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0|回復: 0

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6-23 03:47:51 | 顯示全部樓層

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夏蓮居居士著
念佛要法:只有一念真誠,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已過勿留滯,專顧現前一句,字字分明。
六時日用中,勿忘喚醒自己。
一聲佛號內,只貴字句分明。
勤作課,寬作程。

學道無他巧,只是生處令熟,熟處令生而已。
何謂熟處?習氣、分別、世味。
何謂生處?覺照、不分別、老實念佛。
但得一念熟,其餘自然生。

聞思修三慧:達耳謂之聞,注心謂之思,思明而力行謂之修。
思而明之屬比量,聞而明之屬現量,現量之聞不加分別,但聞而已。

隨處安閑,自然合轍。

顛倒想滅,肯心自許。

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

經云:應當專心繫念一處,唯守一法然後見心。
只有作鈍功夫,其目如睹,其耳如聽。

當於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大慈大悲佛菩薩,不慈不悲苦眾生。

學道有兩字秘訣曰:真幹。
真幹兩字看似平常,實則包括無窮妙義。
真幹者,向道之心過於饑渴飲食。

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幹。
真則三心圓發,幹則六度兼修。

學者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
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功夫始有著手處。
此二關不破,任你談玄說妙,終是門外打之遶。

但有一毫凡情聖解夾雜於念佛中,即是自欺,即非老實。
不念過去不念未來專念現前一句,不求一心不斷妄想只要字句分明。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黃山谷)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多說一句廢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

無論念佛處事,皆當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
念佛時,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實念去。即所謂第一念也。
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計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
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識,隨識即染,依智則淨。

處事時,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事未至勿將迎,事已過勿留滯,坦坦蕩蕩鑒空衡平,即第一念也。
若計較人我,瞻顧得失,或牽於感情,或激於意氣,則流入第二念矣!
第一念是理,第二念是欲,徇欲即闇,循理則明。

功夫用至省力處正是得力處。

鑽木未熱得火何階,鑿井見泥去水不遠。
華嚴經勤首菩薩偈云:如鑽燧取火,未出而數息,火勢隨滅,懈怠者亦然。

以智慧鑽專注一境,以方便繩善巧迴轉。

靜處做動處鍊。

直斷千七百則葛藤,常觀四十萬頃蓮花。

發矢中的原非一發之功,磨杵作針豈是暫磨之力!

以精深教理銷除妄情,以巧慧方便克治習氣。
此省庵大師所以云:修淨業者必須看經教勤覺察也。

理明則信深,信深則行專,行專則功純,功純則妄除,妄除則真顯。

古德云:佛法不誤人,但看自己功夫何如耳!
功夫非至身心閑淡處不得謂之入門。
所謂閑淡者,乃自然而然境界,非勉強裝飾之謂也!
茫茫人海中,覓一閑淡漢不可得,觸目皆熱忙人耳;覓一作鈍功夫人不可得,觸目皆伶俐漢耳。
熱忙、伶俐,皆與道背馳者也!
何謂熱忙?世情正濃之謂也。何謂伶俐?不曾真實用功,專掠虛頭之謂也。
此二種人去道最遠!

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
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

心懷慈悲常行饒益,隨順眾生施與歡喜。

煩惱起於愛憎,愛憎起於分別。
是以信心銘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以理折情,情空性復。

學道須具大勇猛心,立決定志,不顧生死,不計成敗,始有相應分。

紫柏尊者自述其用功云:初以龍樹破四性偈用之境緣順逆之際,多敗績,敗愈多,戰愈力,自是敢戰而拼死,予始勝。

曹溪云: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又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又云: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又云:改過必生智慧。
世之讀壇經者,大抵於本來無物一偈資口耳。
惜乎!不於此等處著眼也。

轉識成智之法必從破執治情入手,倘聞道而不治情尚得謂之聞道者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以嚴淨三業為持戒,以隨緣順受為忍辱,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說得千里不如行得一步。

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實則一室之中,婦稚臧獲,其長處皆有己所不及者,無在不可取為師資也。

聖人率性,常人率情;率情則昏散齊逞,率性則惺寐雙流。(紫柏語)

時時以理折情,久久情習漸消。

般若、方便,名異而體同。

冰上然火,火烈則冰融,冰融則火滅!

正因佛性,如木中之火。 (自心是佛)

了因佛性,如火能燒木。 (真顯妄銷)

因緣佛性,如鑽木取火。
一心持名,不間不雜。

三十五歲前頗喜譚玄妙,四十五歲後最厭譚玄妙。
蓋至玄妙即在最平常中,舍平常而別求玄妙,將見其愈譚愈不妙也!
曹溪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省庵淨土詩云:若厭平常終隔斷,纔求玄妙便乖張。

但能隨緣入觀,以理折情,則順逆皆吾師也!
任情則根境角立,達理則物我俱泯。

末法眾生根鈍業重,外魔內障無人不具,邪多正少退易進難,若都無苦忍從何來?借彼魔惱堅我願力,只要將猛不怕賊強。

切實功夫須從難處做去,真正學問都自苦中得來。

閒時要忙,忙時要閒。

去日之非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執!

真學道人無剪爪之暇,安有功夫說閒話!

呂振羽來問學道之方,告以去迷就悟。
又問捷徑,告以真幹兩字。
仍未滿意,復告以節省時間,愛惜精力,作鈍功夫,勿使一秒鐘空過,勿使一句話空說,作鈍功夫是真捷徑。舍此而別求捷徑,皆是舍捷徑而自趨紆遠者也!
自愧多年學道無所成,皆因求捷徑而自趨紆遠,未嘗作鈍功夫故也。
近年始曉此理,然可以語此者寡矣!

佛說一切法明心乃究竟,入道有多門念佛是捷徑。

尚未立行便誇妙悟,偶有阻礙輒退初心,此淺人自欺之恒態也!

祈天立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應,持咒念佛自于不知不覺中冥熏。

陳白沙詩云: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無病是堪憂。
非真用功者,不知此語之妙也!

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銷→真顯

以戒為師,鎮定從容,亂絲終當就緒。
慈祥誠敬,邪魔自然絕蹤。

改習即立命之基,習淨業自消。

繩鋸木斷,簷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矜躁孤疑,欲速轉遲。

非真具金剛心者不能受惡辣鑪錘。

觀德於忍,觀福於量。

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自棄者天棄。

天錫之福,先開其慧。
天降之罰,先奪其魄。
慚愧、奮發、改過,皆天開其慧者也。
悠忽、昏惰、自欺、飾非,皆天奪其魄者也。

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

積累熏修,務期精熟,非關質美,唯貴功純。

永明大師詩云:萬物盡從成熟得。
又云:熟果不搖翻自落,生禽誰喚卻驚飛。

淨土法門,非深明宗教者不信;念佛之樂,非真用功者不知! (印光法師語)

以大勢至都攝六根之法門,修觀世音返聞自性之功夫。

持名時,當一心歸命,全身靠倒,萬勿少存能所,根境角立。
是法非思議所行境界,唯有掃除一切,直心正向,老實念去,自有相應時。
若於字句分明之外,少涉思量分別,或計功求速,即墮魔網。戒之哉!戒之哉!

鏡體本明,塵垢蔽之;垢若不除,明何由生?若欲去垢,當從察過去習始。

直心正向一切莫管,字句分明老實念去,慎勿捨外趣內、背境向心,於鬼窟中作活計。當身心一如熾然而念。

造物所最忌者曰貳,狐疑即貳也。

老實者精誠之捷徑,狐疑者精誠之大敵。

信心銘云:狐疑淨盡,正信調直。
省庵大師云:唯有狐疑是棄材,狐疑即是偷心。

徹悟禪師詩云:除卻阿彌總不知。
所謂:直趨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蓋管即不能直趨,不管即所謂正信調直也!
石屋禪師詩云:任他伎倆自磨滅,紅日依舊照高臺。
妄想千般都不管,一聲佛號要分明。

志氣須剛烈,功夫用軟磨。

妄想無性畢竟空故,若真實勘透身心,更有何疑何慮?
種種思量卜度,皆由見地尚未透徹,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欲為苦本;欲為道本。但有邪正大小之不同,在人用之何如耳!

念佛即是自心現,自心現時方念佛。
不念是迷念是悟,迷即不念悟即念。
念即見佛成佛時,三際同時無先後。
淨念相繼即是佛,擬議頓隔萬億程。
幸聞如來異方便,苦樂忙閑莫停聲。

有舉世不知而我獨知之識見,始能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
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始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
有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始能有舉世不見知而不悔之胸襟。

習重者業重,習淨者業淨。
是以真心學道者,必自去習始!

[ 本帖最後由 HAU 於 2007-9-30 16:07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6-23 04:19:17 | 顯示全部樓層

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字字句句皆平凡
又字字句句皆不平凡
真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23 04:39:07 | 顯示全部樓層

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u><font color=BLUE>壬遁</font> 贈與 <font color=BLUE>HAU</font> <font color=red><b>10000</b></font> 美元以示鼓勵</u>
下面引用由HAU2005/06/22 08:19pm 發表的內容:
字字句句皆平凡
又字字句句皆不平凡
真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23 07: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30 06:19:36 | 顯示全部樓層

六信四願三幸一行齋自警錄

感恩!!!
感謝您的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5 07:51 AM , Processed in 0.01955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