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0|回復: 0

入地金牛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6-13 16:56: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984個美元。


【药 名】:两面针

    【拼 音】:LIANGMIANZHEN

    【英文名】:两面针Shinyleaf Pricklyash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根或枝叶。

    【功 效】: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主 治】:治风湿骨痛、喉痹、瘰疬、胃痛、牙痛、跌打损伤、汤、火烫伤。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①《本经》:“苦,温。”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微温。”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平,有小毒。”

    入肝、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酒磨涂或研末撒。

    【用药忌宜】:阴虚火亢、孕妇、小儿及年老体弱的病人慎用。

    【药物配伍】:配麻黄,治风寒湿痛;配牛膝,行血去瘀;配浮萍,宣肺发汗;配黄连,和胃逆降;配生石膏,外感风邪。

    【别 名】:蔓椒、琢椒(《本经》)、猪椒、彘椒、狗椒(《别录》)、豨椒(陶弘景)、金椒(《本草图经》)、金牛公、两边针(《岭南采药录》)、山椒(《广州植物志》)、上山虎、花椒刺、胡椒竻(《广西中兽医药植》)、出山虎、入山虎(《陆川本草》)

    【处方名】:两面针、双面针、双面刺、两背针、入地金牛

    【商品名】:两面针、入地金牛。根以肥壮、坚实、粉性足、嚼之味苦而有麻舌感者为佳。茎叶以质嫩、洁净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四川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拉丁名】:药材两面针Radix Zanthoxyli原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Boxb.)?DC.

    【炮制方法】:取根或枝叶,去泥沙、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考 证】:出自《本草求原》;①《名医别录》》:“蔓椒,生云中川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酿酒。” ②陶弘景:“(蔓椒)山野处处有。俗呼为?,似椒?小,不香尔。一名?椒,可以蒸病出汗也。” ③《纲目》:“此椒蔓生,气臭如狗?,故得诸名。”“蔓椒,野生林箐间,枝软如蔓,子叶皆似椒,山人亦食之。《尔雅》云,椒、?、丑?,谓其子丛生也。陶氏所谓?子,当作?子,诸椒之通称,非独蔓椒也。”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两面针根的1:1酒提取液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水溶液次之。”“两面针有毒。中毒后引起腹痛、下痢。忌与酸味食物同时服用。”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误食其果引起头晕、眼花、呕吐等中毒症状。解救方法:可催吐、洗胃、导泻、服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

    【生药材鉴定】:干燥根多切成薄片,黄色,周围有1?6毫米厚的黄棕色皮层,常有褐色小斑点;横切面光滑,在放大镜下可看到多数孔点;质硬,味苦,有麻舌感。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光叶花椒碱(Nitidine)、光叶花椒碱酮(Oxynitidine)和香叶木甙(Diosmin)等;叶和果实中含挥发油。 根及根皮含两面针碱(nitidine)、氧化两面针碱(oxynitdine);根皮中还含布枯叶甙(diosmin)。另据报道,从根中分得一褐色油状物,从中分得一单体,为木脂类化合物,熔点122-123℃,分子式C20H18O6,结构未定。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粗粉5g,加含0.5%盐酸的乙醇40ml,置水浴上回流10min,趁热滤过,取滤液 15ml,氨水试液使成中性,蒸干,残渣加5%硫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红棕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 中药网)
84_1.jpg
 樓主| 發表於 2006-6-13 16:59:35 | 顯示全部樓層
菜名:入地金牛煲鸡蛋

类别:鸡蛋菜肴

原料:鸡蛋1个,入地金牛根15克。

做法:将入地金牛根、鸡蛋放入锅内,加两碗清水同煮,至鸡蛋熟后,剥去蛋壳,放回锅内再煮,煮成一碗即可,饮汤食鸡蛋。功效: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以治疗风湿骨痛、胃痛、牙痛、软组织扭伤疼痛等。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6-13 17:00:34 | 顯示全部樓層
两面针(入地金牛、金牛公、蔓椒)

   [药物]  为植物芸香科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根和根皮。产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四川等地。
   全年可采,挖出根部,洗净,切片,晒干,生用。

   注射剂:取根皮粗粉1500克置渗漉筒中,用乙醇浸渍48小时,以每分钟6~10毫升速度缓缓渗漉,至漉液不麻舌为度。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 得粘稠液,加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通过活性炭层反复过滤至溶液澄明,调PH至3.5~4.5,置冰箱内冷藏24小时,再以0.2%活性炭处理后,加注射用水使全量为100毫升,精滤,灌封于2毫升安瓿(相当于根皮3克),用100℃蒸气灭菌30分钟。

   [药化]  含两面针碱、氧化两面针碱、香叶木甙等。

   [药理]  含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均有抑制作用。

   [药性]  苦、辛、平。小毒。归肺、肝、肾经。

   [药效]  败毒抗癌、消炎止痛。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鼻咽癌  两面针、老鼠筋、铁包金、穿破石、山慈姑、茜草、蒺藤、七星剑各15克,丹参、茅莓、钩藤、走马胎各30克,大枣60克  水煎为消  汤,3次服,日1剂。能使瘤癌枯萎及转移的淋巴结缩小、消失。亦适用于肺癌与肝癌。肝癌  两面针、丁癸草、蛇泡筋、韩信草、徐长卿、铁包金、七叶一枝花各30克,白茅花15克  水煎为抗毒合剂,日1剂。继续服至肝癌缓解,临床症状消失。亦宜于白血病。

    (2)消炎止痛,用于炎性肿痛:扁桃体炎  两面针根皮30克,琥珀1.5克  研匀,喷于扁桃体表面和咽部,日3次。平均3~4天,全部痊愈。神经炎痛  用两面针注射剂2毫升,每次1支,日2次肌肉注射。一般用药后5~10分钟即可止痛。亦适用于头痛、风湿痛及蛔虫痛、溃疡病等引起的胃肠癌,疗效均佳。坐骨神经痛   两面针20%溶液  用低频直流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疗程。对腰椎肥大、椎间盘脱出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导致的坐骨神经痛有缓解或止痛效果,有效率达90%以上。对腰肌劳损及扭、挫疗程亦佳。

    [药量]  煎剂:9~30克(鲜品倍量)。散剂:1.5~9克。注射剂:2~4毫升(2毫升相当生药3克(肌注)。离子导入:20%溶液,20分钟。外用:适量。孕妇忌服。(注:本品有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痒发红、轻度烦躁、呼吸稍促、血压升高,伴有恶心呕吐,经口服白糖水一杯,1小时后症状可逐渐消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6-13 17:02:44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937個美元。


地金牛的药性
医康网 http://www.1kum.com 版权所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1kum.com/pages/QJKljvih.html  
入地金牛

(《本草求原》)



【别名】蔓椒、豕椒(《本经》),猪椒、彘椒、狗椒(《别录》),豨椒(陶弘景),金椒(《本草图经》),金牛公、两边针(《岭南采药录》),山椒(《广州植物志》),上山虎、花椒刺、胡椒竻(《广西中兽医药植》),出山虎、入山虎(《陆川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根或枝叶。



【植物形态】两面针

木质藤本,秃净。幼枝、叶柄及小叶的中脉上有钩状小刺。单数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小叶3?9枚,具短柄,革质而亮,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4?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浑圆,边缘有疏离的圆锯齿或几为全缘。花小,为腋生、无柄的圆锥花序,花序长2.5?5厘米;萼片4,极小,卵状三角形;花瓣4,矩圆状卵形,长约2毫米;雄花的雄蕊4,略长于花瓣,退化心皮先端常为4裂;雌花的退化雄蕊极短小,心皮4个。成熟心皮1?4个,紫红色,干时皱折。种子卵珠形,黑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多生于低丘陵坡地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湖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干燥根多切成薄片,黄色,周围有1?6毫米厚的黄棕色皮层,常有褐色小斑点。横切面光滑,在放大镜下可看到多数孔点。质硬。味苦,有麻舌感。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①《本经》:"苦,温。"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微温。"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喉痹,瘰疬,胃痛,牙痛,跌打损伤,汤、火烫伤。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



②《千金方》:"治水,通身肿,猪椒枝叶煎如饧,空腹服一匕,日三。痒,以汁洗之。"



③《食疗本草》:"主贼风挛急。"



④《本经逢原》:"能通经脉,去风毒、湿痹。"



⑤《本草求原》:"治痰火窃核,并急喉痰闭危笃,去外皮,煎水饮。"



⑥《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及蛇伤。患牙痛,煎水含漱。"



⑦《陆川本草》:"接骨,消肿,止痛,去瘀。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心胃气痛,牙痛。并治蛇伤。"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活络。治腰肌劳损,破伤风,汤、火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酒磨涂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喉闭,水饮不入:入地金牛根,擂烂,用黄糖煮,做成弹子,含化。(《本草求原》)



②治风湿骨痛:两面针根皮三钱,鸡蛋一只。水煎服。(《陆川本草》)



③止牙痛:㈠两面针干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研成粉五分,水冲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㈡两面针四两,了哥王一两。加入75%酒精500毫升(浸),用棉花蘸药水塞入患处。(《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④治跌打劳伤,风湿骨痛:两面针根一两,泡酒一斤,七天后可服,每次服5?10毫升,一日三次;或用两面针根三至五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⑤治烫伤:两面针干根,研成粉撒布局部,在撒粉前先用两面针,煎水外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⑥治对口疮:两面针鲜根皮配红糖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⑦治蛇咬伤:㈠鲜两面针根一两。水煎服;另用鲜根酒磨外敷。㈡两面针干根研末,每次三钱,开水送服;另取末调米泔水外敷。(《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止痛

用入地金牛注射液,每次肌注2毫升(相当于根皮3克),每日1?2次。治疗神经痛、头痛、风湿痛、胃肠绞痛500余例,一般用药后5?10分钟即可止痛。有用两面针和七叶莲制成注射液,每次肌注2毫升(每毫升相当于生药两面针0.5克,七叶莲1克),对205例病人进行止痛效果观察,有效率达95%。一般用药后3?10分钟止痛,药效持续4?8小时。对胆道蛔虫病、肠蛔虫病,溃疡病的疼痛疗效尤佳。



②用于表面麻醉、局部麻醉

将两面针制成表面麻醉剂,用于口腔科手术可代替氯乙烷,拔牙101只(84例病人),无痛98只;齿龈脓肿切开18例,无痛14例。用法:用小棉球蘸药液少许,放于需要进行手术的牙龈周围或脓肿的表面上,嘱病人咬住,1?2分钟后便可进行手术。如制成0.5%溶液可行局部麻醉,用于一般门诊小手术、输卵管结扎术、扁桃体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等共62例,麻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亦无肝、肾损害等缺点。注射后约经3?6分钟即产生麻醉作用。



⑧治疗腰腿痛

以20%入地金牛溶液,用低频直流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经观察,对腰肌劳损及扭、挫伤疗效较佳,对腰椎肥大及椎间盘脱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亦能缓解症状。据153例统计,有效率在90%以上。在治疗过程中,部分病例疼痛有所减轻,但未消失,而终止治疗后仍可继续缓解。个别病例出现皮疹、皮肤潮红充血等过敏现象,可用红外线照10?15分钟进行脱敏,或用湿冷毛巾外敷。此外,每日用入地金牛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1毫升(含有效成分100毫克),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189例,有效率亦在90%以上,大部分病人在用药6?6天内即显示效果。



④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取两面针根茎的第2层皮1两研粉,加入琥珀粉5分,调匀,喷于扁桃体表面和咽部;亦可制成片剂含化。每日4?6次,每次1克。28例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旁脓肿患者,经治疗2?6天(平均3.7天),全部获愈。一般用药12?24小时后病情即显好转,表现为体温下降,血象正常,症状改善。



⑤过敏反应

曾报告1例在注射入地金牛10分钟后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痒发红,脸颊及发际尤甚,轻度烦躁,呼吸稍促,伴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经口服白糖水1杯,1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6-15 14:27:50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6 04:12 PM , Processed in 0.0230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