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1|回復: 0

佛教与神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0-28 23:32: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佛教与神通

  



说到神通,很容易和神奇怪异,超人的行为联想在一起。当我们遭遇困难危险的时候,总希望能够有奇迹出现,或者异人挺身相助,逢凶化吉。譬如有人欺负我们,打骂我们时,假如自己能有弹指神功、隔空点穴神功,就可以制服对方;敌人追杀我们时,如果有摘叶飞花神功,就可以免除灾厄。看到有人寻衅,自己没有力量对付他,念个神咒使他动弹不得。
总之,一般所谓的“神通”,就是希望自己能够“神而通之”、“神而奇之”,具有超人的力量,达成现实生活所无法实现的愿望。有了神通,固然能够惩奸济弱,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足以危害人类。神通对于人类社会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其存在有何意义?下面分成四点来说明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神通的意义和种类

根据经典上的记载,所谓神通,是修持禅定之后,得到的一种超乎寻常、无碍自在的不可思议力量。在我们的观念里,以为只有佛菩萨、神明、仙家才有神通,其实除此之外,鬼魔也有神通,甚至连我们一般人也有神通。神通也不限于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等奇术,才叫做神通,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留心注意的话,到处都有神通。譬如长途跋涉,口渴难当,喝一杯水就能止渴,一杯小小的水如同沙漠甘霖,能止息如火焰的干渴,这不就是神通吗?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掉到水中,无论四肢如何地划动,身体如同千斤大石般往下沈没;泳技高明的人,手轻轻一拨,脚微微一蹬,如履平地,进退自如,身体在水中能够如鱼儿一样逍遥自在,不也是一种神通吗?

过去有人研究母亲的乳腺所分泌出来的乳液,不但能供给婴儿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并且随着婴儿的发育而逐月增加数量,比电脑算得还精确,一旦母亲停止哺乳孩子,却又能够自动不再分泌。直到今日,科学家们仍然寻找不出其中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何尝不是一种神通呢?因此,神通并不一定指神奇变化的法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譬如四时的运转、昼夜的更递、花开花谢、月盈月亏,乃至动植物所呈现的奇妙世界,不都也是神通吗?

佛教所说的神通可分为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

除了六种神通,根据经典的记载,神通还有种种的层次,《大乘义章》将神通分为报通、业通、咒通、修通等四种;《宗镜录》则将神通分为道通、神通、依通、报通、妖通等五种。

所谓神通,或者由证悟中道而得,或者由修禅定而得,或从法术,或从业报,或从神咒而取得,有好有坏,层次复杂,种类不一。而究竟的漏尽通、充满智慧的道通,才是我们取证的对象。有了漏尽通、道通,我们就能住于生死烦恼而不为生死烦恼所缚,住于涅槃寂静而不着于涅槃之乐,离于二边,常行中道。

神通与一般社会民众的关系

今日社会大众对于一些神奇怪异的现象总是特别的关心,佛教平实奥妙的道理不容易打动他们的心,而变化奇异的神通却深深地吸引住他们。神通和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神通是苦难中的希望

民间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极深,观世音菩萨之所以成为民间普遍信仰的对象,是因为众生遭遇苦难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往往普门示现,即时解除我们的困厄,碰到无法解决的疑难,菩萨甚至会出现在梦中,指点我们的迷津。观世音菩萨以无边的法力、广大的神通来度化众生,排除一切的灾难,因此成为众生心目中无助时的依怙,苦难中的希望。

神通仿佛久旱中的及时雨,使人们从绝地中重逢生机,燃起无限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神通如此广受社会大众所关注、欢迎的原因。

神通是乱世里的救星

俗话说:非常时用非常法。道德浇薄,人心危殆的乱世里,讲说佛法的道理,无法应急拯救时弊,要假借神通,才能迅速解决问题,好比医治患有陈年夙疾的病患,要施用重药一样,先救急,然后再慢慢滋养。神通是对治乱世的救星。

五胡十六国时代,杀人魔王的石勒、石虎,兴兵作乱,不知有多少的生灵遭到涂炭。佛图澄大师为了救度众生,千里迢迢从西域来到石虎、石勒的营帐,以神通慑服了杀人魔王的勒、虎叔侄,使无数的老百姓免去兵燹之难。因此,神通就是乱世的救星。

唐朝的隐峰禅师以神通化解正在交战中的军队,使一场悲惨的战争化于无形。

神通无论如何奇妙,只能使用于紧要关头,解决一时的问题,只有平常道才是颠仆不破的长久之计。

神通是弘法时的方便

神通比道理容易为众生所接受,因此,过去的大德为了达成弘法度众的工作,不得已也会使用神通。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初传中国的时候,遭受到道教的抗拒,当时一些有法术的道士,就要求和佛教公开比斗神通,较量那一家的道行高深。在明帝的安排之下,在空旷处排列两行的案桌,一边放了道教的经典,另一边放置佛教的经典和佛陀的舍利。道士们趾高气昂地,或者腾空,或者土遁而至。佛教的代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法师穿着法衣迤逦而来,围观的大众一看,都认为这两位印度和尚绝非道士的对手。双方坐定之后,道士首先发难,口中唸唸有词,企图用神力将佛教的经典烧毁,然而不但佛教的经典丝毫无损,佛陀的舍利却放出万丈的光芒,照射道教的经典,道藏一时燃烧起来,化为灰烬。于是迦叶摩腾、竺法兰腾空说道:“显现神通是为了感化愚顽的众生而行的方便法门,而不是至高无上之道。”

汉明帝由于崇敬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功行高深,于是下令在城市建立四座寺院,做为女众出家的道场;另外在城外建筑三座寺院,让男众出家修行,中国于是有修持梵行的比丘、比丘尼。由于此次斗法的胜利,佛教终于在中国播下种子,并且开出奇葩。神通虽然不是究竟的解脱至道,但是有时却是弘法度众的方便法门。

神通的求证和运用

神通和我们既然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求证神通,运用神通呢?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去体会神通的真意,在生活中运用神通的妙趣。譬如在日常生活里,当我们看到紫嫣红的花草、皎洁如轮的明月,不觉心旷神怡,感到欢喜,这自然流露的愉悦之情不就是神通吗?有时我们想博得一个人的欢心,说几句赞美的话,对方就喜形于色,笑逐颜开;相反地,出言不逊,则会招来对方的指责。爱语能使人欢喜,恶言却能使人生气,这言语不是很神奇吗?而人类那不可思议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活动,不也是一种神通吗?

除了生活中充满神通之外,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也是神通。譬如乌云密布,天上就下雨了,甚至有时太阳悬挂在天际,豆大的雨滴也洒落不停,这不是很奇异的现象吗?又如四时的更替,不违时令,让生物得以繁衍生长,物我间彼此保持和谐的生态关系,生生不息地延续蓬勃的生机,这种种的自然变化,也可视为一种神通。

农夫们根据多年的经验,看到天气的阴晴变化,而决定谷物耕作,甚至生活起居也能随着气候而做适当的调整。经济学家能够预测出未来经济的成长或萧条,而提出解决的对策。社会上还有更多的专家们,早已经为我们提出人口爆炸、环境公害、能源缺乏等等的严重问题,希望大家能够防范于未然。为什么他们能够见人所未见,知人所未知呢?经验与关心使他们具备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大神通。

经验的累积是神通,智慧的判断也是神通,譬如诸葛孔明料事如神,屡出奇兵,为蜀汉奠定了鼎立于三国的局面;王阳明毕生用力于“格物致知”,倡导“知行合一”之说,能够预知未来;历史上有许多的先知先觉,能够预测出时代的变迁,潮流的趋势所归。他们之所以能够洞察先机,原因是他们拥有过人的睿智与深刻的观察力,因此说神通也是智慧的表现。

佛教认为要求得神通并不是困难的事,但是要如何才能求证神通呢?求证神通必须具备下列四种条件:

依于慈悲

菩萨为了慈愍众生,虽然自己烦恼已尽,但是却不像二乘人一样,证入涅槃,而发大菩提心,求证神通,以救度更多的众生。为什么度化众生需要神通呢?由于众生愚痴,对于平常道不懂得珍爱,以奇为贵,所以菩萨要示现种种奇特希有的神力来摄化他们,因此求证神通是菩萨为了慈悲度众的方便手段,而不是求道的真正目的。因为一切的修持如果离开了慈悲,即为魔薮,缺乏慈悲心的神通,如虎添翼,其危害将更大。修学神通,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培养慈悲心,慈悲心不具全,不可以轻言求证神通。

住于净戒

所谓住于净戒,就是受持净戒的意思。戒律是三学之一,身心的依止,受了戒才知道是非善恶,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有了守戒的精神,能以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不会依仗神通而胡作非为,伤害众生;合乎戒律,有益于大众的事,才方便以神通去助长。因此要修学神通,必须要持戒严谨,否则神通不仅无益,反而成为外道邪魔害人的妖通。

安于忍耐

有了神通,还必须具备忍耐的禅定功夫。忍耐的道德不够,稍微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怒火中烧,以为有了神通,一切可以随心所欲,打击对方。这样的神通,充其量不过是伤人的利器而已。能够安于忍耐,不到最紧要关头,绝不轻易滥用神通,即使不得已运用神通,也是为了维护正义真理,使大众更有助益,才显现神通。

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神通是苦难中的希望,是乱世的救星,是度众的方便,神通要从日常生活中去体会,从自然变化中去察觉。那么佛教对神通究竟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神通非究竟之法

佛陀的弟子中,俗称“长眉罗汉”的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有一次对信徒大显神通,佛陀知道这件事后,对于尊者这种哗众取宠的行径,非常不高兴,训诫他说:“我的佛法是要用道德来感化他人,用慈悲来救护众生,而不是使用神通来眩惑大众,迷乱百姓。今天你非法地使用了神通,藉以赢取信徒的尊敬,为了惩戒你,罚你在世上多受一些煎熬,等到将来积聚更多的功德,忏除了罪业,再让你涅槃。”由于尊者当时运用神通不当,至今仍然留在世上精进修行,不得入于涅槃。神通若不审慎使用,有时反而成为进趋解脱之道的障碍。神通不是了脱生死的究竟之法,是不辩而明的,唯有道德才是迈向佛道的稳当、平实门径。

神通敌不过业力

在世间上各种力量之中,最大的力量并不是神通,而是行为的力量,也就是业的力量。

佛陀在世时,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大举兴兵攻打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城,目犍连尊者便以神通将释迦种族五百人安置钵内,以为如此就能挽救释迦种族的生命。但神通终究抵不过业力,当目犍连尊者打开装在钵内的释迦种族一看,他们全变成了一滩血水。这说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无法扭转业报的力量。

不要以为神通是万能的,或是认为有了神通就可以有恃无恐,在业力之前,神通也派不上用场。一味依赖神通,弄巧成拙,反而会丧身毙命。

神通比不上道德

初学佛法的人,往往对于一些神奇怪异的事情兴趣特别浓厚,看到某人闭关有境界,修持有感应,就趋之若鹜,而忽略了平日更重要的道德修养。因为智慧的显发要透过甚深的禅定工夫,而禅定工夫的培养,有赖平日持戒的严谨。因此,大家如果想学佛,应该从根本的道德入门,而不要轻言学习神通。

事实上,有了神通的日子就惬意快乐吗?没有他心通时,朋友心中讨厌我、骂詈我,眼不见为净,心不知不烦,日子照样过得很愉快。假如有了他心通,这个人的坏心眼一肚子,那个人的鬼主意一箩筐,不想知道却不能,这个人也讨厌,那个人也看不顺眼,日子就难捱了。假如我们有天眼通,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正和其他的异性做出不当的行为,妒火中烧,一刻也无法安宁,没有了天眼通,不知道反而是一种幸福。

因此,具有神通并不一定拥有幸福,只有道德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道德没有完成时,不能成就神通。德化的人生比神通更为崇高。

神通及不上空无

神通是在有形有相上求,而佛法般若的空理无所不遍,无所不在,只要在生活中有经验,经验就是神通;生活中有智慧,智慧就是神通;生活中具备许多的能力,能力就是神通;生活中具足空无的真理,空无的真理就是神通。空无的道理非常深奥,非一般人常识中一切皆空空如也的幻灭、虚空。空无之中有无限的妙用,能够生成万法。如果我们的心胸能扩大如虚空一样,就能包容一切的诸法。因此,空无才能成其大,神通也比不上它的无尽无穷。

在佛法中以无为有,无的力量比神通更广大,无的智慧比神通更高远,神通比不上空无的道理。因此,与其求取神通的力量,不如求证空无的真理,更为急切可贵。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神通,在平淡的衣食住行之中,能够去体会其中的神奇妙用,生活就会美好而富有情趣。譬如我们想收看电视节目,只要开关轻轻一转,甚至遥控机一按,萤幕上立刻会出现我们希望的频率台,

即使另外一个国度,甚至其他星球的活动,透过人造卫星的转播,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清晰地映入我们的眼帘,这不是天眼通吗?电话的发明,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重重叠叠的关山再也阻碍不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互通音讯,这不是天耳通吗?有了飞机之后,人们可以象鸟儿一样飞翔于天际,想到那里就到那里,这不是神足通吗?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意,我们将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神通,只是我们习以为常,不觉神奇罢了。

神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神通可以说是人类经验的累积,是人类智慧的呈现,是能力的超绝运用,而非哗众取宠,神奇古怪的行为。
發表於 2005-10-29 16:46:3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31 17:00:2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2 12:13:1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2 12:20:46 | 顯示全部樓層
執著神通正是輪迴的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2 12:37:5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3 12:12:27 | 顯示全部樓層
嗯?
督攝六根不染塵緣...
感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7 19:56:4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7 06:23 PM , Processed in 0.0218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