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20|回復: 0

丹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2-16 18:35: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別名]
紫丹參,紅參,赤參,紫丹根。
[來源]
唇形科 (Labiatae)。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
[性味]
味苦,微寒。
[功能]
活血祛瘀,清熱除煩,擴張血管,降壓,抗菌,止痛,調經,排膿,生肌。
[主治]
月經困難,經痛,產後惡靈,心絞痛,心肌梗塞,肝鬱脅痛,血栓閉塞,血癌,高血壓,肝脾腫大,心煩內熱,丹毒腫痛。
[用法用量]
10?20公克?日;科學中藥:0.5?2.0公克?日。可依病症與體質酌量增減使用量。
PD01.jpg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7-2-16 18:37:31 | 顯示全部樓層
    Danshen
    《神農本草經》

    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根。多為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主產於四川、安徽、江蘇、河南、山西等地。春、秋兩季採挖,除去莖葉,洗淨,潤透,切成厚
片,曬乾。生用或酒炙用。
  [藥性]  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
  [功效]  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
[應用]
  1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後瘀滯腹痛  丹參功善活血祛瘀,性微寒而緩,能祛瘀生新而不傷正,善調經水,為婦科調經常用藥。《本草綱目》謂其“能破宿血,補新血。”《婦科明理論》有“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之說。臨床常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及產後瘀滯腹痛。因其性偏寒涼,對血熱瘀滯之証尤為相宜。可單用研末酒調服,如《婦人良方》丹參散;亦常配川芎、當歸、益母草等藥用,如寧坤至寶丹(《衛生鴻寶》)。若配吳茱萸、肉桂等用,可治寒凝血滯者。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風濕痹証  本品善能通行血脈,祛瘀止痛,廣泛應用於各種瘀血病証。如治血脈瘀阻之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可配伍砂仁、檀香用,如丹參飲(《醫學金針》);治癥瘕積聚,可配伍三棱、莪朮、鼈甲等藥用;治跌打損傷,肢體瘀血作痛,常與當歸、乳香、沒藥等同用,如活絡效靈丹(《醫學衷中參西錄》);治風濕痹証,可配伍防風、秦艽等祛風除濕藥用。
    3瘡癰腫毒  本品性寒,既能涼血活血,又能清熱消癰,可用於熱毒瘀阻引起的瘡癰腫毒,常配伍清熱解毒藥用。如治乳癰初起,可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如消乳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4熱病煩躁神昏,心悸失眠  本品入心經,既可清熱涼血,又可除煩安神,既能活血又能養血以安神定志。用於熱病邪入心營之煩躁不寐,甚或神昏,可配伍生地、玄參、黃連、竹葉等;用於血不養心之失眠、心悸,常與生地、酸棗仁、柏子仁等同用,如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反藜蘆。孕婦慎用。
    [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養血定志,通理關節,治冷熱勞,骨節煩痛,四肢不遂;排脹止痛,生肌長肉;破宿血,補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人經脈不勻,血鬱心煩;惡瘡疥癬,癭贅腫毒,丹毒;頭痛、赤眼;熱病煩悶。”
    2.《滇南本草》:“補心定志,安神寧心。治健忘怔忡,驚悸不寐。”
    3.《本草便讀》:“丹參,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療風而散結,性平和而走血,……味甘苦以調經,不過專通營分。丹參雖有參名,但補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餘,為調理血分之首藥。其所以療風痹去結積者,亦血行風自滅,血行則積自行耳。”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  主含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參酮I、丹參酮ⅡA、丹參酮ⅡB、丹參酮Ⅲ,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丹參酸甲酯、紫丹參甲素、紫丹參乙素、丹參新酮、丹參醇I、丹參醇Ⅱ、丹參醇Ⅲ、丹參酚、丹參醛等。水溶性成分主要含有丹參素,丹參酸甲、乙、丙,原兒茶酸、原兒茶醛等。
    2.藥理作用  能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進心肌缺血或損傷的恢復,縮小心肌梗死範圍;能提高耐缺氧能力,對缺氧心肌有保護作用;能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流速;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能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啟動纖溶,對抗血栓形成;能保護紅細胞膜。能調節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能保護肝細胞損傷,促進肝細胞再生,有抗肝纖維化作用。能促進骨折和皮膚切口的癒合。能保護胃黏膜、抗胃潰瘍。對中樞神經有鎮靜和鎮痛作用。具有改善腎功能、保護缺血性腎損傷的作用。具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多種桿菌、某些癬菌以及鉤端螺旋體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臨床研究  丹參舒心片(每片含丹參提取物0.2g),治療冠心病323例,結果症狀改善,總有效率為80.9%,心電圖改善的有效率為57.3(心血管疾病,197415)。複方丹參注射液4ml(含丹參、降香各4g)加入2.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40ml緩慢注入癱瘓肢體  對側頸動脈內,隔日1次,治療5次,共治療腦溢血10例,腦血栓19例,腦栓塞1例,結果總有效率96.7(上海中醫藥雜志,1987126)。以丹參注射液(ml含生藥1.5g)靜脈滴注,每日1次,每次1520ml,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104例,痊癒85例,總有效率97(陝西中醫,1980615)。複方丹參注射液12ml加入0.9%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滴注,療程20天,治療糖尿病並發末梢神經炎325例,結果使其症狀明顯改善,療效81.8(中西醫結合雜志,19882504)。此外,丹參上還廣泛用於治療慢性肝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脈管炎、硬皮病、流行性出血熱、過敏性紫癜、精神分裂症、肺炎、血管性頭痛、鼻炎等。
    4.不良反應  個別患者,會出現胃痛、食欲減少,口咽乾燥,噁心嘔吐,與丹參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有關,宜停藥,並可口服胃舒平、普魯苯辛等藥,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個別晚期血吸蟲肝脾腫大患者在服用大劑量丹參後會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應停用丹參,並給予止血劑、維生素等。丹參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全身皮膚瘙癢、皮疹、麻疹,有的還伴見胸悶憋氣,呼吸困難,甚則惡寒、頭暈,惡心嘔吐,煩躁不安,隨即面色蒼白、肢冷汗出、血壓下降,乃至昏厥休克等。應立即肌注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非那根等抗過敏藥,同時用中藥生脈散加減調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6 18:39:30 | 顯示全部樓層
【丹參】
學名:Salvia miltiorrhizaBge.
別名:赤丹參、紅根、血參根、大紅袍、紅根赤參。
起源分布:分布於我國遼寧、華北、華東、華南及陜西、湖南、四川、貴州等省區。
植株特性:唇形科之多年生草本,高約30~80公分。全株均被黃白色柔毛及腺毛;根細長有分枝,外皮紅色,內部則為紫黑色;莖為方形,葉對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3~7片,卵形,鈍齒牙緣。花為紫藍色或白色,唇形,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花期5~8月,果期8~9月。
栽培條件:生長於山坡、林下或是溪旁。
用途:丹參根含結晶性菲類化合物,如丹參酮、隱丹參酮等;其味甘,性寒。有活血袪瘀、消腫止痛、養血安神的功能。對治療冠心病和高血壓,治療腦血管疾病及肝炎等,均有療效。此外,對於冠狀動脈之循環,對促進其心肌細胞再生及增加血流量,均有效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6 18:4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名稱:丹參
分佈:分布全國各地。
成分:本品含二(酉字旁右昆)類(diterpene quinone),丹參酮(Tanshinone)Ⅰ、Ⅱ、ⅡA,羥基丹參酮(Hydroxytanshinone),甲基丹參酮,異丹參酮(Isotanshinone)Ⅰ、Ⅱ,異隱丹參酮(Isocryptotanshinone)等,酚二(草字頭下帖)類(phenolic di terpene),鼠尾草酚(Salviol)
藥理:本品甲醇抽出物對家兔血小板凝集試驗有抑制作用。
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丹參 (Saliva miltiorrhiza BUNGE)之乾燥根。
性狀:本品根頂部有殘留莖基,根長圓柱形,微曲,有支根、鬚根,表面棕紅至磚紅色,具粗糙縱皺或栓皮,老根表面作鱗片狀剝落。質脆易折,斷面帶角質或纖維性,皮部紫黑或磚紅色,木部灰黃或黃白色。氣弱,味甘微苦。
鑑別:一.官能檢查-以條粗,內紫黑色,有菊花狀白點馬佳。 二.組織鑑別-根橫切面鏡檢,木栓細胞扁平,含紫黑色物質。皮層薄壁絢胞呈切線延長,韌皮部狹,形成層環列,木部導管不規則放射狀。
功用:活血祛瘀,能擴張血管,安神寧心,排膿止痛。
主治:心絞痛,經痛經閉,血崩帶下,除煩熱,腸鳴腹痛,驚悸不眠,癥瘕積聚,惡瘡腫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6 18:46:05 | 顯示全部樓層
「丹參」的驚異療效

西方醫學對於因為血流紊亂而到達致命的階段,尚無有效的治療法。中醫學稱這種血流停滯的狀態為「瘀血」。
在最初異常的階段,能夠使血流恢復正常。亦即很早就確立了使血液清爽的「活血化瘀」的治療法。在治療時所使用的藥物,以「丹參」或「丹參製劑」為代表。本書介紹丹參及丹參製劑的優良效果,甚至提出以活血化瘀藥為主的綜合治療疾病「血液清爽綜合療法」的新構想。
隨著社會日趨高齡化,中醫學的治療作用在醫療現場愈來愈重要。由此意義來看,本書不只介紹利用「丹參」進行的治療,同時還將其當成新醫療的先驅,希望能夠幫助指出未來醫療的方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6 18:49:27 | 顯示全部樓層
活血化瘀護心血管防高血壓 選購 活血化瘀藥材    護心血管防高血壓
   
氣溫下降,易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好發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丹參、川七、紅花等中藥材,都有活血化瘀作用,可維護血管功能,再搭配其他中藥材來泡成茶飲,可通暢心血管,預防血管阻塞。 蘋果日報報導╱沈育如

四川產的川丹參   

丹參 要清香
產地:丹參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等作用,通常用於靜脈曲張、子宮肌瘤、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平時也可疏通血管,強化心血管。但血友病、大量出血的病患不宜用。產地主要以中國四川、安徽、甘肅與湖北為主,其中以四川出產的「川丹參」品質較佳,因四川的山多地形,再加上四季明顯的氣候,效用也較好。

挑選方式
1.品質佳的有清香味。
2.若有白色點狀物,代表發霉不新鮮。

泡茶飲 丹芎茶
材料:使用丹參1錢、川芎1錢。
作法:所有材料洗淨後以500cc沸水沖泡,燜約20分鐘即可,每天喝1次。
作用:可以活血化瘀、涼血消腫。
注意:不適用於牙齦出血、痔瘡出血、生理期間者。
      
      
雲南產的川七   

川七 選顆粒完整
產地:取川七草的根莖部位,切片或磨粉使用。川七有良好補氣補血作用,可增強免疫力、清熱活血、止血止痛,平時用於冠狀動脈硬化。但感冒及出血病患不宜。主要產在中國四川、雲南與江西一帶,其中以四川品質較佳。
  
挑選方式
1.顆粒完整而大,質堅實體重者佳。
川七粉   
2.川七粉要氣香而味微甘為佳。

泡茶飲 洛神茶
材料:川七1錢、洛神花5朵。
作法:材料洗淨後以500cc沸水沖泡,靜置20分後即可,1天喝1次。若用川七粉,先將5朵洛神花與500cc水煮15分鐘,倒入杯中再加1克川七粉攪拌即可,1天喝1次。
作用:活血化瘀、降血脂。
注意:牙齦或痔瘡出血、生理期間與有感冒症狀者停用。
      
      
藏紅花   

紅花 鮮紅有香氣
產地:紅花長於高緯度地區,可分來自西藏的「藏紅花」、原產歐洲西班牙的「西紅花」又稱「番紅花」,與中國四川的「川紅花」。產量少而價格高的西紅花與藏紅花,可用於活血養血,而川紅花則用於子宮肌瘤。但孕婦及大量出血者不宜。此外,紅花還可用來染色和做辛香料。

挑選方式
1.無論是哪種紅花,放入水中後水會逐漸染成黃色,紅花會慢慢地向下沈,花本身會呈現喇叭狀者為佳。
2.以色澤鮮紅、有光澤,體輕且有特殊香氣為佳。

泡茶飲 玫瑰紅花茶
材料:藏紅花1分、玫瑰5朵。
作法:材料洗淨後以500cc沸水沖泡,等約15分鐘即可。1天喝1次。
作用:可以活血化瘀,舒肝通經絡。
注意:不適用於孕婦及牙齦、痔瘡出血、生理期中經血量大者。
  
專家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師楊素卿   
年長者冬天 注意保暖
年長者在冬天更要注意保養,以維護心血管功能。早晨起床後要保暖,可加件外套與穿上襪子,睡眠更要充足,以避免血壓升高而中風。
台灣中醫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潮宗   
喝炒決明子茶 穩定血壓
除了丹參、川七與紅花外,冬天也可以用約1兩的炒決明子,以600cc的水煎煮15分鐘,每天喝可明目軟便,同時也可穩定血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6 18:52:59 | 顯示全部樓層
藥話丹參

丹參是一味常用中藥,別名紅根、紫丹參、血參根等,這是因其藥用的根部呈紫紅色之故。此外,民間還有將其稱作“丹心”的,這與流傳的一個感人故事有關。
相傳很久以前,東海岸邊的一個漁村裏住著一個叫“阿明”的青年。阿明從小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因自幼在風浪中長大,練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稱“小蛟龍”。有一年,阿明的母親患了婦科病,經常崩漏下血,請了很多大夫,都未治愈,阿明甚是一籌莫展。正當此時,有人說東海中有個無名島,島上生長著一種花開紫藍色、根呈紅色的藥草,以這種藥草的根煎湯內服,就能治愈其母親的病。阿明聽後,喜出望外,便決定去無名島採藥。村裏的人聽說後,都為阿明捏著一把汗,因為去無名島的海路不但暗礁林立,而且水流湍急,欲上島者十有九死,猶過“鬼門關”。但病不宜遲,阿明救母心切,毅然決定出海上島採藥。
第二天,阿明就駕船出海了。他憑著高超的水性,繞過了一個個暗礁,衝過了一個個激流險灘,終於闖過“鬼門關”、順利登上了無名島。上岸後,他四處尋找那種開著紫藍色花、根是紅色的藥草。每找到一棵,便趕快挖出其根,不一會兒就挖了一大捆。返回漁村後,阿明每日按時侍奉母親服藥,母親的病很快就痊癒了。
村裏人對阿明冒死採藥為母治病的事,非常敬佩。都說這種藥草凝結了阿明的一片丹心,便給這種根紅的藥草取名“丹心”。後來在流傳過程中,取其諧音就變成“丹參”了。沈正蓉/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常章富點評:上述故事讀後著實感人。故事中所說的“丹參”,始載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經、祛淤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等作用,適用於血淤、血熱、血淤兼熱或血熱兼淤所致的各種病證,尤為婦科、內科及外傷科證屬血淤兼熱者所常用。按故事所說,阿明的母親所患的崩漏病證,大概也是血淤兼熱所致,故服用本品收效。當今,該藥又被製成注射劑、滴丸等,用於心腦血管等病的治療,均有較好療效。
《健康時報》
參考資料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health/423264.ht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6 18:5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3780個美元。


丹蔘:

其味苦、其性平而降、其色赤、入心與包絡,能破宿血、 安生胎、墮死胎、調經血、除煩熱、功兼四物、為女科要藥。能治冷熱勞、骨節痛、風痺不隨、腸鳴腹痛、崩帶癥痂、血虛血淤之候。又能治目赤疝痛、瘡疥腫毒。
禁忌: 畏鹹水、忌醋及黎蘆。
品質:色赤肉實者佳。
用法:袪瘀活血可用2-5錢、大劑可用5---一兩、治脈管炎重用至12兩、但有出血傾向者不宜用大劑量。
用藥準則:本品藥性平和,但也有個別病例會有出血時間延長,故對出血性患者宜慎用丹蔘。
臨床上的應用:有四物之功為女科要藥
1、用於治療心脈阻滯所致的心絞痛、取其有疏通瘀滯、擴充血管的作用。輕者配檀香、砂仁等,血瘀而見陰虛者、配生脈飲。
2、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困難、痛經、產後惡露不下,可配桃仁、歸尾、紅花。
3、用於治療心血不足所致的神經衰弱、有心悸、失眠、煩躁不安、可配紫石英、龍骨、牡蠣、熟棗仁等。
4、用於治療肝鬱脅痛,適用於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變有肝脾腫大、肝功能差者、取其有袪瘀之力。
5、用於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適用於病情較輕者,常配當歸、元蔘、雞血藤等,如丹蔘通脈飲。
6、用於治療高血壓,取其有降壓和鎮靜的作用,可配合雞血藤和磁石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2-16 18:56:48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1636個美元。


丹參【名稱】 : 丹參/紫丹參【課本參考】 : Lotusea中草藥學   205.00頁
【分類】 : 活血化瘀藥 -- 活血調經 【功用】 : 活血祛瘀,涼血清心,養血安神。 【性味】 : 苦. 微寒。 【歸經】 : 肝、心、心. 【用法用量】 : 三錢至五錢,煎服。 【使用注意】 : 【藥名及炮製】 : 丹參、紫丹參(洗淨,曬乾,切碎用)炒丹參(清炒至微焦)豬心血拌丹參(用豬心血,黃酒拌後乾燥,增強養血安神作用) 【方例】 : 丹參飲(《醫宗金鑑》):丹參、砂仁、檀香治氣滯血瘀,胃脘疼痛。宮外孕方(《方劑學》廣州中醫學院編):丹參、赤芍、桃仁、乳香、沒藥治子宮外孕。複方丹參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丹參、三七、冰片治胸中憋悶,心絞痛。 【應用】 : 1.用於胸肋脅痛,風濕痺痛,癥瘕結塊,瘡瘍腫痛,跌仆傷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痛等病症。丹參活血祛瘀作用亦非常廣泛,尤以治療胸肋疼痛、癥瘕結塊,以及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具有良效,常與川芎配伍應用。惟藥性寒涼,用於血熱瘀腫病症尤為適宜。在治療胸腹疼痛屬於氣滯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藥同用。
2.用於溫病熱入營血、身發斑疹、神昏煩燥等症。丹參性寒,入血分而能涼血,入心經而能清心,故可用治熱入營血、身發斑疹,以及神昏煩燥等症,常與鮮地黃、犀角、玄參等藥同用。
3.用於心悸怔忡、失眠等症。丹參還有養血安神的作用,用於心悸失眠,常與酸棗仁、柏子仁等藥配合同用。此外,近年來臨床常用本品治療冠心病、心肌梗塞、肝脾腫大,子宮外孕等病症。
【文獻摘錄】 : 【備述】 : 1.丹參味苦性微寒,入心兼歸肝,專入血分,清而兼補。活血祛瘀作用廣泛,能治瘀血阻滯各種病症;入營涼血,療效顯著,能治熱病斑疹、熱毒瘡瘍。至於安神之央A配清心之品,用於熱入心包;配補益之品,則主失眠心悸。近時臨床用於心絞痛、脈管炎及肝脾腫大諸症,頗受讚譽。惟月經過多及孕婦當所忌用。
2.昔人有「一味丹參,它P四物」之說。查四物湯方(地黃、芍藥、當歸、川芎),隨君臣靈活之變化,藥物生熟、品種及藥用部份之改變,而有補血、活血之不同。而丹參活血之它鳥l,補血之力不足,謂之活血祛瘀之它P于四物則可,謂補血之用相等,則非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18 21:09:21 | 顯示全部樓層
丹參
性味:氣平而降,味苦
歸經:色赤,入心與包絡
功能:
(1)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墮死胎。
(2)調經脈,除煩熱,功兼四物,為女科要藥。
主治:
(1)治冷熱勞,骨節痛,風痺不隨。
(2)腸鳴腹痛,崩帶癥瘕,血虛血瘀之候。
(3)又治目赤,疝痛,瘡疥,腫毒,排膿生肌。
配伍:畏鹹水,忌醋,反藜蘆。
備註:
(1)「功兼四物」:一味丹參散,功兼四物湯。
(2)「風痺不隨」:手足緩散不隨人用,經曰: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
(3)鄭奠一曰:丹參養神、定志、通利血脈,實有神驗。


本草備要 清朝 汪昂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18 21:09:58 | 顯示全部樓層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4975個美元。


丹參
【英文名】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別名】紅根、大紅袍、血參根、血山根、紅丹參、紫丹參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的乾燥根及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

注:同屬植物尚有以下數種,在不同地區也作丹參入藥:(1)南丹參Salvia bowleyana Dunn;(2)甘肅丹參Salvia przewalskii Maxim.;(3)褐毛丹參Salvia przewalskii Maxim. var. mandarinorum (Diels) Stib.;(4)雲南丹參(滇丹參、石山丹參、紅青菜)Salvia yunnanensis C. H. Wright,雲南地區以“紫丹參”入藥;(5)土丹參(地鼠尾)Salvia kiaometiensis Levl., f. pubescens Stib.;(6)白花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var. alba C. Y. Wu et H. W. Li,mss.。此外,白背丹參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三對葉丹參S. trijuga Diels 和小丹參S. plectranthoides Girff.某些地區也作丹參入藥。

【製法】 酒丹參:取丹參片,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乾。

【性狀】本品根莖短粗,頂端有時殘留莖基。根數條,長圓柱形,略彎曲,有的分枝並具須狀細根,長10?20cm,直徑0.3?1cm。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粗糙,具縱皺紋。老根外皮疏鬆,多顯紫棕色,常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脆,斷面疏鬆,有裂隙或略平整而緻密,皮部棕紅色,木部灰黃色或紫褐色,導管束黃白色,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栽培品較粗壯,直徑0.5?1.5cm。表面紅棕色,具縱皺,外皮緊貼不易剝落。質堅實,斷面較平整,略呈角質樣。

【鑑別】

(1) 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煎煮15?2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黏稠狀,放冷後,加乙醇3?5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數滴,點於濾紙條上,乾後,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亮藍灰色熒光。將濾紙條懸掛在濃氨溶液瓶中(不接觸液面),20分鐘後取出,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淡亮藍綠色熒光。

(2) 取〔鑑別〕(1) 項下的濾液0.5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汙綠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試管中,振搖,放置 1小時,濾過,濾液揮乾,殘渣加醋酸乙酯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參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丹參酮ⅡA 對照品,加醋酸乙醋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色彩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暗紅色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烷-水(15:5) 為流動相;偵測波長為270nm。 理論板數按丹參酮ⅡA 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丹參酮ⅡA 對照品1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丹參酮ⅡA 16μ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0.3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 小時,放冷,密塞,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丹參酮ⅡA(C19H18O3)不得少於0.20%。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痺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

【使用方式用量】 9?15g 。

【注意】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18 21: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丹參〔山草〕
{破心包血瘀,安神志}
丹參〔耑入心包絡,兼入肝。〕味苦色赤,性平而降〔時珍曰:五參五色配五臟,
故人參入脾,曰黃參;沙參入肺,曰白參;玄參入腎,曰黑參;牡蒙入肝,曰紫參;
丹參入心,曰赤參;其苦參則右腎命門藥也,故人捨紫參而稱苦參,未達此義。〕,
書載能入心包絡破瘀一語,已盡丹參功效矣。然有論其可以生新安胎,調經除煩,
養神定志,及一切風痺,崩帶癥瘕,目赤疝痛,瘡疥腫痛等症;〔時珍曰:
按婦人明理論云「四物湯治婦人病,不問產前產後,經水多少,皆可通用,
惟一味丹參散主治與之相同。」蓋丹參能破宿血,補新血,安生胎,落死胎,
止崩中帶下,調經,其功大類當歸、地黃、芎藭、芍藥故也。〕

清?黃宮繡纂??本草求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18 21:27:39 | 顯示全部樓層
丹參

【性味】氣味苦、微寒,無毒。
【功效】主心腹邪氣,腸嗚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

張隱菴曰:
丹參、元參,皆氣味苦寒,而得少陰之氣化:但元參色黑,稟少陰寒水之
精,而上通於天;丹參色赤,稟少陰君火之氣,而下交於地。上下相交,則中
土自和。
故元參下交於上,而治腹中寒熱積聚。丹參上交于下,而治心腹寒熱積聚
。君火之氣下交,則土溫而水不泛溢,故治腸鳴幽幽如走水。破癥除瘕者,治
寒熱之積聚也。止煩滿益氣者,心腹之邪氣也,夫止煩而治心邪,止滿而治腹
邪,益正氣所以治邪氣也。

陳修園曰:
今人謂一味丹參,功兼四物湯,共認為補血行血之品,為女科之耑(音“ 專”)藥,而丹參之真功用掩矣。

神農本草經讀 --- 清 -- 陳修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18 21:29:11 | 顯示全部樓層
丹參     

【藥用】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的根及根莖。
【性味與歸經】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
【功效】活血祛瘀,涼血清心,養血安神。
【臨床應用】
1.用於胸肋脅痛,風濕痺痛,癥瘕結塊,瘡瘍腫痛,跌仆傷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痛等病症。丹參活血祛瘀作用亦非常廣泛,尤以治療胸肋疼痛、癥瘕結塊,以及月經不調、經閉經痛具有良效,常與川芎配伍應用。惟藥性寒涼,用於血熱瘀腫病症尤為適宜。在治療胸腹疼痛屬於氣滯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藥同用。
2.用於溫病熱入營血、身發斑疹、神昏煩燥等症。丹參性寒,入血分而能涼血,入心經而能清心,故可用治熱入營血、身發斑疹,以及神昏煩燥等症,常與鮮地黃、犀角、玄參等藥同用。
3.用於心悸怔忡、失眠等症。丹參還有養血安神的作用,用於心悸失眠,常與酸棗仁、柏子仁等藥配合同用。此外,近年來臨床常用本品治療冠心病、心肌梗塞、肝脾腫大,子宮外孕等病症。
【處方用名】丹參、紫丹參(洗淨,曬乾,切碎用)炒丹參(清炒至微焦)豬心血拌丹參(用豬心血,黃酒拌後乾燥,增強養血安神作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按語】
1.丹參味苦性微寒,入心兼歸肝,專入血分,清而兼補。活血祛瘀作用廣泛,能治瘀血阻滯各種病症;入營涼血,療效顯著,能治熱病斑疹、熱毒瘡瘍。至於安神之功,配清心之品,用於熱入心包;配補益之品,則主失眠心悸。近時臨床用於心絞痛、脈管炎及肝脾腫大諸症,頗受讚譽。惟月經過多及孕婦當所忌用。
2.昔人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之說。查四物湯方(地黃、芍藥、當歸、川芎),隨君臣靈活之變化,藥物生熟、品種及藥用部份之改變,而有補血、活血之不同。而丹參活血之功有餘,補血之力不足,謂之活血祛瘀之功同于四物則可,謂補血之用相等,則非矣。
【方劑舉例】丹參飲(《醫宗金鑑》):丹參、砂仁、檀香治氣滯血瘀,胃脘疼痛。宮外孕方(《方劑學》廣州中醫學院編):丹參、赤芍、桃仁、乳香、沒藥治子宮外孕。複方丹參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丹參、三七、冰片治胸中憋悶,心絞痛。


中草藥入門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2-18 21:29:37 | 顯示全部樓層
丹參
味苦微寒。
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
一名卻蟬草。
生川谷。

<>戰國秦漢?佚名(清孫星衍本摘錄)??神農本草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1:09 PM , Processed in 0.0269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