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9|回復: 0

五官清谈之“耳”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0-10 14:57: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相耳主要看耳的形状和颜色。

先说形状。一般认为:大耳聪慧,小耳愚鲁。不过也不尽然,“两耳招风,钱财两空”,社会上“猪八戒”依然很多。总得说来,小不如大,大而长,耳轮呈半圆形,比较合乎理想。为不误会起见,补充一句,我的耳朵是平凡号。

其次,耳朵是厚好,还是薄好?答语是:耳朵宜厚不宜薄。相书说:“其薄如纸,贫穷早死”。其实也不一定。这涉及到“形骨学”了,如果其人为猴形鼠形,纵耳朵像纸一样,也不会贫穷短命。

耳之大小、厚薄,一望即知。耳的柔软度怎样,有心观察,也可以知道。大抵笔直树立者必硬,曲弯多姿者多软。相书认为:软不如硬。所谓“其坚如木,至老不哭。”

此外,耳贵有轮有郭,轮郭分明,但耳轮不宜向外翻,外翻者叫“反轮”,属相之劣者。

同时,耳贵贴肉而生,即耳尖紧贴脑壳,不至外飞,对面不见耳者为优相。



[ 本帖最後由 shan84271899 於 2008-10-10 02:58 PM 編輯 ]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10-10 15:18:10 | 顯示全部樓層

说一说垂珠。“耳无珠不贵”,垂珠以大、鼓为珍贵,长相以内垂者为佳,最好能朝向口,正垂与外垂均不好,分别代表不聚财和散财。

[ 本帖最後由 shan84271899 於 2008-10-10 03:20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10-10 15:27:26 | 顯示全部樓層

续2

耳内生毫,叫之寿毫,主长寿。但与眉毛上的寿毫一样,不宜生得过早,最好在五六十岁以后生,如果寿毫像金丝毛,更为珍贵。
耳之形状,暂且至此,下面接谈耳之颜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10-10 15:36:50 | 顯示全部樓層

续3

其实,在相耳学中,颜色重于形状。夫耳朵,徒有形状,唯颜色不合,不足为贵。那么,怎样的颜色才算是真正的贵耳耶?

[ 本帖最後由 shan84271899 於 2008-10-10 04:02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10-10 15:42:30 | 顯示全部樓層

续4

第一、耳朵要比脸色白,相书说:“耳白过面”,生名播于四方。
第二、耳轮莹洁如玉。果真如此,不独主贵,其人必有高尚的道德。倘若耳轮显出红润,尤其可贵。
第三、耳珠有如夜明珠,这是极难得的。有之,便如相书所说,必然家财万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10-10 15:58:00 | 顯示全部樓層

续5

上述几项,系历来所谓贵耳颜色云云,如果未能达到,也不必心存伤悲,只要双耳不是颜色昏暗,露显枯焦,即属于正常之列。毕竟,世上没有几个李英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8-10-10 16: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补遗:

前文说到耳朵的大小,认为“小不如大”,其实,耳孔也是一样,宜大不宜小,过小的话,也许“听审官”或会有失职之虞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7 09:40 AM , Processed in 0.0221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