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5|回復: 0

巷內零竊盜,37戶像個大家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5-15 07:5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時報 A10/社會新聞 2007/05/14

睦鄰合組聯誼會,代餵寵物,教小孩功課…

【林美忠?宜蘭報導】

  全家人外出,家裡失火怎麼辦?出國旅行,愛犬沒人飼養,怎麼辦?家中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如何出門辦事?子女功課若不會,問誰?

  住在宜蘭市女中路三段五十九巷的一群居民,由打招呼、認識、相互幫忙中,體會到好鄰居的優點數不完,兩個多月前正式成立睦鄰聯誼會,有卅七戶人家熱情加入,使上述問題迎刃而解,還舉辦造訪社區名勝古蹟、健行等樂趣,為「遠親不如近鄰」作了最佳見證。

  失火了 厝邊打手機叩屋主

  「媒體常報導,獨居老人死在住處,到發臭才被發現,很不可思議」,從市公所主任秘書退休兩年的聯誼會長黃國陳說,小時候一隻雞不見了,四鄰馬上知道、幫著找,現在的人卻冷漠到這種程度,連住樓上樓下的都不認識、老死不相往來,實在可悲。

  有感於此,黃在十多年前主動和巷內的住戶點頭、問好,互換名片,了解對方的姓名、工作和家裡的情況,進而相約各帶全家大小,一齊健行踏青。

  幾個月前,巷內發生火警,屋主及火場鄰近的三戶人家剛好外出,大門深鎖,鄰人除打一一九之外,也打行動電話請他們趕回,迅速打開大門,讓消防隊員順利滅火。

  除了發生意外相互通報之外,家裡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想出門辦事,實在很傷腦筋,聯誼會成立後,大有左鄰右舍可幫忙照料;出國旅遊,就將鑰匙交給會員,代為餵食家裡的貓、狗、金魚,還幫盆栽、花卉澆水;臨時有事,也可請鄰人順道接送小朋友上下學。

  大會手冊載明會員的姓名、行動電話、職業、工作地點,還包括子女的姓名,使原本住在同一條巷內的「陌生人」,相互認識,連對方子女的名字都叫得出來,還知道讀那所學校、是幾年級的學生,偶而還握握手,顯得特別親切。

  黃國陳說,聯誼會好處多多,電線地下化反映多時,如石沈大海,以聯誼會公文出門沒多久,馬上辦妥;打掃時,不約而同,由門口掃到馬路,整條巷子乾乾淨淨,環境煥然一新,各家的車子更是不敢亂停。

  爭建設 公文一出馬上辦妥

  大夥相互熟識以後,有陌生人一進巷子,馬上有人上前打招呼,代為引導要找的親友,也讓前來探路的宵小知難而退,巷內是零竊盜。

  住戶們以退休及現任的老師、公務員為主,其他還有警員、水電、米行、人力仲介等各行各業,必要時總有「專業鄰居」可供諮商。

  疑難雜症 各行各業當顧問

  蘭陽女子高中退休老師盧景圳說,巷內的學生最幸福了,如果功課不懂,有一大堆退休老師可指導;宜蘭大學退休老師林清福,是森林水生植物專家,郊遊時成了最佳解說員;縣府退休人事室主任常志雲、法院退休書記官楊連同,是大家免費的洽公和法律顧問。

  不住在巷內的進士里長陳正達、鄰長許清吉,也應邀入會,安排到鄰近的育才國小、鑑湖堂等景點作親子遊,讓大家了解、貼近社區。

  黃會長說,睦鄰聯誼會小而美,有效打破人與人之間的無形藩籬,讓左鄰右舍變得好禮貌、好親切、好關懷,歡迎大家依樣畫葫蘆,重拾古早農村社會好厝邊的風氣、傳統美德,共享「我為鄰人、鄰人為我」的樂趣和溫馨。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7 12:23 AM , Processed in 0.0206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