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08|回復: 0

轉貼:日本改造中國名著的爭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2-26 15:35: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日本的電影版《西游記》因其某些劇情和人物設計偏離原著,在中國網絡上引發了激烈爭辯。對中國四大名著情有獨鍾的日本人究竟是以怎樣的視角和動機來理解和闡釋?對於中華文化遭遇特殊的『日式料理』,是高舉『凡日必反』的大棒殺之,還是應該在熱議之後進行冷思考,為傳統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煥發生機和活力『尋求真經』?
  《西游記》成了『唐僧肉』
  日本版的唐僧就比美國版的、或香港版的唐僧更『瘋狂』,更具有『顛覆』意義嗎?
  日前,一則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中國網民們的極大關注和激烈爭辯:由日本某公司投資的電影《西游記之大戰金角銀角》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將輾轉於橫店、寧夏、湖南、甘肅、安徽、廣西和內蒙古等地取景拍攝。在某門戶網站專門設計的『你對日本來華拍攝《西游記》的看法?』的調查結果顯示,投反對票的網友高達82%,理由是『《西游記》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不允許惡搞。』
  想當初吳承恩寫這部神話小說時,也絕料想不到在數百年後,《西游記》真的成了現代人眼中的一塊『唐僧肉』。它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外也反復地被改編成多個版本的電影、電視、動漫畫圖書,被發掘出妙招百出的『生財之道』。而在日版《西游記》裡,吸引日本觀眾的一大『賣點』、卻也是在中國網民中最具爭議性的『焦點』,則是由女演員反串唐僧一角,靈氣逼人的深津繪裡剃光頭,披上雪白僧侶服,說她是菩薩似乎還更有說服力一些。
  ——網絡激辯
  在某門戶網站調查中,對於能否接受《西游記之大戰金角銀角》來華拍攝的辯論,分成了壁壘分明的兩派。
  有的人說:『堅決不能!《西游記》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不允許惡搞!這部電影嚴重偏離原著,歪曲惡搞人物形象,太過分了!我們不能縱容別人惡搞民族文化經典!』
  有的則說:『能!任何人、任何民族都可以對世界包括各國經典有不同的理解與表述,就像莎翁戲劇被模仿改造一樣,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要事事都上昇到民族情緒!』
  另一個著名網站的社區討論版塊裡,日版《西游記》也成了一大熱門的辯論話題。
  正方說:『支持日版《西游記》來華拍攝!這等於幫助我們傳播中國文化,說明我們的名著不只中國人喜歡。中國人應該有這個意識,也應該有這個肚量。經典有不同的理解與表述,不能只用一個尺度。』
  而反方也義正詞嚴地說:『這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踐踏,也損害了原著形象,國家應該給於限制,同時也是給我們國家的原創文化強有力的支持。』『中國要趕緊立法保護名著。名著屬於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歷史遺產,是我們的無價財富,《西游記》已經被國外搶注為游戲商標了。我們還不趕快行動起來嗎?』
  網友『丹珠雅灶』說,『日本版電影《西游記》嚴重破壞原著主題,有些情節甚至傷害中國人的感情,例如孫悟空穿上「迷你裙」,被描述為「神經質超人」。』另一位網友表示,『中國人惡搞《西游記》的危害程度尚不足為慮,起碼誰也不會認為唐僧是女的。但日本糟蹋中國古典名著,還要去法國電影節露臉,這怎麼行呢?!』
  這一熱門話題的討論也引發了一些著名文藝界人士的關注,例如在中國飾演孫悟空聞名的演員六小齡童也說,『我覺得我們應該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唐僧也瘋狂
  今年初日本富士電視臺播映的日劇《西游記》創下平均收視率22。8%、最高收視率29.2%的驕人戰績後,該電視臺隨即准備由原班人馬開拍電影版《西游記之大戰金角銀角》,而且劇情內容、劇中人物性格等都大致類似,講述唐僧師徒跋山涉水到達平頂山附近的一個小國,發現當地深受妖怪金角銀角之害,而他們就解救百姓的故事。
  唐三藏由日本著名女星深津繪理反串,而飾演孫悟空的則是日本當紅偶像團體SMAP的成員香取慎吾。此外,豬八戒與沙僧則分別由而因出演《電車男》成名的伊藤淳史以及41歲的內村光良出演。
  日版《西游記》中有不少『顛覆性』的內容:孫悟空的『美猴王時代』被刪除,而且不乘筋斗雲來去,而是一塊滑板,在原著中是『大徒弟』的他在這裡變成了『老?』,本領也大打折扣;豬八戒的九齒釘耙縮水到了五齒,並且主動背起了行李;而沙僧原先的禪杖則變成了兩把小叉;牛魔王與孫悟空相見不相識……
  而最具爭議性的,還是由深津繪裡扮演的唐僧角色。唐僧在劇中被徒弟們反駁時經常會啞口無語,這位唐僧不僅貌美如花,還在劇中穿起了婚紗。女性形象和一些服裝配合和扮相設計進一步強化了唐僧的『弱者』形象。每逢孫悟空闖禍,唐僧出言教訓,兩人猶如打情罵俏,關系非常曖昧。
  該電視劇在大陸並沒有公映,但在臺灣放映時僅0.2%的收視率就足以說明觀眾對這些內容的接受程度,及不同地區人們文化欣賞的差異性所在。一位臺灣網友指出,香取慎吾飾演的孫悟空毫無霸氣,像在『耍猴戲』。他詮釋的孫悟空只會鬼叫,施展法術的鏡頭不多,甚至淪為『普通的妖怪』。
  但也有臺灣網友表示:『唐僧的普通人而非聖人形象,更容易被觀眾接受。若是都照舊劇本走,根本沒看頭。大膽創新本來就不一定會被所有的人接受,如果日版與港版、臺版的劇情、節奏都一樣,一定很無趣!』
  也有網友認為:『看看美國NBC電視臺改編的《猴王》中那些金發碧眼的「外國和尚」吧。原著中一心向佛的唐三藏,竟然也破戒和觀音娘娘談起了戀愛。還有香港版的那位唐僧,一向慈悲為懷的觀音姐姐都無法容忍他如萬只蒼蠅般的囉唆,而伸手要掐死他。日本版的唐僧就比美國版的、或香港版的唐僧更「瘋狂」,更具有「顛覆」意義嗎?』
  ——日本年輕人的理解
  看來,爭論還在繼續,這似乎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了。那麼,日本的年輕人又是怎麼看待此事的呢?
  大學四年級的山本圓佳沒讀過《西游記》,只看過電視劇版。聽記者說唐僧其實是男人時,大吃了一驚,『真的嗎?下次一定找原著來讀,看看原來是怎麼寫的。』看來,對於那些沒讀過原著的人來說,日版影視作品的改編還真的有『誤導』作用。
  不過,與山本圓佳相反,正讀大一的野本和宏沒看過電視劇版的《西游記》,但從小就把《三國志》、《西游記》等中國名著讀了個遍。『改編劇情主要為了提高收視率,刺激觀眾。對於讀過原著的人來說,看看改過的情節也會增加新鮮感。』他說。
  『我不覺得改編《西游記》是對中國文化的不尊重。相反,正是因為大家喜歡它,纔故意搞出些新花樣,賦予它新的生命力。但是《西游記》所表現的懲惡揚善的精神,和人物特有的個性並沒有變,也不會變。中國的古典名著中有悠久的歷史和宏大的場面,很多都是日本文學所無法比擬的。在讀這些著作時,經常能感受到中國人對本國文化的自豪。』野本和宏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我能理解有些中國人可能會對改編後的電視劇不滿。如果在藝術創作范圍內的改編無可厚非,但太過離譜的話,就應該注意了。今後中國兩國要是能合拍《西游記》就好了。大家取長補短,相互理解。』另一位日本大學生山本圓佳對記者說。(郭一娜,何方)
  且看日本猴子七十二變
  就像我們無需擔心歐美拙劣的洋中餐砸了我們中華美食的牌子一樣,我們為什麼要為一兩部『中為洋用』的作品發起文化保衛戰呢
  大概給太上老君看丹爐的兩個童子偷了不止紫金葫蘆和玉淨瓶兩件寶貝,他們離開兜率宮的時候,行李裡還藏著一部『好易通』之類的東西,因為金角和銀角大王要做講日語的妖怪了,而且,唐僧師徒四人也配備了類似的裝備。
  近來,日版《西游記》的消息在大陸互聯網上一石激起千重浪,一輪『保衛傳統文化精粹』的『抗日風暴』正在互聯網上興起。
  ——至尊寶和梁家輝的區別
  網友們的拳拳愛國之心是可以理解的,面對近些年外國文化產業動機多半不怎麼單純地對我們的傳統文化進行重新『解讀』,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捍衛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符號,確實是一件非常值得大眾關注和參與的事情。
  問題在於:是我們無法容忍惡搞,還是我們容忍外國人惡搞,以後只是無法容忍日本人來惡搞?
  如果是無法容忍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惡搞』,這是一個對『文化』作何理解的問題。拋開『名著之所以為名著,即在於其無限可解讀性』之類的大言不談,不妨列舉一下周星馳版《大話西游》的孫悟空與其他人物的關系設定:愛上如來佛祖的燈芯,喜歡頭有400多斤重的白骨精、和鐵扇公主偷情、與牛魔王妹妹結親……比起六小齡童的大聖來,周星馳的猴子當然是顛覆性的惡搞了,但又有誰能否認《大話》非凡的票房業績和卓越的藝術價值呢?特別是在中國的『大話一代』中,《大話》不是被公認為『後現代解構主義』的典范之作嗎?雖然不是每個把這個名詞掛在嘴上的人都知道它是什麼意思。
  即使是非體制的惡搞,只要沒有觸犯底線,就應該寬以待之。而這個底線,就是對人類共有價值的尊重。正因為如此,我們纔認為《大話》至尊寶的『一萬年』和吳承恩老先生的『強者為尊應讓我』一樣感天動地。
  對藝術作品作延伸性甚至『顛覆性』闡釋或解讀是應該寬容的,不應該寬容地是詆毀藝術作品的精神內涵——不管是出於蓄意或者無知。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電影《刮痧》裡面那個將孫悟空詮釋為監守自盜的小偷的傲慢的美國『黃蜂』。所以我們纔對梁家輝在法庭上不計後果的勃然大怒擊節叫好。至於東洋版《西游記》是否涉及詆毀《西游記》的精神內涵,在電影還沒上演之前就下斷言是不是過早了些呢?
  ——盜不走的中華文化精髓
  既然並不是對惡搞一概不能容忍,那麼,大約可以推定,網民所不能容忍的應該是由外國人來惡搞了。不過這個假設卻遭到了從《圖蘭朵》到《花木蘭》的反詰,要知道,普契尼對什麼是中國文化幾乎一無所知,《圖蘭朵》不過是一些穿上『中式服裝』的外國人在抒發他們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他另一部關於東方的不朽歌劇《蝴蝶夫人》更是充滿了馬可波羅式的對東方的幻想——而且還不是純潔的幻想。至於《花木蘭》,那條名叫木須的龍是怎麼回事?難道不是對我們最重要的傳統文化符號進行的顛覆性惡搞嗎?好像並沒有人對這部『不忠實於原著』的作品大驚小怪是吧?
  更何況,其實就《西游記》而言,我們的猴子也頗具有些天竺血統,美猴王的原型其實來自於印度的偉大史詩《羅摩衍那》裡的哈奴曼猴王。可見,無論洋為中用,還是中為洋用,都是『古已有之』。
  看來問題是在於,只是因為這回來翻拍的是日本人,有人纔如此反應激烈——有的出於對民族文化的懮心,有的則是純粹出於一種感情的宣泄,後者典型的例子是聲稱『誰翻拍都可以,就是日本人不行!』
  對於後者,正如一位網友所說:『這種日式中華料理,沒好沒不好,畢竟日劇取悅的是日本人。以各種藝術形式演繹中國經典《西游記》在日本並非首次,此次也仍屬於日本文藝界正常的文化活動,並不涉及到什麼民族感情不感情的問題。』
  對於前者,我們說,其實,日本人在誤解或者曲解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早在辜鴻銘時代就已經舉世聞名了,草率和粗疏作為他們比較文化學的一個『特性』並不始於這部日版《西游記》或者類似的任何電影。讓猴子和唐僧談戀愛不過是他們並不怎麼高明的一種文化解讀而已。那麼,既然是草率和粗疏的,我們又何需擔心呢?
  就像我們無需擔心歐美拙劣的洋中餐砸了我們中華美食的牌子一樣,我們為什麼要為這樣一部而發起所謂『文化保衛戰』呢?即使我們需要這樣做——因為據說日本人還要把他們的《西游記》賣到海外去,他們那個扮相實在不怎麼樣的『孫悟空』就在戛納的海灘上耍了一番不倫不類的猴戲,我們應該做的也是請章金萊先生再度出山,拍出更好、更正宗、更原汁原味的《西游記》奉獻給包括中國觀眾在內的世界各國觀眾。對不起,日本觀眾不在此列,根據29個百分點的收視率,看來他們更喜歡他們的香取慎吾,那就算了。
  說到底,讓香取慎吾或者隨便什麼人,粘上點猴毛,就想盜走我們的文化精髓,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葉海林)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日期:12月7日   
編輯: 吳樾


[ 本帖最後由 lazyboy 於 2007-12-26 03:56 PM 編輯 ]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6:27 PM , Processed in 0.02000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