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數的「數」,即變化之意。講四化法時,我們常見許多人談到「數」,尤其是談到「大衍之數」,繄辭曰﹕"大衍之數50其用49"。易卦以蓍草筮卜的方法很多人都懂,但不了解這個大衍如何在斗數中「演」化,懂的也沒有人願意說清楚。摸索了許久,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提出來,不敢說一定對,這只是個人的看法與用法而己。
河圖、即天地之數、1-10,共有10個數,為自然萬物之數,為先天之象,象天。陽數相加為25,陰數相加得30,陰陽相加共為55數。古人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即萬物之數皆由天地之數化生的意思。
河圖天地之數隱了10,即隱了自然之數,而成洛書之數,是後天之法,象地。以河圖生數(四象1234)陰陽分之,2、4之金火交易而成洛書。中央之5則不動也。為什麼不動?5又是什麼?簡單的說,即五形也。(說得太複雜怕說遠了)
若是河圖天地之數隱了5(五形),則就是所謂的──大衍之數了。
隱了的5,就是五行之數,即五行之生數,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數。一、三、五、為陽數,其和為九,故九為陽極之數。二、四為陰數,其和為六,故六為陰之極數。(這是易經用九、六之意)陰陽之數合而為15數,故化為洛書則縱橫皆15數,乃陰陽五行之數也。
天地之數55,減去小衍之數5,即得大衍之數。八卦與斗數的盤中央都是空空的,因為它們隱了5,它們不用五行,而以「象」(卦象與星象)表之,象中即己含五形。所以,在筮法上,是不需論及五行的。
當然,用五形去演也是可以的,如易卦用京房納甲,或斗數三合星性等。但怕扯遠了,打字手抽筋,還是萛了!就先講講四化的「大衍之數」怎麼演吧!
**************************************
大衍之數的占法(如斗數用四化法時),即先從所謂"大衍之數50其用49"開始。就是以一為體,四十九為用的占法。
大衍之數50,是因天地之數減去五形之數(小衍數),所以斗數之「五形」用法,是隱於數中,以星辰表示之,要以四化法斷命,就不再拘泥於廟陷之說,倘若只觀星性三合者則可以用,系統不同,別弄錯了。
以一為體,一是什麼?一就是你的註腳(論斷事物之用神)。49又是什麼?就是你用神的對待(另一個1,見圖)。再加上48種四化象(飛宮)而己!另一個1,就是「卦一以象三」之意,48種四化象是什麼?12宮,宮宮可飛入之四化象意而已。就是「揲之以四以象四時」了。就這麼簡單。
簡單是簡單,但常見許多四化的技法,一直擺脫不了這裡的誤區,造成宮宮可飛化的局面。以為48象不夠用,用12宮飛宮來作「交易」。12X12=144─144訣來了。144的交易還不夠解,沒關係,再X4(四化)=576象,就夠了吧?還不夠解,順便再來個三盤重疊,四化重疊…………
當然,144訣或576象並沒有錯,三盤重疊,四化重疊也可以用。還是那句話,系統不同。顃似PC與Mac間的問題罷了!
總之,若要將斗數之四比法,以大衍演之,那麼,就是大衍之數50其用49。即,以一為體,另一個一為對待,再加上四十八種象意的解釋,就是我等常用之占法的「體、用」綱要了。
當然,理則說深了,十年八載的,也說不完,也說不完整。想說的,只是一點點個人的心得而己,若各位有不同的見解,也歡迎加入討論!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