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86|回復: 0

還君明珠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5-5 19:50: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還君明珠主題曲       主唱:唐娜

作詞:慎芝  作曲:張弘毅 

明珠一對 我捧在手心
盈眶淚珠 灑落衣襟
心底深藏多少不許付出的情
夢中常見不能愛的人

往事一段 已不堪追憶
物換星移 怎記得當時
如今因緣轉錯 走上背向的路
怎能夠回頭受逢明珠

雙淚垂 雙淚垂\r
祇能夠還君明珠雙淚垂\r
天涯有芳草 何苦還低迴
該知道此情無怨無悔
        
雙淚垂 雙淚垂
不敢說恨不相逢未嫁時
歎情深緣淺  無言可對
還君明珠雙淚垂



 樓主| 發表於 2008-5-5 19:56: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

音樂欣賞 還君明珠 台視還君明珠主題曲


作詞:慎芝       作曲:張弘毅      演唱:堂娜

捻起明珠捧入手心             盈眶淚珠灑落衣襟
心頭深藏 不許付出的情         夢中常見不能愛的人

韶華往事只待追憶             物換星移不復當時
因緣轉錯 走上背向的路           怎能回頭受明珠

雙淚垂 雙淚垂            只能夠還君明珠雙淚垂\r
天涯有芳草 莫在此低迴           空留恨事難追回

雙淚垂 雙淚垂            不敢說恨不相逢未嫁時
是情深緣淺 無言可對            還君明珠雙淚垂\r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令人耳諒能詳,但出處
未必人人暸解,此句的出處典故為,唐代張籍,字文昌,蘇州人,
唐貞元十五年進士,官拜太常寺太祝,遷秘書郎。後經韓愈推薦,
得為國子博士等官職。許多當時的名士,都樂於與他同遊。在東平
這個地方,有一位李司徒師道,父子三人,割據一方,是當時最為
跋扈的一個藩鎮。李師道非常仰慕張籍的學識,很想羅致徵聘他,
來為自己效命。張籍雖是窮官,卻淡泊名利,更不願與亂臣為伍,
常以詩歌自誤,逍遙而自在。張籍不便正面拒絕李師道的徵聘,所
以,寫了一首<節婦吟>,寄給了李司徒師道: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繫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在字面上,這是一首哀怨淒美的詩,其中的名句<還君明珠雙
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現在也常被人引用,表示對他人的深情厚
意,因為時與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絕之意。當年堂娜
演的第一部戲<還君明珠>也唱同名主題曲<還君明珠>,也是張
弘毅的作品,讓堂娜一舉成名。今晚在第十八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上
向音樂大師張弘毅致敬時提到了這首歌曲,這首歌的意境又浮現在
腦海之中。這部連續劇與主題曲至今經歷二十餘載,至今仍然印象
深刻,可惜的是,當年因為唱片合約之故,並未收錄在堂娜的任何
專輯之中,能夠找到,也屬難能可貴。

  如果將感情限縮在男女之間的情事,試想:在茫茫人海中尋尋
覓覓,好不容易能夠碰到兩心相知的彼此,不料卻是在男婚女嫁的
狀態下,為著社會禮教,兩者皆有擺脫不掉的包袱,對於男方所傳
達的情意也只能<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如果要算
人世間的慘劇,也該將這樣的場景算進去,這也是為什麼喜歡這首
歌的原因。或許當年的電視劇情已然令人淡忘,但音樂的意境仍留
在心中,隨著今年度金曲獎頒獎典禮中向張弘毅大師致敬之故,找
到這首由張弘毅大師創作,堂娜演唱的<還君明珠>這首歌,不論
是老朋友的回味,或是新朋友的初次聆聽,哲人已遠但音樂不死。

~~~~~~~~~ 近日觀許浚與睿珍及劉伯溫中的高彬師父與雲丹沙羅, 有都異曲同工之境,

這樣的歌, 或許能貼近故事中人物的心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5-5 19:58:23 | 顯示全部樓層
~ 慎芝紀念網站 ~ 慎芝簡介 ~

(02)光華雜誌張夢瑞記述慎芝一生1998.06
本資料取自 光華雜誌1998年6月第062頁

"傳唱憶往歌未央:憶慎芝"
"文?張夢瑞"
--------------------------------------
「群星在天空閃耀,百花在地上開放。
我們有美麗幻想,為什麼不來齊歡唱。
我們也願星辰一般,把歡樂散播你的身旁,
我們也願像花一樣,使你的人生更芬芳……」

民國五十一年十月十日,台視開播,
由關華石、慎芝夫婦製作的歌唱節目
《群星會》也在當天誕生。

《群星會》每周播出兩次,每次三十分鐘。
這首「群星頌」就是慎芝為節目寫的開場曲。
當時只要電視一演唱這首曲子,
大人、小孩就趕緊聚集在電視機旁,
看看今天有哪些歌星要出現,
成為那個時代的最鮮活的集體記憶之一。

民國三十八年,大陸變色,
中國流行歌曲的中心發源地,由上海移至香港,
歌壇成了香港歌星的天下,
像崔萍、靜婷、葛蘭、方逸華、潘迪華等,
都是在那個時候崛起。
當時台灣的歌廳也造就了一些如高曼麗、高梅影、
張麗文、趙莉莉等歌星。
無奈的是,當時台灣的唱片業不發達,音樂人才又少,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藝人沒有個人的歌曲可唱,
因此唱來唱去都是香港傳來的歌曲,
要不然就是早期上海周璇、白光、吳鶯鶯唱的老歌。

一直到《群星會》開播,崛起了大批歌星,
同時也刺激了台灣的唱片業,
中國流行歌曲才逐漸在台萌芽生根,
繼而發揚光大,最後終於發展成中國流行歌曲的中心地。
飲水思源,慎芝、關華石夫婦功不可沒。
特別是慎芝,以「口傳心授」的方式,
指導藝人如何穿衣服,走台步,
如何表達歌曲的意境,並為他們寫歌,
像慈母一樣,悉心照顧,讓藝人得以逐漸嶄露頭角。
像張琪、謝雷 、青山、婉曲 、姚蘇蓉、冉肖玲、鄧麗君
等都是從《群星會》節目脫穎而出。

從「意難忘」開始到「各自辛酸」,
三十年來,慎芝共寫了一千零九十首歌。
最高紀錄,每天要寫五、六首。
這些歌記錄下她的歡愉痛苦與掙扎成長,
她的慎言執著和她對生命的熱愛。

慎芝原名邱雪梅,廣東梅縣人,
生於台中東勢的客家聚落,
她幼年隨著雙親去了大陸。
在江蘇無錫度過美好的童年。
抗戰勝利前,在上海第一女高就讀,
該校當時由日本人掌管,要求甚嚴,
因此,慎芝在求學時已奠下紮實的日文根基,
這對她日後能傳神地填寫日語歌曲有莫大的幫助。
民國三十四年,慎芝隨家人返台定居,
當時她已是芳華十七的婷婷少女。

慎芝從小對歌唱就有「近乎癡迷的熱愛」,
這使她放棄了會計工作,投身廣播事業,
於三十八年底進入民聲廣播電台,
從此,展開一生從未間斷的國語歌曲耕耘工作,
也因此和同是從事音樂工作的關華石
譜下了淒美綢繆的姻緣。

慎芝決定嫁給關華石時,受到家人的強烈反對,
主要是當時關華石已四十歲,慎芝才二十四歲。
慎芝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與關華石結為連理。
慎芝曾在一篇文章剖析她嫁給關華石的原因:
「他既能像父親般呵護我,也能像情人般疼惜我,
而他在音樂、文學及書法上的素養更令我佩服……」

在三十二個年頭朝夕相處之後,
證明慎芝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婚前,慎芝從不覺得自己有多大的工作能力。
婚後,關華石發掘她填詞的潛能,鼓勵她盡量發揮。
夫妻一起製作《群星會》,有聲有色地進行了十五年。
其間二人共嘗艱苦,也共享成果。

五十三、四年,慎芝的作品初綻鋒芒,
她寫下「意難忘」、「苦酒滿杯」、「情人的黃襯衫」、
「春風野草」、「藍色的夢」、「飛快車小姐」、
「靜靜的湖水」等多首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七○年代,慎芝的文采益臻洗鍊,這段期間的佳作包括:
「濛濛細雨憶當年」、「雨中徘徊」、「千言萬語」、
「喝采」等,句句都深藏著成熟的感情。

民國五十七年,慎芝在婚後十六年,
產下一子,取名后希,夫妻高興得徹夜難眠。
但是天倫相聚的時刻只有短短的十五年。
「他,為什麼在我已不太可能身懷六甲的年歲裡,
突然溫馨地投入我懷中,選擇這個時候,
是想給我一個無法與常人相比擬的驚喜嗎?
或,他早預知十五年後,將與他父親相繼離我而去?
也許,母子僅有的十五年緣份,必須來續一續,
了一了?」慎芝在一篇〈送愛兒〉的文章中這樣寫道。
當時慎芝五十五歲,關華石也已經七十一歲了。

獨子驟去,夫妻各自忍受刻骨銘心的傷痛,
相扶相持,度過漫長的三百六十天,
七十二年五月,關華石在與她廝守一生的愛妻臂彎中
悄悄地走了,未曾留下片紙隻字。

嚐盡人間辛酸,
看破生死離別的慎芝此時寫出
「最後一夜」(獲得七十三年金馬獎)、
「擁有、失落」、「今夕何夕」、「還君明珠」、
「玫瑰人生」(獲得七十六年金嗓獎)、
「不讓你有半點愁」、「各自辛酸」。

「我也曾陶醉在兩情相悅,像飛舞中的彩蝶。
我也曾心碎於黯然離別,哭倒在露濕台階。
紅燈將滅酒也醒,此刻該向他告別,
曲終人散回首一瞥,唔……最後一夜」。

分不清是慎芝寫歌詞,還是歌詞在寫她。
在愛子、先生相繼離她而去後,
慎芝曾寫下這麼一段話:「在我堅強、光亮的外表下,
有著人們見不到的另一個我,我胸膛內,
是一顆血肉與淚珠揉捏而成的,傷痕累累的心……」

民國七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慎芝身體突感不適,
在家人陪伴下趕往醫院急救,結果竟搶救不及,
猝然逝去!
她在人間僅僅盤桓了六十個寒暑,
留給人們上千首耐人尋味的歌,
還不及向大家道別,就匆匆而去。

p.62
慎芝所創作的歌曲,至今仍是許多人喜愛哼唱的旋律。

--原版權屬於光華雜誌 http://www.sinorama.ccom.tw/ch/所有--


2
(01)中廣蔡琴廣播節目中介紹慎芝1993.07



小編:"慎芝"這是邱阿姨發表作品的筆名,
我們在優必勝網站(早期伴唱帶公司),才得知她的本名為"邱雪梅",
生於何時?何地?,辭世於1988年,找不到一些生平個人資料,也似乎少有人提及~
這捲"日正當中"錄音帶,和"那張最後一夜"剪報,夥伴保存很久了,
去年2003.08我們整理物品,才重新細聽它一遍,
僅能以蔡琴這個廣播節目的內容做為介紹分享^^~~~
中廣 日正當中 1993.07.18 星期日
主持人:蔡琴 製作:蔣國男,陳桂珠
(錄音帶25分21秒)
---------------------------------------------------
蔡琴:
這個作詞人,對於國語流行歌曲的影響非常大,
除了他寫過許多有名又好聽的歌詞,他也培育了不少歌者,
慎 芝 小 姐 .

在三十歲以上的朋友,童年的記憶裡,
都會記得一個純歌唱的節目"群星會",
在那個時候,只有有錢人家和電器行有電視機,
只有一家電視台~台視,畫面是黑白的,
群星會的製作人便是她的先生關華石及慎芝小姐,
我們都叫她邱阿姨,
那時有紫薇,美黛,謝雷,張琪,冉肖玲,王慧蓮,余天...
必唱歌曲 ~ 群 星 頌 ~
"群星在 天空閃亮,百花在地上 開放,"
"我們有 美麗夢想,為何不來 齊歡唱!"

"群星會"一點也不花俏,沒有短劇配舞,
每個歌星出現,都要規規矩矩地把一首歌唱完!
在一場老歌演唱會,慎芝小姐也在,
再皮的歌星都會乖乖的立正站好,依然相當尊敬!
每個人講起對於慎芝小姐的要求,
從選歌到排演...又懷念又害怕!
當時能上群星會的,不僅是俊男美女,也要注重打扮,
因為當時都是現場立即播出!

美黛小姐的成名曲"意難忘",
原曲是日本歌,由慎芝重新填詞,
三層歌詞,形容了女性感情,
第二段白色的毛衣遺留在身邊,
誰會想到把白色毛衣放入歌裡呢?
可見慎芝小姐詞意功力!

電影"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是白先勇的小說作品,
主題曲"最後一夜",由慎芝填詞,陳志遠作曲,
蔡琴很榮幸可以演唱,
那時蔡琴人正在新加坡作宣傳,剛拿到詞譜,
若只聽過曲子,對這首並不太有感覺,
像不像金大班教小男生跳舞呢?
自己對著歌詞哼著"我也曾陶醉...我也曾心碎"一遍又一遍,
愈唱愈感到金大班那種滄桑的心路歷程...
一回台灣馬上要錄音,邱阿姨,白先勇老師充滿期望的眼神,
要感謝陳桂珠那兩罐啤酒,練唱時她也一直陪在身邊,
唱完第一遍走出來,邱阿姨的眼框是濕的...,
白老師一直拍手"太好了!我沒找錯人!"

我覺得寫的最接近她個人心情境遇的,要算是"玫瑰人生",
慎芝邱阿姨事業是成功的,但人生坎坷,中年喪子,晚年喪偶,
台視同名連續劇"玫瑰人生"主題曲,
邱阿姨借他人的故事來寫自己的,
詞慎芝,曲張弘毅,唱許景淳.

慎芝寫過許多的國語歌,但會寫台語歌就令人驚訝,
潘越雲一張閩南語專輯"情字這條路",
詞慎芝,曲鄭華娟,唱潘越雲.

--原版權屬於中國廣播公司BCC.com.tw所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5-6 03:51:04 | 顯示全部樓層
这首<<我只在乎你>>也是慎芝写的。


<object width="425" height="355"><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N72dsXD2GdM&hl=en"></param><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param><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N72dsXD2GdM&hl=en"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width="425" height="355"></embed></object>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5-6 04:04:17 | 顯示全部樓層
蔡琴 最後一夜 <br><br><br><object width="425" height="355"><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MQdzzPM6qWQ&hl=en"></param><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param><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MQdzzPM6qWQ&hl=en"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width="425" height="355"></embed></object>


<tr><td>作詞:慎芝 &nbsp; &nbsp; 作曲:陳志遠<br>
踩不完惱人舞步<br>
喝不盡醉人醇酒<br>
良夜有誰為我留<br>
耳邊語輕柔<br>
走不完紅男綠女<br>
看不盡人海沉浮<br>
往事有誰為我訴<br>
空對華燈愁<br>
<br>
我也曾陶醉在兩情相悅<br>
像飛舞中的彩蝶<br>
我也曾心碎於黯然離別<br>
哭倒在露濕台階<br>
紅燈將滅酒也醒<br>
此刻該向它告別<br>
曲終人散回頭一瞥<br>
嗯......最後一夜<br>
<br>
我也曾陶醉在兩情相悅<br>
像飛舞中的彩蝶<br>
我也曾心碎於黯然離別<br>
哭倒在露濕台階<br>
紅燈將滅酒也醒<br>
此刻該向它告別<br>
曲終人散回頭一瞥<br>
嗯......最後一夜<br>
我也曾心碎於黯然離別<br>
哭倒在露濕台階<br>
紅燈將滅酒也醒<br>
此刻該向它告別<br>
曲終人散回頭一瞥<br>
嗯......最後一夜</td></tr></tbody></table><br>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5-10 10:35:01 | 顯示全部樓層
詞美 曲好 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5 10:55 AM , Processed in 0.0224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