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8|回復: 0

中国枪患二:大陆兵工厂助化隆枪患升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4-13 20:5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大陆兵工厂助化隆枪患升级<转贴> 些不景气的兵工厂里,一些人为青海地下枪支制贩系统源源不断输送枪管、子弹甚至冲锋枪零部件,对接民间地下制枪力量,直接为西北枪患推波助澜。该事件为一些困境中的大陆兵工厂敲响警钟,如何确保力阻军品流失犹显严峻。


大陆兵工厂助化隆枪患升级

记者邓飞 发自青海

[/M]

小镇上的严防死守


9月7日,烈日下的化隆县群科镇三两条小街尘土飞扬。一脸倦色的阎警官走进镇上一个网吧里讨要开水,送服感冒药。
阎是青海海东地区公安局一名交警,因为支援群科镇治枪而被抽调。和阎一样,青海省公安厅和海东区公安局一共还有21名警界精英来到了这个小镇,他们包了5个房间,很多警察要在这里驻守两年。
距离他们200米处是海东地区公安局群科分局。
化隆回族自治县是青海制枪重点区域,而群科镇和相邻几个乡镇则是重中之重。2003年11月,青海警方在群科镇上建立了海东地区公安局群科分局,这些警察的主要工作是严防死守三镇两乡——群科镇、牙什尕镇、扎巴镇、德恒隆乡、沙连堡乡制枪情况。
“打字当头,打防并举”群科分局局长赵晓安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说,警方两年以来的努力导致该县重点制枪地区由五个乡镇37个村锐减到现在的三个乡镇19个村。
2005年5月,公安部要求整肃青海枪患,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年之内根除枪患。地区、县两级政府组织了110多名干部住到了19个村子,不停召开干部会、党员会、宗教人士会、学生会和群众会,海东法院编成当地被判刑的制贩枪支的村民案例,“以案说法”,干部们还得走门串户宣传枪支管理的法律法规。
相关的一些措施也建立起来了。有群众成功举报一个制枪窝点,将得到1万到10万不等的奖励。
9月6日晚上,《凤凰周刊》记者住在镇上一个旅社,晚上被派出所民警敲门巡查。旅社老板说,警方在镇上各大小旅社和饭店安排了内线,并给予业主相关责任——一个旅社接待了一个外地客人必须在一小时内通报警方,并要尽力观察客人行为,如有异常就得通报。
对外来者的严密监控帮助警方查获了两起外地人来群科镇购枪案。其中一个安徽人花了1300元和一台手机买得一支仿“五四”,被饭店老板听见通报警方截获。
赵说警方的高压严打取得良好效果,今年五月以来,三个重点乡镇19个村子没有发现制贩枪支的行为。
警方在该县非重点区域、甘都镇一个制枪者家大衣柜后面发现一个地窖——长1、9米,宽不足1、5米,高不过两米,两个村民窝在里面花费5天时间造枪两支。
“显然制枪者感觉了威胁,洞子挖得越来越小。”民警说制枪者的地窖之前像个车间一样,摆放着各种制枪工具。
一个背景是,化隆制枪者最开始以电烙铁、锉为制枪工具;以铁皮、钢筋为原材料,工艺粗糙。1990年代一度发展成为电焊机、铣床、车床、电钻齐全、从外地购进专用枪管,依照制式枪支制造图纸。
青海警方显然控制了一个不足一平方公里的镇子,但一个局面也形成了,知情者说“化隆县的制枪力量被打散了,打得跑出去了”。群科镇上的制贩枪者转移到西宁、格尔木、贵德、循化等地。
2004年10月到今年3月,群科分局警力主要在西宁办案,查获化隆人在西宁枪支交易六起,其中最多一次起获枪支23支。



地下制枪力量升级


在警方追围过程中,贩枪团伙对来自外地的购枪者审查更为严厉。
负责销售枪支的人对购枪者一般要求查看身份证和火车票,还假装借用手机查看是不是青海号码。
群科分局掌握的一个个案是,一个北京来的购枪者不知何故,让贩枪团伙感觉是卧底,数人将其一顿暴打,“追到黄河边上,差点就把他丢到黄河”,并抢走其3600元钱。
该购枪者后来对中介人做了很多解释工作,再度来化隆,才买到一把枪。
知情者说,最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化隆制贩枪支力量从群科小镇上大规模外迁——枪支交易不仅转移到西宁等城市,枪支的制造力量也实现转移。
2005年5月24日,西宁警方在城区一个医院家属大院里破获一起特大制贩手枪案件,捣毁制贩仿制手枪窝点一处,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名,缴获仿五四式手枪5支、仿六四式手枪10支、五四军用子弹2000发、六四军用子弹20发
韩某是化隆县甘都镇人,化隆警方在其家中搜出9枚非法私藏雷管、3米导火索。
制枪者外迁化隆的另外一个最新信号是:警方在西宁市林家崖发现一个制枪窝点,制枪者也是化隆人。
外迁的制枪力量不断呈现新的变化。对于制枪者来说,枪管和枪套是一把枪的最主要构件,需要专用车床等工具细致加工。在城市里的出租房里,制枪者没有足够条件完成所有工艺,转而改变造枪工作模式——直接向外购进枪支零部件,他们只需组装枪支,减短制枪流程进一步减少制贩风险。
青海省公安厅一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告诉《凤凰周刊》,青海造枪团伙分工更加细化,有的负责枪管,有的负责扳机,有的负责枪身,有的则负责联系组装,如此可以减少风险,并且可以提升造枪效率。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5·16”司法解释中,30个(件)枪支零配件作为一支枪量刑。
西宁市城东公安分局曾查获一个提供枪支配件的农机配件加工厂,没收11台机床。
2005年4月28日,青海警方在宁夏自治区抓获两人,他们一直在制造有膛线的枪管,提供给青海制枪者。
但造枪者最后直接盯上了西北的一些兵工厂,他们认为兵工厂的枪支配件齐全且质量可靠,可以帮助组装起来的枪支更加逼真而精致,提升杀伤力,所以黑市上的价格也比较好,一般就是在三千元左右。
2005年2月1日,《深圳法制报》报道说,2003年底,河南焦作当地两股黑恶势力械斗中,有人鸣枪两声示威,引起焦作警方注意。警方在追查枪源中偶然发现了一个军工配件流向青海制枪网络的秘密通道。
2000年夏季,河南焦作中州机械厂下岗工人李波海、申虎两人共同出资从河南省长葛市废旧市场购进一些设备。之后他们又召集原来在一个厂的五名技术工人,购买了机床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在焦作市建设西路家禾屯租了个养鸡场,建成一个枪管加工厂。
三年以来,他们多次从还在工厂里的同事手里购得毛枪管,共计3000多支,进行裁短、打磨加工后提价卖到青海造枪者。申虎转而从青海制枪者购买仿“六四”手枪29支,带回河南销售。
青海黑枪均可击发制式手枪子弹,一把化隆造往往附带几颗子弹,多要则需6元到10元一颗购买。知情者透露说,化隆造枪者曾尝试着制造子弹,但因技术不能过关、射程短、利润太低而放弃了。
赵晓安告诉《凤凰周刊》,化隆出现的大量子弹现在有一定的线索,青海警方正在追查。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子弹基本均是由正规兵工厂流出。



令人后怕的冲锋枪


散布大陆各地的兵工厂被发现私通制贩枪支组织的更多秘密。制贩枪支者在和兵工厂频繁接触中,进一步从兵工厂取得更先进武器进入地下枪支市场。
2000年4月10日,两个西宁人在兰州一个叫周文俊的人处购买“五四”式军用冲锋枪零部件五箱,计453件,当晚运到西宁城东区,次日被抓获。
9月21日,周再次向西宁枪贩发售“五四”式军用冲锋枪零部件10箱,计1103件,当晚运到西宁市省第六汽车运输公司货场时,被货场的人查获。
2004年1月,《兰州晨报》报道说,2002年7月,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对西宁惊现大量冲锋枪零部件案作出批示,要求公安部全力查出枪源,消除枪患。公安部指令甘、青两省分别成立专案组,对两省近几年存在的利用军用枪支零部件非法制贩枪械的犯罪活动进行侦查。2003年年查明:冲锋枪配件来自甘肃天水市的国家兵工厂、甘肃岷山机械厂,一个叫汤永久的人先后5次通过该厂原职工王志成购得“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及冲锋枪配件5750件,再交周分销。
甘肃检方指控,周文俊、汤永久、王志成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期间,利用伪造的介绍信函从青海西宁、山东济南、河北石家庄、甘肃兰州、天水等地非法买卖“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配件共计16次,配件数量达21976件。
知情者向《凤凰周刊》透露说,该批军用冲锋枪零部件其中的18873件,直接流向青海省化隆县贩卖给当地不法分子。
2003年9月,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再度起获军用“五六”式冲锋枪零件150件。
2005年7月17日,西宁警方起获军用“五六”式半自动步枪2支。
“毫无疑问,所有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都是从兵工厂流失出来的。”青海省公安厅一官员忧心忡忡。
2000年底,江西上饶石狮乡,一个体企业—上饶赣东机械厂老板陈某创下生产武器配附件供应地下武器市场长达5年的记录。而陈是某军工企业离职干部。警方在其地下车间和仓库内当场查缴“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弹匣三百个、“五六”式冲锋枪弹匣三百个、“五六”式班机枪弹链一箱,以及各种军用炮类退弹器、步枪护盖等军用物品。



力阻军品流失


《深圳法制报》说,河南中州机械厂属于大型二档企业。该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曾红极一时,工厂生产军工产品、射钉器材、换热设备等。企业最鼎盛时有员工2700人,产值达5000万元,固定资产1.7亿元。从1996年开始,厂子开始走下坡路,2000多技术工人下岗,2003年3月,中州机械厂宣布破产。
由于企业关闭破产的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致使该厂至今没有破产成功,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一直处于真空状态。
李波海离婚后又娶一年仅26岁的无业女子为妻,儿子9岁,女儿刚满一岁,下岗后,家中生活极其困苦。申虎,1987年高中毕业后到中州机械厂上班,2001年下岗,家中有三个儿子,分别为9岁、4岁和2岁。在没有其他任何手艺来挣钱维持家庭生活的情况下,他们想到了吃“老本行”———制造贩卖枪支。
上个世纪50年代,大陆形成沈阳、北京、太原、西安、成都、重庆、兰州等国防工业企业较集中的生产基地,为应付可能的战争满负荷运转,造就一大批技术工人。和平年代里,军工企业缺乏国家军品任务普遍不景气。1992年,大陆军工出口锐减,不得不开始大规模军转民。
截至2004年,大陆共有军工企业400多家,有一半的人员从事民品开发和生产,开发出数万民品,民品产值占到总产值70%以上,对大陆经济建设贡献重大。
9月13日,向香港驻港部队提供榴弹炮的湖南资阳机械厂一名资深工程师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说,1992年军转民后,一些地处偏远的中小军工企业破产直接导致大量技术工人相继下岗,因为管理经验不足或是利益驱动,一些兵工厂存在一定的军品军械流失现象,一些技术工人甚至走上违法道路。
河南焦作中州机械厂和甘肃岷山机械厂流出枪械,对接民间地下枪支力量,直接为西北枪患推波助澜。该事件为一些困境中的大陆兵工厂敲响警钟,如何确保力阻军品流失犹显严峻。





[ 本帖最後由 鬼谷子上山 於 2009-4-13 09:01 PM 編輯 ]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4 01:55 PM , Processed in 0.02155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