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567|回復: 0

【冬日養生特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1-5 12:37: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飲食篇

1.冬季保養的開始—立冬藥膳
第2樓
2.冬季養生方
第3樓
3.冬季進補最佳選擇
第4樓
4.冬季養生保健飲紅茶
第5樓
5.冬季養生話食粥
第6樓
6.冬季養生不妨吃點寒食
第7樓
7.秋冬吃火鍋不要犯五大錯
第8樓
8.冬天食紅薯好處多多
第9樓
9.多食蘿蔔 有益健康
第10樓
10.哮喘病人冬季如何進補
第11樓
11.冬季進補藥膳
第12樓
12.冬日話進補
第13樓
13.冬季養生宜溫補
第14樓
14.冬季養生藥膳
第15樓
15.冬令進補各種年齡層如何來進補及應注意事項
第16樓
16.立冬補冬是為了能抵禦嚴寒的侵襲,萬不可盲目進補!
第17樓
17.冬季健康養生全功略\r
第18樓
18.冬食四寶滋補潤燥
第19樓
19.“小寒” 靚湯進補
第20樓
20.冬日食冷可降“火”
第21樓
21.逢九一隻雞 來年好身體
第22樓
22.女性冬令進補秘笈一二三
第23樓
23.健脾胃補氣陰 冬天來幾味
第24樓
24.冬季溫差大時宜調補
第25樓
25.素食也可以“冬補”
第26樓
26.秋冬手腳發涼的食療妙方
第27樓
27.秋冬滋補的美顔糖水
第28樓
28.適當冬補 培補陽氣
第29樓
29.痛風病人冬令進補 多喝水少吃肉
第30樓
30.季節限定 時令菜單補冬
第31樓
31.孩童補冬有方法 整腸健胃 補腦明目
第32樓
32.健康吃火鍋 暖暖過冬 不喝湯配水果 享美食不發胖
第33樓
33.補冬新法 避免補過頭 依體質加減方 吃出健康
第34樓
34.冬天喝茶飲 手腳不再冰冷
第35樓
35.心血管疾病患者 冬天飲食有限制
第36樓
36.吃火鍋 要算肉類攝取量
第37樓
37.喝茶飲 提振冬天精神
第38樓
38.吃火鍋猛冒痘 喝茶飲預防
第39樓
39.冬季養生八大法則
第40樓
40.冬令進補要補對體質
第70樓
41.天冷吃些涼菜也有益腸胃
第71樓
42.立冬補過頭 當心腹瀉便秘跟著來
第72樓
43.好心食物 保護心臟
第73樓
44.立冬進補看體質 中醫師提供滋陰潤肺妙方
第78樓
45.今天立冬 進補好時機
第81樓
46.增補元氣 活力的一天
第82樓
47.冬天吃5種食物易中毒
第83樓
48.冬令多種食物可以耐寒
第84樓
49.聞摸看 冬令藥材聰明選
第85樓
50.手腳冰冷 人蔘可補氣血 感冒、發炎 不宜
第87樓
51.冬令養生?男陽萎早洩、女手腳冰冷?試試這道食補吧
第96樓
52.吃菱角 藥膳養生 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
第105樓
53.冬來堅果正當時
第106樓
54.秋冬 九種最健康刮油食物
第107樓
55.冬季進補巧選參
第108樓
56.冬季進補首選淮山
第109樓
57.調好冬季飲冬季飲食生物鐘食生物鐘
第110樓
58.量身打造 巧補即飲 4對策
第111樓
59.冬令養生食療 吃出好元氣
第122樓
60.寒冷冬季 調好你的“飲食鐘”
第127樓
61.冬日火鍋:撈營養留健康
第128樓
62.冬季可多吃梨和甘蔗
第129樓
63.冬季進補需知
第130樓
64.怎樣在冬天吃出溫暖
第131樓
65.冬令煮食薯類保健效用好
第134樓
66.冬令時節墨魚香
第139樓
67.慵懶冬日幫你提神的七種食品
第140樓
68.冬至吃湯圓熱量高 包餡湯圓4顆等於1碗白飯
第141樓
69.冬令進補:十二生肖該怎麼補?
第145樓
70.冬令進補吃麻油雞最讚? 不過...你補對了嗎?
第148樓
71.天冷大啖火鍋 防範禽流感 避免生吃雞蛋
第151樓
72.冬天要吃抗寒不發胖食物
第152樓
73.補腎補氣血 冬至湯圓簡單做
第157樓
74.冬天抗氧化水果 聰明吃
第158樓
75.冬季 中藥面膜藥膳 保濕
第159樓
76.血糖不穩進補 四神湯最好
第162樓
77.冬季保健法 適當「吃冷」
第164樓
78.飲食調整 禦寒有妙招
第165樓
79.冬日進補 食補藥補因人而異
第166樓
80.冬令呷補 吃錯藥膳反傷身
第167樓
81.飲食調整 禦寒有妙招
第168樓
82.換季怎麼吃更健康
第169樓
83.老人怕冷少喝茶
第170樓
84.冬天吃什麼能禦寒
第171樓
85.驅寒良方 當歸生薑羊肉湯
第172樓
86.冬令養生?維他命妳補對了嗎?免體內殘留 先問過專家?
第173樓
87.冬令養生?每天7顆白果或吃銀杏 氣血紅潤不怕手腳冰冷
第174樓
88.冬季水果 釋迦 維生素C最多 多種攝取防感冒
第180樓
89.男士冬補按需進食
第181樓
90.冬季食譜以黑色為主
第182樓
91.大寒養生 溫補有道
第183樓
92.冬天吃火鍋 健康5訣竅
第184樓
93.金衣白玉話冬筍
第188樓
94.六大過冬必吃的美味食品
第190樓
95.依體質 選吃冬季食物 平衡體質增強抵抗力
第193樓
96.玫瑰解鬱 也可調腸胃
第194樓
97.選購 活血化瘀藥材 護心血管防高血壓
第195樓
98.挑選增強免疫力中藥材 黃耆 冬蟲夏草 白朮 靈芝
第196樓
99.潤肺藥材 兼養脾胃 挑選平價養生聖品
第197樓
100.選購去油膩中藥材 進補也不怕消化不良
第198樓
養 生 篇

1.冬天腳浴益健康
第41樓
2.天冷也要通風
第42樓
3.冬季養生─護陽暖身
第43樓
4.冬令養生五法
第44樓
5.冬季的養生法則
第45樓
6.冬季養生
第46樓
7.冬日多食熱粥可養生 鍛鍊應選在日出後
第47樓
8.冬三月別“聞雞起舞”
第48樓
9.寒冬保暖方法大檢驗
第74樓
10.飲酒不能禦寒 反而流失熱量
第75樓
11.寒冬正確保暖方法
第76樓
12.中醫達人 抗寒養生秘招
第103樓
13.「冬陽三曬」時間有講究
第186樓
14.冬陽是孕婦的「安全傘」
第187樓
疾 病 預 防 篇

1.冬季養腎係記住三要訣
第49樓
2.類風濕性關節炎 冬天注意保暖
第50樓
3.冬天糖尿病足部小傷 易惡化
第51樓
4.冬天護心 保暖多喝水
第52樓
5.幼兒 冬季流行病 不上身 疫情變化 體弱者小心
第53樓
6.嗜睡暴食想冬眠 季節性憂鬱症發作
第54樓
7.冬季慎防青光眼病發 眼藥水不亂點
第55樓
8.急性青光眼 冬季常見
第56樓
9.輪狀病毒發威 冬季拉不停
第57樓
10.潰瘍別再痛了 中醫保養過好冬
第60樓
11.秋冬是憂鬱症好發期 醫師:多關懷中老年人
第61樓
12.常見疾病的冬季食療
第62樓
13.別忽視秋冬季分泌性中耳炎
第63樓
14.當心暖冬也會傷人
第64樓
15.專家支招暖冬如何防疾病
第65樓
16.兒咳嗽“養”是關鍵
第66樓
17.冬季要防治呼吸道病
第67樓
18.九常九飲防秋冬感冒
第68樓
19.冬季注意缺氧綜合症
第69樓
20.寶寶過冬天 保暖有竅門
第77樓
21.老年人宜注意冬季保健
第79樓
22.冬季隱形殺手 一氧化碳中毒進入高峰期
第80樓
23.冬令養生?怎麼大家都感冒啦?防感冒?每天1錠維他命C
第95樓
24.控制血壓 降壓四要訣
第101樓
25.兒童 秋冬照護 注意腸胃 皮膚乾癢需保濕 控水溫
第102樓
26.吃麻辣鍋小心痔瘡復發
第123樓
27.三九天灸療 改善過敏性鼻炎
第124樓
28.天氣漸入冬老人慎防血管疾病
第132樓
29.冬季感冒咳嗽「茶療」四法
第133樓
30.冬天燒燙傷高峰期 吃火鍋、泡湯要小心
第144樓
31.電暖器近距離烘烤 當心皮膚炎上身 忌密閉空間使用
第146樓
32.防一氧化碳中毒 三不三要
第147樓
33.灰指甲莫輕忽 冬天治療好時機
第150樓
34.免疫力差 當心疱疹上身
第154樓
35.保健足部 保暖多按摩
第156樓
36.醫師防感冒撇步公開
第160樓
37.加強暖身 防冬季運動傷害
第161樓
38.兒童鼻黏膜薄 天冷易流鼻血
第163樓
39.冬天慢食可減少胃脹氣
第177樓
40.自製中藥芳香包 提神緩痠痛
第178樓
41.吃米補元氣 增強抵抗力 冬天少感冒
第179樓
42.冬寒正是養腎時
第185樓
43.冬季不明原因發熱不要濫用抗菌藥消炎
第189樓
44.冬季抗寒防病五大方法
第191樓
45.離電暖器30公分 防灼熱性紅斑
第192樓
美 容、皮 膚 篇

1.手紋膠布法改善冬季小毛病
第86樓
2.秋冬交替 脂漏性皮膚炎病例增加
第88樓
3.冬季如何趕走皮膚瘙癢
第89樓
4.冬季癢 少泡澡抹乳液
第90樓
5.冬季止癢 加強保溼
第91樓
6.冬季癢 藥膳茶飲可改善
第92樓
7.冬季皮蛇易上身
第93樓
8.冬天皮膚保養必知
第94樓
9.抗冬乾燥大作戰 全身保水有妙方
第99樓
10.護唇用品DIY 秋冬潤唇不乾裂
第100樓
11.皮膚科女醫生 冬季保養祕技 依膚質來做保濕
第104樓
12.暖冬溫差大空氣乾燥 嬰兒肌膚易龜裂發炎
第136樓
13.冬季癢病患增多 醫師:補充水份少洗澡
第149樓
14.穿冬衣前先清洗 防毛囊炎
第153樓
15.保濕多喝水 防靜電上身
第155樓
16.防冬日乾燥五大飲食處方
第175樓
17.冬日防手部長凍瘡
第176樓
泡 湯 篇

1.美人湯?邊泡湯邊瑜珈...七大動作輕鬆作?
第112樓
2.準備迎冬 泡湯看招
第113樓
3.糖尿病人 天冷泡腳反潰瘍
第114樓
4.泡湯前應喝水 以免暈倒
第115樓
5.泡湯後抹乳液
第116樓
6.靜脈曲張勿泡湯
第117樓
7.靜脈曲張泡湯 不宜太長
第118樓
8.泡湯SPA小心陰道炎 自我清潔很簡單
第119樓
9.健康泡湯有撇步
第120樓
10.心血管患者 冬天泡湯3步驟
第121樓


[ 本帖最後由 MissC 於 2007-1-11 03:29 PM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2:43:35 | 顯示全部樓層
冬季保養的開始—立冬藥膳 
●吳明珠(作者為台北市立中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自由時報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節氣,也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中醫認為,此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預作準備的時機。人類雖沒有冬眠,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每逢這天,人們以各種方式進補山珍野味,唯有這樣才能抵禦將屆的寒冬。

 《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有一段經文精闢地論述了冬季精神、起居和飲食調養的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包括:

 一、早睡晚起,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二、注意衣著厚薄要適合,不要過少過薄,以免室溫過低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毛孔)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而如果人體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至於飲食調養方面,中醫認為養生應順應四季變化食用調理藥膳,冬季採用溫性的食材、藥材進補,有促進保暖之效,是在寒冷的冬季中,除了大衣之外的另一種選擇。進補時,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可針對體質食用一些滋陰潛陽、補中益氣調腎的膳食。

 所謂針對體質之意,是指進補要有個別差異性,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居住的環境、氣候各異,所遺傳的體質也相差很多,有些人因為工作關係,常要當夜貓族,成為常感覺口乾舌燥、目澀、大便較不易解或較硬的燥熱體質,也有的屬常腹脹、拉肚子、四肢冰冷的脾胃虛寒型;雖同屬冬令進補,前者進補的食材、藥材傾向以甘潤生津之品為宜,而後者較須注重甘溫補中之品。

 除此之外,還要因人而異,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本著人體生長規律,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萬不可盲目進補。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症、痛風患者,不宜吃太多動物內臟及海鮮;急性感染症者,也不宜進補。

適合冬至調養的藥膳如下:

黑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二十五克、粳米五十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備用,粳米洗淨與芝麻入鍋同煮,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成粥。

 功效:補益肝腎,滋養五臟。本方更適於中老年體質虛弱者選用,並有預防早衰之功效。

蟲草蒸老鴨

 材料:冬蟲夏草五枚、老雄鴨一隻、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做法:老鴨去毛、內臟沖洗乾淨,放入水鍋中煮開,至水中起沫撈出,將鴨頭順頸劈開,放入冬蟲夏草,用線紮好,放入大缽中,加黃酒、生薑、蔥白、鹽、清水適量,再將大缽放入鍋中,隔水蒸約二小時,鴨熟即可。

 功效:補虛益精,滋陰助陽。本方以蟲草為主,助腎陽,益精血,以老鴨為輔,滋陰補虛。方中一偏於補陽,一遍於補陰,兩者合用,共成補虛益精,滋陰助陽之權威藥膳。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溫腎羊肉燉

 材料:羊肉一斤、蘿蔔一條,肉蓯蓉、巴戟肉、枸杞各十五克。

 做法:可將羊肉與蘿蔔同煮,然後去掉蘿蔔(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腥羶味),加藥同煮,食羊肉飲湯,有興陽溫運之功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2:48:45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756個美元。


冬季養生方
作者/廖中醫師黑強先生

 

一. 燒酒雞方

    當歸  二錢,貢杞  五錢,甘草  四片,川芎  四片,黑棗  八個,雞塊半斤。

    將上藥置鍋內,上放雞塊,再將酒灌至完全將雞肉淹蓋為止,用武火煮沸,在湯上點火,至火滅為止,後用文火慢燉約二十分鐘。

    此乃冬季最佳養生方。


二. 薑母鴨方

    桂通  二錢,當歸  一錢,北仲  錢半,熟地  二錢,川芎  錢半,薑母  酌量。


三. 加味薑母鴨方

    川芎  三錢,當歸  四錢,炙甘草  錢半,薑母  酌量,冬蟲夏草  三錢,炙晉耆  五錢,杜仲  五錢,清華桂 一錢,桂花根  三錢,粉光  二錢。

    上方薑母視食用者體質加減,鴨肉以末生蛋之番面紅鴨為最佳。

    此乃冬至最佳食品。


四. 蟲草補腎方

    此乃補腎良方。

    冬蟲夏草  二錢,杜仲  二錢,當歸  二錢,黃耆  五錢,貢杞  五錢,大棗  十個,,生薑  三片,雞睪  四兩,鮮肉  四兩。

    火鍋燉煮,米酒少許。


五. 冬蟲夏草雞湯

    助陽補虛方。

    冬蟲夏草  三錢,甘杞  五兩,大棗  十個,翅肉  半隻。

    把雞塊放入鍋內,再放入以上藥草,武火蒸至熟爛為止。


六. 藥蒸叫化子雞

    養血補氣之良方。

    土雞  一隻,大棗  一兩,黨參  半兩,黃耆  半兩,當歸  三錢,頁杞  半兩。

    土雞去內臟,用紗布袋裝好上藥縫好置於雞內腔,並放冰糖一兩,將雞腹縫合朝上,蒸煮二小時,即可食用。

    也可包上鋁薄紙,用硿土窯的方法煮熟。


七. 三杯雞

    冬天禦寒保暖,溫中補脾。

    生薑  一杯,大蒜  一柸,麻油  一杯,白酒  一杯,醬油  一杯,白糖  少許,雞肉  半隻。

    雞切塊先用沙拉油炸至金黃色,撈起後將油倒出,再將薑、蒜、麻油、醬油、酒等配料入鍋炒,再加雞塊文火慢燜至熟,後加白糖即可。


八. 澤蘭蒸鱉

    可治療肝脾腫大,閉經之疾病。

    澤蘭葉  三錢,鱉魚  一隻。

    將澤蘭葉納入鱉之腹腔內,加清水適量,放入砂鍋隔水蒸,肉熟爛後加米酒少許。


九. 麻油雞湯

    婦女生產後補身體用。亦是冬日常人之補冬良方。

    雞肉  一斤,麻油  四匙,薑母  二片,酒  一柸,糖  一匙,鹽  一匙。

    麻油、薑母下鍋炒香,後倒入雞塊炒一分鐘加入酒一柸待滾。

    加入糖、鹽、水調勻,武火燒開後,再改以文火煮約二十分鐘。


十. 福元甜粥

    益智收小便。

    桂元肉  二兩,糯米  半斤,高粱酒  少許。

    將桂元肉興糯米同煮成粥,再滴上高粱酒少許。


十一. 麻油炒豬肝

    補血之作用,對惡性貧血者有益。

    豬肝  四兩,薑母 四片,麻油  二匙。

    豬肝洗淨,切片。麻油加熱後,放入薑母,爆出香味後,再放入豬肝,快火炒三分鐘,即可起鍋。


十二. 當歸羊肉湯

    治褥勞和體虛。

    人參  七錢,黃耆  一兩,當歸  七錢,生薑  五錢,羊肉  一斤。

    用羊肉煮汁去肉,入前藥煎服。


十三. 羊肉湯

    主治亡陽失血,產脫血虛。

    當歸  二錢,白芍  四錢,龍骨  二錢,炮附  一錢,生薑  五錢,牡蠣  二錢,桂枝  二錢,蔥白  二支,羊肉  四兩。

    煮服。


十四. 溫胃益氣豬肚湯

    溫胃強心,大補元氣之功。

    白胡椒  卅粒,粉光  三錢,豬肚  一個。

    豬肚洗浸,將粉光蔘片及白胡椒置入,加水燉至豬肚熟爛,再將豬肚切片,食用。


十五. 砂鍋蓮子鴨湯

    淮山  三兩,蓮子  卅個,薏仁  二兩,香菇  五朵,枸杞  一兩,薑片  三片,蔥白  二支,鴨肉  半隻。

    先將淮山片、蓮子、薏仁燙熟,放入砂鍋內。用清水煮沸,置入蔥白、薑片滾煮五分鐘,撈出。

    再將湯水放入砂鍋內與上三藥同煮。並將鴨肉切絲,沾太白粉放入鍋內,並放入香菇切絲。煮至鴨肉熟。最後放入甘杞子及調味料、約煮二分鐘。即可。


十六. 蒜炒臘肉或香腸

    蒜片  三兩,臘肉片  四兩。

    鍋內加油用武火炒熟後,加調味料。

    臘肉亦可改用香腸。


十七. 烏魚米粉湯

    烏魚  一尾,粗米粉  一束,大蒜  四根,肉絲  二兩,蝦米  少許。

    烏魚切片與大蒜同油炒,再放入肉絲。

    炒熟加水及米粉,煮至水沸,再加調味料及蝦米,三分鐘後起鍋。


十八. 烏魚炒蒜片

    烏魚  一尾,大蒜  四根。

    烏魚洗淨切片,用油炸至金黃色,將油倒出,再放入蒜片,武火炒,並放入調味料,炒三分鐘。


(轉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2:50:18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3127個美元。


冬季進補最佳選擇



俗話說:“冬季進補,春季打虎;冬季不補,春季受苦。”意思是說,冬季是四季之中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應該利用這個好時節來補益身體。在冬季利用飲食養生的方法,是進補的最佳選擇。

  冬季飲食養生的總原則是:1.適量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補充熱量的消耗,2.增加溫熱性食物以增強機體的御寒能力,3.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就是說,冬季除了應該適當多進食一些五穀雜糧外,還應該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適量的脂肪類食物。

  傳統養生學認為,冬季應該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性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御寒能力。下面介紹两款適合於冬季進補的方法。

  1.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料適量。將羊肉洗淨,切為碎塊,加入當歸、生薑、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食肉喝湯。有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作用,適用於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

  2.核桃仁餅:核桃仁50克,麵粉250克,白糖少許,將核桃仁打為碎末,與麵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烙為薄餅食用。有補腎御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腰痛腿軟、肺虛咳喘、大便干結等肺腎虛的人群。


【大紀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2:51:56 | 顯示全部樓層
冬季養生保健飲紅茶


民間有句老話:“當家度日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話很能說明问题,茶在中國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人們知道飲茶很有樂趣,还讲究茶道甚麼的,而且對人體健康有益。但飲茶還是一门學問呢,如不同季節飲甚麼茶就大有講究。就冬季而言,中医学讲究,冬天应该飲紅茶。

冬天,天寒地凍,萬物蟄伏,寒邪襲人,人體生理功能減退,陽氣漸弱,中醫認為:“時屆寒冬,萬物生機閉藏,人的機體生理活動處於抑制狀態。養生之道,貴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紅茶為上品。

紅茶甘溫,可養人體陽氣;紅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生熱曖腹,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紅茶類在加工過程中經過充分發酵,使茶鞣質氧化,故又稱全發酵茶。茶鮮葉經過氧化後形成紅色的氧化聚合產物———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這些色素一部份溶於水,沖泡形成了紅色茶湯。

傳統工夫紅茶名品有湖紅、宜紅、寧紅、閩紅、台紅、祁紅,以安徽祁門縣的祁紅為著名。沖泡紅茶,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並加以杯蓋,以免釋放香味。英國人普遍有飲“午後茶”習慣,常將祁紅和印度紅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飲用。在中國一些地方,也有將紅茶加糖、奶、芝麻飲用的習慣,這樣既能生熱暖腹,又可增添營養,強身健體。


【大紀元時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2:53:57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43個美元。


冬季養生話食粥

      

    從立冬開始就已經進入冬季了,經過了小雪、大雪,很快就要到冬至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虫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冬季人的體內陽氣潛藏,因之,冬季的養生要以斂陰護陽為原則。尤其年老體弱的老人要睡得早一些,起得晚一些,最好等陽光比較充足時再進行體育鍛煉,以防擾及體內潛藏的陽氣而患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大敵。它可以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加重其它疾病,如慢性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等。

    冬至之后,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逐漸回升,此時正是進補的好時機,無論是食療或是藥力都易于發揮效能。說起進補可有兩類,一類為食補,一類為藥補,但“藥補不如食補”。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熱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們、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以及在家休養的老人們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還可以煮成:

    山藥粥:山藥(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藥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藥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藥為滋補腎、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淨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淨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淨搗碎﹔枸杞15克,洗淨﹔大米50克,洗淨,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余瀝不淨的食療佳品。

    梨粥:鴨梨3個,洗淨去皮、去核、切塊。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將大米50克洗淨,煮成濃粥。快熟時加入梨汁及梨塊,同煮至熟。有潤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對小兒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牛肚大米粥: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鹽少許。將牛肚用鹽搓洗干淨,切丁,與洗淨大米加水同煮成爛粥,加少許鹽調味食用。為小兒病后體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療佳品。

   
(轉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2:55:55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2553個美元。


冬季養生不妨吃點寒食  



冬季在抵禦寒氣的同時,也要注意,散寒助陽的溫性食物往往含熱量偏高,食用後體內容易積熱,常吃會導致肺火旺盛,表現為口乾、舌燥等。如何才能壓住“燥氣”呢?中醫認為,最好選擇一些“甘寒”食品,也就是屬性偏涼的食物來制約。

在冬天,可選擇的“甘寒”食物比較多。比如,可在進補的熱性食物中添加點甘草、茯苓等涼性藥材來減少熱性,避免進補後體質過於燥熱。平時的飲食中,也可以選用涼性食物,如龜、鱉、兔肉、鴨肉、鵝肉、雞肉、雞蛋、海帶、海參、蜂蜜、芝麻、銀耳、蓮子、百合、白蘿蔔、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生梨、蘋果等。冬季很多人喜歡燉牛肉,最好在其中加點蘿蔔。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這是因為,蘿蔔味辛甘、性平,有下氣消積化痰的功效,它和牛肉的“溫燥”可以調劑平衡,不僅補氣,還能消食。

涼性食物雖然有鎮靜和清涼消炎的作用,但它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據湖北省中醫院甘愛萍教授介紹,平常有燥熱、手腳心發熱、盜汗等陰虛症狀的人,可以適當選擇“甘寒”食物。比如,鴨肉性涼,可以補虛、除熱、和臟腑、利水道,對於伴有虛弱、食少、低熱、便幹、水腫的心血管病人更為適宜。一般來說,胃脾虛寒的人不宜進食寒性食品和涼性補藥,反而可以吃一些常人不宜過食的熱性火鍋,如狗肉、羊肉火鍋等。但也要注意不要補過量,熱量攝入太多會聚在體內,容易上火,導致陽氣外泄,對人體營養平衡造成破壞。


文章來源:搜狐健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3:52:05 | 顯示全部樓層
秋冬吃火鍋不要犯五大錯


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並等降溫後入口為宜。應做到「寧捨三鮮,不要太燙」。

錯誤一:一熱當三鮮

表現:熱騰騰的火鍋中的美味一夾起來便直往嘴裡送,燙得舌頭發麻額頭髮汗大呼過癮,並美其名曰:「一熱當三鮮」真實傷害: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就會損傷黏膜,而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取出即吃的話,很易燙傷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一些本來就有復發性口瘡的人,吃了火鍋後容易上火,其口瘡發生機會因此又多出好幾倍,或者原有的口腔黏膜炎症出現加重症狀。

如此反覆,還會誘發食道癌變。最危險的是那些患有口腔黏膜白斑或扁平苔癬等癌前病變的人,火鍋的高溫和調料的刺激,都會使這些病情加重。

糾錯:吃火鍋千萬不可心急,從火鍋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並等降溫後入口為宜。應做到「寧捨三鮮,不要太燙」。

錯誤二:半生不熟最鮮美

表現:為追求鮮脆嫩滑的口感,食物在火鍋裡燙一下就吃。真實傷害:這樣的吃法除了造成消化不良外,潛藏於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卵會隨食物吞入胃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據研究,三種嚴重的寄生蟲病---旋毛蟲、絛蟲和囊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不潔的豬肉片和牛肉片裡很可能含有這三類寄生蟲。目前,雖不能肯定羊肉裡是否含有旋毛蟲、絛蟲和囊蟲,但曾有報道有人因吃涮羊肉而得了旋毛蟲病的事件。如果得了寄生蟲病,就會渾身乏力,肌肉酸痛,身體浮腫,有時候腳踏地面都會有刺痛的感覺。

糾錯: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將肉切薄、多燙,涮豬肉片、牛肉片時,一定要涮熟再吃。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錯誤三:冷、熱混吃求「中和」

表現:一口麻辣燙一口冰凍啤酒,這是許多人喜歡的火鍋吃法,美其名曰「中和」。真實傷害:忽冷忽熱,對胃黏膜極為不利,極易造成胃腸疾病。

糾錯:吃火鍋時應盡量避免喝冷飲。

錯誤四:讓辣來得更猛烈些吧

表現:一提起火鍋,又麻又辣又燙的口味總成了首選,因為那被辣得大汗淋淋的感覺實在太過癮了。真實傷害:麻辣火鍋對胃腸的殺傷力不難想像。火鍋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著迅速通過胃、小腸等,嚴重刺激胃腸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脹氣,除了容易引發食道炎、胃炎外,腹瀉也在所難免。有便秘或痔瘡「前科」的辦公室一族,吃火鍋更要嘴下留情。否則,痔瘡患者容易因肛門四周經受刺激括約肌過度充血而復發,便秘患者會因此更加「添堵」。

糾錯:儘管每個人對辣的耐受度不同,但是為腸胃著想,醫生認為,又麻又辣的火鍋還是少吃為妙;切不可一下子吃得太多,並要盡量把調料調至微辣,少喝火鍋辣湯。另外,吃完火鍋後要多喝些開水或濃茶,以稀釋辣汁,減輕對腸胃的刺激,這樣胃腸都會舒服一些。一旦有什麼不適,趕緊喝些清淡的飲品如稀米粥或牛奶保護腸胃壁。

錯誤五:火鍋湯底營養好

表現:把涮完的火鍋湯底當「營養湯」喝光。真實傷害:火鍋的湯大多採用豬、羊、牛油等高脂肪物質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為佐料,吃多了易導致高血脂、膽石症、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牙齦炎、痔瘡等疾病。另外,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其中的成分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如:肉類、海鮮中所含卟啉物質多溶於湯中,湯中的高濃度卟啉,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引起痛風,出現關節痛症狀,嚴重時會損傷腎功能。

糾錯:對於一次吃不完剩下的涮料和底湯,應倒掉。如果是放在銅火鍋中過夜,更不要吃,不但有害健康,還可能引起銅氧化物急性中毒。


(轉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3:54:37 | 顯示全部樓層
冬天食紅薯好處多多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紅薯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還有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日本科研者最近還發現,紅薯中含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抗癌物質。他們在實驗中發現,濃縮四倍的白薯汁,對癌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普通白薯汁要強五分之一左右。他們還發現紅薯製作澱粉後的殘渣中含有抑制癌細胞增殖的物質。我們日常食用的紅薯中也含有這種抑制癌的物質。  

  另外,紅薯還具有多種藥用價值。紅薯含有一種特殊性能的維生素C和E,即只有紅薯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E,才會有在高溫條件下也不被破壞的特殊性能。其中維生素C能明顯增強人體對感冒等數種病毒的抵抗力,而維生素E則能促進性欲,延緩衰老。  

  紅薯中含有豐富的鉀,能有效防止高血壓的發生和預防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紅薯含有的乳白色漿液能起到通便、活血與抑制肌肉痙攣的作用,將鮮紅薯搗爛,擠汁塗搽,便可治療濕疹、帶狀皰疹等疾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3:56:44 | 顯示全部樓層
多食蘿蔔 有益健康


  蘿蔔,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新鮮根,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中國是蘿蔔的故鄉,栽培食用歷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蘿蔔的記載。元朝的許有香曾稱讚蘿蔔“熟食甘似芋,生食脆如梨”,其可做水果生吃,也可製作菜肴,還可製成醬菜、泡菜,如揚州的醬蘿蔔頭、蕭山蘿蔔等,皆為地方特產。

  除食用外,蘿蔔入藥亦堪稱上品,民間早有“冬令蘿蔔賽人參”、“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之說,可見蘿蔔對人體的保健功能已是路人皆知了。蘿蔔入藥始見於南朝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中醫認為,蘿蔔性味辛、甘、涼,入脾、肺經,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下氣寬中、消食化痰之功,適用於口乾、鼻衄、咯血、咳喘、咽痛失音、食積腹脹、瀉痢等。《新修本草》言其“大下氣,消食去痰癖,生搗汁飲服,主消渴”。《隨息居飲食譜》言其“治咳嗽失音,咽喉諸病,解茄子毒。熟者下氣和中,補脾運食,生津液,禦風寒。”《本草綱目》言其為“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

  營養分析表明,蘿蔔含水分91.7%,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一定量的蛋白質、鈣、磷、鐵及其他維生素。另外,還含有木質素、膽鹼、氧化酶素、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實踐證明,蘿蔔具有防癌抗癌功能,這與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等物質有關。維生素C是維持細胞間質的必需物質,起著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蘿蔔中含有的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亞硝胺,可大大減少該物質的致癌作用;蘿蔔中含有的木質素,能使體內的巨細胞吞食癌細胞的活力提高2?4倍;蘿蔔所含的芥子油和粗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促使大便排出,有助於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並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等。蘿蔔汁滴鼻尚可治療偏頭痛、飲汁服可治療糖尿病消渴,並可解酒,治療酒醉後心煩口渴等。

  由此可知,多食蘿蔔,非常有益健康。


(胡獻國?中國中醫藥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3:58:45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3284個美元。


哮喘病人冬季如何進補


  哮喘中醫又稱“吼病”,為冬季的常見病,主要症狀為:咳嗽、氣急、氣喘、胸悶和呼吸困難,嚴重者整夜不能平臥,生活不能自理。

  哮喘病人因久病體弱,冬季合理對症進補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有利於防止復發。哮喘病人冬季如何合理進補呢?

  首先,哮喘病人可選擇對症的膏滋方來進補。一般膏滋藥組方嚴謹,處方的  配伍、藥味、劑量和輔料等都有嚴格要求,由十多種中藥按“君臣佐使”組合而成。靈活的是,它可根據病人各自的不同體質,結合脈象和舌苔,進行處方加減。

  哮喘病人平時的飲食以“清補”為宜,可選擇健脾補腎、養肺止咳、去痰止喘的食物或中藥,如梨、蓮心、大棗、蘿蔔、百合、白果、枇杷、荸薺、木耳和蜂蜜等,合理搭配熬製成藥粥,或製成膏滋,以便長久服用。

  哮喘病人食療和進補的總原則為:急性發作期宜治肺(治標),慢性緩解期宜治腎(治本)。

  急性發作期,以藥物治療為主,目的為消炎祛痰、止咳平喘。哮喘有寒喘和熱喘之分。前者宜用溫熱性的生薑、蔥白煎湯乘熱飲服,平時輔以食療可吃些羊肉,以溫陽補腎,大補元氣。後者用清熱生津的西瓜、麥冬和百合等,宜涼服,以清內熱、利尿而有助於平喘。

  緩解期間,在減少正規治療藥物的基礎上,可以食療為主。按中醫“辨證施補”的原則,對幾種不同類型的哮喘,採取不同的補法。

  肺氣虛型症見氣短息促、聲低息微、自汗、舌淡、脈細微。治宜固表益肺。可用百合粥(百合加大米煮粥)、人參湯(人參、橘皮、蘇葉等煎水當茶飲)。上方益肺固表,適用於咳嗽少痰、喘急。

  脾氣虛型症見食少脘滿、大便不實,脈緩無力。宜用健脾化痰之藥膳。可自製蘿蔔健運膏:取蘿蔔、半夏、茯苓、陳皮、白朮等,加水煎煮,濾取湯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較稠時加白糖,使成膏滋,有理氣化痰、健脾寬中的作用。

  腎氣虛型症見形寒怯冷,腰膝酸軟,脈細無力。宜用溫腎助陽之藥膳,可用左歸丸、金匱腎氣丸、胎盤粉和靈芝核桃膏等成藥。

  在使用上述藥膳治療的同時,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兩字,勿食肥甘厚膩熏烤之物,勿食生冷辛辣之品,勿食過甜過鹹之食,因這些都可使脾胃失調,聚濕成痰,誘發哮喘。平時避開可導致過敏反應的“發物”,如蝦蟹、海產品、煙酒、花生和牛奶等。飲食不可太飽,以免胃部過度充盈,向上擠壓膈肌,從而影響肺部呼吸,加重哮喘。


(陸基宗?健康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4:0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1320個美元。


冬季進補藥膳


  又到了冬季進補時節,中國民間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腎內科主任醫師鄧偉提醒大家: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來採取適合自己的進補方法。對於體質很虛的人,吃一些熱性的燉品是可以的,常人則不宜多食。不然會造成熱量攝入太多,瘀而化火,生出別的病來。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若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所吃的補品不僅不能消化,反會增加胃腸負擔,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在進補之前,應先調理脾胃,如病後胃腸功能低下者,可先喝一段時間的桂圓紅棗粥。即使胃腸功能正常的人,也應在進補時加些行氣消脹的陳皮、薏米之類,以免進補肉食阻塞氣機,出現腹脹少食現象。
  
  桂圓蓮子粥 桂圓10克,蓮子20克,紅棗4枚同時放入鍋內,加糯米100克,適量清水,煮至香爛。桂圓蓮子粥具有補血安神作用,適合病後體虛者食用。如大便不成形者,加新鮮山藥,乾咳加百合等。  

  感冒雞湯 1000克左右的花公雞(或黃母雞)一隻,剁成大塊,放沙鍋內。加水2000毫升,鍋內放入泡發開的十幾個幹花菇,一塊拍碎的生薑,十幾粒花椒,少量食鹽。手腳怕冷,體虛感冒長期不愈者,可加一點黃耆、當歸。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燉,1小時左右。一般感冒時不宜進補。但此湯雞與蘑菇同燉,體虛感冒,病情纏綿不愈者,可與感冒藥同用,以達到驅除病邪,恢復正氣的目的。雞湯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適合感冒後鼻流清涕的風寒表證和體倦氣弱者。其中雞肉溫補脾胃,蘑菇化痰理氣,黃耆、當歸補氣活血,冬季手腳怕冷的虛寒體質者也可常食。需要注意的是,黃母雞具有很強的溫補力,非年老體虛者不宜食用。感冒發熱的人忌服此湯。  

  當歸生薑羊肉湯 羊肉1000克,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切成方塊,放入沙鍋內,添適量清水。同時放入當歸、生薑各30克,枸杞、花椒各十幾粒。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燉約一個半小時。羊肉益氣補虛,當歸補血養血,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是補益氣血的良方,適合於陽虛體質的人天寒時服用。這種人多表現為畏寒,神疲乏力,喜吃熱食,性慾減退,入冬後手腳冰涼等。如在湯中加些紅白蘿蔔塊,3克草果、陳皮,就有了醒脾健胃,促進食慾的功能。


〈健康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4:04:36 | 顯示全部樓層
冬日話進補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遠在漢代,醫聖張仲景發明了一道藥膳:祛寒嬌耳湯。相傳,那年冬天奇冷,很多人凍壞了耳朵,十分痛苦。 因為凍傷者太多,張仲景在醫治不過來的情況下,急中生智,根據“藥食同源”理論,研製出祛寒嬌耳湯。選一些祛寒藥物連同辣椒放到鍋裏煎熬;再用麵粉加水和成麵團,擀成薄片,包上羊肉餡,做成耳朵形狀的嬌耳,下鍋煮熟。然後,分給凍傷耳朵的鄉親,每人一碗湯,兩個嬌耳。這祛寒嬌耳湯一下肚,頓顯神奇功效:周身發暖,兩耳發熱,凍壞的耳朵很快好了起來。

  後來,嬌耳被稱為餃子。祛寒嬌耳湯的食療作用也被餃子所代替。“冬至吃餃子”便成了流傳久遠的飲 食諺語。冬補的飲食諺語年年講:“冬至餛飩夏至麵”、“冬季不吃肉,凍掉腳指頭”、“冬季蘿蔔賽人參”、“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冬吃蘿蔔夏吃薑,大病小災一掃光”、“冬季進補,春天打虎”…… 冬季進補無外乎食補和藥補二種。食補諸如羊肉、雞肉、牛肉等,藥補如阿膠、人參、鹿茸等。但應注意,無論哪種補法,均應根據自己 身體需要才行,切不可亂補,特別是藥補,應該有醫生指導,以免對身體產生不良作用。事實告訴我們,有些老年人對於“冬季進補”這句話不加具體分析,到了冬天亂用補品, 結果造成頭暈、眼花、口乾舌燥、脫髮、掉牙,甚至流鼻血。還有的出現手足痿弱,筋脈弛緩等症。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與亂用補品無不有關。 中國藥膳研究會烹飪專業委員會李寶華主任說:“不能—紙功能表管四季!”他特別強調:“功能表也要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藥膳食療,以補為主而不顧變化著的春夏秋冬,又不懂得食物和藥物的寒熱溫涼,再好的藥膳也難起到滋補祛病的作用,弄得不好,甚至適得其反。”

  冬補,啃春,苦夏,搶秋膘,這些說法無不在告訴人們,不同的季節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變化,一紙功能表也頗有講究。為了保持人與自然界之間的動態平衡,四季飲食也應各不相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4: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4389個美元。


冬季養生宜溫補  


冬季气候寒冷,日短夜長,人体生理功能因寒冷而發生變化,三大供熱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加速,較多的熱量散失体外,抗病能力及耐力減弱。營養素的消耗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所以,冬季膳食應具有較高熱量。尤其要适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供給,以增強机体代謝,提高人体抗寒能力。為了補充多种營養物質的消耗,注意選用含鉀、鈣、鋅、鎂、維生素 A、胡蘿卜素、維生素 C及 B族維生素丰富的食物,以增強免疫力,防治冬季多發病。

冬季宜多食溫補類厚味食物,如黃花魚、狗肉、羊肉、豬肝、鱔魚、鹿肉、蝦、姜、核桃、紅糖、桂圓等。同時注意增加食用菌、藻類和各种蔬菜的供給,每日要補充适量水果,以維持膳食酸鹼平衡。

研究證明,維生素 E和維生素 B2可以增強人体在寒冷環境中的适應性。大量動物實驗表明,受冷動物在補充維生素 E和維生素 B2之后,肝糖元貯存量明顯增加,具有促進机体适應寒冷環境的效果。所以,冬季多吃富含維生素 E和維生素 B2的食物,能提高人体耐寒力。富含維生素 B2的食物海產品有鮮貝、海米、幸福蟹、魚、黃鱔等,以及動物內臟、奶、蛋、各种瘦肉、食用菌、黃花菜、綠葉蔬菜、硬果等。含維生素 E丰富的食物有植物油、硬果、大豆、芝麻、麻醬、燕麥、玉米等。

冬季适宜的溫補,仍要講究膳食營養平衡,切不可過量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以免助濕生痰。


(轉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1-5 14:25:50 | 顯示全部樓層
冬季養生藥膳


首烏八寶雞湯

材料:

1.八珍湯1付(約100元)----當歸2錢、熟地3錢、川芎1錢、白芍2錢、黨參3錢、白朮3錢、伏苓3錢、炙甘草2錢另加何首烏3錢、枸杞5錢、黑棗5粒

2.烏骨雞一隻約3斤、豬大骨半斤

3.生薑、米酒、鹽……適量

作法:

1.豬大骨燙過洗淨和八珍湯藥材置鍋內,加水10碗,燒開後以小火熬約4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烏骨雞去內臟洗淨入瓦鍋,倒入上述湯汁,加生薑、米酒再加適量水以淹雞為度。

3.瓦鍋加蓋放入電鍋蒸熟再加鹽即可。(外鍋約3杯水)

功效:

能調補氣血,適於長期貧血,面色萎黃,頭暈倦怠,冬天手腳冰冷者。


人參糙米雞湯

材料:

1.人參鬚5錢、當歸2錢、枸杞3錢、紅棗10粒(去仔)

2.土雞一隻約2斤左右、糙米1/3杯

3.生薑、米酒、鹽……適量

作法:

1.將藥材1(枸杞、紅棗除外)置鍋內,加水6杯,燒開後以小火熬約30分鐘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土雞去內臟洗淨入瓦鍋,倒入上述湯汁,加枸杞、紅棗、生薑、米酒?鹽再加適量水以淹雞為度。

3.瓦鍋加蓋入電鍋蒸熟。(外鍋水約21/2杯)

功效:

能大補氣血,適於貧血,疲勞倦怠,面色蒼白,稍活動則心跳快或胸口悶,以及手腳容易冰冷者或做為手術後的調理膳食。


藥補羊肉爐

材料:

1.當歸2錢、黃耆3錢、黨參3錢、熟地3錢、川芎2錢、枸杞3錢、桂枝2錢、.廣皮1錢、六汗2錢、木瓜1錢、桂圓肉2錢、大茴香2粒。

2.帶骨羊肉2斤、豬大骨半斤。

3.黑麻油、生薑、米酒、鹽少許。

作法:

1.將豬大骨燙過洗淨,和上述藥材除枸杞外置鍋內,加水10碗,燒開後以小火熬約40分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帶骨羊肉洗淨燙過備用。

3.熱鍋入麻油2大匙,放入生薑爆香後,加入羊肉拌炒撈起放入鍋內,加上述湯汁及枸杞、米酒1大杯和水醃肉些許,後置瓦斯爐上煮,肉爛加鹽即可。

功效:

能大補氣血,填髓養筋,適合血氣不足,病後體虛及腰酸膝痛者服用。對於更年期怕冷怕熱,全身筋骨酸痛及小孩發育期,促進發育增高有功效。


燒酒雞湯

材料:

1.黨參3錢、當歸2錢、川芎1錢、枸杞5錢、桂枝1錢、大茴2粒、黑棗5粒

2.土雞一隻(約3斤左右)

3.米酒3瓶、生薑3片、鹽適量

作法:

1. 土雞去內臟洗淨切小塊,熱水川燙後置鍋內,放入藥材1、生薑3片、米酒和鹽。

2. 鍋子不加蓋放瓦斯爐上開大火,水滾後轉中火,煮至雞肉熟(約20分鐘),可點火讓酒精燃燒以降低酒的濃度。

功效:

能調暢血氣,溫通血脈,適合天冷手腳冰冷者或禦寒食用。


核桃芝麻糊

材料:

1.核桃半杯、黑芝麻粉1杯

2.白糖1杯、糯米粉半杯、鮮奶1杯

作法:

1. 將藥材1用小烤箱各烤5分鐘,待涼備用。(核桃和芝麻烤過會更芳香)

2. 核桃放涼後倒入果汁機內,加入1杯水,打至極細過濾去粗粒。

3.取一鍋放入4杯水,倒入核桃和黑芝麻粉,加熱至燒開後放入糖,以小火煮至糖融化,糯米粉用鮮奶拌勻,慢慢加入鍋中,勾芡後即可熄火。

功效:

強筋健骨,潤燥通腸,適合中老年人因血氣虛弱引起的習慣性便秘,筋骨酸痛等。


(轉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6:26 PM , Processed in 0.0264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