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36|回復: 0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9-27 21:42:14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color=#006400]此題無獨有偶,小弟有一位術數頂尖朋友,最近亦開始邁向神學路途,而在我術數歷程當中,亦眼看不少前輩們晚年鑽研神學,此題小弟亦疑惑多年,正因前輩所帶出此話題,希望藉此跟各位探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8 03:54:27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天才的科學家晚年都信仰宗教,而目前在易學網站經常上網的易友們不少也是道教及釋教中人。如何去解釋這一現象呢?也請易友們多發表意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28 06:43:04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玄學而哲學
哲學而科學
應有其ㄧ貫性.

科學始於人性,哲學為其探討和解說,神學應為究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9-30 07:14:44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邊客在 2005/09/29 11:15pm 第 1 次編輯 ]


    本人曾經在邵偉華的綱址上,得知原來他那樣的易學界先驅人物,每天也會念十遍『大悲咒』。這情形暗示了什麼?
   本人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如下:
   1:佛教的最高境界在易學之上。(太極之上的無極境界,勉強可類比之.)
   2:佛教的宇宙觀、人生觀,有助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提高對易學的進一步理解。
   3:佛教強烈的道德觀、因果觀,能警惕、化淡易學中人常見的功利主義和自私心。使善易者,樂于做個慈悲心重的君子,而不會  無忌憚地做個騙財為主的江湖術士。
   4:佛教的趨吉避凶法,是從修正、改變人的心靈為根本,所以是一了百了、一通百通的掌握命運法、扭轉乾坤法。這有別于易學借助身外的方位、時序、物體、山水等的“兵來將擋法、水來土掩法”。
   5:易學只能追求改善此生的命運,而佛教追求的是改善此后千百世的命運。
   題目上說:“……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這里先要澄清:佛教如果一定要歸入神學的范圍,那麼,“神學” 二字的內涵和定義,一定要從約定俗成的概念中,再擴大或含糊一些,否則,佛教絕對不屬于神學。(當然,在未入佛門之前,本人也誤以為是同一回事。)
   (下次再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1 19:06:59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邊客在 2005/10/05 03:53pm 第 1 次編輯 ]

[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邊客在 2005/10/01 11:21am 第 1 次編輯 ]
[ 這篇文章最後由天邊客在 2005/10/01 11:11am 第 1 次編輯 ]
(續上):
從命理上講:一個人最終會否投入神學、宗教或佛教的懷抱,是命中早有這種傾向和機緣。
   從客觀上講,能夠在易學上有成就的人,必然早巳養成一種“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的強烈欲求和探索心態,必然對人生世事有一種終極性的關懷。這種趨勢心態,一旦有外界條件的配合,(本人就一直沒機會看一看『可蘭經』,……) 則跨前一步,進入一個目標一致,進路不同的領域,也就毫不奇怪。
   因為不論神學也好,佛教也好,必然要對宇宙人生的來龍去脈,先作一個如幻似真、看似圓滿而又與易經截然不同的解釋。僅憑這點,就巳使人大開眼界了!
   象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 之宏觀宇宙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之見解仍至微塵說,……等等,從“人比人” 的角度來說,就足以使我們對36歲就對宇宙人生透徹了解、圓滿開悟的釋迦牟尼,拜服的五體投地!
   反觀易學中的風水命理卜卦等等,都是后人對易學的發揚光大。老祖宗伏義,沒能一次性地完善整個易學體糸,到底還是“技差一著” 。也難怪有書上說:邵雍【皇極經世】中的循環理論,是受到佛教時空觀的啟發呢。
   以 本人的角度來說,數十年的人生,本質上是如夢似幻,則個人對易學的掌握和發揮,無論如何了不起,也似建筑在沙灘上的高樓,毫無根基可言。所以,解決自己有關“生命從何來往何去?”的根本問題,才是各人生命之中的“重中之重” !
   否則,再好的易學,也只是幫人一時的功夫。因為,對方也是如夢似幻嘛,是大家執假當真罷了。以為真有這麼一個壞風水被閣下改了;以為真有這麼一個凶命被閣下救了。……殊不知,都是一場當不得真的“因緣俱會” 。
   本人并不否定易學。(而且,它日還想賣一些有關的東西,來賺幾個銅錢呢。)
本人的竟思是說:人生是一個事實,宇宙也是一個事實,然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釋,欲又因為所運用的語言、符號,所表達的方法、方式而大異其趣。更因為各人價值觀的不同,而取向迥異。
本人就是因為接受佛教的理論,所以提出:“「太極」 如夢,「陰陽」 無我,「易經」 無常,「五行」 皆空。” 的看法。
   本人相信:終極性的數學,一定能圓滿地用一些公式來描繪宇宙和人生。(至于對人有沒有好處、用處,要到時才知。)
   每一條以破解、解釋宇宙人生為終極目標的“進路”,最終都會“如願以償”。只是有時間上的先后而已。何況,這范範不存在“終審法院” 。永遠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

https://forum.shusquare.com/non- ... C5E9_1128498810.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2 00:53:19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小弟個人認為最後不是歸宿在神學,而是道學,是一種天體大道,是一種自然大道的道學,猶如老子一般
而宗教不過是天體大道與自然大道下的一個學說支派,但他卻是心靈的一種歸宿,這不可否認,
宗教只是宗為名教為行的一種團體,就比如佛教,以佛為名,以其學說教化世人為行,道亦然也,天主,東正,伊斯蘭亦同之
當人酒足飯飽之時,便會逐漸轉往心靈的歸宿,或求更高的知識,或求萬般平靜,理由千百萬,但萬變不離其宗,依舊是在走著自然的大道軌跡,且奉行不違,這只證明了一件事,都還是人嘛!!!
於此謝謝~~~感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3 01:30:51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諸位大德
看看能否參考:
                  
https://forum.shusquare.com/cgi- ... opic=867&show=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4 11:40:43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下面引用由銳山2005/09/27 01:42pm 發表的內容:
此題無獨有偶,小弟有一位術數頂尖朋友,最近亦開始邁向神學路途,而在我術數歷程當中,亦眼看不少前輩們晚年鑽研神學,此題小弟亦疑惑多年,正因前輩所帶出此話題,希望藉此跟各位探討.
读过锐山站长的大作,再读此文,有此疑实属正常.锐山站长博采各家之长,而未汇成一流(万法归一).此指易学之理对宇宙彻底的认识不足,只是研究其幻影而已.因缘具足者,终舍其表象进而求其终局真理(研究佛学,而非神学).
诸仁者无疑智慧极深,却用于杂官财气之上,终日迷于是非窝之中.深信佛法者,易理不明而明,易理不通而通(如有大德不服,不要骂我,自己研究佛学去).
对于释子而言,易学只是善巧方便法门而已.
比如甚多学者追求"道"(来自于老子道德经),却不能真正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意.奈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5 14:29:10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天道者神也,神佛乃為澈悟天道之人,為先覺先悟之前人,故好研易者,企圖窺天道之人,效神佛是為了從而知奪造化之理,並無可異之處。
然宗教之儀軌,行禮儀祭祀之面貌,非道之本質,此非神學。
究而論之,人神佛皆欲知天道者,聞道有先後而已。故易者非神玄之學,乃達天人合一之法門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5 14:46:49 | 顯示全部樓層

[研討]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

補充:
再論之,老子道德經言:『下士聞道大笑,不笑不足為道』,又云:『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世人多自以為悟道、得道,終日汲汲於自己所堅信之宗教或立論,而忽略有所長必有所短,執之一端必生傾側,卻沾沾自喜以為有得,實道家言之『執德』佛家言之『我執、我慢』,如此一生,終是魔道,不可不慎也!
陰陽之理在於相對,無相對即無相比,也無相生,日夜相繼,四季以度,此亦天道面目,可說其形,也可道其性,然一體兩面,總需共存,無去其形而能存其性之理,客觀與圓融ㄉ包容才能見真道之全,方能體天軌之變,如此可謂上善矣。
此敝人常以此鞭策自己,如懸梁之繩刺股之椎,唯恐有失,再蹈迷障。今提此與諸道友共勉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19 20:05:27 | 顯示全部樓層
動 極 而 靜 , 找 心 靈 的 歸 宿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30 15:30:06 | 顯示全部樓層

照五蕴皆空是一个四合结构

照五蕴皆空是一个四合结构,也就是“九宫结构”,所以,按照1、2、4、8、16、32、64结构是错误的。老子是对的,朱熹是错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2-5 09:27:01 | 顯示全部樓層

没人顶,自己来

今日看书,有一本大陆版的《五十奥义书》P387解释“天神自有之权力”。天神又可以说为上帝。然有论师分为三事释之者:一为“天神”或上帝——述宗教。一为自我——属哲学,一为能力——属科学。三者皆一“本体”云。又义:天神表“理智”,自我表“感情”,能力表“意志”。
“歷史上天才人物或我們研易人,最後的思想歸宿是神學”题目出的好,当坛内的人遇见复杂问题,不在人们熟习的圈内问题时,坛内的人们自然想到《经》(本体),各种《经》向上朔源,源头是《周易》,当然《周易》上面还有《归藏》,在上面还有《连山》。
当我们能力不够时,我们借助哲学,当哲学不能解释时,我们借助神学,一步、一步逼近(趋势指向),从“同而不和”、“和而不同”、“不同而和”,找到终极关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1-18 22:15:09 | 顯示全部樓層
確實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為何最後思想歸宿是神學。
其實無關乎神學,亦無關乎迷信,此與內證有關。
古人說人身是個小宇宙,即此之謂也。
莊子養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則殆已。﹞
是說以人生有限的生命,要了解浩瀚宇宙無窮的現象,那是辦不到的。
唯有體悟她的原理,如此對外在的環境,則無遇而不自得。
古人以高超的智慧,創造河圖、洛書,與及陰陽五行八八六十四卦.....。
豈是僅憑【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就能瞭解天地之道。
若如此現代哈伯望遠鏡看的不比古人少,為何易理可以驗證科學已知的部份,
而現代科學無法驗證易理未知的部份,此一部份頗耐人尋味。
我想只有用自己的身體去作實驗,體驗一下古人所謂小宇宙是怎麼一回事,
這部份才能通曉吧。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4-14 01:44:0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是怪例子了.我是又教入易的.
    实际个人认为,没什么奇怪的.易是大道,但是人是小道.人毕竟是有解答不了的事情 .
    往昔家师曾经问一个人:何谓信仰?
     某人答不出来.......
     家师自答:心有所依也
     宗教就是如此 .
     研究易学的人,很容易把自己想成道.所以对入教,表示奇怪.难道入某某党派就不奇怪.
     套句老和尚的话:心有知见 以落分别
     我对易学中的占卜历来看的不重,但对阴阳学看的很重.
      可能我是道教弟子的原因,
      我师父曾经不准许 我学易
      他老人家说 多走走 多看看
      我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就怎么一看中 没钱出去走 发现处处都是阴阳之道
      想起一句话 一阳 一阴谓之道.
      个人看法:神学还比不上中国传统的宗教,二者根本就不同.
      :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3:02 AM , Processed in 0.0310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