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76|回復: 0

本版预测须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3-27 10:29: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要测字者须诚心报上一字或多字,说出要预测的事情、性别、年龄等,由于大家的水平良莠不齐,所以要求被预测者对所预测的已知事情一定要做到及时、详实的反馈,给人预测者尽量测出被预测者已知的部分事情,通过反馈,可以及时调整思路,减少失误率,不至于过多误道被预测者。
求解梦者尽量真实详细叙述您印象深刻的、比较特殊的梦,大家来探讨。
预测只是参考,也经常有失误,希望被预测者能知道这个道理,我们只是给提供参考而已。
本版欢迎各位高手的加盟,欢迎参与讨论,本版的兴旺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


要測字者須誠心報上一字或多字,說出要預測的事情、性別、年齡等,由於大家的水準良莠不齊,所以要求被預測者對所預測的已知事情一定要做到及時、詳實的回饋,給人預測者儘量測出被預測者已知的部分事情,通過回饋,可以及時調整思路,減少失誤率,不至於過多誤道被預測者。
求解夢者儘量真實詳細敍述您印象深刻的、比較特殊的夢,大家來探討。
預測只是參考,也經常有失誤,希望被預測者能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只是給提供參考而已。
本版歡迎各位高手的加盟,歡迎參與討論,本版的興旺離不開大家的支持!謝謝大家!

[ 本帖最後由 mike 於 2013-6-9 12:59 AM 編輯 ]
發表於 2007-4-11 20:19:52 | 顯示全部樓層
古智慧》測字

【聯合新聞網?88say許燿焜老師?提供】 2007.04.09 10:18 am


古人相信文字的魅力,認為字裡行間具有靈動力,所以崇仰著文字的神力,當遭遇危難徬徨難作定奪之事,甚至是國運大事,往往會敦請高明的占測師,借測字之靈力來占卜前景。

測字為中國人特有的學術之一,古時候稱之為“相”字。可以用來探測一個人的思想意識,所以占測大師除了須具備渾厚的國學基礎外,尚須要豐富的生活閱歷及觸類旁通的能力,而臉相學、肢體語言及察顏觀色能力也不可免,再者,如具有筆跡的辨識能力,那則能增加測字時的把握率!古人在研讀測字時,所須具有的學養是對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構成中國文字的基本構造有所認知。

對文字本身的能以藝術性、哲學感的角度切入,所以通常會應用「減筆」、「添筆」、「摘取」、「加冠」、「納履」、「包籠」、「穿心」、「對關」及「諧音」等依須要而作取用。而懂得易理學術的老師,為因應測字時研判上的肯定度,會加上「觀梅易數」,也可能輔以「九宮」之學來作註解,在研讀的過程上除了毅力苦辛外,尚須要擁有濃厚的“興趣”為原動力,才能進入測字學的堂奧。

將測字學發揮到淋漓盡致之大師為宋朝的謝石先生,他可說是測字學之祖師爺輩。有人曾在地上劃“一”字,請其測吉凶,他斷言此人即將一命歸西,果不出所料,竟日便凶死,而另一位仁兄也同以“一”字劃在地上請其預言,謝先生二話不說,馬上跪在地上請其開恩恕罪,旁觀者皆大為訝異,原來第二位求教者竟然是宋帝,為何有這麼大的差別,前後不到十分鐘的“一”變化如此之大?

原來文章就在“土”上,根據謝先生分析,第一位是人“躺”在土地上,一定是“死亡”。而第二位則是“土”上加一橫,則成“王”字,所以此中之玄妙恐非常人所能懂得的。而將易卦陰陽五行充分融進測字學的是汪龍先生,汪先生因為眼盲,失去了“察言觀色”及判斷“字跡”(字跡亦可判斷吉凶)之機會,所以應用了易卦及五行為輔,發揮出來的靈驗度竟然不輸給其他大師,而更有高超的奇驗度;易學大師邵康節及理學大師朱熹先生,主張以兩個字來測更具準確度,當然這二個字可以有一貫性,也可以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字,其在測字學裡各有其意涵。

此門學問的難度並非姓名學以筆劃為依據所能比擬,所以自古膽於設文案擺攤測字的高手並不多見。因為以同一文字同時交由二位測字大師,可能會有180∘相反的結果,所以經驗法則也是相當重要,測字學的宗師謝石先生說過,測字並不能每人皆中,但卻能「每有奇中」,測字是別於一般傳統命理學外的另一種哲理,也是耐人尋味的學術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3 11:37:52 | 顯示全部樓層
網上測字 ,     "    失去了“察言觀色”及判斷“字跡”(字跡亦可判斷吉凶)之機會, "

只能瞎猜 .    胡言亂推 ,   吹水閒聊 .




中左笑一聲  ,
衰左瘀一次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5-26 12:28:21 | 顯示全部樓層
测字不同于其它推命术,
但是能和它们并举,
自有它的魅力所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3-6 17:17:07 | 顯示全部樓層
支持辰雨版主見解。以後多多指教。

本人之網誌,歡迎參觀。
http://hk.myblog.yahoo.com/discuss3455857

本人隨風而來,隨風而去,有緣再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2-23 19:10:05 | 顯示全部樓層
新拜訪!多謝前輩教授!
小子回饋,寫回小小測字心得,給各位參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5:35 AM , Processed in 0.02313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