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釋義-純陽真人釋義(紫?觀)-以道佐人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勿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此章清靜無為,不加造作,造作早已. 以至道佐人主者,不言為道,道之渺矣.
清靜即是至道,以清靜之道,治伏我心,我心治伏,人主安矣. 不以兵強天下:兵者,雜氣運行,如一?之主,亂行不道,不得已而用兵,用兵必有勝販,其?必亡. 如人修身,必先治心,心馳不一,運行雜氣,或長或短,見功速而成者少,其身早已.其事好還:還者,是造作之顛倒;殊不知師之所處,禾麥盡盡,民豈生焉. 如人之雜氣所止之處,血肉凝聚,病則生焉,就如荊棘蔚然,栗無所生,人畜無所食,天下百姓皆入凶境之歲,與天之道亳無關係,故善者不敢用強. 在上者,施無為之化;在下者,聽其自然歸伏. 如善者,心心清靜,不待勉強,其氣自生,清靜果矣,而勿矜誇. 無為果矣,荊棘不生而勿剪伐. 果而勿驕,將帥不入乎驕,而好戰之心未起也. 果而不得已,乃清靜中一點真氣,至道本來,連一點都是多了底. 自然果矣,而勿用強. 勿強而道,是謂真道;用強於道,是為不道. 不道者,安得不早已乎. 此太上教人,無為修道,以有為之說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