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6|回復: 0

水之為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4-29 21:08: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五行學說是中華術數的指導性理論 , 而以 " 水 " 所受到最多讚譽 , 因為是五之行之首 ,  包括河圖 河書以及 太乙北辰等 , 更主要有要是有 老子 稱許為 " 上善若水 " , 在現實生態中 , 地球百分之七十屬水 , 一切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素 , 似乎足以證明水是五行的大哥 , 其實真正價值在於其不滅性質 , 因為五行 金木水火土之中 , 只得 水 有 " 三態 " , 即固體 ,液體 , 氣體 三種形態 , 循環不滅 , 其他 金木土火不過兩態 , 且不能死而復生 .

《 老子 》第八章 :  " 上善若水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處眾人之所惡 , 故幾於道 , 居善地 , 心善淵 , 與善仁 , 言善信 , 政善治 , 事善能 , 動善時 , 夫惟不爭 , 故無尤 " .

老子很強調 水的謙卑 , 不爭 , 和善 , 能居下 , 不惡人之所惡 . . 等等 , 故幾於 " 道 " , 故能 " 柔足以制剛 , 弱可以制強 , 無為而自化 , 能為萬物之典範 " . . .

五行哲學之所以偉大 , 在於其生剋制化 , 循環不息 , 屬性有陰陽 , 形勢有虛實 , 盈虧消長 , 但世事並無一面倒的情況 , 現在討論一下  " 水性  " 的負面氣質 ;

1 , 水之為物 , 無所持則散漫而泛濫 , 依勢以為器 , 委曲以求全 , 甘趨下流 .
2 , 受熱沸騰 , 受寒氷結 , 激之則揚 , 逝而不返 , 無情忠義 , 惟變所適 .
3 , 茍且以為適應 , 依附喚作順時 , 懦弱而求委曲 , 下游以為不爭 ,
此能為萬物之典範乎 ?

孫子云 : " 激水之疾 , 至於漂石 " , 是用人為或外在力量形勢改變其本質因素 , 故 唐太宗有水能載舟 , 也能覆舟 的名言  , 並非水能為之 , 而是 " 風力 " 為之 。




.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0-6-8 14: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怎麼沒人想...水除了是液態之物(常態)....還有水平的應用呢...地球上水面大約佔了七分陸地才佔了3分....古人難道看不到(水的此種特性)嗎...
還有人體也是差不多的成份(7分水)....
一定要用5行的觀念去解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7-6 13:51:40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11:33 AM , Processed in 0.0226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