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0|回復: 0

[轉貼]哲學與無知:洞悉咱們文化的癌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2 20:4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哲學,是一種生活觀,更是所有知識的基礎。而絕大部分的人自出生就被灌輸的唯一哲學跟白老鼠並沒有什麼不同:比其他人更快的抵達終點。這種從小養成的思維模式讓幾乎所有人都過著由慾望與激進精神所支配的生命。

只要眼前還有路可走,大夥兒就會繼續往前狂奔,並且遺忘所有路途中的下坡岔路。
一些人終於抵達山頂,但是卻不明白其目的為何;其他人跑不動了,自語一句:「盡力就好」來安慰自己。
在這種命運中,每個人都只是宏觀架構中的一個渺小元件,沒有人會質疑自己做事的動機,沒有人會質疑受教的目的,更沒有人會懷疑自己存在的原因。世界上的人,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在這個架構中運作。

這些盡信消極命運的陪葬人所凝聚的只有無知。這種無知,利用「相信直覺」、「身體力行」、「盡力就好」等哲學名言在我們週遭巧巧地散播著,使人推卸責任、更加懶惰、並且喪失以理性思考的能力。無知的人總是把書本當作聖經,四處宣讀,但他們似乎從來沒有仔細想過:啟發這些知識的聖賢,都曾注入多年歲月,在抽象的思想境界中尋找理性的結論。從未走過如此思路的人,又怎麼可能從背誦中獲取這份知識?

仔細思考一下,問題的癥結竟然是出在「身體力行」這句成語。「身體力行」乍看之下是個極佳的座右銘,但是否真是如此?每當人們犯錯都很自然的會學習自己認為「正確」的新做法,並強迫自己適應新的作法。這樣的學習態度,方法是學了,但自己內心的哲學卻沒變,說明白就是想一套做一套,也成了十足的偽君子。如想當醫生的人,醫術是學了,但沒醫德、沒救人濟世的精神,最後只成了披著羊皮的狼,成不了大器。

由此可見,唯有知行合一,將所求與自身哲學融合,才能夠確實剔除得失心。為什麼?因為當自身哲學徹底與遠景融合,所做之事皆如呼吸一般自然。其實這種態度與佛家提倡的「淨空」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思緒中不分界線,自然沒有得失,更沒有喜好厭惡。

過了這麼久我發現最原始的佛家不應該是宗教,而是哲學思想。佛家的宗教本質,如其對輪迴的詮釋,是一種禁錮大眾之惰性的牢籠。怎說?真有人見過輪迴嗎?以一個無法以理性推論去支持的一個構想,怎可以因果關係與大眾講授。以輪迴來勸導佛家思想,有著淡淡的嚇阻之意。我可以猜想,或許佛陀當時是要將發揚其思想,而採取大眾比較能夠了解的方式去傳道,進而加入了許多宗教因素。

正因為如此,我從來不信什麼宗教。宗教提倡的壓根兒就是哲學思想,但偏偏以非常制式的作法去強迫信眾改變其行為,信眾當然時刻警惕不犯錯,但此種警惕卻不是出自自身信念,這不是更助長口是心非的風氣麼?

開始接觸哲學的人常常在某些階段會投入犬儒學派,以憤世嫉俗的態度冷眼看世界。即使與人相處甚好,心中還是不由得厭惡週遭人發出的惡臭。什麼惡臭?即「無知」。多數人對於真理的漠視,成了愚蠢,也間接迫害了哲學;迫害哲學,就是迫害知識;迫害知識,就是破害文化;破害文化,這是莫大的罪過呀?因此無知,便是最大的罪過!

放眼望去,尊重哲學的人少,懂哲學的人更少。不懂哲學,生活就只能被自己的慾望之配,過著連自己都無法解釋的渾噩生活。這種沒有思想的生活,在哲學人看來,其恐怖更甚人間地獄!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2-12 17:35:52 | 顯示全部樓層
thank you for your post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2-17 22:09: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意思的文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30 12: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來無ㄧ物何處惹塵埃
現在的廟都等著信眾捐這捐那的

既然無所求,那這些身外之物何用
一切應以自然為本,宗教本身教規就劃地自限,何能了悟天地大自然所孕育的奧妙呢?

求真理,真悟道的人真的很少了,拿掉身邊所有物質享受,有幾個人會所謂的修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1:28 PM , Processed in 0.0209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