佛陀的教化與涅槃                                             
佛陀成道之後,思惟緣起正理甚深,世人執迷亦甚深,實難以證悟,無從解脫。由於悲憫世間眾生,決意盡以方便力化度,幫助他們成就正覺,體證涅槃。

初轉法輪
佛陀首先前往摩竭陀國鹿野苑,尋找曾與他一起修習苦行的憍陳如等五人,作為第一批教化的對象。他給五人講說四諦法,而聞法之後,他們都得開法眼,分別證得初果聖者的境界。接著,佛陀又為他們講解五蘊無常無我的道理。不久,他們便證得阿羅漢的果位,解脫了生死煩惱。

這次鹿野苑的說法,名為三轉法輪,在佛教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它除了是佛陀第一次宣講出世間的修行法門之外,也是雛形僧團的出現。世間上的佛、法、僧三寶,也都一起在這次說法時產生了。

化度耶舍
耶舍摩竭陀國一個富商的年輕兒子。雖然他在物質生活上非常豐足,但奢侈放縱的生活方式,使他感到厭倦,心靈上覺得非常空虛。一夜,笙歌酒宴之後,他感到異常苦悶,獨個兒闖進了鹿野苑的森林裏徘徊。剛巧佛陀也在那裏禪坐,聽到有人嗟嘆苦惱,於是便與他傾談起來。

佛陀為耶舍講解布施、持戒和生天等理論,又給他解釋為何欲樂是痛苦的根源。耶舍聽後,明白了因果和無常的道理,頓時感到一片清涼,悶氣全消,心中也安穩過來。接著,佛陀又給他講說四聖諦,令他得開法眼,成就初果。耶舍喜獲法益,決定出家以能追隨佛陀,而耶舍的父親,也因為這個機緣,得聞佛法,成為佛陀的第一個在家弟子。

化三迦葉
摩竭陀國眾多的外道之中,拜火教的迦葉兄弟在當時備受尊崇,尤以優樓頻羅迦葉最負盛名,有五百徒眾之多。一次,佛陀前往拜訪他,並在他那裏暫時住下來,與他互相切磋論道。最後,優樓頻羅迦葉被佛陀的精妙見解說服,得以破除執迷妄見。佛陀講解的法理,更令他五體投地,促使他帶領五百弟子追隨佛陀出家修學。他的兩位兄弟知道後,也都帶同他們的弟子,一起轉投佛陀門下,成為他的弟子。摩竭陀人民對佛陀的信心,也因此而大大增加起來。

度頻婆娑羅王
佛陀並沒有忘記他最初修道時給頻婆娑羅王的承諾。於是,他便專意前往王舍城頻婆娑羅王,給他講說他已證悟了的解脫之道。聽過有關無常、無我和緣起之法,頻婆娑羅王欣喜不已,聯同一眾大臣皈依三寶,並捐出竹林,興建寺院。這所竹林精舍,便成了第一所佛教寺院,而大王的化度,更使佛教的聲譽提昇,遠播四方。

舍利弗的得度
舍利弗目犍連,是王舍城著名的外道弟子。他們聰明豁達,非常受人尊重。他們又是很要好的朋友,彼此互相承諾,誰先證得解脫之道,都必須要告訴對方。
一天,舍利弗在路上遇到馬勝比丘,被他高雅不凡的儀容所攝。於是,舍利弗便上前問比丘的導師是誰,馬勝比丘告訴舍利弗他的導師是佛陀。但當舍利弗繼續追問有關佛陀的教理時,馬勝比丘則只說了一首偈語作答。他說:「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舍利弗聽後,當下便得開法眼。他立刻通知好友目犍連,然後一起前往求見佛陀,成為他的弟子。他倆不久之後便證得聖果,並且成了佛陀日後得力的大弟子。

佛陀入滅與最後遺教
佛陀八十歲示滅,在拘尸那城外的娑羅樹林中雙樹之間入大涅槃。在這之前三個月,佛陀早已預先告訴他的弟子他將會入滅,並不斷作出最後的教誨,希望他們能夠超脫生死,同時又能弘傳佛法。
佛陀囑咐弟子要在修行上精進不懈,以戒為師,實修親證。他提醒弟子要依靠自己,以自己為明燈。只要他們以正法為憑,便不會墮入邪見之中。他重覆叮囑弟子要實踐四念住以去除貪愛和欲念,又叫他們謹記以苦、空、無常、無我為教理之本。他告訴弟子要依照他的教誨修行,以能出離生死輪迴之苦。佛陀又寄望他的弟子日後能把佛法弘揚,以使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解脫。

[ 本帖最後由 宏泓道者 於 2013-5-11 12:37 AM 編輯 ]
bb.jpg
bbb.jpg
bbbb.jpg
bbbbb.jpg
bbbbbb.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5-14 10:05:06 | 顯示全部樓層
「佛心即汝心」-如來智慧無處不在之意
實則人人皆有佛慧 (佛智),此則聖凡俱備,實被心識所蒙,無法達顯。若能轉識為智,轉智成慧,則萬般法門,都不及此矣-佛義啟蒙。

[ 本帖最後由 宏泓道者 於 2013-5-15 11:10 PM 編輯 ]
07.jpg
6.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5-15 18:17:36 | 顯示全部樓層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uE6vDVYKiAk"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5-15 18:18:30 | 顯示全部樓層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CeqWPSTRTD0"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5-15 18:19:25 | 顯示全部樓層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CqLl0xg8_Wk?rel=0"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 本帖最後由 宏泓道者 於 2013-5-15 11:09 PM 編輯 ]
00.jpg
0.jpg
01.jpg
1.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12:17 PM , Processed in 0.0758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