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0|回復: 0

本草求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5-27 23:47:0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b><font color=red>版主模式: </font>用戶 okshop 1 → 2,
理由:威望加 1。
操作者: 小小朋友,本貼有威望操作記錄。</b>


一、本草一書,首宜分其形質氣味,次宜辨其經絡臟腑,終宜表其證治功能。
歷觀諸書,無不備載,然理道不明,意義不疏,徒將治效彰著,淺學醫士,其奚辨焉。
況有補不實指,瀉不直說,或以隔一隔二以為附會,反借巧說以為虛喝,義雖可通,
意難即悟。茲從往昔諸書,細加考訂,其有一義未明,一意未達,無不搜剔靡盡,
牽引混說,概為刪除,俾令真處悉見,斷不隨聲附和,語作影響,以致眩人耳目也。
一、藥品補瀉,或陰或陽,或氣或血,或燥或潤,原自有別,遍繹諸書,無有實載;
如白朮味苦性燥,是能入脾補氣;山藥味甘氣平,是能入脾補陰;人參、
黃耆味甘性溫,是能入肺而補氣;萎蕤、蜂蜜甘平甘溫,是能入肺而補陰;龍眼甘溫,
是能入心而補氣;當歸、柏子仁辛甘溫潤,是能入心而補血;山茱萸、杜仲辛溫酸溫,
是能入肝而補氣;首烏、阿膠甘平微溫,是能入肝而補血;至附、桂辛熱,
則能入腎以補陽;熟地、枸杞甘潤甘溫,是能入腎以補陰;補劑如斯,瀉劑亦然,
而書僅以補瀉混指。是集論補、論瀉,俱以陰陽氣血分辨,
概不敢以影響渾混等語塞責,庶使開卷暸暸,無有錯誤。
一、本草藥性,最宜就實講明,不可一毫牽引;如書既言桑白皮入肺瀉火,
是明於氣無補,而又混引益氣之說以相淆;枳殼、枳實本為下氣最峻之味,
而書又引益氣明目之說以為質;桔梗本屬升氣之品,而書又擴其義曰降;
赤小豆本非大熱之味,而書又別其義曰燥;紫石英、白石英之甘與溫,本非最濕之品,
而書又反其詞曰濕;此惟上哲之士,始可以悟其蘊,若使粗工褊淺,
又曷克以明其義乎。是集凡有義蘊難明之處,逐一詳解,不令稍有含混。
一、經絡臟腑,他書亦有載係某藥主入某經,某藥兼入某經,然眾書繁雜,持論不一;
如知母味辛而苦,沉中有浮,降中有升,本能清肺以寧腎,而書偏置潤肺不語,
止言於水有滋,牽強混引,殊多不解。是篇凡有類此不明,無不從實發輝,
庶主輔攸分,而經腑與臟之藥,自不致誤。
一、是集論症、論治、論效,總以藥之氣、味、形、質四字推勘而出,
則藥之見施於病者,既有其因,而藥之見施於病而即有效者,又有其故;
如劉奴之破瘀通經行血,又治金瘡使血頓止,一通一澀,似不相合,他書止載治效,
無有詮釋,使人自悟。是篇凡其藥有類是,無不按實考明,盡情闡發,俾令後學,
始有津涯。
一、藥多有形質相同,氣味相等,若使各為註釋而不比類合觀,則疑似莫辨;如訶子、
粟殼共為澀藥之類,白蔻、砂仁共為燥胃之類,豬苓、澤瀉共為利濕之類,羌活、
獨活共為驅風之類,大戟、甘遂共為瀉水之類,枳殼、枳實共為破氣之類,附子、
肉桂共為補火之類,地黃、枸杞共為滋水之類,牛黃、貝母共為清熱祛痰之類,乳香、
沒藥共為行血、破血之類,人參、黃耆共為補肺、補氣之類。本草分論雖多,
而合論則少,是篇尚論藥味,凡有氣味相同,無不先於篇首合同闡發,再於各味之中,
又取相類以為分別,庶使毫釐千里,無有差謬。
一、藥有宜有忌,宜者可用,而忌者不可用也。有其宜之當用,即有其忌之不可用。
是篇既於藥品之宜反覆申明,復於藥性之忌,多為誥誡,俾其喜忌並知,
而無臨症岐亡之弊矣。
一、本草藥味,他氏多以草木昆蟲金石類為編次,以便披閱。然形質雖同,
而氣味不就一處合編,則諸藥諸性,又已分散各部而不可以共束矣。是編開列藥品,
總以氣味相類共為一處;如補火等藥,則以補火為類;滋水等藥,則以滋水為類;
間有一味而兼數治數性者,則不得不就一處以為品列,不必彼此重見,
是亦限於編次之一道也。再於分別氣味之下,又註是草、是木、是金、是石以為類次,
俾氣味既得依類而處,而形質亦得分類合觀,庶涇渭攸分,而學者自無亡津之嘆。
一、本草本經,出自神農,其理自屬不易;然考論中所載,藥性多有安五臟、定神志,
並延年益壽、身輕黑髮,及桑白皮、紫草補中益氣等說,按此語多膚廓,不無可疑;
且考神農嘗草,流傳至今,是時文字未開,當有識識相因,不爾何由得聞;
所詳藥出郡縣多有後漢地名,故寇宗奭、陶通明、掌禹錫皆謂是書攷之於漢,
已有不能斷自何代所作;淮南子雖言神農嘗百草以和藥,亦無本草之名,
至稱桐雷本此載在簡編,應與素問同類,何以後人多為更飾,故有疑為他氏所著;
厥後代為損益,其真愈失,而其論愈訛,無怪李氏瀕湖纂集本草,
僅以本經主治冠列諸首,而不力為著解;且有疑其經論未確,留此以為存羊之意;
非故厚今薄古,實以語多膚廓,故不敢以疑信相參之書,等於素問,
同作千古俎豆觀也;惟有長洲張璐極力尊崇,而其中多有強為組合之心,
仍非尊崇本意。故余尚論藥性,每從實處追求,既不泥古以薄今,復不厚今以廢古,
惟求理與病符,藥與病對,俾炎帝救世之真心,默與余論相合,而不失其尊崇之意,
是亦余心之素望也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5-28 03:01: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5-28 03:39:4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u><font color=BLUE>沈蓮舟</font> 贈與 <font color=BLUE>okshop</font> <font color=red><b>10000</b></font> 美元以示鼓勵</u>

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5-28 04:21:2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1 20:21: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 版主模式 *****

此文章是管理員從<a href=forums.cgi?forum=62>命理醫學</a>轉移過來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3 22: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6 00:49:2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本篇有助於大家對中藥藥性認識
所以在下列為精華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15 00:48:3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15 04:31:45 | 顯示全部樓層

本草求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6-9 14:37:51 | 顯示全部樓層
[Ylei_Au0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6-9 20:11:45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6 01:25 AM , Processed in 0.02116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