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06|回復: 0

[原創]学易杂谈──<推背图>识真辨伪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4-16 09:46: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学易杂谈──<推背图>识真辨伪

《推背图》是中国预言中最为着名的奇书之一,相传为唐朝贞观年中李淳风和袁天罡所。史料中最早见于元朝顺帝至正六年编撰之《宋史  艺文志》,列为五行家的作,不题撰人,南宋岳珂《桯史》以为唐代李淳风撰。
从唐朝后期开始,多人为了证明自己受命于天而改动《推背图》,以至于《推背图》有多个版本流传,最为流行的是六十回本。宋朝时赵匡胤曾试图规定一个被其篡改过的标准版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尝篡改以表顺应天命(侵略中国)。其他篡改更不可胜数矣。
  现今所见的以明末金圣叹批本最为`正宗',属宫廷典籍,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流入民间。打着袁天罡李淳风的金字招牌,附上才子金圣叹的批注,在术数界是很响当当的。
  历代引用《推背图》评论国是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此书到底是不是真实出自李袁之手却鲜有细辨者。当然,这是一宗事隔一千三百余年的无头公案,即便是福尔摩斯再生,或请李昌钰博士来寻找线索,都不是能寄予厚望的。
  后人在批注《推背图》时绝大多数都是着眼于图形谶语诗句上,极少见有提及其卦象部分的,这是很大的缺失。须知所对应之卦乃是根基,绝对不能忽视。从作品中能否正确引用易卦即可看出作者对易经的理解程度,因而可以判断作者的真正水平,这有点象考证某一画作是否真实出自某大师之手一样,是判断其真伪的有效方法。
  将《推背图》计六十回之卦名与干支的对应列表如下:

甲子乾  丙戌履  癸未同人 庚午无妄 乙丑  庚戌讼  丙寅  丁卯否  
己亥小畜 丁亥中孚 甲午家人 庚子益  丁酉巽  己酉涣  戊子渐  戊辰观  
壬申大有 乙酉睽  甲辰离  辛丑噬嗑 丙午鼎  丁未未济 乙巳旅  辛未晋  
口口大畜 甲申损  壬午贲  壬寅颐  癸卯蛊  戊申蒙  辛巳艮  己巳剥  
丁巳  庚申兑  丁丑革  戊戌随  丙申大过 辛酉困  壬戌咸  癸亥萃  
戊午需  甲戌节  丙子既济 乙亥屯  乙未井  癸酉坎  口口蹇  己未比  
丙辰大壮 口口归妹 戊寅丰  己丑震  壬辰恒  辛卯解  口口小过 庚寅豫  
乙卯泰  甲寅临  己卯明夷 癸丑复  癸巳升  庚辰师  口口谦  壬子坤  
    另:同人多配对了一个干支──辛亥。
   
  这一对应关系无疑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但似乎并未能体现易理五行的精髓。从十二辟卦的干支排列可看见一斑。
卦  月建    推背图干支
复   子      癸丑  
临   丑      甲寅   
泰   寅      乙卯   
大壮  卯      丙辰   
   辰      丁巳   
乾   巳      甲子   
   午      乙丑   
   未      丙寅   
否   申      丁卯   
观   酉      戊辰   
剥   戌      己巳   
坤   亥      壬子   

显然,推背图之卦与干支的对应是下过功夫的,可能由于作者功力未够,故未能顾及月建之关系,其他卦就更是顾此失彼,五行紊乱了。或许有认为这里的六十甲子仅是一组序号,与易卦并无对应关系。但从十二辟卦之天干及地支有规律的顺序看,此说是不能成立的。如此水平肯定不是出自李淳风袁天罡一类经典大师级的手笔。有人考证认为:在唐太宗至唐高宗年代,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推背预言。看来是有道理的。
看来推背图是伪作者盗用了李袁之名,李袁后人大可对他提出知识产权的诉讼。金才子擅自批注,不知是否要负上连带的民事责任?需要请示法官大人了。哈哈。
發表於 2007-5-16 15:22:36 | 顯示全部樓層

<推背图>识真辨伪

<推背图>识真辨伪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5-16 23:23:29 | 顯示全部樓層
學易雜談──<推背圖>識真辨偽《推背圖》是中國預言中最為著名的奇書之一,相傳為唐朝貞觀年中李淳風和袁天罡所。史料中最早見於元朝順帝至正六年編撰之《宋史藝文志》,列為五行家的作,不題撰人,南宋嶽珂《桯史》以為唐代李淳風撰。從唐朝後期開始,多人為了證明自己受命於天而改動《推背圖》,以至於《推背圖》有多個版本流傳,最為流行的是六十回本。宋朝時趙匡胤曾試圖規定一個被其篡改過的標準版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亦嘗篡改以表順應天命(侵略中國)。其他篡改更不可勝數矣。  現今所見的以明末金聖歎批本最為`正宗',屬宮廷典籍,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流入民間。打著袁天罡李淳風的金字招牌,附上才子金聖歎的批註,在術數界是很響噹噹的。  歷代引用《推背圖》評論國是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但此書到底是不是真實出自李袁之手卻鮮有細辨者。當然,這是一宗事隔一千三百餘年的無頭公案,即便是福爾摩斯再生,或請李昌鈺博士來尋找線索,都不是能寄予厚望的。  後人在批註《推背圖》時絕大多數都是著眼於圖形讖語詩句上,極少見有提及其卦象部分的,這是很大的缺失。須知所對應之卦乃是根基,絕對不能忽視。從作品中能否正確引用易卦即可看出作者對易經的理解程度,因而可以判斷作者的真正水平,這有點象考證某一畫作是否真實出自某大師之手一樣,是判斷其真偽的有效方法。  將《推背圖》計六十回之卦名與干支的對應列表如下:甲子乾  丙戌履  癸未同人 庚午無妄 乙丑  庚戌訟  丙寅  丁卯否  己亥小畜 丁亥中孚 甲午家人 庚子益  丁酉巽  己酉渙  戊子漸  戊辰觀  壬申大有 乙酉睽  甲辰離  辛醜噬嗑 丙午鼎  丁未未濟 乙巳旅  辛未晉  口口大畜 甲申損  壬午賁  壬寅頤  癸卯蠱  戊申蒙  辛巳艮  己巳剝  丁巳  庚申兌  丁醜革  戊戌隨  丙申大過 辛酉困  壬戌鹹  癸亥萃  戊午需  甲戌節  丙子既濟 乙亥屯  乙未井  癸酉坎  口口蹇  己未比  丙辰大壯 口口歸妹 戊寅豐  己醜震  壬辰恒  辛卯解  口口小過 庚寅豫  乙卯泰  甲寅臨  己卯明夷 癸醜複  癸巳升  庚辰師  口口謙  壬子坤      另:同人多配對了一個干支──辛亥。   這一對應關係無疑是經過仔細推敲的,但似乎並未能體現易理五行的精髓。從十二辟卦的干支排列可看見一斑。辟卦  月建    推背圖干支複   子      癸醜  臨   醜      甲寅   泰   寅      乙卯   大壯  卯      丙辰      辰      丁巳   乾   巳      甲子      午      乙丑      未      丙寅   否   申      丁卯   觀   酉      戊辰   剝   戌      己巳   坤   亥      壬子   顯然,推背圖之卦與干支的對應是下過功夫的,可能由於作者功力未夠,故未能顧及月建之關係,其他卦就更是顧此失彼,五行紊亂了。或許有認為這裏的六十甲子僅是一組序號,與易卦並無對應關係。但從十二辟卦之天干及地支有規律的順序看,此說是不能成立的。如此水平肯定不是出自李淳風袁天罡一類經典大師級的手筆。有人考證認為:在唐太宗至唐高宗年代,根本就不存在這個推背預言。看來是有道理的。看來推背圖是偽作者盜用了李袁之名,李袁後人大可對他提出知識產權的訴訟。金才子擅自批註,不知是否要負上連帶的民事責任?需要請示法官大人了。哈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3-29 22: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但凡亂世多事之秋  ,  都有讖緯流行  ,  有高低層次不等  ,
推背圖無疑是高手作品  ,  古人有 " 托名 " 於更古名人的
習慣  ,  故是否 李淳風 所著  ?  按 史書記載  ,  李淳風 著
有 " 乙巳占 " , " 乾坤秘奧 " , " 五行元統 " , " 麟德曆 " 等
多種  ,  而 宋史 ?藝文志 五行類 " 洛中記異錄 , 甲子歌 "
有 推背圖 書名  ,  但無載作者姓名  ,  從歷史傳記零碎搜
集資料  ,  始見於 殘唐五代  , 因為當時天下大亂  ,  讖緯
流行  ,  有人據 推背圖 知有王者出於 吳越  ,  而其名有 "
開口張弓 " 的讖文  ,  當時知道的人無不將自己及兒子名
改有 " 弘 " 字配合  ,  最後揭鐘是 宋太祖父親 趙弘殷 , 其
後趙康胤得位  ,  有大殺術數天文之士  ,  並有攪亂 推背
圖的說法  ,  自此推背圖一書綿綿不絕 。

推背圖由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減去最四卦而成  , 此六十
四卦正是 京房六十四卦  ,  只要由 乾為天  , 天風姤 , 天
山遯 , 天地否 , 風地觀 , 山地剝 , 火灺晉 , 火天大有 , 坎
為水 , 水澤節? ?  順序排列  ,  如此類推便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3-31 06:55:13 | 顯示全部樓層
推背圖之卦的甲子順序是在京房八宮六十四卦基礎上排出的,但經過一些調整,例如:庚午無妄、甲午家人、丁酉、壬戌咸等,而癸未之同人应为大畜,或是传抄笔误所致。至於為何作此改變,未想出原因,不便妄評。其中缺陷以硬把兌宮後四卦集中不排最欠理據,有點黔驢技窮之狀。謝交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5-23 00:04: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留指爪 於 2009-3-31 04:55 發表。
推背圖之卦的甲子順序是在京房八宮六十四卦基礎上排出的,但經過一些調整,例如:庚午無妄、甲午家人、丁酉巽、壬戌咸等,而癸未之同人应为大畜,或是传抄笔误所致。至於為何作此 ...


個人以為目前以『黔驢技窮之狀』來評論推背圖內的錯排,尚言之過早...

莫忘了

易亦有三義:
一、不易。
二、變易。
三、簡易。

目前各人手上常用於『推背論盤』內所用之推背圖版本有維基百科,自由百科全書內之推背圖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6%8E%A8%E8%83%8C%E5%9C%96#.E9.87.91.E8.81.96.E6.AD.8E.E5.BA.8F

以及...
http://tbt.firedale.com/Default.asp

二大版本(個人尚未抽空對照是否相同版本)
但不論其真偽情況,個人以為那是所謂『變易』之故而來,畢竟!易共64卦合計384爻,經容納60甲子內既有60*64等於變易為3840爻(代表無限浩瀚廣大),所謂之『錯排』當然爾是不按牌理出牌(排版),故而以『錯排』替以易之三易之『變易』情況,很巧....

下週一剛好遇上2009/05/25庚午日 之
第七象 庚午 震下乾上 無妄
第七象 庚午 震下乾上 無妄
讖曰:
旌節滿我目 山川跼我足
破關客乍來 陡令中原哭

頌曰:
螻蟻從來足潰堤 六宮深鎖夢全非
重門金鼓含兵氣 小草滋生土口啼

金聖嘆:「此象主藩鎮跋扈及吐蕃入寇中原。」


時間若充裕,個人會在專版內

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622&extra=page%3D1

詮釋出類似《錯排》變易之卦象應用於台股走勢與預測....在請驗證與賜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5-24 07: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考證預測方法,不能只著眼於某一測點的對與錯,特別讖語性的解答。方法的原理是基礎。如果這一種排法是變易,那一種排法也是變易,而不考證其淵源和是否有理據,那不是研究學問的好方法。坊間<推背圖>中易卦與干支的對應,只取京房順序作個別調整,莫顧陰陽五行協調,連十二辟卦都偏離甚遠,豈能是袁李等殿堂級易測大師之手筆。應是後人變易之作吧。姑妄聽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5-24 23:24:09 | 顯示全部樓層
咦!如斯所言,那豈不學會所有基礎後都可替人或本身撰寫一生之“個人推背圖”乎?

千年經典絕作精後人修改多半難免,依循正規是應該,故個人以為『推背圖』屬靈創預言未來作品而非依循學問作品,故其中對與錯似乎就顯的不是重要,也未必需要依循正規而創,終究...此冊屬弦外預言、靈創、靈動之作,預言之冊,也或後居古人認為天機不宜過度全洩,故而善意修飾也未定....

在者,易云:世事不外乎變化!
不知變不能化者,被革!
知變能化者,用革!



對與錯視為『變』,畢竟...
對未必正,正也未必對。
錯未必斜,斜也未必正。

依時勢所需而變,此乃先知或預言之理。

謝交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5-25 02:12:30 | 顯示全部樓層

軍師借針刺圖

至於現今推背圖是否真偽問題,這裡倒發現一位自稱李淳風轉世而來的大大師人物....問他最清楚不過了...
http://www.n168.com.tw/photo.htm

還能進入通靈校正推背圖

http://www.n168.com.tw/080915.htm

但在下可不保證 他是否布袋戲看太多而得狂想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9-5-26 06:37:18 | 顯示全部樓層
若簡單歸納為靈創靈動之作,不究其真偽,那就不必討論了。至於自稱甚麼李淳風轉世的,認真學易者會真的相信嗎? 不用卜應可知。謝交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05:33 PM , Processed in 0.0218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