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9|回復: 0

思考的原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3-26 04:18: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1250個美元。


看100本暢銷書,不如讀1本經典書

21世紀的閱讀有新趨勢:從台灣、英國到美國,全球都掀起閱讀經典書的熱潮。經典書也是書的「原點」,我們稱之「原點書」。

文?鄭呈皇

一股讀「經典書」的風潮,正從歐美吹向台灣。

九月份大學開學,攤開台大外文系的一年級必修課,《莎士比亞詩集》、《聖經》出現在課程表上。去年台大首度宣布,將撥出經費推動全校師生「閱讀經典」。

元智大學也於今年首度開設「經典五十」課程,規定大一新生到畢業前,至少需讀完十本中西經典書單。這些書許多都是超過百年以上的書籍,包括《道德經》、《論語》等。

十月二日下午,元智大學的「孫子兵法成功學」課堂,只見學生們手上都拿著一大本《孫子兵法》魚貫進入教室,企圖在這本二千五百年前、六千多字的書中尋求成功道理。

國內這股剛萌芽的讀經典書風氣,其實在國外早有跡可循。

早自一九八五年,三位哈佛大學的研究生,訪問校內各學科的知名教授,問他們「什麼書在你的思想形成過程中產生幫助?」在這一百名哈佛教授的回答中,他們所開列的書單全都是經典:如大仲馬的《三劍客》,使其中一位教授成為「和平主義者」;但丁的《神曲》給了另一位教授「一個方向感,一種踏實感」;柏拉圖的《理想國》則使另一位教授開始思索「人如何在混亂無序的世界中生活」等問題。這些經典名著書單及對教授們的啟發,後來被編集成《哈佛書架》一書。

不止校園,二○○三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舉辦「大閱讀」(The Big Read)活動,由民眾票選出一百本最受喜愛的小說,其中,包括《傲慢與偏見》、《戰爭與和平》、《簡愛》等列名,因為活動大受歡迎,英國民間掀起一股重返經典文學浪潮。今年,美國著名的「國家人文藝術基金會」(NEA)也推出美國版「大閱讀」,選出《大亨小傳》等經典文學作品在各地推廣閱讀,引發民眾熱烈討論。

經典是什麼?
具原創概念,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智慧

大家都重拾經典,但何謂經典書?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說:「凡符合經過時間篩選、具有原創概念、有系統化的書寫三個條件的書籍」,他並賦予其一個新名詞:「原點書」。

但走進書局,你會發現排行榜上的都是新書,所謂的經典好書都躲在角落,乏人問津。為何此刻全球陸續掀起閱讀原點書的風潮呢?

「許多市面上的書不值得一看。」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直言。元智大學通識教育主任王立文也說:「十年後,九○%以上現在的暢銷書都會消失。」因為,現在的書多半只是知識或資訊,然而,「經典書籍都是經過時代淬煉而留下來的智慧」。

郝廣才歸納,現代人時間的機會成本高昂,因此,最有效率的閱讀方式 ,就是回歸原點去閱讀。「從原點出發,才有力量,」他解釋,原點書裡有原創力,而不是複製的知識,是思考的原點。

他笑說:「像前幾年流行的《EQ 》,其實你只要看完《紅樓夢》,就知道EQ不好的人有多倒楣!而《從A到A+》這本書的精髓,《孫子兵法》裡也早就涵蓋。」

推動閱讀「原點書」課程的王立文進一步說,「許多人讀大前研一的《專業》,其實更應該回去看《柏拉圖對話錄》。」因為《專業》裡講的議論力,其實就是柏拉圖與他弟子的辯論。

為何讀經典?
從原點出發才有力量、效率高

從實際數字來推算,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在《閱讀的風貌》就提到,從西漢到清末,兩千年來出版的書籍,現存大約有十五到十八萬種,而以目前每年整個華文書市場,就超過十三萬冊,約同過去兩千年的書籍加總。
除了大學生,原點書也出現在企業家桌上。

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永豐金控執行長盧正昕都大力推崇曾國藩傳記。復華期貨董事長姒元忠更是從《戰國策》、《左傳》的歷史傳記中,「以史鑑今,反思自己」。

姒元忠出身富裕家庭,但國二時,父親生意失敗,一夕間財產全被查封。「那段時間原本都拿錢來給我父親的好朋友,全都不見了。」他忘不了那些原本是朋友和家人的臉龐,「我覺得那是一種背叛。」

但十多年前,他無意間讀到歷史上,「韓非因為最要好的同學李斯嫉妒他,而被害死」的故事後,他恍然大悟,原來連最好的朋友都會背叛,那些原本與父親稱兄道弟的人,一夕間背叛,又如何呢?不都是人性嗎?

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夫人、現任信誼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說,她閱讀經典帶來的好處是「學會和生死共處」。

第一次接觸《金剛經》時,她的感受不深,直到二十多年前,公公過世,她重讀此書,才有所領悟。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才發現人不要想太多,生死離別也是一樣。」她也對親人的逝去也逐漸釋懷。她說:「經典就是一回相見一回美。」
發表於 2007-3-26 09:10:24 | 顯示全部樓層

剛開始能讀到ㄧ本好書 >> 是運氣.

能閱讀 >> 更是福氣.

願大家 福慧雙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7-3-27 05:37:45 | 顯示全部樓層
趣聯妙對》古今名人 讀書聯

張恤民


古今賢聖名人愛讀書者眾,除自勉,也勸人:


詩人陸游自幼酷愛讀書,曾在自己書房裡掛聯一副:

萬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暗送流年



朱熹為白鹿洞書院題寫的讀書聯,也是他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

傍百年樹
讀萬卷書




清代詩人、書法家何紹基題聯:

愛書不厭如平壑
戒酒新嚴似築堤


指出人不僅要喜歡讀書,而且要博覽群書,勤奮鑽研,只要認真地學習,當學有收穫,自然能夠填平前進道路中的溝溝坎坎,才能順利前進,達到目標。



清代學者程祖洛,為激發自己立志苦學,以形象的手法,題一聯懸於書齋:

醴泉無源  芝草無根  人責自立
流水不腐  戶樞不蠹  民生在勤




吳敬梓題聯自勉:

讀書好  耕田好  學好便好
創業難  守成難  知難不難


該聯闡明了讀書和創業的各自意義。



清代大臣王之春題寫了一副讀書聯為:

少讀書   便是低天分
行刻薄   真乃大糊塗


作者指出所謂「低天分」是因為「少讀書」。




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曾給一位青年王漢秋題寫了一副讀書聯為:

有關國家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




周恩來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時,寫下了自勉聯,顯示了其抱負、情操和治學態度:

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7 12:41 PM , Processed in 0.0213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