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8|回復: 0

莫內印象派,白內障作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5-16 09:55: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5167.jpg

印象派先驅莫內(左下圖)一九一二年被診斷出患有白內障,但直到一九二三年他才接受手術治療。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利用電腦模擬,揭開白內障對莫內繪畫的影響之謎。

研究人員以莫內六十歲的畫作「睡蓮池」(左上圖所示是可能的實景)為藍本,以電腦模擬白內障的影響效果,結果所看到的景物模糊不明、顏色轉變、出現黃綠色的混濁陰影(如右上圖所示)。

領導該研究的瑪墨爾教授說,該結果顯示莫內動手術前,視力受到嚴重影響,「無法真正判斷所見之物,視力變得越來越褐色化。」

此外,他認為,莫內之所以在這些畫作上使用鮮豔色彩,可能是他憑著記憶來運用顏色,也可能是為補償他的偏黃視力,而過度使用了藍色(如右下圖)。

(摘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發表於 2007-5-16 16:41:12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種研究思維倒是有趣,不過莫內之所以用很多藍色是因為印象派認為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會呈現偏黃色調,而陰影則反映天空的藍調,所以多以寒暖色對比作畫,不止是莫內這樣畫,印象派幾位大師如"畢沙羅"等的作品也是如此。
印象派繪畫思想受到當時科學發現色彩構成三原色影響,早期印象主義作品幾乎都用紅、黃、青三色點描而成,進入中期之後才開始加入更多色彩,到晚期已經不再用三原色方式處理色彩,筆觸也由點狀變成短筆觸,但在色彩使用上,記錄陽光下的顏色總是鮮豔的,西方繪畫也是在此期跳出過去古典形式的褐色世界。
身為畫家必須眼力比一般人高,對色彩差的敏感度要強,在藝術手段加以誇張下,色彩彩度與飽和度被提高,畫家筆下的世界當然要比真實世界繽紛很多。

[ 本帖最後由 雪玄子 於 2007-5-16 04:43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7 03:00 PM , Processed in 0.0231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