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70|回復: 0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4-3-4 02:15:01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易之變:
天地有常,然常中有變。常者,則也,凡事不能離其本則,不持其本,則泛濫無所依歸,無所依歸,則斯為下矣。然通則之外,當亦有不常之處,此不常者,變也。
易言宇宙本體。易分六爻,每卦以六爻合成,整卦而言,其常道也;分爻而言,其變象也。守其體而觀其象,守其常而觀其變也。然萬變不離其宗,其宗者,本源也。易主常,亦主變,此之謂也。
人生天地,終身不離常道,然不離之中,蓋亦求變,能有變有守,斯為得矣。行事為人,常而不變,固閉於一隅;變而不常,亦濫而不約。常與變,觀之簡單,行之為艱也,易象亦然,觀之簡單,用之為艱。是故研易者,不能固守不變,亦不宜變而不守其常,兩者折衷,方為上道也。
觀變觀常,存乎一心。存乎一心,言之若空,然行之有素,則亦可得其中節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5:24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卦之大要:
易卦雖多,然其大要不外兩點:一、卦象;二、卦爻。卦象者,其主義也;卦爻者,其變義也。占卜之人,多取其變而不取其常,其實如此占卜,不合常理也。占卜之道,首得其神。神者,卦象之常旨也。不求常旨,僅言其變,譬諸觀事,不及主流,只求枝節,此乃以偏蓋全之象也。
易卜之象,一切以其常為主,其變為次。譬如人之品性,如為忠厚,偶有出錯,並無大礙,此變也小;如品性奇劣,即偶有行善,亦不能補其過也。是故易學之道,首在於常,其次方為變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5:41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易之道:
卦有乾坤,事有陰陽,乾坤陰陽,蓋本於一,一者合乾坤陰陽而稱之也,亦即道也。
天地之生,純乎自然,自然如一,萬物乃行,是故易之道者,自然之道也。然自然之道,衍生之後,萬叢萬象,不一而足,易以八卦統攝。八卦之不足,乃再推演,如此以下,一一成類。類所生萬象,歸入八卦之中,其旨其意,蓋可如一矣。是故八卦出於陰陽,陰陽兩道,源出於道,是則道也者,其天地萬象之總綱領也。
易經之傳,半由人事,半以天資,天人交感,乃得其至。易行天地,完全在於一道,道之行也,流乎萬物,順乎周行,其行也遍,其周也廣,能執其要,則萬理能通也。
易之流傳,中經多重轉述,各家參詳不同,非其本源,不能明其本要也,講易不在繁文瑣字,只在意旨精修,繁文瑣字,下下之舉也。意旨之修,一靠力學,一靠天資,精修有年,易旨當能得其大要也。諸子研易,切忌文字雕蟲,以心相應方得其妙也。所謂以心相應者,閱讀之時,不必深入鑽探,掩卷之後,日有體會,方有所得也,徒務章句辨析,煩人心智而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5:57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乾卦: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其始也,行於天地,周於三界,氣流萬象,得其氣者,眾物乃生,是故乾之為象,乃強者剛者,無以及之也。然過剛則折,過圓則缺,是故乾之為物,必也缺之。
乾之初爻,一元開始,萬象更新;
及其升也,大地乃明,草木滋生,萬類得長,是故九二乃中人之象,其中也,不晦不明,不行不生,然得其中,斯以為上矣;
九三之爻,其變也速,日之中天,其光也亮,光明照眼,常感其芒,是故居九三之位者,應韜其光,不宜盡放也;
九四之象,光已稍斂,是則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也,得其位者,能前途稍安而已,居安思危,如履薄冰,慎之慎之;
及其再上,九五爻變,飛龍在天,此乃最高之象也,得此象者,應多慮所退之行藏,不宜再進矣,其進也速,其敗也大,是故得此象者,進退不宜失節,能進退有度,可以得乾之大旨矣;
至於上九,此卦象者,乃乾剛之缺,其缺者,有悔也,非一般之所謂失,蓋乾之失,復之始也,此爻之意,乃剝復相成,乃最後之機,不宜小覤也。
六爻之義既明,可再視乾之本體:
乾為剛健之象;乾主男,坤主女;男以剛健為宗,女以陰柔為主;得剛健之氣者,其情上揚,得陰柔之氣者,其聲清越;其情上揚者,所行各事皆主中正,不中正者,剛必折焉;得陰柔之象者,其行必樂,不陰柔者,其志則鬱,心常鬱結,此乃敗象也;是故陰陽兩道,常以乾坤配之,行事為人,能得其配,則事事能成,不得其配,則事事阻礙也。
易六十四卦,以乾為始,蓋有大義焉,蓋乾之為物,行乎天地,若無大氣大剛之象,則天地晦暗不明矣。然雖乾以剛健為主,若無陰柔相之,則疾風大樹,其折必矣。占此卦者,先觀乾之整體,再觀各爻之變化,並配合所求之事,則自然得其大要之旨也。
風流雲散,乾坤行藏,萬象萬類,大小俱囊。以此四語概括乾卦之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坤卦:
坤者,萬物之母,地德厚載,萬物乃生,地之為物,滋養含焉,萬物得其養,故能向上而生也。坤在天地之間,其主也柔,其柔也韌,柔之道,在乎長,長而能長,韌而能行,坤道之始也。
其初爻乃主萬物潛藏,潛於天地者,其生也妙,凡物潛生,皆得天庇也,天地庇之,方得其成,此喻母體含胎,人乃生焉。
其二爻者,蓋得其形,得其形者,已得天地之精矣,既得其精,神氣乃靈,坤主神氣之外顯也。
三爻之象,其物已長,能得其長,乃合天地之流也,不得其流,不適其應,難以得其長也,譬諸人初,得母體滋養,及其生也,得外物之成,有養有成,方得性命,僅得其養,不適天地之成,則早夭折矣,是故天地之大,大如母體,小如花葉,能在此母體生長者,乃得結果生花也。
其四之象,得天地陰柔之氣,凡事能處之退讓,則自然可得其進也,所謂進者,非由自力,乃在人為,自退而人進之,此陰柔之力也。
其五也,柔之為物,雖云退藏,然亦不宜過退,是故柔中必須有剛,蓋剛健之行,柔能配合,得其中節,則萬事可行矣。
第六爻之行也,陽剛再現,陰極生風,此象也,喜象也,蓋陰柔已極,一陽復生,由陽生復,喜何如之,是故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兩互配,是謂乾坤,坤之行也,與陽並生,非陽無以見天地,非陰無以見生成,天地生成,得此宇宙,此乾坤上下交泰有以致之也。
錄爻分述,再言坤之總象,得此象者,其始也晦,然上六其行也光,由晦入光,此吉象也,占此象者,最宜觀此占卦之人,能否與卦象中各爻配合,如能相配,則總體而言,吉也,如不相配,則兩兩互礙,不得其中也,坤之行也,其內容大致如此也。
厚德載福,草木叢生,能退能進,坤乾相因。以此四句概括坤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6:25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蠱卦:
蠱者,虫在皿中,三虫成蠱,此乃敗象,其敗也速,其行也不常,行事為人,最忌蠱惑。
蠱之一義,乃不能持正之謂也,不能持正,則外邪入侵,外邪入侵,則心生大惑也,去此惑,則需心神持正,不守此,則陷溺其中矣,是故蠱之大義,在於行其中正也。
蠱之行也,無分內外,內則家庭,外則王事,家中有偏,則諸事不遂,王事有偏,則百業不舉,是故惑於人心者,不在天地,不在鬼神,而在一心也。
其初爻者,乃大敗之象,占此爻者,宜謹慎小心,三致意焉。
其二爻者,大敗之後,元氣未復,此時也,宜休息生養,再求其他之路,不宜勇而無謀,其敗必矣。
其三爻也,休養既得,則元氣可復也,此時也,宜深藏不露,鋒芒稍斂,得此爻象者,當深思己過,莫道人非,反省之後,再思前路可也。
四爻之象,敗象雖已成,然能閉門思過,其光明終露也,此時也,不宜一概不行,行其小者,謀其大者,由小及大,庶可無過也。
五爻之時,乃得其機也,機在何處?在於蠱象已消,可行可止也,乘此機會,立己立人,則可以得其一端也。
六爻之象,吉也,其吉者何?在於一正,得此象者,行事為人,則得其過半矣。
蠱云:「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意即此也。先甲三日,蓋思過也;後甲三日,蓋思來者也;此蠱卦之要也。
蠱之為物也,物腐而後虫生,肉不腐則虫無所附也,是故行事為人,得其正者,不會惑於邪,不得其正者,自先腐矣,則邪自然入侵也,一切蠱象,皆源於此,諸子三致意焉。
光明一路,蠱疊不生,思前想後,果証前因。此四語者,蠱之總綱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6:38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屯卦:
屯者,物始生也,大地生物,初皆亂雜不齊,亂雜不齊,天地初開之象也,此時也,百物紛陳,諸事並舉,能由此亂象中,得其條理,非易事也,是故屯初,諸事皆不得其理,得理得道,需以陳文陳說加以條分理析也,何謂陳文陳說哉?陳文陳說者,道之總體也。
道法自然,自然生萬物,遠視之,若亂若雜,近觀之,生氣湧現,此自然之道也,是故雜亂之中,當引導其生象,不應加以窒礙也,加以窒礙,則天地萬物,晦暗無光矣。何謂窒礙?人為也,人之力,應在典章制度,不在自然生機,自然天地,生機處處,能體此天情者,萬物可生矣,此屯之大意也。
其初爻也,萬物始生,水雲曚昧,得此象者,宜居下位,摸索其路,然後大通也。
二爻之象,水雲初解,雷象始驚,天地大氣初開也,占此象者,漸得其紋理矣,然尚不宜處高位也。
其三爻也,天地已消其雲氣,光始露焉,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萬物欣欣向榮之時也,萬物得此境況,當一任其生長,然後天地方得豐隆也。
其四爻也,始而得道,終而得機,占此象者,水到渠成,萬物大快也。
五、六兩爻,屯之最高位也,得兩爻者,得天機也,天機難得,輔以人事,兩兩相承,天作之合,屯之六爻,皆生機之意。
乾坤萬象,一片生機,渠成水到,草木菲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6:52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蒙卦:
蒙者,童蒙之謂也,童蒙者,初學之人也,初學者,所識所見不多,最需人引導,是故童蒙之始,即有謂「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語。童蒙既成人,所思所想,皆在蒙昧之中,需人啟發,此卦者,啟發之意也。
導人之途有兩:一為知識傳授,所謂授業者也;二為解惑,解惑者,立身處世之大理也;兩者皆需有人引導,方得其要,方得其正也。
授業之道,不在明經,不在成聖,乃在明理。明理與明經不同,明經者,章句之學而已;明理者,得道之源也;是故授業之師,明經雖有一用,但明理方為授業之要。
另一途者,解惑也,立人立己,不無大惑存焉,其中之惑,有正有邪,何者為正?何者為邪?此業師之關要也,能存此關要,則授業者得其師承矣,立教立言,端在以正引導,童蒙初學,更應以此入手也。
其一爻,蒙象乃初生之境,無咎,童子一如白紙,染之黃則黃,染之赤則赤,是故初爻之象,實乃立身之機,不可小覤也。
其二也,童蒙已學,端在擇師,師正則童正也,是故為人父母,擇師為教子之首要也。
其三也,擇師之後,一切承師之訓,不逾矩,謹循規,然後方得其路也。
其四也,得此象者,因諸事皆已上軌道,是故立身處世,已得其梗概矣,得此爻者,創業之機也,萬事可試,諸事可行。
其五爻也,童蒙已長,成人立德之首要也,立德之道,在於行持中正,行不逾常矩,則自然一切可得其順矣。
其六也,童蒙立德立言,此乃基於最初之師訓,是故師之教也,在童蒙而言,乃最要之訓導也,得此象者,行事為人,可以無咎矣。
授業解惑,一心兩師,堂前明月,學而後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7:04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蠱、屯、蒙三卦,皆有關係,先屯後蒙,再為蠱。屯乃天地生機,蒙乃人智啟發,蠱乃成人之後,再上層樓。一心持正,則萬邪不侵,天人兩者,互相啟迪,則天地萬物,人間萬事,何愁不順不暢哉。
屯蒙卦協滿生機,一片天真事出奇,乾坤大道原無我,法相傳流不著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7:19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需卦:
需繼蒙之後。需者,養人之情也,人生無知,長而有情,情之發也,在乎一心,導之以正,則情導得其道,導之以邪,則情不得其節也,是故情之發也,不在自守,不在先天,乃在後天之人,所言所行,有以教之。令情能發而皆中節,則需仁有義,仁義兩者,稍缺不可也。
需卦之義,在正人心,順人情,歷來言需卦者,只重滋養人體之物,其實滋養生息,其次而已,生息之外,情反居首,若情不得自然合道,拘執受壓,則自會水泛渠崩,不可壓矣。
需卦初爻,卜者當首先定其吉凶,所謂吉者,情發乎中,所謂凶者,情得其假,真假兩者,切宜辨析,能知真假,則吉者當有以得其正果,凶則無論矣,爻辭中云:「卜吉利貞」,此之謂也。
其二爻也,情見乎辭,心有所念,能守其節者,其路大光,不得其節者,泛然無所依歸,情斯濫矣,卜此象者,宜勸求卜者守其心志,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則心雖有不正之處,其果則尚未顯也。
其三爻也,發乎情,止乎禮,一切以道為本,此爻象也,吉。得此象者,一切無咎也。
其四爻也,是非日多,口舌日繁,不以其道處之,則心煩意亂,不可終極也,處此情者,宜靜心正意,不為所動,不為所搖,則一切自然無咎也。此四爻也,居高位者,要以人情順適為主,不以人情為念者,不得民心也,情之為物,有私有公,其私在一己,其公在大眾,一切以民心為依歸者,順乎天理,合乎人情,自然得天助也,卜此卦者,爻象吉中有凶,宜小心也。
其五爻也,卜此爻象者,得一失二,得一者,乃在民心,失二者,乃失己位,又失升機,得民心者,多不得上意,故有此失也。情雖合理,然不得其位,暫且安之可也。
其六爻也,卜此卦者,得二失一,得二者,得天助也,亦得人助,失一者,乃失自主之力也,所謂失自主之力者,乃其成也,順乎自然,己力不多也。
此六爻者,概而言之,乃以情之宣洩為主,何者為正?何者為邪?在乎言教之人而已。
需得其養,情得其行,兩者兼主,位定得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訟卦:
孔子曰:「必也使無訟乎!」訟者與與訟者,一入訟中,皆不利也,是故一切事理合乎人情者,不必訟也。凡不合情理者,訟方得其要也。
其訟也,乃人與事理之糾纏不清,有以致之,人與物,兩者本無糾纏可言,所謂糾纏者,其實亦人與人矣,兩人方能成訟。訟之始也,固以理為訴訟之要,然訴訟之中,理不得其正,則人情夾纏不清矣。在訟者,固欲求勝,與訟者,固亦求得,得勝兩者之間,評訟之人,當為首要也,占此卦者,皆繁雜事務不得料理清楚之時,方入訟中,兩方之人,皆應本其誠,方得其正也。
其初爻也,訟者與與訟者,口舌文書,往來不絕,其始也,蒙昧難清,是故得此象者,不得其道,不見其光。
進而及二爻,是非萬象,差可得見,其理在於何方,尚能得其大概矣,與訟兩方,如能及時止訟,則尚小吉無咎也,若扔纏擾不清,此其三爻再上矣。
其三爻也,與訟雙方,氣憤難平,纏訟不已,各持一說,此情也,有賴評訟之人之明辨也,評訟者見此情況,當撥開一切雲霧,以正持之,不偏不倚,則訟亦得其展正道也,占此象者,與訟雙方當應誠心正行,得結果時,心悅誠服,此亦小吉也。
其四爻也,訟之需時,人之需神,物之需力,在在不利,是故纏訟不休,雙方各不利也,占此象者,一切拖延,不能止於一時也。
其五爻也,占此象者,一切糾纏難清,訟事紛繁,不休不止,其象也凶。
其六爻也,訟不休止,其次者,財力物力浪費,其大者,則有刀血之光,占此象者,一切不吉也。
總括而言,訴訟一途,可免則免,訟之為物,雖云以理為主,若人情能注入理中,則亦可化解也。
訟得其正,理得節中,情理兩行,可接初衷。此訟卦之大要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7:44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師卦:
師者,軍旅之事也,古者,師出必有名者,師出無名者,不正之師也,師出有名,蓋謂討伐無道,此所謂仁義之師,兩國交戰,軍旅不可少,以有道伐無道者,其敗也榮,以無道併有道者,其勝也污,是故師之源,乃言師旅之出,需得其正也。
其初爻,師出國境,旌旗並舉,軍儀首行,行由正路,一切無咎。
其二爻者,軍行途徑,安民為先,能令民以壺漿迎王師者,其上上也。
其三也,名符其道,師守以正,鄰近邦國,咸稱附之,師之出也,到此方無後顧之憂,其師必勝也,占此爻者,一切安順可行也。
其四也,師行千里,不見草木,行止殊途,不休不止,師行之艱,可以想見矣,占此象者,師之出行,艱難險阻,一切小心為上也。
其五爻也,風沙撲面,缺水無泉,行此路者,不得不忍其心志,餓其體膚矣,占此象者,一切忍之。
其六爻也,前行無阻,師出有名,奏凱可卜也。
師卦之總綱,可以如下四句概括之:軍行千里,撲面黃沙,高歌奏凱,正義不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7:54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需、訟、師者,皆以情以理為主,而情又在理之上也,由乾坤以至訟師,一共八卦,此八卦者,皆人生之始所需要注意之道為釋,其實世事紛繁,不外情理兩字,以理勝者,有時不合乎情,以情勝者,有時難圓其理,兩者如何得其中道,端視吾人之見識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8:25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比卦:
比之為義,內輔外助之謂也,蓋人生世上,獨力難成,需得輔助,內輔則得父母兄長,外助則得朋友長上,此兩者缺一不可也。內輔之人,長養之功大如天地,外助之人,成事之功,一如水火,是故為人之道,擇輔為其首要也,擇輔之道,必需得其正行,方竟其功也。
比之一卦,五陰一陽,陽居九五,餘皆陰象,九五之位,對下而言,需得附從,民心歸順,此其重要之處。九五雖居尊位,對上而言,亦需擇其剛正之途行之,比方有所得也。
比之初爻,原筮,貞吉,原之謂者,蓋擇其正,理順得行,方足附之,筮之謂者,乃一般而言,謂貞卜決其比附,其實貞卜之先,早已得其所擇也,是故人之初仕,需首擇其所尚者也。
比之二爻,由內而外,內外俱得其輔,則萬事可行也。
其三也,比之匪人,不得其正,傷矣。
其四爻也,居九五之下,貞厲,所謂貞厲者,一夕怛惕,小心謹慎也。
九五居上之位,自自身言,位處高者,雖有其權,然無下者承之,不能久享也,以是之故,凡居此位,對下則愛民如子,對上則日夕自歛,如此行之,可以久矣。
至於末爻,則無首之象,謂無首者,無所遵行之謂,人行處世,無所遵行,則濫無所依,一切無著矣,自人而言,內無所輔,外無所助,其凶必矣。比之一卦,輔助之義大矣哉。
輔而承之,助而長之,誠正而行,念茲在茲。四語總括其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4-3-4 02:18:40 | 顯示全部樓層

【可齋主人談易】轉貼自tkm

小畜卦:
小畜者,以一陰畜五陽,難矣。小畜之象,經云:如「密雲不雨」,密雲不雨者,畜天地之水氣,未下降也。得此卦者,首重於能畜,畜之力,來自忍,以一陰抵五陽,陰之極也,不以忍為之,則陽剛之氣終為所發也。
小畜之初爻,陽居下,陽居下位,首要自養其光,不宜多所併發,所韜光養晦,此之謂也。
其二爻也,陽居二位,夕惕若厲,言行謹慎,方守其位。
九三也,陽氣過盛,如馬之脫韁,不可羈勒矣,得此爻者,能動心忍性,則亦無咎也。
其四爻也,陰獨處之,上下皆陽,寧無忍乎?以柔制剛,此大要也。
五、六兩爻,陽仍在位,受陰之氣,化而為柔,猶如烈日陰雨,日曬稍息也,密雲不雨,如能進而大降甘霖,則上佳矣。
小畜一卦,大意在於能守能忍,居卑位者,不必多所求進,忍守以時,化而感上,則所畜者,將有用之一日也。
密雲不雨,水育莊稼,忍守其位,遠照不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8:21 PM , Processed in 0.02264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