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41|回復: 0

山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2-28 01:1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簡介:

山藥又稱淮山(最佳的淮山來自於大陸河南省武陟縣地區,這個地區在夏朝時稱為〞覃懷〞,周朝時改稱〞懷邑〞,於秦朝時再設懷縣。隋開皇十六年置武陟,從唐貞觀元年廢懷縣為武陟,唐時於武陟置懷州,於是歷代均以武陟為懷,以懷相稱武陟至今。這說明「懷」的典故。明清時期稱武陟所產的山藥為懷山藥,因懷與淮發音相同,就簡寫淮山。其實淮山所指的是:「懷」地區所出產的「山」藥。)、薯蕷,薯蕷科薯蕷屬植物,學名Dioscoreaspp.,俗名薯蕷、長薯、條薯、田薯、山薯、大薯、山藥薯、紅薯,為多年生蔓性植物,主要食用部位是地下塊莖,形狀可分圓形、掌狀、紡錘狀、長形及塊狀等,一般上以長形山藥的滋補作用最好,而以肉質潔白、質地細緻且無纖維者更為上品。 於每年春季時萌芽,夏秋時地下塊莖發育快速,入秋後,莖葉漸漸萎黃凋落,藤枯後,即進入採收期。

在秦漢前,已把山藥視為像地瓜當的三餐主食,無毒性不僅可供食用,也可以入藥,或做為保健用途。山藥的效用包括抗菌、擴冠、鎮咳、抗衰老、抗氧化、增加免疫力,對癌細胞具毒性(防癌)、壯陽、增強免疫功能,可促進interferon之誘生與T細胞數之增生,具備抗腫瘤與抗關節炎之作用,另有消除蛋白尿、抑制細胞突變及降低膽固醇等作用,多吃山藥也不會發胖。因為山藥名字的因素,現在許多人把它當藥用,其實古代稱山藥為薯蕷,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唐代宗時,因為皇帝的名字是「預」,為了避諱只好改名為薯藥;到宋英宗,又因為英宗名「署」,只好再避諱一次,薯藥就成山藥。
山藥分佈的範圍十分廣泛,常見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其中以中南美洲為 最多,次為亞熱帶地區及非洲,其他部分地區也都有種植,山藥有許多不同種類,其栽培和生產的方式也會因為地域或品種不同而有差異。山藥在熱帶地區的年產量僅次於樹薯和甘薯,但營養價值超過它們,可說是最重要的根莖作物,也是重要糧食作物之一。

山藥的栽培歷史相當悠久,在中國、日本等地尤其廣泛做為醫療食譜的健康根菜。民間食補料理「四神湯」中白色一片片的中藥材“淮山”就是利用新鮮山藥加以乾燥處理而成。自古以來,山藥的食補功效在許多的中醫藥學書籍如本草綱目、神農本草莖、太平經惠方等皆有記載。中醫認為山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與胃、益肺止瀉、補腎固精、養顏美容 ......是一種上品的保健食物及生藥材料。

山藥的成分:

1.山藥含豐富澱粉質、蛋白質以及必須氨基酸。
2.維生素:山藥富含維生素A、B1、B2,以及維生素C。
3.礦物質:含有鈣、磷、鐵以及碘。
4.其他:另含黏液質、膽鹼以及纖維素等。

山藥的功效:

山藥性平、涼潤、味甘而無毒,健脾胃、補肺腎,主治泄瀉久痢、消渴、虛勞、咳嗽、遺精、帶下及小便頻仍等,在民間視為滋養強壯藥,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它的功效是:「主傷中,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而本草綱目也指出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由此可以了解它是對身體相當有助益的一種食品(中藥),故山藥滋陰補氣,補氣而不滯、養陰而不膩、是培補中氣最平和之品。

臨床應用:

1.用於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及婦女白帶等症。山藥性 平不燥,作用和緩,為一味平補脾胃的藥品,故不論脾陽虧 或胃陰虛,皆可應用。臨床上用治食少倦怠或脾虛泄瀉,常與黨參、白朮、扁豆等補脾胃之品配伍;治婦女白帶,常與 芡實、白朮、茯苓等同用。
2.用於肺虛久咳,腎虛夢遺精滑,小便頻數等症。山藥益肺氣,養肺陰,故可用於肺虛痰嗽久咳之症,如有肺陰不足症  狀者,可與沙參、麥冬等同用;本品又能益腎澀精,如腎虧 遺精,則可與熟地、山萸肉、龍骨等配伍應用;如小便頻數,則可配益智仁、桑螵蛸等同用。
3.本品又適用於消渴,可與生地、黃耆等同用。

藥理作用:

消化系統:煎劑對家兔離體腸管節律性活動有明顯作用。
血糖作用:煎劑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對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有治療和預防的作用,並可對抗由腎上腺素或 葡萄糖所引起小鼠血糖升高。

禁忌:

本品養陰能助溼,所以溼盛中滿、或有積滯、有實邪者不宜。

(轉貼)
 樓主| 發表於 2005-12-28 01:13:11 | 顯示全部樓層
山藥鬚根少 切口黏稠 較好吃
天氣越來越冷,來碗熱呼呼的山藥湯正是時候,現在是山藥產季,可以吃到最新鮮好吃的當令山藥。還等什麼,快跟著專家挑選好吃又養生的山藥來慰勞自己的五臟廟吧!

小檔案
山藥又稱為薯蕷、長薯、大薯、山藥薯,製為中藥後名為淮山,在植物分類學上為薯蕷科,為多年生宿根蔓性草本植物,近代藥理研究出山藥具有降血糖、增加免疫力、增強體力與幫助消化的作用。

種類
以外觀區分,山藥大致可分圓形及長條形兩種,圓形山藥多為加工用,而長形山藥賣相佳為市場販售大宗,以下介紹口感較佳的5種。
  
★圓形山藥
圓形山藥多做為加工用途,北部比較少人種植,以中、南部的栽種區域較為普遍化。

★白皮削山藥
長度60~100cm,產期10~4月,黃褐色皮白色肉,又稱白皮白肉山藥,體粗,口感佳,每台斤約60~100元。

★壽豐山藥
長度100~150cm,產期11~2月,薯體細長,但較原生種短,黃褐色皮白肉,口感細,每台斤約120~150元。

★原生種刺薯
長度150~200cm,產期12~4月,黃褐色表皮白色肉,不易有病蟲害,薯體細長易受損,口感極細緻,每台斤約150~250元。

★紅皮削山藥
長度60~100cm,產期9~4月,皮略呈紫紅色,白肉,又稱紅皮白肉山藥,薯體粗短不易受損,口感佳,每台斤約60~100元。

★紅薯山藥
長度20~50cm,產期9~2月,肉呈紫紅色,含紅色花青素可抗氧及防老,又稱竹山紅薯山藥,薯體粗短,每台斤約30~60元。

食用要領
1.山藥外皮含有植物鹼可能會使手部刺癢,削後可用鹽水洗手減輕症狀,但最好是戴手套削皮。         
2.沒有馬上食用的山藥,切塊後放入鹽水或醋水浸泡,這樣可以防止山藥褐化發黑。   
  
選購重點

1.長形山藥的塊根極長,購買者可視本身的需求要求商家幫忙先切段,目前正值產期,是購買的最佳時機。         
2.先觀察山藥的表皮是否有敲傷及蟲害,選購山藥時,以表皮光滑平整且無蟲蛀者為佳。         
3.山藥的鬚根會影響口感,鬚根多者吃起來肉質較粗,應選擇鬚根較少的,其肉質較為細緻又多汁。   
4.確認切口顏色,山藥含鐵質,如果擺放時間長,會呈現褐化及發黃、發黑現象,切口呈白色較為新鮮。         
5.用肉眼觀看外形,以外形工整者為佳,不但食用時的口感較佳,而且也比較好削皮處理。   
6.選購山藥的時候,以切口處的黏稠狀流質液體越多表示越佳,也代表內含的汁液較多。         
7.山藥的體積大小相近時,用手秤秤看重量,以重量越重的越好,因代表山藥的肉質較紮實。   

專家說   
(士林區農會推廣部吳德欽)   
士林區農會即日起至3月份舉辦「山藥知性之旅」活動,歡迎民眾至陽明山山藥生產地,體驗親臨產地採購鮮美農產樂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 顏志誠)   
山藥性味甘平,具有幫助消化,止瀉痢療效,其中天然植物性荷爾蒙,對女性養生尤佳,另外,對於糖尿病患,山藥可以降血糖並強化胰臟運作,很適合食用。

(From Apple Daily)
山藥01.jpg
山藥02.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2-28 07:05:55 | 顯示全部樓層

山药

感谢,感谢!辛苦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08:28:28 | 顯示全部樓層
山藥
性味:甘。
歸經:色白入肺,味甘歸脾,入脾肺二經。
功能:(1)補其不足,清其虛熱。(2)固腸胃,潤皮毛,化痰涎,止瀉痢。(3)肺為腎母,
       故又益腎強陰,治虛損勞傷。(4)脾為心子,故又益心氣,治健忘遺精。(5)生搗敷
       癰瘡,消腫硬。
性狀:色白而堅者入藥。
備註:(1)「清其虛熱」:陰不足則內熱,補陰故能清熱。
       (2)「止瀉痢」:滲濕故化痰止瀉,百一方山藥半生半炒米飲下治禁口痢。
       (3)「治虛損勞傷」:王履云:八味丸用之以強陰。
       (4)「遺精」:昂按:山藥性濇,故治遺泄瀉,而諸家尚未有濇。
       (5)「消腫硬」:山藥能消熱腫,蓋補其氣則邪滯自行,丹溪曰:補陽氣生者能消腫硬
       是也。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過了盛產期

過了盛產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08:29:22 | 顯示全部樓層
山藥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薯蕷科植物山藥的根莖。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肺、脾經。
【功效】補脾胃,益肺腎。
【臨床應用】
1.用於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及婦女白帶等症。山藥性平不燥,作用和緩,為一味平補脾胃的藥品,故不論脾陽
虧或胃陰虛,皆可應用。臨床上用治食少倦怠或脾虛泄瀉,常與黨參、白朮、扁豆等補脾胃之品配伍;治婦女白帶,常與芡實、白朮、茯苓等同用。
2.用於肺虛久咳,腎虛夢遺精滑,小便頻數等症。山藥益肺氣,養肺陰,故可用於肺虛痰嗽久咳之症,如有肺陰不足症狀者,可與沙參、麥冬等同用;本品又能益腎澀精,如腎虧遺精,則可與熟地、山萸肉、龍骨等配伍應用;如小便頻數,則可配益智仁、桑螵蛸等同用。此外,本品又適用於消渴,可與生地、黃耆等同用。
【處方用名】山藥、懷山藥、淮山藥(除去外皮,洗淨,曬乾,打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
【按語】山藥原名為薯蕷,補而不滯,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故為培補脾胃性質平和的藥物。至於它補肺益腎的作用則較弱,一般只能作為輔助之品。
【方劑舉例】玉液湯《衷中參西錄》:山藥、黃耆、知母、生雞內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治消渴。
【文獻摘錄】《本經》:「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大明本草》:「主泄精,健忘。」《本草綱目》:「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中草藥入門學
sany0016_182.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08:30:13 | 顯示全部樓層
山藥〔柔滑〕
{補脾陰}
山藥〔耑入脾,兼入肺腎〕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氣益由於陰補,
非正說也。〕,除熱。然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氣雖溫而卻平,為補脾肺之陰
〔時珍曰:按吳綬云,山藥入手足太陰二經,補其不足,清其虛熱。〕;是以能潤皮毛,
長肌肉;與麵同食不能益人〔詵曰:惟和麵作?飥則動氣,為不能制麵毒也。〕,
不似黃耆性溫能補肺陽,白朮苦燥能補脾陽也。且其性濇〔汪昂曰:
性濇故治遺精泄瀉,而諸家俱未言濇。〕,能治遺精不禁。味甘兼鹹,又能益腎強陰,
故六味地黃丸用此以佐地黃;然性雖陰而滯不甚,故能滲濕以止泄瀉。生搗敷癰瘡,
消腫硬,亦是補陰退熱之意;至云補陽消腫,補氣除滯,理雖可通,語涉牽混,
似非正說。至入湯劑以治火虛危症,難圖近功,必多用之方愈,以其秉性和緩故耳。
入滋陰藥中宜生用,入補脾內宜炒黃用。淮產色白而堅者良,建產雖白不佳。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下面即是淮山

下面即是淮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08:30:45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1572個美元。


薯蕷

【性味】氣味甘、平,無毒。
【功效】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
       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陳修園曰:
       此藥因唐代宗名蕷,避諱改為山藥。山藥氣平入肺,味甘無毒入脾,脾為
   中州而統血,血者陰也,中之守也,惟能益血,故主傷中。傷中愈,則肌肉豐
   ,故補虛鸁。
       肺主氣,氣虛則寒邪生;脾統血,血虛則熱邪生;血氣充,而寒熱邪氣除
   矣。脾主四肢,脾血足,則四肢健;肺主氣,肺氣充,則氣力倍也。
       且此物生搗,最多津液而稠粘,又能補腎而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
   聰、不飢,是脾血之旺;輕身是肺氣之充,延年是誇其補益之效也。
       凡上品,俱是尋常服食之物,非治病之藥,故神農另提出「久服」二字可
   見。今人每取上品之藥,如此物及人參、熟地、葳蕤、阿膠、菟絲子、沙苑蒺
   藜之類,合為一方,以治大病,誤人無算,蓋病不速去,元氣日傷,傷極則死
   。
       凡上品之藥,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榖之養人相佐,以臻
   壽考。若大病而需用此藥,如五榖為養脾第一品。脾虛之人,強令食榖,即可
   畢補脾之能事,有是乎? 然操此技者,未有不循盛名,薛立齋. 張景岳. 馮楚
   瞻輩倡之于前;而近日之東延西請日診百人者,無非是術,誠可慨也。

神農本草經讀  --- 清  --  陳修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08:32:04 | 顯示全部樓層
薯蕷
味甘,溫、平,無毒。主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主頭面游風,風頭目眩,下氣,止腰痛,補虛勞羸瘦,充五臟,除煩熱,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鄭越名土薯。

生嵩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乾。(紫芝為之使,惡甘遂。)今近道處處有,東山、南江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糧。南康間最大而美,服食亦用之。(《大觀》卷六,《政和》160頁)


本草經集注
作者:南朝?梁 陶弘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08:3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薯蕷釋名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藥、玉延。
  氣味(根)甘、溫、平、無毒。
  主治1、心腹虛脹,手足厥逆,不思飲食。用薯蕷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關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數多。用薯蕷(礬水煮過)、白茯苓,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送下。
  4、痰風喘急。用生薯蕷(搗爛)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勻,一次飲服。
  5、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用薯蕷、白朮各一兩,人參七錢半,共研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湯送下。
  6、濕熱虛洩。用薯蕷、蒼朮等分,加飯做成丸子米湯送服。
  7、腫毒初起。用帶泥的薯蕷、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過,研細敷塗即散。
  8、手足凍瘡。有薯蕷一截,磨泥敷上。


本草綱目(明-李時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10:09:21 | 顯示全部樓層
★圓形山藥
圓形山藥多做為加工用途,北部比較少人種植,以中、南部的栽種區域較為普遍化。

~~還意為是奇異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10:29:48 | 顯示全部樓層
~~日本人佐餐吃的營養食品
~~生磨長芋汁~~好像是山藥呢...
~~不過因為生的~~像吞鼻涕般的口感~~個人受不了它~~
Tororo.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8 11:26:43 | 顯示全部樓層
香港的草藥店
已有新鮮山藥賣了

叫:淮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2 17:09:0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Emma 於 2007-1-18 11:26 發表。
香港的草藥店
已有新鮮山藥賣了

叫:淮山

中藥店  乾品稱淮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2 23:03:3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懸壺子 於 2007-2-2 05:09 PM 發表。

中藥店 乾品稱淮山

生鮮的是否叫  牛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2 23:41:0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小狗子 於 2007-2-2 11:03 PM 發表。

生鮮的是否叫 牛蒡


~~非同一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6:43 PM , Processed in 0.0279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