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0|回復: 0

[转贴]《兑 易 宣 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9-25 12:26: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1880個美元。


《兑 言》


《易》自身有着自己的发展、变易过程。
伏羲经历洪荒,首演八卦,开创文明,完成了中华民族文明古国《易》这个文化底本。那是一部伟大的符号作品,是一部符号的金字塔 ,无形的金字塔,是永远摧不跨的中华文明的根本与基石。

在《伏羲易》或称《先天易》这个底本上,历代后人描绘出了新的《易》的蓝图;或者说在《伏羲易》这个根本上,后来长出几株新的参天大树;或者说在《伏羲易》的基石上,后人曾经建起数座新的《易》的大厦。伏羲临洪荒而创《易》,用他自己创立的学说中的坎卦去形容,我们可以称《伏羲易》为《坎易》。伏羲之后,神农出现,在重视对山石草木的研究应用中,即对艮卦的研究应用中,改《伏羲易》为《连山易》。大禹出现,再治洪水,土地露出,农业兴起,在重视对土地的应用中,即对坤卦的应用中,圣者改《连山易》为《归藏易》。至文王出现,于监狱中研究生死天命,即对乾卦的重视中,改《归藏易》为《周易》。

历代中华圣哲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数次推动《易》本身的发展变化,以适应人类发展变化了的生存需要,也是《易》本身于变易中达到易与天地准的需要。每一次变《易》者是伟大的,变易的结果如《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同样是伟大的。其中的《周易》,可以说更伟大(1)《周易》这次变易,最初是由周朝的开创者文王、武王、周公一家三圣人初步完成的,近千年之后又由儒家创始人孔子才最终完成;(2)《周易》的完成时间距离较长,《周易》的应用历史时期也特别的长,几乎是《周易》之前的三个《易》历史时期的总和。(3)《周易》之前的几个《易》在伏羲《先天易》的底本上进行变易,应该说比较容易,到了要变为《周易》时要以乾卦为首卦,由于《先天易》这个底本本身就是以乾卦为首卦,如果《周易》不可以跳过也以乾卦为首卦的话,这就出现了先前几次变易中未有过的难度,而周家三圣人他们完成了,为《周易》编出了很好的程序,并且首次为卦注上了卦辞、爻辞。孔子再补《易传》,使得《易》成为经典。

然而,《易》自身的变易,会不会到《周易》止?会不会到《周易》后就彻底停下来,自身永不在发展变化?我想不会。《易》与天地准。《易》在自身的变化中去达到和实现永恒的。那么,《易》需要不需要我们主动去推动它,使它实现变易,使它发展变化?从过去几次《易》变的情况看,每一次变易,都极大地适应和推动了古代中华文明的进步和民族的强盛。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易》自身的变易,有带动中华文明的进步与民族强盛的力量,也有这样的历史。到了什么时候,《易经》的进步不再具有影响和推动中华文明进步与民族强盛的力量了?

文化不再进步,是从宋代以后;民族不再强盛,是从宋代以后。伏羲创《易》,首开民智;神农用《易》,发现医药;《归藏易》相应了夏、商农业开拓与甲骨、青铜文化;《周易》相应于周文化以及最后由孔子完善后的汉、唐文化。到了宋代“北宋五子”至朱熹,也算把《易经》狠狠折腾一番,与他们的易学高潮相应的是北宋南迁,金元北来,元朝建立,之后千年间,就再也不存在汉文化的盛世了。元朝与清朝之间,虽然夹了个汉人统治时期,而明朝打天下,举的是佛教的旗帜,用的已经不是汉文化。我们应该正视,近千年间,少数民族统治占了一多半,尽管他们以儒教治天下,用的已经只是个汉文化的空壳。我们应该正视,《易经》是被“北宋五子”和朱熹们玩掉的、玩完的。《易》的推动中华文明进步与民族强盛的力量与作用,是到“北宋五子”以后就消失的。即便这只是时间上一个巧合。

《易》在《周易》之后“北宋五子”之时就应该再有一次类似前几次的自身的大变易。他们折腾一番,没有完成。一去就是千年,一拖就是千年。满州国好聪明,知道怎样把汉文化弄成个空壳,知道用汉文化的空壳来统治汉民族。日本国真笨,不懂得用汉文化的空壳统治汉民族,假如有第二次,还会那么笨吗?汉文化,真的也就仅剩下一个空壳了,真的汉文化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周易》已死!那个中华文化的基石,需要重新建设成巍巍大厦;那个中华文化的根脉,需要重新发芽,长出大树;那个中华文明的底本,需要重新绘制崭新的蓝图。由于我们生在现代,使我们能够看到《易》自身几次变化的规律是,在伏羲《先天易》八个主卦的基础上,《连山易》、《归藏易》、《周易》首卦从坎卦开始后,依次是从艮卦开始,从坤卦开始,从乾卦开始,那么新的《易》,应该是从兑卦开始吧,大约也可以称作《兑易》吧?!

《兑易》当兴!研究《易经》的人,谁不想把《易经》研究到能够促进文明进步,推动国家强大的水平!谁愿意由于自己抱残守缺而继续使《易经》自身停止不前?况且《易》自身的变易与发展是迟早的事情,必然的事情,也是能够凭借人力给以推动的,如果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发现,我们又为何不从自己开始,不从现在做起呢?

《周易》已死,《兑易》当兴!
 樓主| 發表於 2006-9-25 12:30:50 | 顯示全部樓層
前段时间看到这篇文章,其视觉点颇新,转来大家看看。有必要的话,再贴具体内容。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9-25 17:54:04 | 顯示全部樓層
《易無體、神無方》,任何人都可以天馬行空般在易海裡馳騁。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易學研究者,所寫出的東西,一定要過得了自己的關,更要過得了其他人的關。說話要有根據,要經得起人家的質疑。不然的話,只會貽笑方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9-25 22:37:5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9-25 22:44:34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6-9-26 11: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胆子很大,思路很野,无法无天了,期待继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20 23:5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顶出来。
帖子是我的,有时间的话,修改一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11:56 PM , Processed in 0.02372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