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9|回復: 0

(轉)臥蠶眼睛比例過大 凸顯老態精神差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2-24 13:50: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臥蠶眼睛比例過大 凸顯老態精神差
作者: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 健康醫療網 – 2013年12月24日 上午9:37

相關內容
  • 看相片 臥蠶眼睛比例過大 凸顯老態精神差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眼睛下方處如有像蠶寶寶橫躺一般的帶狀隆起,是許多人相當羨慕的「臥蠶」,不但會讓眼睛看起來更深邃迷人,且有放大眼睛的效果;在東方傳統的面相學中,更代表異性緣佳、旺夫,還是美女的象徵。台北榮總研究發現,最佳臥蠶眼睛比例為0.39和0.41間,太大的臥蠶反而容易顯得老態。

北榮針對260名、年齡20至60歲女性,進行「東方女性眼睛於動靜態顏面表情下臥蠶分析」研究,結果發現,20至29歲的女性,其眼睛平均高度是1公分,而臥蠶是0.6公分;40歲後,平均眼睛高度減少至0.9公分,而臥蠶的大小則增加至0.7公分。找出最佳臥蠶眼睛比例為臥蠶高度?(臥蠶高度+眼睛高度)。

北榮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廖文傑表示,臥蠶是眼輪匣肌在收縮時產生的一條約0.4至0.6公分的帶狀隆起,位置恰恰在下睫毛下方,而眼袋的位置則在臥蠶下方,產生原因為眼睛下方的眼窩脂肪膨出,被視為是老年、疲累的表徵。兩者最簡單的區分就是,笑的時候臥蠶會更明顯,而眼袋則不會有變化。

廖文傑指出,研究發現雖然20多歲與40歲的女性,眼睛與臥蠶高度僅相差0.1公分,但整個臥蠶眼睛比例卻從年輕時的0.4,增加到中老年時的0.47,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下,會讓眼睛看起來比實際上的更小,臥蠶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大,讓人覺得沒精神,而最佳臥蠶眼睛比例為0.39和0.41間。

如何擁有一對漂亮的臥蠶?廖文傑建議民眾,可量身訂制出適合自己的臥蠶,包括臥蠶成形手術、玻尿酸注射、脂肪移植、人工植入物置入等,其中臥蠶成形手術可以合併眼袋手術一起執行,同時去除惱人的眼袋,又能加上讓眼睛更神韻的臥蠶。



美女電眼大解密 臥蠶、眼睛0.4黃金比例
作者: 邱俐穎╱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2月24日 上午10:16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演藝圈有不少電眼美女、電眼帥哥,全靠水汪汪大眼和眼睛下方的2條小小的「臥蠶」對鏡頭放電,迷倒一票粉絲,擁有一雙迷人電眼更是許多女性的夢想。台北榮總首次針對台灣女性進行分析,發現眼睛和臥蠶「理想比例」為0.4最電眼!

眼睛下方0.4到0.6公分長條狀隆起,如蠶寶寶躺在眼睛下方,有「臥蠶」之稱,如天然眼影,有立體、放大眼睛效果,彷彿眼睛時時在微笑,在東方傳統面相學中更代表異性緣佳、旺夫,還是美女象徵。

北榮首次分析台灣女性
為找出理想臥蠶比例,北榮重建整形外科團隊分析門診260名、21至60歲女性,實際測量眼睛、臥蠶大小,找出臥蠶和眼睛的理想比例,即「臥蠶高度÷〈臥蠶高度+眼睛高度〉」,發現臥蠶高度在0.6公分、比例略低於0.4最迷人。

台北榮總重建整型外科主治醫師廖文傑舉例,國內20至29歲女性,靜態眼睛平均高度為0.98公分,臥蠶0.61公分,換算眼睛和臥蠶比例約為0.383,眼睛迷人度居各年齡層之冠。

廖文傑說,研究團隊找出臥蠶和眼睛的理想比例,未來可供臨床醫師參考,針對個人需要、量身打造出適合自己的漂亮臥蠶。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期刊《Aesth Plast Surg》。

臥蠶不是眼袋 微笑就知 不不過一般人常把「臥蠶」誤認為「眼袋」,廖文傑解釋,臥蠶和眼袋兩者成因和位置不同,臥蠶位置在下排睫毛的下方,而眼袋則在臥蠶下面。

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微笑時臥蠶會更明顯,而眼袋則不會有變化。

雖臥蠶可放大眼睛,但隨年紀增長,眼皮下垂、眼袋膨出,臥蠶隨之變大,眼睛反看來會比實際小,顯得老態、沒精神。

廖文傑說,目前可藉由玻尿酸注射、脂肪移植、人工植入物置入或臥蠶成形手術等,重回年輕時的迷人電眼。

[ 本帖最後由 陸K 於 2013-12-24 01:52 PM 編輯 ]
臥蠶.jpg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4 13:55:40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003&extra=page%3D1

台灣美女電眼大解密

台灣美女電眼大解密

臥蠶、眼睛0.4黃金比例

中時電子報作者: 邱俐穎╱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2月24日 上午10:16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演藝圈有不少電眼美女、電眼帥哥,全靠水汪汪大眼和眼睛下方的2條小小的「臥蠶」對鏡頭放電,迷倒一票粉絲,擁有一雙迷人電眼更是許多女性的夢想。台北榮總首次針對台灣女性進行分析,發現眼睛和臥蠶「理想比例」為0.4最電眼!

眼睛下方0.4到0.6公分長條狀隆起,如蠶寶寶躺在眼睛下方,有「臥蠶」之稱,如天然眼影,有立體、放大眼睛效果,彷彿眼睛時時在微笑,在東方傳統面相學中更代表異性緣佳、旺夫,還是美女象徵。

北榮首次分析台灣女性

為找出理想臥蠶比例,北榮重建整形外科團隊分析門診260名、21至60歲女性,實際測量眼睛、臥蠶大小,找出臥蠶和眼睛的理想比例,即「臥蠶高度÷〈臥蠶高度+眼睛高度〉」,發現臥蠶高度在0.6公分、比例略低於0.4最迷人。

台北榮總重建整型外科主治醫師廖文傑舉例,國內20至29歲女性,靜態眼睛平均高度為0.98公分,臥蠶0.61公分,換算眼睛和臥蠶比例約為0.383,眼睛迷人度居各年齡層之冠。

廖文傑說,研究團隊找出臥蠶和眼睛的理想比例,未來可供臨床醫師參考,針對個人需要、量身打造出適合自己的漂亮臥蠶。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期刊《Aesth Plast Surg》。

臥蠶不是眼袋 微笑就知 不不過一般人常把「臥蠶」誤認為「眼袋」,廖文傑解釋,臥蠶和眼袋兩者成因和位置不同,臥蠶位置在下排睫毛的下方,而眼袋則在臥蠶下面。
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微笑時臥蠶會更明顯,而眼袋則不會有變化。

雖臥蠶可放大眼睛,但隨年紀增長,眼皮下垂、眼袋膨出,臥蠶隨之變大,眼睛反看來會比實際小,顯得老態、沒精神。

廖文傑說,目前可藉由玻尿酸注射、脂肪移植、人工植入物置入或臥蠶成形手術等,重回年輕時的迷人電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04:48 PM , Processed in 0.0257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