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86|回復: 0

道德經釋義-純陽真人釋義(紫?觀)-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4-5 20:39: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此章平等待人,平等修己,言人道天道,不過一理,皆是致中和底道理。天之道,不言而高,不名而尊,不動而大,此乃天之道也。天之道猶張弓乎:弓者,口也。入矢為中,不之謂中。力大而放則射,射者去也,不為中;力小而不滿弦,弦不滿則不中。天之道,猶之乎弓也,不過不及之謂也。過者不為中,不及者亦不為中。天之道,中而己耳。不足者,補其足以為中;有餘者其餘以為中。是以天道如此,人道若如之,即合天道。如今人道則非也,不中不和,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亦損之,自恃其強壯,殊不知損之又損,安得有餘?人若合天道,內固中和,隨先天之自然,不言不動,而中其的。若是者,孰能以有餘奉天下?能以有餘奉天下者,有道則然也,有道者誰乎?是古之聖人,唯聖人能以有餘奉天下,何也?因其不自逞,其有餘,功成不自居,而自其下也。因其能合天道,猶之乎張弓者然,不偏不倚之謂也。故古之聖人,內省不有,隨乎混元以自修,故不自見也。因退修自固,以中和體天而合天道;補不足,損有餘,而合張弓。張弓者,中而己。凡人修道,內外合天,氣秉於和而居於中,天道人道盡矣。故道祖以張弓譬之,不過一中也已矣。通章一中字盡矣;《道德》五千,亦一中字盡矣。離中字即非矣。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5:32 AM , Processed in 0.02122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