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96|回復: 0

古帝王與當代名人聖賢姓氏與命名命運分析研究(姓名經典知識)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0-31 14:51: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www.xrd168.net/bbs/dispbb ... ID=27536&page=1

冰雪心禪
古帝王與當代名人聖賢姓氏與命名命運分析研究(姓名經典知識)

主題:

中國歷代帝王的命運皆有定數!就大多數而言,這個定數就著落在本人名字的含意上,也有一部分人的名字從某個角度反映本人性靈的主要特徵。由此推衍,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命運皆可算定。該文主要論證這個客觀唯心主義歷史宿命論,同時也稍闡主觀唯心主義宇宙觀。

關鍵字:帝王 名人 聖賢 姓名 命運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打開《現代微微漢語詞典》,查找後面附錄“我國歷代紀元表”,反復揣摩,熟能生巧。
它是一張“封神榜”。也就是說,歷史是按某種先天的劇本演習出來的。可用無可爭議的宏觀歷史事實結證這個客觀唯心主義歷史宿命論、英雄史觀。

拙見契合主觀唯心主義自我奮鬥立命說,反對宿命論。然而,芸芸眾生,凡夫俗子太多,終日追名逐利、尋歡作樂、磕磕碰碰;既無大善,又無大惡,既非太勤,又非太懶;隨波逐流,庸庸碌碌,談何奮鬥立命!最終難免落入命數窠臼。中國歷代帝王的命運皆有定數!就大多數而言,這個定數就著落在本人名字的含意上,也有一部分人的名字從某個角度反映本人性靈的主要特徵。由此推衍,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命運皆可算定。拙文主要論證這個客觀唯心主義歷史宿命論,同時也稍闡主觀唯心主義宇宙觀。在這個過程中,要玩熟大型辭書。

可以先由影響力巨大的帝王名字入手分析,再推衍其普遍性。

在“封神榜”上,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命數最大。按,劉:①殺,刈,②斧鉞類兵器,比斧大,③剝落,雕離,④姓氏。在古代中國,作為權力象徵的有金瓜銀鉞玉圭等。金瓜銀鉞即大錘、大斧類。劉,在儀仗中也作為權威象徵。例如《尚書•顧命》渲染周成王即位儀式,有文“一人冕,執劉,立於東階”。在古代羅馬,作為權力象徵的權標,俗稱法西斯,是在棒束上插一把戰斧,象徵群眾力量產生出來的權威。在古代西歐,法蘭克王國“懶王時期”,宮相查理於732年擊潰阿拉伯軍隊入侵,保衛了國家獨立,獲得“馬特”(意為“鐵錘”)雅號。說明民眾也以“大錘”作為心中權威。近代美國希歐多爾•羅斯福總統在國際事務中推行“大棒”政策,我們俗話中的“指揮棒”,都體現了“大棒”是心中權威象徵。共產黨以鐮刀、錘子作為黨旗圖案,喻工農聯合的威力。近代中國北洋軍閥曾以兩杆大槍交叉相靠圖案作為軍政府徽記之一,乃是赤裸裸地以槍桿子作為強權政治象徵。

如果考察漢字多義現象,就更能使人清醒而沉痛於世間大偽現象。《易•師》彖辭:“……剛中而應,行險以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也。”其中,“毒天下”意為統治天下。按辟bi:君主;讀pi,意為法律,法;大辟是死刑。宰:①殺,②主管。作為兇殺等字偏旁的“乂”字,讀yi,①治理,安定,②古代指有才德的人。刹cha:佛教寺廟;本指佛塔頂部裝飾,即相輪。斫:①用刀斧砍,②治斫,管理。戩:①剪除,消滅,②福,吉祥。庀:①具備,②治理。百刂:①處置,安排,②修理,整治。謷:①詆毀,②高大。孝:①順從父母,②喪事,③喪服。凡此種種,足見弱肉強食之不謬。

作為古代專制社會強權政治的標記,“劉”氏政權有西漢、東漢、蜀漢,十六國中匈奴漢國、前趙及南朝劉宋等。曹: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喻曹魏政權只能是分立政權而非統一的政權。司馬,若把天下百姓作看牛馬,恰喻司馬氏統治天下。後來兩晉皆亡于“劉”氏政權。南朝劉宋時期,北魏拓跋氏統一黃河流域。蕭齊時期,拓跋氏改姓元氏。元:①開始,②為首的,③根本。從此開始,姓氏不再用其意義暗示統治天下。胡人或鮮卑化的漢人(北齊、隋、唐創建者)長期作中原帝王。直到元朝,胡人三代征伐才完全統一中華。

劉徹,意喻殺伐徹底。
劉徹16歲即位,實際在位54年,其間西漢國力最為強盛。單論統治年限,夏後不降,商帝太戊、武丁,西周穆王滿、東周赧王延,清聖祖玄燁、清高宗弘曆等在位時間皆超過54年。如果綜合考察新辟疆域、強化統治力度等,則上述諸帝王的命數皆不及劉徹。

夏後不降,商帝太戊、武丁,西周穆王滿、東周赧王延等顯然遜色,不必細述。自漢武帝後1700多年的清聖祖玄燁、高宗弘曆亦相見遜色。可闡其詳。

漢武帝前,匈奴是統一而強大的政權,西漢疆域略遜秦朝。漢武帝時,南疆由桂林、南海、象郡(今越南北部)拓展至交趾、日南、九真(今越南中部)等郡;東北由遼東拓展至烏桓部(今大興安嶺西側)及朝鮮半島中部;西南由三郡拓展至七郡,控制了今雲貴川的絕大部分地區;北擊匈奴,統一而強大的匈奴戰敗,北徒漠北,西徒中亞、東歐,為兩漢以後匈奴歸服奠定基礎。張騫通西域後,漢武帝又派10余萬大軍西北伐大宛(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連戰四年,大宛降服。又在樓蘭、渠犁、輪台等地(皆今新疆境內)置使者、校尉以理屯田,屯田士卒最多達60余萬。初步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納入版圖。當時西漢西北疆域實不及清聖祖玄燁、高宗弘歷時期廣大。但玄燁、弘曆只是恢復唐、元盛世在西北的部分疆域而已,談不上新辟疆域。當時蒙古三部分裂,遠沒有西漢時匈奴強大。

在強化統治力度方面,漢武帝利用董仲舒發展儒家學說,形成外儒內法中道學的新儒家政治思想體系,兩千年來一直作為專制制度精神枷鎖的楷模。從精神統治深度方面看,對百姓可謂“殺伐徹底”。又,按《史記•外戚世家》,“諸為武帝生子者,無男女,其母無不遣死,豈可謂非賢聖哉!昭然遠見,為後世計慮(慮主少母壯,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固非淺聞愚儒之所及也。諡為‘武’,豈虛哉!”這也可謂“殺伐徹底”。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清朝“康乾盛世”不再用明朝廠衛特務機構統治,專制強度比前朝減緩很多。玄燁、弘曆的漫長統治主要得益于君主生活相對節制且有道德政績,並非先天命數最大。自戰國至康熙朝的兩千年內,中國人口增增減減,未突破7千萬。康熙乾隆時期,社會人口增至3.6億,說明社會經濟真正繁榮了。總的來看,秦漢以來的殘暴統治以秦、十六國、隋、五代和元朝為甚,故統治年代較少;以清帝賢而節制,故平均在位時間最長,連軟弱的東周諸王也不及。

如果漢武帝劉徹、唐玄宗隆基、遼聖宗隆緒、遼道宗洪基、明世宗厚熜、明神宗翊鈞等先天命數巨大的帝王能像玄燁、弘曆也相對地生活節制延福,則踐祚60年並非難事。而南宋高構在位36年,禪位後又活了25年,就因為生活節制。這即是命數的花費方式不同與“生來之福有限,積來之福無窮”。至於隋煬帝廣、明武宗厚照、北齊文宣帝洋極端荒淫殘暴,大損福德;即使先天命數巨大,也落得或亡國、或夭折。其中,殘暴遠比荒淫所耗為甚。

與漢武帝徹類似的名字有南朝陳大將吳明徹,百戰百勝;唐朝大將薛萬徹,軍功非常卓著。
下面逐個考究紀元以來諸帝命數與名字含意的關係。

一、五帝
三皇五帝,傳說久遠,資料簡省。按《史記》,黃帝名軒轅,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姬俊,堯名放勳,舜名重華,禹名文命。榜上未列太昊、少昊、炎帝等。

軒,指車圍:又指車子前高後低,引伸意為高大。轅,指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俗稱車把。古代中國以“車”喻大地、國家等。輿既指車,又指大地、國家;禦既指駕馭車馬,又專指與帝王有關的事物。古代稱皇帝為“宮車”。“軒轅”意為高大的車把,恰喻作為國家領導,駕臨天下。

同名字的人很多。如果說名字相同,意義相同,命數相同,顯然荒謬。應該說,名字意義相同的人命數相似,就像幾何學上大小不同的相似圖形一樣。另外,考察一個人的名字與命數,要對比他親人的名字或者與他親近的人的名字。比如有兄弟倆的名字是李明珂、李明瑜。顯然,珂不如瑜貴。又有兄弟倆的名字是王明瑜、王輝瑜。顯然,輝的光彩更強,明瑜不如輝瑜命數強。要強調的是,不能說王輝瑜一定比李明瑜、李明珂命數大。因為李、王兩家的福德檔次不一定相同。如果李家福德檔次很高,王輝瑜的命數甚至低於李明珂。

再比如,有兩個人的名字是張鑌、郭鎏。按,鑌:精煉的鐵,好鐵。鎏:成色好的金子。這就不能說:因為鎏比鑌珍貴,郭鎏一定比張鑌命貴。正確的理解是:如果把所有的人都看做鐵命,張鑌是貴命;如果把所有的人都看做金命,則郭鎏是貴命。張鑌、郭鎏都是貴命。所以考察名字含意以判斷命數大小貴賤要用相對的觀點,不能用機械的、絕對的觀點。究意張鑌、郭鎏誰的命更貴,要考察兩家福德檔次。同理,趙海與趙山,郭百元與郭萬元的命數大小也無法比較。因為海、山、百、萬都喻數量很多。還有,不能認為周強與周克強、黃虎與黃駒的名字含意喻彼此敵對相克。
軒轅以後,又有許多名字是“軌”的地方統治者,像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創始人張軌、北魏大將軍公孫軌、相州刺史李神軌,北周大將軍王軌,隋末割據武威的李軌等。按,軌:①路軌,②軌跡、軌道,③喻辦法、規矩、秩序。以“軌”為名字,喻統治一方之命。

按,載:①年,②記載,③裝載、載體,④充滿,⑤又,且。由意項③喻肩負重任。在26史中,帝王傳記稱本紀、載記。以此意命名的有東周莊王佗、西漢時南越王趙佗,十六國中匈奴漢國皇帝劉載(即劉聰),明穆宗載垕,清穆宗載淳、清德宗載湉等。

“車”旁字可做好名的略如:轡、轍、轄、輿、輾、轂、輳、輥、輪、軸、輝、暉、惲、輒、輔,輦、輈、轢、軼、軋、軛、轔、輯、轉、轎、軹、軻、軔等。

東漢權臣梁冀字伯車,南朝劉宋武帝裕字德輿。宋少帝義符字車兵在位僅一年,其弟宋文帝義隆字車兒,在位30年,其弟彭城王義康字車子,久居中樞。北宋文學家蘇軾,最高做到吏部侍郎,其弟蘇轍官至宰執。轍、軌含意相近,名副其命。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帝顓頊時國都在高陽,號高陽氏。意為太陽高照天下,喻統治天下。綜觀“封神榜”,帝王名字含意為天空、日光、光明、照耀、玉的光彩等較多,偏帝多是“日”旁,且以光線強弱喻其命數大小。光線較弱、命數較弱的帝王有:東漢沖帝炳在位5個月,曹魏元帝奐(字景明。奐:①盛。多,②文彩鮮明。此取意項②,他即位前名璜,即位時改名字。)在位5年半,孫吳會稽王亮在位6年,東晉簡文帝昱在位1年,南朝宋後廢帝昱在位5年,北魏長廣王曄、安定王朗在位均不到半年(按史實,本不當列入榜上),唐中宗顯在位5年,睿宗旦在位2年,五代時後漢高祖暠gao(暠:①gao,白,②hao,同“皓”。潔白發亮)在位2年,北宋英宗曙(即位前名宗實)在位4年,南宋恭帝顯(即“顯”)在位2年,端宗昰(即“是”)在位2年,帝昺在位1年。光線強盛,相對命數較強的有:帝舜姚重華在位39年,東晉孝武帝曜(字昌明)在位24年,明武宗厚照在位16年,清宣宗旻甯(原名綿甯)在位30年。清聖祖玄燁在位61年。(燁:火光很盛。)

相對命數中平的帝王有:東周定王瑜在位21年,東漢明帝莊(原名陽)在位18年,唐武曌在位22年,唐昭宗曄在位15年(原名傑),北宋太宗炅在位22年,西夏景宗元昊在位16年,遼太宗德光在位20年,遼穆宗璟在位19年,金太祖旻(原名阿骨打)在位8年,金太宗晟(原名吳乞買)在位12年,金海陵王亮在位12年,金章宗璟在位19年。後樑太祖晃(原名溫,稱帝時改名)在位5年,光照短而強烈,名字含意恰喻其命。

南宋理宗昀(原名貴誠),在位40年,命數大而名字含意一般,難以歸證。孫吳會稽王亮在位6年,金海陵王亮在位12年,皆未得帝號廟號,二帝命數懸殊。

像昭、暈、明、星、暕、晰、晗、曈,曨、炯、熒、爍、烺、熲,煌、耿等字含意,光度又弱一層,難登本榜。當代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日,韓國李承晚(晚年得福,73歲當總統)、金鬥煥,新加坡總統李光耀,臺灣李登輝,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趙紫陽以及十九世紀越南國王阮福映等,名字含意皆喻其命數。

此外可作好名的“日”旁字有:旺、暘、昖、昡、日對、晅、暑、晫、景、昆、暍、暖、暄、暐。"光"旁的字有:黋、輝、耀、皝。意為"玉的光彩"的字還有:瑛、璘、瑆、瓓、璨。瑜、璟。
名字含意有目光、觀、視等,類比於日光、照耀,也以光度強弱喻命數大小。榜上命數較弱的有東晉元帝睿(字景文,命數小);命數相對較強的有曹魏明帝叡(字元仲)在曹魏諸帝中命數最大,明憲宗見深在位23年,類武宗厚照。命數中平的有東魏孝靜帝善見在位16年,英明有才,受制於權臣。明憲宗瞻基在10年,命數也中平。

東晉元帝睿,字景文,在位6年。曹魏明帝叡,字元仲,在位12年。"文"的意項很多,一般取"柔弱" 之意。"元"有大的意味。皆名喻其命。

與睿近義的字有:瞫、瞭、窅 、眺、眭。意為注視的字有:眈、矚、盯、眕、瞵、矊。與瞻近義的字有:睎、盱、睢。皆可作為好名字。此外,視、觀、覺、覽、窺、覗、瞰、睆、督、眷、睦、眠、睟等皆可作為好名字。

帝嚳高辛氏姓姬名俊。按,俊:1、相貌清秀好看的,2、才智出眾的。古義專指才智出眾的。宜喻為華夏族首領。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孫吳大帝權(字仲謀,權謀之意,非指權力。)稱王8年後又稱帝23年,曹魏明帝叡(字元仲)在位12年,東晉元帝睿(字景文)在位6年,南朝蕭齊高帝道成開朝並在位4位,蕭梁敬帝方智在位2年,唐僖宗儇(原名儼)在位16年,遼景宗賢在位13年,明憲宗見深在位23年,清文宗奕詝在位11年。

名字含意為才智,指謀人的心計、主見而非謀事的技藝、才氣。心計、主見來自天賦和童年家庭教養。它類似大腦語言功能年齡臨界期的特點:如果童年未良好發育,青少年以後很難彌補。技藝的獲得靠先天的才氣與專門教育,沒有該功能年齡臨界期的限制,中年以後也能學得。有主見而少技藝的人仍堪為領導決斷人事,無主見而多才藝者適合輔佐領導幹事業。

像“略、猷、謀”等指宏圖大略,“智、慧、聰、慜、儇、黠、詝”等意指智慧,這兩類字堪作帝王名字。像“計、算、籌、策”等意指小計畫,“狡、猾、獪、詐、騙”等意指歪才智,皆不配作帝王名字。
以“仁、慈、善、德、義、正、介、誠、和、恪、慎、莊、肅”等意指美好性靈特點的字作為名字的,是否名副其實,難以全部考證。榜上可以考證名字含意與其性靈一致的有:西周夷王燮,西漢宣帝詢(原名病已,稱帝時改名),東漢明帝莊,西晉惠帝衷(字正度,白癡,未喪德),東晉安帝德宗(白癡,未喪德)、恭帝德文,南朝陳宣帝頊(頊:謹敬貌),北魏宣武帝恪,東魏孝靜帝善見,北周明帝毓,北宋神宗頊,南宋孝宗眘(即“慎”),金世宗雍,明思宗由檢等。不可結證的有:東周元王仁,貞定王介,東晉元帝睿,明熹宗由校等。但是東周貞定王介死後諡“貞定”,這種評價與其名字“介”的含意是一致的。榜上名字含意與其性靈不一致的是南宋光宗惇。

造成名字含意與性靈不副的原因是:有先天慧根而後天墮落蛻化變質。像北齊文宣帝洋,“貌為樸誠,口嘗慎默”,諸將輕之;一旦為帝,暴戾恣睢,顛狂淫亂,為惡甚于紂王。南朝宋明帝彧、北齊孝昭帝演也皆如此。至於北魏節閔帝恭,唐宣宗忱即位前偽裝癡呆多年,與即位後判若兩人。同理,本可福壽綿長的大福大榮者過分驕奢淫逸導致國家由盛轉衰或家道中落、中年壽夭,也不能說他們福薄或名不副實,而要怪這些人損耗福德太劇,算是先天命好而自作孽不可活之類。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樓主| 發表於 2005-10-31 14:54:28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性情很好而名字含意不是性情美好,那麼性情美好就不能是其性靈的最重要特徵。名字反映的是一個人命數或性靈的最重要特徵。西漢獻帝協英明有主見,但生於末世,一生受權臣挾制。英明不是他命中的最重要特徵,協助權臣維持西漢末世局面才是他命中最重要特徵。性靈美好挽救不了他的命運。

名字意為美好,有的是命好而有的是性靈好。像南朝宋文帝義隆的太子劭、北周宣帝贇,皆命好而性靈醜陋。商紂王寵臣惡來,性靈醜惡。春秋時魯文公太子惡(在位8個月)、衛襄公惡,楚昭王左尹伯卻宛(字子惡,賢臣也)等皆是命惡而性靈不醜惡。

不是自己改名,而是被賜予美名的,容易名不副實。像唐玄宗賜楊釗名“國忠”,唐僖宗賜朱溫名“全忠”,明熹宗賜魏璫名“忠賢”等,皆名不副實。特別是朱溫,先反唐,再叛黃巢降唐,最後弑唐昭宗、唐哀帝篡唐而建梁朝,完全不是忠臣。倒是朱溫稱帝後改名晃,魏璫原名,恰愉其命。

帝堯名放勳。按,勳:對國家、人民做出重大貢獻,立下特殊功勞。名字放勳,恰喻其命。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唐太宗世民(取意濟世安民而命名,非指世界黎民),唐高宗治(皇后武則天代理政治,天下大治。),遼聖宗隆緒(緒:功業,事業。皇帝詔書中常有“聯承天緒”、“聯承洪緒”字句),金哀宗守緒等,皆名副其命。

放,喻元氣發作,命數旺盛。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夏後泄在位16年,夏後發在位19年,西周武王發在位4年,東周靈王泄心在位27年,東漢章帝炟(炟:1:爆、2:火起)在位13年,東晉成帝衍在位18年,南朝梁武帝衍在位48年,南宋甯宗擴在位30年。夏後泄在位時,東夷才受爵命,承認夏朝天下共主的地位,顯然命數旺盛。夏後發在位時,已近末世,難再大發、長髮。西周武王發在王位雖短,在西伯位已有13年,合計17年。一發滅商,建立周朝。給合其父文王昌,顯然“昌”的擴散程度不如“發”猛烈。東漢章帝炟、東晉成帝衍在本朝諸帝中命數相對也較旺。

暴發之後,需福德再聚。他們的兒子往往年幼繼位。夏後泄之子不降幼年繼位,在位59年,內禪後又活11年。夏後發之子桀幼年繼位,在位52年。西周武王發之子成王誦幼年繼位,周公旦攝政7年。東漢章帝炟之子和帝肇10歲繼位。東晉成帝衍死時,太子僅3歲,幼子更小,直到20年後才依次繼位。梁武帝耗盡國祚,子孫不昌。南宋甯宗擴的子孫也未能繼位。

因為大家都想發,取名“發”的人很多。淺見以為,只要取名“發”,都能發紅運,但是發的程度不同。福德累積時間長、數量多,就能大發。如果未厚積,急於先發,那只能小發。這就是大發、小發,先發、後發,單發、多發等不同。

意近“發”的字很多,皆可取用為佳名。如:釋、放、散、展、推、敨,消、解、裂、爆、炸、縱、宣、昌、布、倡、松、馳、行、恣、鋪、泄、興、衍、溶、渙、溢、漫、散,潵、泛,濫、涾、瀿、沸、涫、漲、流、滔、泆、潽、擴、播、揚、抒、扜、捵、掞、摛,攄、拓、逸、排、振、舒、紓、紛、馨、膨、臌、脹,奓 、鑫、旺、伸、作、佚、俵、傳、詡、謣、詫、誇、奮、彌、弘、張等。歷史上,現實中厚福人物取這類名字的很多。處處留心皆學問。

帝舜名重華。按,舜即蕣,花早開晚落,花期長。重華意為花期長,更宜理解為光華盛。踐祚39年,名喻其命。前文歸證帝顓頊高陽氏同類名字時已結證。

二、夏、商、周諸帝
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文“的義項很多,一般取“柔和、不猛烈”之意項,喻命數小,需柔延,晚年獲福。相反,“武”一般取“猛烈”之意,喻命數旺盛。諡法“文治武功”,也暗暗略合此道。禹童年7歲喪父,20歲受命治水,婚後三天離家,辛苦治水13年,三過家門不入。又代舜攝政17年,舜死後避位3年,踐祚10年崩,享福日淺,名喻其命。

榜上類似的帝王有:夏後少康,商帝小甲、小乙、小辛、文丁。東漢光武帝秀字文叔,幼年喪父,由叔父撫養。稱帝後11年才真正統一,柔道治國32年。當時經綠林、赤眉之亂,百姓十存其二。劉秀儉約率天下,與民休息。對外賄賂匈奴求安,對內度田失敗後對豪強地主妥協。東晉元帝睿(字景文)在位6年,“政出多門,權去公家”。東晉恭帝德文雖慧,踐祚2年,遠小於乃兄安帝德宗(白癡)的22年。南朝齊廢帝昭業、昭文,昭文不如昭業命數大。昭業荒淫揮霍,喪德被廢,昭文柔順而被廢立,其實無罪。明建文帝允炆與其堂弟仁宗高熾,性格相近,命數懸殊,一目了然,名喻其命。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文(字逸仙,初號日新,後改號中山),中共前國家主席劉少奇,都相對地命數小。鄧小平未居黨、政首席,不列入榜。

夏後少康復國,在位21年,命數小於其伯祖太康。太康在位29年,荒淫失國。商帝小甲命數小於其祖太甲。商帝小辛、小乙合計在位50年,小辛在位21年,小乙在位28年,他們的命數小於兄長盤庚,盤庚在位28年,是著名的“中興賢王”。商帝文丁在位11年,命數遠小於商帝武丁,武丁在位59年,號稱高宗。

夏後啟結束禪讓制,開創世襲制,以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承前啟後,名喻其命。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西漢景帝啟、東漢和帝肇。按,肇:①開始,②發生。東漢自和帝肇開始,形成外戚與宦官交替執政的中衰時期,名喻其命。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歸證西漢景帝啟的命運,應聯繫幾代人的福德聚散,從這個角度分析。像西周文王昌、武王發,名字含意都是福德發散,昌不如發更猛烈。西漢文帝恒,名字含意是福德聚積。景帝啟,名字含意是福德發散打開缺口。武帝徹,名字含意是福德發散徹天徹地。依次類推,東漢光武帝秀(聚)→明帝莊原名陽(散)→章帝炟(大散)。西晉宣帝懿﹙聚﹚→景王師﹙大聚,未弑主﹚→文王昭﹙稍散﹚→武帝炎﹙大散熱﹚→惠帝衷﹙未聚散﹚→懷帝熾﹙散盡﹚。隋文帝堅﹙大聚﹚→煬帝廣﹙大散開﹚。唐穆宗恒﹙承福﹚→敬宗湛(未散)→文宗昂(大散)→武宗炎(散盡)。唐穆宗三個兒子將本支福德耗盡,帝位傳至偏支宣宗忱(穆宗弟)及其子孫。明成祖棣(承福)→仁宗高熾(大散)→宣宗瞻基(福德再聚)。福德大散後,帝室元氣大耗,或幼主即位,政歸權臣,或絕嗣,甚或亡國。西周武王發之子成王誦幼年繼位,周公旦攝政7年。西漢武帝徹之子昭帝弗陵8歲繼位,在位13年絕嗣,霍光一直輔政。東漢章帝炟之子和帝肇10歲繼位,東漢開始中衰。西晉傳至懷帝熾亡國滅身。隋煬帝亡國滅身。唐穆宗及其三子迭登帝位,本支遂滅。明仁宗高熾以後,宣宗瞻基享祚10年,英宗以後明朝中衰。

夏後啟以後,歷經太康、仲康、相、少康諸帝,即由太康失國到少康復國的一段曲折歷史。按,太康在位29年,少康在位21年。太康福大,“娛以自縱”,福享盡而失國。少康福小,推弱克敵,得以複國,鞏固了夏的家天下。

夏後杼在位17年,國力強盛。杼:①筘,②古代指梭。如果以織機喻國家管理組織,則此名字恰喻其命。類似的還有:南朝梁武帝昭明太子蕭統、簡文帝綱,北齊後主緯,唐末宰相孔緯、崔昭緯,明朝抗倭名將張經,清初佔據臺灣的鄭經(鄭成功兒子),前臺灣總統蔣經國,十六國時期後秦雄主姚興的重臣尹緯,春秋後期齊國有權臣崔杼等。此類好名字還有:裁、翦、綜、織、緙、綬、紱、糹咼、績、緒、繪、綎、紾、縉、紳、紓、紉、飪、紛、紜、縱,紘、編、繽、繕、纘、繅、組、絢、絳、繁等。

夏後槐(芬)在位40多年,國力更強。槐,不喻帝王之命。榜上此類帝王名字還有:秦莊襄王子楚(楚,本指植物。取名意念楚國)在位3年,西漢高後呂雉稱制8年,武帝徹徹名彘(指赤豬),曹魏高貴鄉公髦在位5年半,西晉湣帝鄴在位4年,南朝齊東昏侯寶卷在位2年,南朝陳文帝蒨在位7年,後樑末帝王真在位10年,後唐末帝從珂在位3年,後晉高祖敬瑭在位6年,金宣宗珣在位11年,明成祖棣在位22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野豬皮”)在位11年。

夏後芒(荒)在位18年。芒,禾本科植物子實外殼上長的針狀物,借喻指銳氣或才華,堪作帝王。榜上此類帝王名字有:東周安王驕在位26年,秦昭襄王稷(稷為百穀之長)在位56年,秦孝文王柱在位3天,西漢成帝驁在位26年,南朝宋武帝駿在位11年,南朝齊明帝鸞在位4年,中共前總理周恩來原名周大鸞,前總理李鵬在位實際11年。
夏後泄在位16年,前已歸證。

夏後不降在位59年,內禪于弟扃,11年後不降崩。不降命數太長,名喻其命。

夏後扃在位21年。帝王將相,命居中樞。按,扃:①門閂、門環類、借指門扇,②關門。又,宸:深邃的房屋,引伸為帝王代稱。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夏後廑(廑:少劣之屋,小屋。廑為帝不肖,國運衰落,諸侯多叛。)東周惠王閬(閬:門高貌)在位25年,春秋後期吳王闔閭(公子光篡位後改名闔閭,意為“關閉裏巷的門”),隋末江淮義軍首領輔公祏(祏:宗廟中藏神主的石室。肉身為石室,靈魂為神主)稱宋帝被鎮壓,唐末宰相裴樞,唐末黃巢(巢:鳥、蟻、蜂等的窩,亦指敵人或盜賊藏身處。)稱帝被鎮壓。東周平王宜臼(臼,古指門臼,承托戶樞)等。

此類名字有:戶及、扊、扅 樞、椳、臼、構、機、柄、梭、梳、櫛、龕、宔、匰、宮、闕、廷、廟、殿、宇、府、署、廨、權(秤錘)、衡﹙稱杆﹚,鍵、楗、管(鎖鑰)、閂、閌、閟,閶、閽,闐、操(曹操)、握、掌、擒、攝、攬、擅、扌鬲、據、拯(包拯)、扌登、撐、擎、搦、搛、挾、攜(唐宰相盧攜)、護(北周宇文護)、援、揆、揄、捩、挽、撰、執(北宋宰相陳執中、吳執中、何執中),持、抮、托、扶、措、扼、扌騫、翦、戩、鉸、剿、剟、百刂、創、劚、制,捍、控、挎、揃、霸、導(東晉名相王導)、擘、棐、斡、扌為、演(北齊孝昭帝。五代十國有楊隆演)等。

夏後廑(胤甲)、孔甲時,國運衰落,諸侯多叛。此後直到商末,帝王名號多與生日的干支有關。也可能是巧合,甲日出生的帝王多不肖。商帝河亶甲、陽甲、祖甲等在位時,國運轉衰。商帝小甲、沃甲在位時,王位爭奪激烈,諸侯莫朝,國運不昌。商帝太甲初即位3年,暴虐亂德,被伊尹放逐三年,悔過自新後復位,方免國運衰落。

夏後皋在位11年。皋:水邊的高地;同“高”。堪為帝王名字。

夏後發在位19年,名喻其命,前已歸證。

夏桀名履癸。桀即“傑”,喻命數太旺,在位52年。癸,天干的末位。類似的帝王名字有:秦二世胡亥。亥,地支的末位。豈非皆喻此二人為末代帝王。履:本指鞋,引伸為踐、踩。帝王將相命居中樞,踐台陛,發號施令。此類帝王將相名字有:商帝湯姓子名履,商帝太戊時有賢相伊陟,春秋後期越王勾踐,戰國時魏國的相國公叔座,十六國時期北燕創立者馮跋,唐宰相韋處厚,南宋末丞相文天祥字履善,明朝著名首輔(實際相當於宰相)張居正,徐階,中共前領導人朱德字玉階,臺灣前總結李登輝。民國初期著名民族實業家簡照南、簡玉階兄弟未入仕途,而在商界稱長。中國古代也以“玉台”代稱帝王。

這類好名字很多:足、趾、踆、跔、躒、躋、陟、登、升、躍、踴、蹕、蹤、踖、踧、踔、踞、踸、躦、躐、蹬、蹴、碾、躔、蹈、踶、蹅、蹀、履、居、屐、矚、立、竚、詝、超、越、軼、遨、台、陛、墀、壇、磴、阼、陔、隑、隩、曆、住、在、座、坐。組合型的更多:玄台、高臺、上臺、瓊台、金台、巨台、公台、天臺、寶台、祁台、重台、光台、福台、崇台、美台、風台、世台、堅台、耀台、兆台、孟台、隆台等。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古代有“盜蹠”,蹠即蹠。蹠:1、腳面上接近腳趾的地方,2.腳掌,3、踏。按此三項,喻踏上首領位置。取名字的要旨是取名字含意的意象,不可拘泥於細節。蟾蜍(俗稱癩蛤蟆)、老鼠叫人噁心,用給別人取綽號還不要緊。如果給自己取的學名中含這兩種名字,一般人會認為是心理變態,這人不會成器。淺見以為蟾蜍、老鼠也有可取之處。蟾蜍步態穩重有力。清末北洋艦隊主艦管帶劉步蟾,實際指揮了甲午中日海戰。鼠輩中倉鼠、田鼠不勞而獲,坐享其成也是福氣。秦朝丞相李斯年少時尚歎慕之,比不得家鼠、廁鼠齷齪醃臢。西漢武帝丞相、武安侯田蚡(蚡即鼢,是田鼠)長期貴幸用事,其福厚盛。這類名字有:蛔、蠹、蛀、蟫、蟯等寄生蟲。蛭、虻等血吸蟲作名字不太好。
商湯姓子名履,名喻其命,前已歸證。

商帝多以生日干支命名,這就很難以名字結證其命運。擯去干支,倒也可大體上結證其命數。商帝太甲被諡為太宗,命數旺盛。傳說太戊在位75年,諡為中宗,命數很大。武丁、文丁、小甲、小乙、小辛等前已歸證。武乙在位36年,而且殘暴狂妄,可比紂王,大損陰德,被暴雷殛死于黃河、渭河之間。
商帝辛名受,天下謂之紂。按《詩經》,受:支配,名喻其命。北宋仁宗禎原名受益。

又,紂即後鞧,指套車時拴在駕轅牲口屁股周圍的皮帶。如果把天下百姓看做牛馬,奴隸主貴族就是牛馬身上的馭具。以馭具名稱作為名字的帝王將相不多,且都比較貪暴。紂,是牛馬身上最後部的馭具,天下人形象地罵他是末代帝王。戰國時期秦國商鞅,晉國趙簡子趙鞅,范氏有範鞅(即士鞅),魯國有叔鞅等皆為貪暴的將相。按,鞅:牛馬拉車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喻其人生來就是騎在老百姓脖子上的統治者。其中,尤以商鞅最殘暴,後來被五牛分屍(又稱“五馬分屍”)。可見,把老百姓當作牛馬欺壓太甚,還被牛馬分屍。但商鞅變法,很好地驅使老百姓為國盡力,秦國富強。

十六國時期後趙建立者石勒的統治也很殘暴。按,勒:套在牲畜頭上帶嚼子的籠頭。勒是牲畜身上最前部的馭具,喻其命為開國帝王。自西漢以後,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地主對老百姓的束縛減輕了,很少有人以馭具名稱作為名字了。如果現代社會有人取這類名字,要麼將很不適應社會而夭折,要麼真的去與牛馬打交道而不是欺壓百姓。這類名字還有:駕、馭、騶、驅、馳、牧、牿、革勺,革世,革幾、羈、勒、鞅、軛、棬、靽,鞥、鞚、革皮、革且、鞙,靳、韝、韉、靷、套、醭、革 巤、鞠、鞍、鞧、轡。誰想取這類名字,試試看。

西周武王發,在伯位13年,在王位4年。一發滅商,前已歸證。

成王誦與康王釗統治時期,“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是謂“成康之治”。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唐順宗誦在位不足1年(永貞改革失敗後被害死),後唐莊宗存勖在位3年。中共前國家主席李先念在位5年。北魏末年關隴義軍首領莫折念生自稱天子,後被叛徒所殺。五代十國時期荊南政權末主高保勖在位2年。這類名字不易歸證,姑存之。

昭王瑕在位19年,“王道微缺”;南征死于漢水,是西周歷史一大污點。名喻其命。類似的有東周匡王班(班通“斑”)在位6年,相反的是匡王弟定王瑜在位21年。按,瑕:玉上的斑點,喻缺點。班即“斑”。瑜:玉的光彩,喻優點。瑕瑜互見,皆名喻其命。榜上這類帝王名字有:後樑末帝王真在位10年,後唐末帝從珂在位兩年半,後晉高祖敬瑭在位5年半,金宣宗珣在位11年等。這類名字不易歸證,前已有述。

意指玉器的字有:王工、王己、玨、環、珠、玦、瓏、璧、瑄、珙、琨、珩、瑰、璥、璜、瑭、珮,琯、琚、王壽、珝、瑫、璉、王聿 、瑈、碧、琥、玶、珅、王弁 ,珖、玗、琮等。意為美玉的字有:璠璵、玫瑰、琿、珵、珺、琪、琳、琨、璐、璆、璿、瑾、瑜、璦、瓊、瑤、琰、瑋、琛、珍、鈺、琦、璲等。意為珪璋的另有歸類。意為玉的光彩的字前文已歸納。意為似玉的石頭的字,不作歸納。
穆王滿在位55年,壽105歲。初,王道微缺,後複甯,征伐四方,西周全盛。名喻其命。榜上類似的帝王有:西漢惠帝盈在位7年。另外,衛氏朝鮮國的建立者是西漢初年的燕人衛滿。又,春秋初期鄭國權臣祭足,楚國大臣屈完,田氏之祖陳完,周王室大臣王孫滿皆名喻其命。戰國初期晉國欒盈、祁盈滅族,智盈方興未艾。這些人名字含意相同,命運差別很大,為什麼?淺見以為,如果父祖命微,名字是盈滿的人先虧後盈,再傳至子女仍有綿綿餘福;如果父祖命數已經厚盛,名字是盈滿者早年已盈,盛極轉衰,甚至中年橫夭。劉邦以布衣得天下,在位12年。嫡子惠帝盈17歲即位,足見早年溺於釅福之中,雖享國7年仍稱名副其命。惠帝盈竟絕嗣。偏支庶子恒承繼大統,是為漢文帝。現實生活中,這類名字很多,他們的命運可以佐證我的觀點。諺雲“炎炎者滅,隆隆者絕”,勸君慎取滿盛的名字。意思類似的字有:盈、衤畐、闐、弸、牣、充、完、全、普、齊、圓、彌、彍、濔、溢、沔、漫、望、佖、足、贏、饛、慊、賅等。

共王繄扈在位23年,史書記載很少。按,繄:⑴惟,⑵是。扈:隨從。帝王總禦天下,名字含意不應有輔佐、協助、羽翼、賓從、獻讓、恭敬、雲霧等,以副主宰之命。但是,傀儡或末帝例外。像西漢獻帝協,蜀漢後主禪,北魏宣武帝恪、節閔帝恭、孝武帝脩(脩:弟子送給師父的禮物)、隋恭帝侑(侑:在筵席旁助興,勸人吃喝),後晉高祖敬瑭等。共王繄扈的歷史記載少,有待考證。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31 14:55:54 | 顯示全部樓層
一般地,名字含意為輔佐、羽翼、賓從甚至左、東、南的人,為扮演先天角色的需要,天性無主見,拙於謀人而長於受驅使,故眉氣弱。個別人即使有主見,眉氣旺,也自甘為部屬輔助幹事業。蜀漢昭烈帝劉備養子名封,嫡子名禪,合指帝王封禪。但是,劉備生前已經稱帝。其子劉禪命中難再封禪稱帝。倒是劉禪字公嗣,名字喻其註定要嗣帝位。既然“禪”字不取封禪之意,就只有取“禪讓”之意了。劉禪禪漢于曹魏一年多,司馬氏受曹魏元帝禪讓。

像項羽,顧名思命,固非帝王,強欲爭天下,必亡其身。關羽、張飛(字翼德)甘作羽翼,才是順天應命。可見,人生不在於扮演的角色,而在於角色的扮演。明神宗翊鈞(大鈞為天,秉鈞謂執政。鈞:製造陶器所用的轉輪,喻地球。)的名字含意,實副主宰之命。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佐在位6年,割據一方,是個例外。

在帝王左右往往有名字為“賓、讓”的權臣。例如,春秋前期魯國太宰讓,春秋後期楚莊王司馬公子側,戰國時期著名兵家孫臏原名賓,東漢靈帝宏的十常侍之首張讓,三國時期孫吳大將陸遜,十六國時期後趙皇帝石勒的決策人物張賓,瓦崗軍創始人翟讓自願推李密為首領,唐玄宗的廢太子瑛原名嗣謙(謙,讓也)被肅宗亨(原名嗣昇。謙與昇,一讓一晉,恰相反。)取代。黃巢的宰相尚讓,遼聖宗隆緒的改革家韓德讓等也屬此類。宋真宗恒(原名德昌,後改名元侃)取代其兄廢太子元佐。宋英宗父(宗仁宗弟)允讓。榜上300多位帝王名字未有雲、霧二字。南朝梁末大將陳霸先殺王僧辯,擅權廢主,建立陳朝,抑謂天命?

西周懿王囏在位8年,“王室遂衰,詩人作刺”。按,囏即艱。懿王懦弱,政治昏敗。名“艱”,恰喻其命。又,春秋前期楚文王嫡長子囏,在位三年,怠於政事,屢欲殺其胞弟惲而不得,後來被惲所弑。惲即楚成王,在位46年。按,惲:重,厚。名喻其命。
共王弟孝王辟方奪去共王子孫的王位,在位6年。辟:一種捕鳥獸的工具,也作繄。共王繄扈,其弟孝王辟方的名字宜為繄方。繄方喻捕獵王位,太勉強。

孝王崩,諸侯複立懿王太子燮,是為夷王。夷王柔懦無能,性柔和。燮:調和。名字恰喻其性靈特徵,前已歸證。意思類似的字有:諧、諴、睦、雍、雅、洽、和、適、宜、韻、姁、喈、口昔等。夷王在位8年。

厲王胡憤其父祖性情懦弱,行為暴虐侈傲。在位37年,民不堪命,國人暴動,厲王出奔,十四年後死。按,胡:亂,無道。名字恰喻其性靈特徵。類似的帝王名字有:東周釐王胡齊在位5年,秦二世胡亥在位3年。東周釐王胡齊,史載不詳,死後諡“釐”,即僖,非佳諡,可知其無道昏亂,名喻其性靈特徵。秦二世胡亥十二歲即位,童昏,殘暴無道。
遼太宗德光死後,太后述律氏(地皇后)又想立三子胡。胡殘忍暴戾,大臣皆反對,乃立前太子倍(人皇王)之子阮。

宣王靜“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複宗周”。宣王靜大體上穩定地統治46年,名喻其命。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東周慎靚王定在位6年,東周簡王夷在位14年,清宣宗旻寧在位30年,清德宗載湉在位34年。載湉一生作傀儡,掀不起風浪。鄧小平一生三起三落,看似不平、他性靈持平不偏激,雖有顛簸不成凶。鄧小平、劉少奇,一平一奇,名喻其性靈相反,決定了命運剛好相反。讀者自證之。

意思類似的字有:頠、倓、宓、謐、愔、澹、平、敉、穩、衡、康、泰、靖、寧、定、恬、怗、愜、恝、汀、渟、畇、坦,侹、憩、休、姁、褆、睦、梵等。

幽王宮湦在位11年,導致西周滅亡。湦,辭書未訓訁古,難以歸證。

東周平王宜臼在位51年。臼,古指門臼,承托戶樞。名喻其命,前已歸證。榜上這類名字很少。像宜、適、平、靜、安、寧、穩等字作為名字的人,平安一生,容易長壽獲中庸之福;居中正九五之位也宜久。西周時晉靖侯宜臼在位18年,東周時陳宣公杵臼在位45年,齊景公杵臼在位58年。《史記》載宋昭公杵臼無道,在位8年被弑。門臼承托戶樞。像缶、罃、罌、盎、甕、壇、卣等皆指口小腹大的器血,作為名字皆喻盛納福氣。東周秦康公罃在位12年,史載不詳。梁惠王罃在位46年,名喻其命。
榜上唐哀帝木兄、遼世宗阮皆以樂器名稱作為名字,喻樂在命中。世俗以“酒囊飯袋”罵人。其實,能酒醉一生也是福氣。以盛酒器的名稱命名也好。這類字有:鈁、鈃、鍾、榼、椑、杯、樽、盉,盞、觚、觴、觥、觶、斝,罍,卣、彝、卮、巹。另外,醉、釅、暢、醇、酣、醓,醰、醺、酲、醼、酗、酡、酖、酩酊、酕醄 ,酬酢等作為名字,喻福氣更盛。酹:喝乾杯中酒;作為名字對子孫或來生無益,以美酒或烈酒的名稱作為名字也很好。例如:醽、醁、醍、醐、酥、酪、酎、酮、醝、醑,醲、酘、酴、醴、醠等。

盛食物器具的名稱有:盦、簋、盨、碗、盤、缽。盛黍稷的器具名稱有:敦、囤、璉。倉庫名稱有:廒、庾、廩、囷。皆可作為好名字。

韜、籌、策、櫜、箙、韔、鞬皆喻有謀略。宬:臧書屋。鉶:盛菜羹的器具,作為名字不好。不信你試取此字為名字。

桓王林在位23年,較長。名喻其命。當然,“森”更好。桓王時,東周室已經衰微得連平王喪葬費用都得借貸了。

莊王佗在位15年,名喻其負重任。前文已歸證。

釐王胡齊在5年,死後諡“釐”,非美諡。名喻其性靈,前文已歸證。

惠王閬在位25年。閬:門高貌。名喻其命為帝王,前文已歸證。

襄王鄭在位33年。鄭:重也。名喻其命享重福。與“鄭”近義的好名字有:重、惲、沉、鎮、眕 、甸、莊、儼、礅等。

在莊王、惠王、襄王在位期間,周室都發生過兄弟爭位元現象。而悼王猛與敬王匄,哀王去疾與思王叔?考王嵬也以兄弟爭殺謀位。莊王佗弟克,惠王閬的叔父子頹,襄王鄭的弟帶,從名字含意上看其命數皆遜于王,註定了失敗。按名字含意,衷王去疾,思王叔皆不如考王嵬的命數大,名喻其命。周景王庶長子朝攻殺景王嫡長子猛,又攻嫡次子匄,歷經數年而數敗。周敬王匄在位44年。“匄”字古義較多,附會結證嫌勉強。姑存之。

歷史上兄弟爭位現象很多,成敗早已註定。《史記•晉世家》載晉穆侯太子仇、少子成師的後代世世相攻。晉人師服早就憑名字含意預言成敗。榜上以名字含意註定兄弟成敗的有:西漢惠帝盈與弟趙王如意,西漢武帝徹與其兄先太子榮,曹魏文帝丕(字子桓)與弟植(字子建),晉武帝炎與弟攸,十六國時前燕末主暐與其兄、先太子曄,南朝宋少帝義符與弟文帝義隆,北魏宣武帝恪與兄恂,北齊文宣帝洋與兄澄,隋煬帝廣與兄勇,唐太宗世民(意為“濟世安民”)與兄建成,唐玄宗隆基與兄成器,唐肅宗亨(原名嗣昇)與廢太子瑛(原名嗣謙),遼太宗德光與兄托雲(人皇王太子倍),宋真宗恒(原名元侃)與兄、廢太子元佐,明惠帝允炆與堂弟仁宗高熾,明仁宗高熾與弟高熙,明英宗祁鎮與弟、明景帝祁鈺;他們的兒子見深與見濟等。後樑太祖晃欲傳位次子友文遭變,友珪、友王真先後為帝。此外,蔣經國與蔣緯國(經線比緯線粗勁)、蔣孝文與蔣孝武等也由名字含意註定命之強弱。當代香港巨富李嘉誠長子澤楷與次子钜澤未來財運命數,也可由名字含意算定,以待驗證。

父子、兄弟名字含意皆太旺而年齡相近時,若都有帝王緣份,容易相克。北魏獻文帝弘13歲即位並生子宏,18歲禪位元,24歲被毒死。其子孝文帝宏5歲繼位元,在位30年,名副其命。北齊文宣帝洋暴戾恣睢,惡甚于紂王,在位10年,死有餘辜。其子廢帝殷即位半年後被廢殺,名不副命。明武宗厚照有弟厚煒,三歲而殤。明英宗祁鎮與弟景帝祁鈺相代立。明世宗厚熜在位45年,其子穆宗載垕(垕:即厚)在位僅6年。載垕子明神宗翊鈞在位48年。明太祖元璋(元,有“大”的意思,又有“乾剛”的意思)命數太強厲,多行殺戮。其嫡長子、嫡長孫皆早夭;嫡次孫允炆命數太小,被篡位。且明、清兩朝帝王年號一般只一個,年號含意也喻命數。“洪武”與“建文”的含意,喻命數太懸殊。

甚至近現代史上,孫文與袁世凱、黎元洪,蔣中正(字介石)與毛澤東也以名字定命數大小成敗。像鄧小平與劉少奇,一平一奇。平性執兩用中,穩定持久而利於晚成,不利於突破深入。奇性集中于單極,利於早成深入,不利於穩定持久。故少奇早年得志,成為國家元首,榮登本榜。小平晚年得志,未居黨政首席,不登本榜。少奇有虛名,小平有實權。中共第二代領導未屬少奇而屬小平。民間兄弟、姐妹同時取名平、奇的很多,皆可驗證。若長兄名字為平,弟妹名字為奇,年齡相差不太懸殊,則早年得志者仍是名字為奇的。

頃王壬臣在位6年,史載很少,難以歸證。姑存之。

簡王夷在位14年,周室比較平靜無事。名喻其命。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匡王班與弟定王瑜,前已歸證。

靈王泄心在位27年,前文已歸證。

景王貴貴為天子,在位25年,名喻其命。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南朝齊東昏侯寶卷在位2 年,和帝寶融在位1 年,西魏文帝寶炬在位17年,南朝陳後主叔寶在6年,南宋孝宗眘原名瑋,五代十國時期後晉出帝重貴在位5年,明景帝祁鈺在位8年。當今中共總理溫家寶,也歸此類。意思類似的字有:珍、琦、瑰、瑋、鈺、鈿、琛、尚、尊、戴、崇等。

有人說,東周景王貴在位25年,後晉出帝重貴在位僅5年,這怎麼解釋?淺見以為,貴與重貴指命貴程度,不指命數大小。東周景王貴無奇勳,後晉出帝重貴洗雪其父作“兒皇帝”之恥,兩次大破遼軍。若乘勝追擊,擒遼太宗(遼太宗被後晉出帝父敬瑭尊為“父皇帝”),收復幽州都有可能。只因汗奸杜重威停追而未酬志,最終因漢奸杜重威通遼而亡國。在東周諸帝中,貴在位25年算中平;在五代諸帝中,重貴在位5年就偏多。

悼王猛在位3個月被庶兄朝攻殺,其弟敬王匄又與朝爭鬥多年,統治才穩定下來。猛、朝、匄的名字含意與命數關係不易歸證。姑存之。

元王仁在位7年,貞定王介在位28年,史載很少。仁,既指果仁,又指仁慈。介:一般取正直之意。古義“介”又有“大”的意見。介祉是大福氣,玠是大圭。介的含意喻命數大於仁。蔣介石命數遠大于李宗仁。

哀王去疾,思王叔與考王嵬,前文已歸證。

威烈王午在位24年。午時日在中天,世俗名字為“午”的人命數皆旺。史載威烈王很少。由死後諡號“威烈”可知生前命數旺。名喻其命。

安王驕在位26年。西漢成帝驁(同“傲”)也在位26年。驕、驁同意義,名喻其命。

烈王喜在位7歲。天子名喜,恰喻其命。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西漢哀帝欣在位6年、平帝衎在位5年,孫吳景帝休在位6年,北魏孝明帝詡在位12年,唐代宗豫在位18年。類似意思的字有:娛、懌、熙、姁,暢、愉、悰,悅、愜、慊、愔,恔,怡、恬、忭、忺,慆,慠、愃、憪,恈,忻、歡、僖、恝、侃、嬉、慶、賀、幸、訢、欣、亨、享、愷、悆、昪,昶、般、嘻、咍、咥、笑、粲、憩、慰,息,羨,歆、逸、舒、泰、閑、佚、諞、詼、諹,嚭,訚、爽、飴、頤、嫕,嫣、嬉、歇、歈,欨,達、逌,逞、逍、逛、遨、逯、養、益、庥、莞、甜、頌、贊、歌、舞、昵等。

烈王喜弟顯王扁在位48年,命數很大。綜觀帝王榜可得:名字有“長、寬、高、深、厚、粗、扁、廣、堅、隆、洪、炎、滿、盛 、宏”等常用形容詞或其近義詞的人,命數大於那些以"昊、天、地、海、山、陵、林”等常用名詞或其近義詞作名字的人。當今臺灣總統陳水扁的命數大小也待驗證。明末福王朱由崧與魯王朱以海建立的南明小朝廷都僅存在一年,而桂王朱由榔(榔槺指器物長大、笨重)的永曆政權延16年之久。東周考王嵬在位15年,西漢昭帝弗陵在位13年,東晉康帝嶽在位2 年,都少於本朝諸帝平均在位年數很多。

長的近義字有:延、曼、縯、永、遐、遠、覃、悠、久、遙、逖,昶、宕、佇、紓、舒、嘽、冉、緩、徐、續、恒、姍等。取這類名字,宜高夀。

寬的近義字有:闊、綽、恢、竑、遼、廣、袤、夐,擴、閎、敞、曠、廓、宥、嘽等。取這類名字,得寬裕。

高的近義字有:拱、凸、崇、尊、戴、宸、堯、亢、穹、尚、嵩、巋、躋、陟、升、登、喬、仡等。取這類名字,多尊貴。

深的近義字:淵、潭,瞫、眭、睿、窎,邃、奧、玄、賾、夤、窅,冥等。

扁的近義字有:頗、甚、很、狠、圍、環、周等,

厚的近義字有:惲、垕,敦、惇,複、層、疊、磐、礅、殷、濃、釅、醰,醇、曇等。
粗的近義字有:奘、磐、頇、莽、魯、侉、獷、榔等。

強的近義字有:競、倞、勁,勍等。上述皆可作好名字。

慎靚王定在位6年,史載很少。周室平安無事,易於歸證。名喻其命。

赧王延在位59年,是周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苟延殘緒,名喻其命。榜上遼天祚帝延禧在位24年,也很長,也是末代帝王苟延殘緒。

附:重的近義字有:惲、鄭、莊、儼、眕,沈、鎮、榔、穩、磐。廣的近義字有:昊、旻、竑、弘、袤、遼、夐,擴等。

濃的近義字有:釅、湯、醓,醰,稠、醇、曇、絳、靛、皓,黕,黮等。

堅的近義字有:固、錮、硬、強、剛、乾、韌、元、壘,砌、築、確、鞏、貞。

密的近義字有:摯、亙、複、層、繁、縟、莘、再、疊、連、莽等。

實的近義字有:洵、亶,諶,確、積、郁、殷、結、聚、鍾、集、韞、蓄、典、儲、貯、累、凝、充、藏、蘊等。

滿的近義字有:譜、諴,諧、齊、全、周、備、圓、共、賅、悉、總、盈、衤畐,闐、弸、牣、完、彌、濔、溢,沔、漫、望、佖,足、贏、饛,慊等。

三、秦 漢 諸 帝

榜上秦昭襄王則在位56年,曾嘗試稱帝,滅周4年薨。初名稷,古代稷為百穀之長,帝王奉祀為穀神,以社稷指代國家。即位後改名則。按,則:1、規則,2、效法。榜上有唐武曌原名則天。以身作則,效法天道。皆喻宜為帝王之命。

孝文王柱實際在位僅3天,壽53歲。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曹魏文帝丕字子桓(桓:大柱子),北宋欽宗桓,明孝宗樘(樘cheng:支柱、支撐),清太宗皇太極(極:房屋的中棟)等,皆名喻其命,有所作為。北宋欽宗桓亡國,主要應歸咎于其父徽宗。當今有新加坡總統吳作棟。意思類似的字有:楨、棼、榰,楹、桴?木麗?櫨等。

莊襄王子楚,難以歸證,前文已證,前文已述。姑存之。

始皇帝政13歲即位,22歲親政,在位37年;英明刻削,非無道亂政之君,貪權勤政,名喻其命。
二世皇帝胡亥少年即位,在位3年,童昏。胡:亂,無道。亥:地支末位。名字喻其為無道之末帝。前文已歸證。

漢高祖劉邦以布衣得天下,享國12年,名喻其命。項籍字羽。籍:隸屬關係。名與字皆喻他命為佐臣,他強爭江山,抗拒天命,又有何益!劉邦善於用人,善於收攬民心。再論親自帶兵討平燕王藏荼,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黥布改名應劫)、韓王劉信及陳希、趙利、利幾等叛亂,“白登之圍”挫敗匈奴單于冒頓包圍,又足見善於用兵。兩次奪韓信帥印,足見韓信遜色。病榻論相,算定死後15年,可比管仲故事。種種才幹、舉世無匹,豈能等閒識之。且劉邦防範蕭何等收攬民心,以德媚民,足見天生帝王素質。

惠帝盈在位7年,名喻其命。前文已歸證。惠帝父高祖劉邦全部剪除8個異姓王,其母呂後也是個殺星。惠帝盈享祚7年、仍稱名副其命。類似的有:北齊文宣帝洋暴戾恣睢,惡甚于紂王,在位10年,死有餘辜。其子廢帝殷在位半年被廢殺。十六國時期,匈奴漢國劉淵太子和殺次子裕、三子隆,後來太子和被四子聰所殺,劉聰即位。後趙石勒的太子宏被侄石虎所殺,武則天的太子宏被其母毒殺。這些都是父母命數太旺,享祚太多,子孫難再旺盛。雖有盛名,也歸橫夭失運。

高後呂雉稱制8年,名字不易歸證。前文已述。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31 15:37:47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帝恒本是高祖庶子,長期居代北寒漠之地。自高祖崩後15年一直懾于呂後淫威,得倖免於難。繼位後輕徭薄賦、躬行節儉、廢酷刑,是榜上少有的賢能帝王之一,得以延祚23年,澤被子孫。又,恒:①持久,②不動。“恒” 喻帝王性靈有主見,不易被調動情感,宜為帝王名字。榜上還有:北齊幼主恒,唐穆宗恒,宋真宗恒等。“文景之治”主要是文帝之治,“昭宣中興”主要是宣帝中興。
景帝啟在位16年,前文已結證。武帝徹實際在位54年,前文也已結證。昭帝弗陵8歲即位,在位13年,全賴霍光輔政。命數中平,名副其命,前已歸證。

宣帝詢久居民間,17歲被意外迎立,即位5年後始親政。宣帝原名病已,即位後改名詢,親自徵詢各州刺史、守、相的施政方針,勤於督責。在位26年,名喻其性靈特徵。

元帝奭在位16年,26歲即位。成帝驁20歲即位,在位26年,哀帝欣20歲即位,在位6年。他們都是西漢最不肖的帝王之一,荒淫腐朽,耗盡漢朝餘緒。元帝糊塗荒謬,近乎白癡。成帝驁、哀帝欣健壯濫淫以致絕嗣;朝政靡亂,外戚王莽乘機擅權。元帝奭、成帝驁皆溺于釅樂,命數旺盛,名喻其命。單看名字,哀帝欣的命運也不言而喻;諡“哀”倒不如諡“僖”,前文已歸證。

榜上命數相對旺盛的帝王名字有:夏後不降、夏後桀(傑)、商帝太戊、武丁、武乙,西周穆王滿,東周平王宜臼、顯王扁、赧王延、秦昭襄王則、西漢武帝徹、東漢靈帝宏、蜀漢後主禪、西晉武帝炎,南朝宋文帝劉義隆,蕭梁武帝衍,北魏文帝宏,北齊文宣帝洋,隋煬帝廣、唐玄宗隆基,北宋仁宗禎、南宋甯宗擴、理宗昀,遼聖宗隆緒、道宗洪基,明武宗厚照,世宗厚熜,明神宗翊鈞,清聖祖玄燁、高宗弘曆等。就絕大多數帝王而言,單看名字含意即註定一生命數巨大。諺雲“炎炎者滅,隆隆者絕”。上列帝王大耗皇祚,致使大國盛極中衰或名存實亡者頗有之。至於割據政權,則及其身而亡其國。

十六國時期,前涼張重華亡國,前燕慕容暐(暐:光很盛)亡國,北燕馮弘亡國,後涼末主呂隆亡國。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王衍亡國,後蜀孟昶亡國,楚馬希崇亡國,南唐李煜(字重光)亡國,吳楊溥在位17年亡國。上述亡國之君在位時間一般較長;個別在位時間較短,即位前也享厚福。

此外,榜上南朝齊蕭寶融亡國,五代十國荊南高保融大耗,春秋末期楚國伍奢滅族,戰國末期趙奢大耗、其子趙括滅門,東漢竇融善終是個例外,三國時期孔融滅門,十六國時期前秦苻融戰死,南朝梁武帝弟蕭融罪死,蕭子良親信中書郎王融27歲被賜死,北魏元融等滅族。春秋初期衛懿公赤亡國滅身,衛文公燬(初名辟疆,被周室責而改名)在齊桓公幫助下複國。當今有中共前總理朱鎔基也歸此類。此類名字有:煬、烊、溶、熔,鎔,鑠、銷、消、冶、貪,婪、恔、恈、汰、斫、噇 ,侈、忕、泆等。

《易•乾》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明末大地主丁耀亢、周奎、張鬥耀,楚王朱華奎;當今韓國前總統全鬥煥,河北省副省長叢福奎,皆蹈“物板必反,樂極生悲”之覆轍。世俗取“鬥、奎”為名字者頗多,慎戒之。

意思類似的字還有:盎、皕、赫、奕、沛、懋、奐、阜、浩、巨、龐、鴻、孟、碩,敖、裕、豐、饒、顒、朌,瀚、亙、祁、莘、茂、庶、夥、遝、奓、海、百、萬、博、溥、蔚、昆、繁、縟、贍、富等很多很多。後文將按偏旁專門歸納。

平帝衎9歲繼位,14歲被王莽毒死。衎:剛直快樂。名字也喻小皇帝性靈特徵。

新朝王莽,字巨君,在位15年,實際執政23年,名喻其命。赤眉義軍首領樊崇字細君,命薄無福。西漢武帝時,江都王女劉細君嫁西域大國烏孫的昆莫(大王),也命薄早死。西漢又以楚王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再嫁烏孫。解憂贏得烏孫與西漢長期和好,70歲時挈孫子孫女回長安病死。此外,宮女王嬙(王昭君)遠嫁匈奴和親。嬙,古代宮廷中女官名稱。王嬙在匈奴單于身邊得寵。昭君出塞流傳千古,取字“昭君”名喻其命。

元帝皇后王政君長壽,長期干預朝政,其侄王莽篡國。王政君,名喻其命。歌女趙宜主(趙飛燕是綽號)入宮受寵,也名喻其命。

其他取“巨”字為名字的有:曹操父嵩字巨高,西晉人山濤字巨源,唐中宗時有豪商韋巨源,唐文宗唐武宗時權閹仇士良字巨美,善終。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鏐字巨美,長期割據(割據39年)。當今香港巨富李嘉誠次子李钜澤。

更始帝劉玄字聖公,懦弱無能,宵小亂政,名不副實。類似地,東晉時桓玄稱帝被滅。

東漢光武帝秀字文叔,應嘉禾一莖九穗之瑞而取名,柔道治國32年。劉秀先天命數不大,惟因柔道延祚,前已歸證。又,西漢及新朝國師劉歆早年得讖文,謂“將來劉秀當為天子”,乃改名劉秀。當時光武帝年幼。後來劉玄稱帝後,劉歆與大司馬董忠、衛將軍王涉密謀政變劫王莽。但劉歆過於迷信,定要等太白星出現才發動,謀久不發,事泄遭誅。光武帝以讖緯作為用人和決策依據,臨死宣佈圖讖於天下,使讖緯迷信合法化。

明帝劉莊原名陽,命數中平,在位18年,名喻其命,前已歸證。改名莊,喻性情嚴肅。事實確實如此。劉莊對蕃王防範極嚴,事多過慮,屢興大獄,誅連極廣。

章帝劉炟在位13年。炟:1、爆,2、火起。命數中平,名喻其命,前文已歸證。榜上帝王名字含意為暖、熱的,以熱度大小喻命數強弱。命數弱的帝王有:明惠帝允炆在位4年被篡。命數強的帝王有:西晉武帝炎在位25年,明世宗厚熜在位45年。命數中平的帝王有:西魏文帝寶炬在位17年,北宋哲宗煦在位15年。

另有西晉懷帝熾在位6年,唐武宗炎在位6年,明仁宗高熾在位1年。他們命數強嗎?淺見以為應換一個角度來認識,是否牽強附會,有讀者公論。

明仁宗高熾及其父明成祖棣取代長房的明惠帝允炆,命數能不強嗎?成祖在位22年,五次親征蒙古,仁宗高熾以太子監國達17年之久。熾:盛熱。熱得達白熾狀態,比炎還熱。太熱難持久。

聯繫幾代人或兄弟們福德聚散來分析,西晉宣王懿(聚福)→景王師(積福)→文王昭(弑主,稍消受福)→武帝炎(大消福)→惠帝衷(未聚散)→懷帝熾(大散福)。懷帝熾是武帝炎之子,父子相繼享祚太過,固難持久。唐穆宗恒(承福)→長子敬宗湛(未大消福)在位1年→次子文宗昂(原名涵,昂喻福德擴散)在位14年→三子武宗炎(原名瀍。炎喻大散福熱)在位6年。特別是武宗炎下令滅佛,極大地打擊了佛教寺院經濟。以天下之大,佛教旁門左道之徒挾恨咒駡,歷史上“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燾、北周武帝邕、唐武宗、後周世宗柴榮)滅佛後五年左右皆死去。

動物以植物或動物為食,植物生長必須有光、熱、水。帝王或近代國家元首的名字含意有光照的最多,含意為暖熱、水的也不少。一般地,夏秋光熱強的季節植物生長迅速,雨水多氣溫低的時候植物生長緩慢。榜上名字含“日、光、火、華”等偏帝的帝王統治時期,社會經濟繁榮景氣;名字含“水”旁的帝王統治時期,社會經濟趨向蕭條。像西漢“文景之治”(主要是文帝恒之治)、“昭宣中興”(昭帝年幼,霍光輔政。主要是宣帝詢中興)、東漢“明章之治”(明帝莊原名陽,章帝炟)、西晉“太康之治”(武帝炎的年號太康)、唐武曌時期繁榮、唐代宗豫時劉晏理財、唐德宗時宰相楊炎行兩稅法、遼聖宗盛世(聖宗隆緒)、清“康乾盛世”(康熙帝玄燁、乾隆帝弘曆)等。

此外著名的治世不多,光武中興(東漢光武帝秀)、元嘉之治(南朝宋文帝義隆)、開皇之治(隋文帝堅)、貞觀之治(唐太宗世民)、開元盛世(唐玄宗隆基)、弘治中興(明孝宗祜樘)等也是社會經濟景氣時期。

除了榜上名字含“日、火、華”等偏旁的帝王外,十六國時期與五代十國時期,名字有上述特點的割據統治者也都使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是衰退。像十六國時期前涼張重華、前燕慕容皝、慕容暐、西涼李暠、東晉簡文帝昱(在帝位短,在相位28年),孝武帝曜,西魏文帝寶炬,唐文宗昂,唐武宗炎,北宋太宗炅、真宗恒、英宗曙、哲宗煦,南宋理宗昀,遼太宗德光、穆宗璟、金太宗晟、章宗璟,明世宗厚熜,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孟昶前期,南唐李昪、李璟、李煜、南漢劉晟等統治時期都出現相對的經濟景氣。西晉懷帝熾統治時,社會經濟比惠帝衷時期有所恢復。

例外的是後樑太祖朱晃(即朱溫),極大地破壞了社會 經濟。明武宗厚照驕淫殘暴,朝政賴大臣維持,社會經濟未致於敗環。唐文宗昂原名涵,唐武宗炎原名瀍,他們在位時社會經濟發展繁榮。尤其是唐武宗滅佛,促進經濟繁榮。唐昭宗曄時藩鎮混戰,社會經濟凋蔽。

夏後泄時期社會經濟狀況難以考證。西周穆王滿、幽王宮湦時社會經濟由盛轉衰。東周靈王泄心諡號“靈”,非美諡,固非良主。此外,南朝梁武帝衍,北齊文宣帝洋、孝昭帝演在位時期社會經濟都衰退。唐敬宗湛、懿宗凗,遼道宗洪基,金衛紹王允濟,明憲宗見深等皆昏庸無能、驕奢淫逸,社會經濟衰退是必然的。清穆宗載淳,德宗載湉,末帝溥儀(其父載灃攝政)時期社會經濟凋蔽是眾所周知的。

例外的是東晉成帝衍英明有為、崇儉惡奢,在位17年,社會經濟發展很快。北齊武成帝湛進行經濟改革,國力增強。唐高宗治在皇后武曌輔助下,社會經濟也繼續發展。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中共領導人胡耀邦、趙紫陽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使經濟出現繁榮。臺灣李登輝、新加坡李光耀,韓國李承晚、樸正熙、全鬥煥時期經濟也發展繁榮。金泳三時期韓國經濟衰退。朝鮮在金日成時期經濟也緩慢發展,金正日統治初期經濟衰退。

自和帝肇開始,東漢政權進入外戚與宦官交替執政的中衰時期。肇:① 開始,②發生。名喻其命,前已歸證。

殤帝隆出生不滿百日即位,8個月後殤。按名字含意,殤帝隆應有大福,如何如此沒福?淺見考慮,東漢經“光武中興”與“明章之治”的60多年發展,國家繁榮昌盛。南匈奴內服,北匈奴敗逃西亞、東歐,引起持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民族大遷徙,這足可與西漢武帝盛世相比。按東周比西周,東漢比西漢,東晉比西晉,南宋比北宋,西遼比北遼,皆承前代殘緒,運數已減。“明章之治”已臻極盛。殤帝隆的名字含意更在明帝莊、章帝炟之上,按名喻其命,勢將更盛。而東漢運祚勢難再盛。殤帝隆出生本身就是一個先天錯誤。諡號“殤”說明了這一點。非時而生,必至橫夭。這也從一個側面告誡豪門勢家不要片面追求子女名字隆盛。

安帝祜在位19年。祜:福。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後漢隱帝承祜在位2年,北宋仁宗禎在位41年,南宋度宗禥在位10年,遼天祚帝延禧在位24年,清世祖福臨在位18年,世宗禛在位13年等。另外,北洋軍閥頭子段祺瑞斷續執政5年,也歸此類。意思類似的字有:祚、祉、祾、礻幾、祺、礽,禠、禵、祹、禟、嘏、戩、茀、祥、冥、瑞、吉、兆、矞。此外,祿、祗、禮,褆,禕,祁,視,禳,祈,禱、禊、禘、禋、祃 、祓等也是好名字。

順帝保雖經廢立,仍保住性命與帝位;在位19年,外戚與宦官交替執政的大局及各種狀況保留依舊。名喻其命,略嫌牽強。

沖帝炳在位5個月。炳:光明,顯著。亮度較小,名喻其命,前已歸證。

質帝纘(纘:繼承)以偏支意外被迎立而繼承帝位,從名字含意上看是必然的而不是意外的,但“纘”字不反映命數大小。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蜀漢後主禪字公嗣,東晉明帝紹,南朝梁簡文帝綱字世纘(其兄蕭統、蕭綜早夭),北魏明元帝嗣,唐肅宗亨原名嗣昇,後唐明宗亶原名嗣源等。另外,五代十國有北漢主劉承鈞。武則天侄子武承嗣幾乎篡唐。

桓帝志在位21年。志:內心的意圖,名喻其性靈有主見,堪為帝王。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唐宣宗忱。名字意為“志,志堅、志定、志恒”的有主見,眉氣旺,“志剛”不一定眉氣旺,剛柔相濟有韌性才好。

靈帝宏在位21年,命數很大。他極度奢華昏亂腐朽,為括錢隨意增稅,巧立名目;為多賣官職而經常調換官職,官價往往高出定價10倍;連宮中狗也多有官爵,穿戴品官服飾。人口大量死亡,釀成黃巾大起義。靈帝死後,東漢政權也名存實亡了。

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北魏獻文帝弘在位5年禪讓於其子孝文帝巨集,孝文帝巨集在位30年。清高宗弘曆在位60年。皆有大福,前文已歸證。十六國時期匈奴漢國劉淵次子裕、三子隆被太子和所殺,後趙石勒太子宏被石虎所殺,武則天的長子宏也被殺。皆未承大運。

獻帝協字伯和,在位31年。一生充當傀儡,協助與配合權臣董卓、曹操苟延漢祚。名喻其命。相反,曹操字孟德,本取德操之意,天命卻是操縱獻帝,殊非行篡弑君之意。

四、三國兩晉諸帝

曹魏文帝丕字子桓,實際在位6年。丕:大。多指功業、措施等。桓:大柱子。名喻其承繼丕業,非指洪福。嚭:大喜,喻命數大。榜上類似的帝王名字有:東晉哀帝丕在位4年。明景帝祁玉、清仁宗顒琰的名字含意也是指大寶而非盛福。按,祁:盛大。顒:1、大頭,2、大。奕:1、大,2、美麗。清文宗奕詝的名字含意指大智謀,也非指洪福。明英宗祁鎮的名字含意喻盛福。

曹魏諸帝以明帝叡的命數最大。叡字元仲,在位12年。“元”有“大、乾剛”的意思。榜上另有東晉元帝睿字景文,在位6年。“文”有“柔和”之意,喻命數小。皆名喻其命。

齊王曹芳8歲即位,實際在位近16年,最後5年半作傀儡,最終被廢,命數比明帝叡小。

芳:花草的香氣。淺見以為,名字含意中有香草木、香氣、熱氣、酒氣、元氣、氧氣、光彩氣、喜氣、祥氣等皆喻福氣;和氣、正氣、才氣等皆生福氣。臭氣、寒氣、怒氣、怨氣、毒氣等皆喻祲氣;殺氣、煞氣、邪氣、兇氣皆生祲氣,或傷身,或害子孫。古諺雲“兵者兇器,怒者逆德”,殊非虛言。愚氣、傻氣不損德,不生祲氣。世俗碌碌者傻樂多福。奴氣性格生巨福,但名字意含奴氣則不好。
南宋甯宗擴時期有宰相趙汝愚。前韓國總統盧泰愚,也都愚而獲福。

意為香氣的字有:氤、氳、馥、芬、芳、馨、馣、馝、馞等。近代國民黨左派廖仲凱夫人何香凝,福侔宋慶齡。

意為熱氣的字有:煴、熜、炘、暑、熱、灼,炎、暖、溫、暍,燠,熇、熰、烰、煆、炙、等太多太多。

意指香草木的字有:虈、蘅蕪、藿、薰、蘄、芷、蕙、蒻、葇、蓍、荽、茱萸、蕊、蘭、芬、菲、棻,茝,蓀、荃、蔎、薌、茴、芎、芭、梔、芬、芸、苾、芝、蕈等。

名字是單字的,意義明確易獲福。現代人多取雙字名。如果雙字含意不能順通地指香氣,則不喻福氣。我大姐蓮翠生於仲夏,蓮應時而生,翠喻茂盛,易獲福。三姐清芬獲福。二姐翠芬未獲福。芬喻福氣,而與蓮翠的翠字結合,意思說不通。若取名蓮芬,名喻有福氣,而她又非春夏季出生,秋冬蓮已枯萎。又有兩姐妹秋芝、福芝。秋芝一生辛勞。芝:1、靈芝,2、古代又指白芷。白芷夏天開花;至秋,盛運難再。非時而生,難以獲福,頂多在年輕(喻初秋)有短暫福氣。

像“秋蓮、冬菊”作為名字尚不如“春草”作名字。諺雲“運去黃金失色,時來生鐵放光”就是這個意思。梅花在冬天盛開,也有春天開放的。但“春梅”仍不太好。著名雜技藝術家夏菊花姓夏,不是夏季出生。像西菊、金菊、九菊也皆獲福。因為古代中國以金配西方,以西方配秋季,九月是深秋。單名是蘭、蓮、菊、梅的要看出生季節是否應時,才能判定獲福與否。

商紂王有寵臣惡來,助紂為虐,被周武王誅殺。名喻其性靈。春秋時魯文公的太子惡,出生時蔔其惡死,不得享國,乃取名惡以厭禳祲氣。即位8個月還是被弑。名喻其惡運。像西漢初的黥布(原名英布)、戰國時的孫臏,皆改名以應劫,並未避劫。中外很多魔術師改名,以期與前輩著名魔術師同名,結果遂願,技藝大增。京劇藝術家蓋叫天的改名情況,也屬此類。西元前547年衛獻公復位,大臣石惡增祿,後來懼誅留晉國避禍。衛獻公子襄公惡,不壽。名喻其惡運。楚昭王的左尹伯卻宛字子惡,實際是賢臣而被害,其子伯嚭亡命吳國。伯卻宛也罹惡運。可見名字含意為美好或兇惡,有的是指命運,有的是指性靈。這就增加了複雜性,需專著探討。南朝宋武帝劉裕部將王鎮惡,乃前秦苻堅重臣王猛子孫,是良將。名喻其性靈。

霸與惡類似而不同。春秋五霸不能說是春秋五惡。霸:強橫無理,仗勢欺人。在世俗大偽的世界上,霸者在歪理偽飾下行兇,不像惡人明目仗膽。君主理論是人類文化中偽飾強盜的歪理。名字有“霸”的人有令名善終的,像東漢光武帝劉秀部將王霸。南朝陳武帝霸先建立陳朝,偏安江南,是霸業而非帝業,非大器也。隋末山東劉霸道聚眾起義,後被鎮壓。

形容詞熱,喻福氣,寒喻祲氣。溫、暖、灼、燠等皆好名字,寒、冷、凋、淒,凊、涼等皆非美名。漙:露多貌。雰雰:霜雪盛。此皆好名。此外,霖、霽、霈、霪、雱、霏、靄皆作好名字。

高貴鄉公髦13歲繼位,做了5年半傀儡被弑。髦,代指幼兒。也名喻其命。

元帝奐字景明,在位5年半。奐:1、盛,多,2、文彩鮮明。顯然,元帝奐的名字含意要取意項2。名喻其命,前文已歸證。

蜀漢昭烈帝備,備置基業,享國兩年。後主禪字公嗣,承繼帝位。因為劉備已經稱帝,劉禪的“禪”不再取“封禪稱帝”之意,這就僅剩下取“禪讓”之意了。他昏庸無能,享祚40年,耗盡運數,帝位禪於異姓。名字皆喻其命。前已歸證。

名字有“偃、降、頫、覆、俯”等不祥含意的字,喻命運走下坡路。但是,這類人在悲劇形成前要造孽或消耗大量福氣,有的甚至福氣很大。

孫吳大帝權字仲謀,割據江東52年,稱帝23年。一生能屈能伸,對曹魏、蜀漢隨機應變,能和能戰,通權謀有機變。名喻其性靈特徵。前已歸證。權字義項多,蜀漢大臣黃權字公衡,這裏權指秤錘,衡指秤桿。秤錘喻權力,秤桿喻度量之意。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0-31 15:39:04 | 顯示全部樓層
名字相同者命數相似,性格卻千差萬別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會稽王亮在位6年被廢。亮,光度較小。金海陵王亮在帝位12年被弑,也無帝號。
景帝休在位近6年。休:吉慶,歡樂。名喻其命,前已歸證。

烏程侯皓在位17年,暴虐臣民,大耗元氣,致於亡國被俘。皓:潔白發亮,很白。喻命數大。類似的名字有:絳、靛、黕、黮等。五代十國時期後漢劉暠(gao)在位1年,命數小。按,暠:1.gao,白2.hao,同“皓”,潔白發亮。皆名喻其命。

“朔”是逆德凝福,雖有厚福,終罹大禍;或喪其身,或貽禍子孫。春秋時衛惠公朔、晉國趙朔等皆如此。孫皓暴虐有智,益濟其惡;劉禪昏庸無能,惟知荒淫。殘暴比荒淫更劇烈地消耗元氣,加速滅亡。

西晉武帝炎的父祖懿、師、昭三世輔魏,未急於行篡。歷史少見。至武帝炎,厚積猛發,過於劇烈。天下一統,出現太康盛世。炎是歷史上著名的荒淫皇帝,後宮妃妾上萬人;又公開賣官鬻爵,所得全入私囊。在位25年,大耗國祚。死後不久發生“八王之亂”。炎:1、極熱,2、炎症。喻命數過旺,達病態程度。前已歸證。

惠帝衷字正度,是個白癡,連蜀漢後主禪都不如。在位16年,歷經“八王之亂”,五廢五複,終被毒死。衷:內心,正中。引伸為正直、正派。一個白癡,固無邪見。名喻其性靈。

惠帝衷弟懷帝熾,字豐度,實際在位5年,終被俘殺,亡國滅身。熾喻命數更旺,在炎之上,達白熾狀態,但難持久。從司馬氏歷代福德聚散歷程看,懷帝熾在西晉盛極時迅速滅亡。恰喻其命,前已歸證。

有人說,懷帝熾被俘後毫無氣節,甘做匈奴漢帝劉聰的奴僕,甚至學獵犬。要說他命數旺,豈不荒謬可笑。淺見以為,性靈剛柔與命數盛衰並不相關。明仁宗高熾比胞弟高熙命數大。高熾性柔和仁厚,高熙剛猛強悍,野心勃勃。西漢惠帝盈比庶弟趙王如意命數大。盈柔和寬厚,有婦人之心,不肖劉邦。趙王如意年少英武,酷肖劉邦。一般地,世俗中柔和、謙虛、奴氣者受人喜歡而鬱積福氣;剛直、傲氣者討人嫌棄而消損福氣,“心強命不強”。名字相同者命數相似,性格卻千差萬別。長期地柔和、奴氣才能改變先天命數,才是革命的正確道路,西晉懷帝熾沒有機會長期奴氣。春秋後期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飼馬三年,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方能滅吳。

湣帝鄴字彥旗,在位3年半,是關中狹小地區的虛號政權。鄴:古地名,十六國時的後趙、前燕與東魏、北齊皆以鄴為都。名字也喻其堪為帝王。

東晉元帝睿字景文,在位6年。“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名喻其命,前已歸證。
明帝紹在位3年,是有作為的英主。承繼大業,名喻其命,前已歸證。

成帝衍在位17年,命數較大。衍:1、水廣布或長流,2、開展,發揮,3、多餘。三個義項皆喻命數大。類似的帝王名字有:南朝梁武帝衍在位48年,清末帝溥儀在位3年,又在偽滿洲國做12年傀儡皇帝。此外,五代十國中吳末帝溥在位17年。皆名喻其命數。溥:1、廣大,2、普遍。單個“溥”,喻命數大。“溥儀”,不喻命數大,而喻排場大。此類名字有:灝、瀿、瀛、瀚、瀠、滃,氵絭、滔、滉、濫、泛、漭、渺、鴻、渙、浛、涆 、渲、浡、洚、沺、沆、汸、海、汪、洋、瀴、泱、灃、沛、氵廣、浩、溟等。

康帝嶽在位2年。綜觀封 神榜可知:名字有長、寬、高、深、厚、粗、扁、廣、洪、宏、隆等常見形容詞或其近義詞的帝王,命數大於那些以昊、旻、天、地、海、山、陵、林等常用名詞或其近義詞的帝王。東周考王嵬、南明福王由崧、魯王以海等享國年數相對都較少。

穆帝聃在位17年,命數較大。聃:大耳朵。類似的帝王名字有:清仁宗顒琰在位25年。顒:1、大頭,2、大。3、仰慕。名字含意指大器具的,也喻命數偏大。但難稱盛福。意為大頭的字有:碩、君頁、朌等。意為身材大的字有:頎、俁。意為目光深注的字有:窅、眭、瞫等。耷、聰、擘等也是好名字。
哀帝丕與海西公奕都是成帝衍之子。穆帝19歲崩無子。哀帝丕承繼丕業,在位4年,好餌金石,慢性中毒死。丕:大。喻大的事業或舉措,不喻大的命數。

海西公奕,字千齡,在位6年被權臣桓溫貶廢。帝王稱萬歲,王公稱千歲。海西公奕乃帝王嫡次子,也有繼承帝位的可能。字千齡,名喻其命,不堪為帝。他先被廢為東海王,旋又降封為海西公。歷史上,非皇族出身而名字是萬歲、萬年的也不少。像西漢元帝御史大夫陳萬年。西晉時氐帥齊萬年稱帝反晉,殺晉大將周處,後被晉將孟觀才鎮壓。隋大將史萬歲北擊突厥,南滅陳,又遠征南寧,多立功勳,後含冤而死。唐朝有太仆少卿張萬歲、大將薛萬徹。當今有中共前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另外,元末張士誠起兵建國號周,年號天祐。張士誠原名張九四,其弟張士德原名張九六。可惜未見有張九五者。按《易•乾》,君位乃中正九五之位。又,蔣中正字介石,疑取自《易•豫》:“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可惜這個中正之位非居九五而居六二。這就不是真正的君位。在1927年到1949年,蔣有實權,真正居國家元首的位置不是太長。譚延闓、林森等擁有主席虛名。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簡文帝昱是元帝睿幼子,曆事5朝,執政28年。在帝位僅1年。昱:日光。前已歸證。

孝武帝曜字昌明,在位24年,是東晉諸帝中命數最大的。東晉宰相擅政,帝王多無實權。孝武帝因淝水之戰獲勝,收復河南諸郡,國威大振;親政後權由已出。後來醉生夢死,委政于胞弟道子。

對比西晉三帝與東晉末期三帝,可發現驚人的相似之處。西晉武帝炎與東晉孝武帝曜(字昌明)都是該朝代命數最大的帝王,而東晉運祚弱於西晉。論光熱強度,昌不如炎更熱,恰喻二帝命數對比。西晉武帝炎二子惠帝衷、懷帝熾相繼為帝,亡國滅身。東晉孝武帝曜二子安帝德宗、恭帝德文也相繼為帝,亡國滅身。惠帝衷、安帝德宗又恰好是榜上僅有的兩個白癡。這是兩晉門閥士族制度重門第、輕才幹的極端表現。兩位白癡雖為傀儡,歷經廢立,竟能長年享祚。

安帝德宗在位22年,恭帝德文在位2年。德宗是個白癡,德文較慧。但是,德文命數小於德宗。皆名喻其命數大小。

五、南北朝諸帝

南朝宋武帝裕出身寒門,小字寄奴,已喻其命。在東晉門閥士族制度高壓下,劉裕以出身寒門登帝位,雖在位3年,命數也裕。且劉裕字德輿,名喻其命,前已歸證。

與劉寄奴相對的是南宋甯宗宰相韓侂胄(北宋宰相韓琦後代),以皇室宗親原因總攬大權。也名喻其命。十六國時期匈奴漢國劉淵次子劉裕、三子劉隆被太子所殺,未承運。

少帝義符字車兵,在位兩年被弑。其弟文帝義隆字車兒,在位30年。皆名喻其命,前已歸證。其弟義康字車子,雖未登帝位,卻長期居中樞,掌相權。

孝武帝駿在位11年,在劉宋諸帝中享祚相對較長,前已歸類。

前廢帝子業在位1年,大殺宗室、大臣,狂淫穢亂,喪盡人性,被弑。類似的有:南朝蕭齊廢帝郁林王昭業,也禽獸不如,在位1年被廢殺。按,佛教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三業,包括善惡兩面。一般專指惡業。此二帝也皆名喻其性靈。

明帝彧在位8年。彧:有文彩,喻有福氣,命數中平。

後廢帝昱在位5年被弑。昱:日光,命數較小,光度不耀。前已歸證。

順帝準做了3年傀儡。凖:程度上雖不完全夠,但可作為某類事物看待的。恰名喻其命。

南朝蕭齊高帝道成實際在位3年。稱帝後崇節儉,減賦稅,招流民,是有道之君。名喻其性靈。

——————————————————————————————————————————

如有討論,請寄本人信箱︴email]Gwtsyx@hotmail.com[/email]?subject =關於中國姓名學與MASTER DONG先生研究討論

——————————————————————————————————————————


中國人起名習慣:

1,含義吉祥

2,具有激勵性

3,具有時代性

4,具有地方色彩

5,具有紀念意義

6,具有親昵性

中國人起名忌諱:

1,有曲解的近音

2,有曲解的含義

3,有侮辱性的諱號

4,與長輩的音形近似或相同

5,不吉祥動物,植物的名稱

6,歷史典故中貪奸的名字

中國人起名中的其他觀點:

1,陰陽觀第一     熟悉中國五術

2,五行觀第二     熟悉中國五術

3,文化觀第三     熟悉中國古典詩詞與歷史典故文化

4,音韻觀第四     熟悉音樂節律

5,民族觀第五     熟悉本民族思想觀念,思考方式,方法。

6,吉祥觀第六     熟悉中國五術與歷史文物典故。

起名必須注意到以上幾點,如無相當學養淵源,如盲人導路,病夫醫人。

筆者建議需要其有已經出版公佈於世代表其知識層次的相當學識與理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31 15:54:2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2 18: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1-27 16:33:49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我終於知道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4-14 02:20:31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5-6 10:3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文章,好见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5-10 15: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精采內容
由衷的感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6-24 12:02:46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文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8-19 11:31:36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你的用心整理,太感謝你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12-30 15:35:01 | 顯示全部樓層
只道浮雲風送去,人間霹靂自空來。莫道小溪流水淺,須知滑石有驚人。
莫謂途不堪走馬,應防路滑失前蹄。馬快當防平地石,舟忙宜慎水中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3-27 17:39:40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文章,好见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2:43 PM , Processed in 0.0291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