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6|回復: 0

李政道:培養傑出人才需一對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10-30 19:08: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0-10-30 新聞速報 【中央社】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面對著名的「錢學森之問」,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今天提出破解良方:「一對一」精英教育。

      已故知名中國科家錢學森曾提出上述問題,「錢學森之問」近來成為熱門話題。 

     中新社報導,李政道從錢學森的求學之路講起,參照錢學森曾經就讀的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師生比例,得出「培養創造科學和發明技術的人才,需要如錢學森和他求學時代的老師馮.卡門一對一的精英教育經歷」。

     以2009年為例,加州理工學院有大學生951位,研究生1179位,教授和研究員299位,大科生與教授比例約為3.2:1;麻省理工學院有大學生4232位,研究生6152位,教授和研究員1707位,大學生與教授比例約為2.5:1。

      李政道說,這一比例許多大學恐怕做不到。 

     他認為,精英教育指精英的學生由精英的老師作「一對一」的教導。執行精英教育的學院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模式,也可以一位老師輔導三、四位學生,但必須抽出時間「一對一」輔導。

     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求學期間,他的指導教授費米每周都要花上整個半天向李政道作「一對一」的教導,並告誡他「任何物理疑問,都應經過自己獨立思考,找出路徑,克服困難,尋求答案。」

     李政道至今還記得費米有一次問他太陽中心的近似溫度是多少,當時的李政道對這個不是自己博士論文研究的問題支吾其詞。費米告訴他必須自己獨立證實,才可信任,並幫助他設計和用手工製作一架專用的「大計算尺」,很快李政道可以自己運算太陽內部的溫度分布,大大增進了自信和興趣。

     李政道在西南聯大時就受益於這種「一對一」的教育。剛上大一就與教授束星北「一對一」地討論物理問題,讓他受益良多,終以「大二」的學歷被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院錄取,3年後便以「有特殊見解和成就」通過博士論文答辯。

     憶往昔,李政道感慨地說:「抗戰時期,浙江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環境艱苦,物質條件很差,但培養了很多傑出的科學技術創新人才。這段歷史值得研究。」

     「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錢學森曾向溫家寶提出建言。

     如今,84歲的李政道啟迪後輩:「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要創新,需學問;問愈透,創更新。」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11:37 AM , Processed in 0.02128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