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漢易不離京房 , 由 何田傳孟喜 , 焦贛至京房 , 都是青出於
藍勝於藍 , " 京氏易 兩漢皆立為慱士 " , 比起兩位前輩尤甚 ,由
西漢盛名至今 , 主要是因為將 納甲 , 卦象 , 月令節氣 , 配合 五
行八卦 而無須用 蓍草占卜, 也無須以 易經爻辭解釋 , 由郭璞演
為 " 火株林 " 法 , 難怪唐朝王弼認為大逆不道 , 掃象不遺餘力
, 易經遂有" 義理 " 及 " 象數 " 之分 , 而後者更與占術卦勾 。
其實孟喜六日七分四正四分配節氣 , 坎初六起中孚 , 早見於 " 易
緯乾鑿度?稽覽圖 " , 京氏主要以音律納支五行配卦 , 對占卜十分
重要 . 題外話 ,東漢 名醫張仲景的 " 不傳經 , 七日自 愈 " , 大抵
源於此 , " 易緯是類謀 " 有言; " 所謂六日七分者 , 六日既盡 , 七分
便為來日 " , 東吳翻虞將取象極盡穿鑿附會 , 難怪漢易自取滅亡 。
關於京氏 ( 應該是孟氏 )的六日七分卦氣排列 , 沒有正式記載 , 但
排列一定無錯 , 何以敢確定 ? 因為,楊雄 太玄經 的卦氣排列就是
依六日七分圖的易卦順列 , 中 , 周 , 賢 , 閑 , 少 , 戾 , 上 , 干 , 狩 . .
就是 ; 中孚 , 復 , 屯, 謙 , 暌 , 升 , 臨 . . . , 太玄經的 " 中" 即 " 中
孚 " 是也 , 六十四卦 與八十一卦有十七 餘位 , 故太玄卦有多卦
接近 , 如果用圖對排便很清楚 , 連卦名也接近 , 故太玄仿易 , 其
實是仿京氏 ( 孟喜 ) 易才對 , 至於 首 ,測 仿彖辭 , 文 仿 文言 , 攡 ,
瑩 , 掜 , 圖 , 告 仿 繫辭 . . . . 等 , 有機會再說 。
說回來 , 京氏卦氣以中氣的第二日為辟卦 , 如坎初六冬至起中孚,
次日為 復卦 ( 子 ) , 坎六三大寒十二月起升卦 , 次日為 臨卦( 丑 ) ,
坎九五雨水正月起次日為泰卦 ( 寅 ) , 震初九春分二月起解卦次日為
大壯卦 ( 卯 ) . . 所十二辟卦排列如是 , 至於其卦序大概以納音取
象配卦 , 連朱熹不明所以云云 , 後人更不了了之 。
漢書 有一則 京房 卦例 ;
" 乃丙戌小雨 , 丁亥蒙氣去 , 然少陰并力而乘消息 , 戊子益甚 ,
到五十分 , 蒙氣復起 , 是言臣黨勢盛 , 侵凌君上 , 不可不戒 "
. 至於 京房的下場 , 是應 " 察淵魚者不祥 " 之兆 。
.
.
[ 本帖最後由 smithy 於 2009-4-11 09:38 PM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