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43|回復: 0

论《沈氏玄空学》的下卦、替卦挨星法之谬(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2-25 11:42: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最近看到一篇论替卦方面的帖,不知道所述是否正确,故转来让各位行家指点.
论《沈氏玄空学》的下卦、替卦挨星法之谬(一)
中国风水学是建立在《周易》理论基础上的一门专门论述地理环境的学科,是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和产物。在神州大地数千年盛行不衰,可见其有一定的科学可用价值。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其门派越来越多、杂、乱,鱼龙混珠,鱼目混珠,其主要分两大派“三合派”和“玄空派”。我最初是习“三合派”的,至九十年代初,才发现玄空风水学中的九星就是出自于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行变化规律,其三元九运就是星球运转的产物。故玄空风水学是很有科学性的,便弃三合而改习玄空,因受天律有戒之影响,玄空风水之祖师们隐密太深,真谛从不显示。因无高师点窍,虽废寝忘食,博览群书,亦难明其挨星之法。我经十多年的探索实践验证,逐渐开悟和理解《沈氏玄空学》把挨星诀用作兼向替卦口诀,不是玄空风水学之真诀,这完全是沈氏凭其私智臆造出来的谬诀。其一,廿四山,每山占15°,左兼右兼各7.5°,沈氏挨星把不超过4.5°为下卦,超出4.5°为替卦,下卦与替卦相差0.5°,由于地磁场和磁偏角的关系,风水罗盘的磁针往往都有0.5°-1°的偏差,这还不考虑在操作上的误差所在。因此,下卦与替卦的准验度到底如何?可想而知了。再者在堪测旧宅坟时,有谁能分辨清兼的是多少度,该是下卦或是替卦?只能作乱猜。可是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由此可知《沈氏玄空学》的下卦替卦挨星的准验度有多大了。其二,《青囊奥语》开篇即言“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巽辰亥尽是武曲位;甲癸申贪狼一路行”。这里道出了玄空挨星化气的十二个山、四个星、四个卦,还有十二个山、四个星四个卦,由后人去领悟出来。通篇经文里哪里能找到“兼向替卦”这四个字的半点踪影?而沈氏不知从何处捡来的“兼向替卦”这四个字,并大做文章,故弄玄虚,将经文的挨星口诀,变成了兼向替卦口诀;“壬卯乙未坤,巨门从头出;子癸并甲申贪狼一路行;酉辛丑艮丙,位位是破军;辰巽己戌乾亥,尽是武曲位;寅午庚丁排来右弼星”。经文只道出十二个山,沈氏这里再加上十二个山,补充完经文的不足,表面看来沈氏很有创见,但只要我们肯细心详究:这里的廿四山只化出了贪狼一白(坎),巨门二黑(坤),破军七赤(兑),武典六白(乾),右弼九紫(离)共五个星五个卦,那么九星中除了廉贞五黄归中外,还有三碧(震)四绿(巽)八白(艮)共三个星三个卦,哪里去了?可见蒋氏传于弟子姜汝皋之挨星诀并非在正诀。沈氏从章仲山《阴阳宅录验》中,以其智能解悟出的飞星法也是伪谬的。
“雌与雄,交会合玄法;雄与雌,玄空卦内推”。这两句话一方面论述了阴阳顺逆的问题,雌雄即阴阳之意;另一方面提到了玄空一词,说明上面十二个字就是玄空挨星口诀,不是“兼向替卦”口诀。
“山与水,须要明此理;水与山,祸福尽相关。”玄空之法要讲究山与水的配置,该砂的时候要砂;该水的时候要水,就是零正的配置。这里也说明了同一个山向在同一运里,当零正配置得当时就旺,否则就衰。并不是像沈氏玄空把同一个山向在同一运里固定是旺或衰。
“明玄空,尽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须寻纳甲。”这里再次强调了玄空的应用,也再次证明了前边的十二个字本身就是玄空挨星口诀。
“颠颠倒,廿四山有珠宝;顺逆行,廿四山有火坑”。颠倒顺逆,乃玄空挨星之法也,即阳局顺排;阴局逆布之意。这里也说明在每一运中,廿四山都有珠宝,也有火坑,不像《沈氏玄空学》在每一运中都固定了哪几个山是珠宝;哪几个山是火坑。
以上是我几年来在探索中得到的体会,但正诀是会什么?如何使用?我还未探索出,若有同道看法不同,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有高人明师愿意从中点拨,在下感激不尽,自当虚心接受,达到我抛砖引玉之愿了,则笔者万幸矣!
地址: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中学   李焕贵    电话:07798603567
(一)
中国风水学是建立在《周易》理论基础上的一门专门论述地理环境的学科,是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和产物。在神州大地数千年盛行不衰,可见其有一定的科学可用价值。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其门派越来越多、杂、乱,鱼龙混珠,鱼目混珠,其主要分两大派“三合派”和“玄空派”。我最初是习“三合派”的,至九十年代初,才发现玄空风水学中的九星就是出自于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行变化规律,其三元九运就是星球运转的产物。故玄空风水学是很有科学性的,便弃三合而改习玄空,因受天律有戒之影响,玄空风水之祖师们隐密太深,真谛从不显示。因无高师点窍,虽废寝忘食,博览群书,亦难明其挨星之法。我经十多年的探索实践验证,逐渐开悟和理解《沈氏玄空学》把挨星诀用作兼向替卦口诀,不是玄空风水学之真诀,这完全是沈氏凭其私智臆造出来的谬诀。其一,廿四山,每山占15°,左兼右兼各7.5°,沈氏挨星把不超过4.5°为下卦,超出4.5°为替卦,下卦与替卦相差0.5°,由于地磁场和磁偏角的关系,风水罗盘的磁针往往都有0.5°-1°的偏差,这还不考虑在操作上的误差所在。因此,下卦与替卦的准验度到底如何?可想而知了。再者在堪测旧宅坟时,有谁能分辨清兼的是多少度,该是下卦或是替卦?只能作乱猜。可是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由此可知《沈氏玄空学》的下卦替卦挨星的准验度有多大了。其二,《青囊奥语》开篇即言“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巽辰亥尽是武曲位;甲癸申贪狼一路行”。这里道出了玄空挨星化气的十二个山、四个星、四个卦,还有十二个山、四个星四个卦,由后人去领悟出来。通篇经文里哪里能找到“兼向替卦”这四个字的半点踪影?而沈氏不知从何处捡来的“兼向替卦”这四个字,并大做文章,故弄玄虚,将经文的挨星口诀,变成了兼向替卦口诀;“壬卯乙未坤,巨门从头出;子癸并甲申贪狼一路行;酉辛丑艮丙,位位是破军;辰巽己戌乾亥,尽是武曲位;寅午庚丁排来右弼星”。经文只道出十二个山,沈氏这里再加上十二个山,补充完经文的不足,表面看来沈氏很有创见,但只要我们肯细心详究:这里的廿四山只化出了贪狼一白(坎),巨门二黑(坤),破军七赤(兑),武典六白(乾),右弼九紫(离)共五个星五个卦,那么九星中除了廉贞五黄归中外,还有三碧(震)四绿(巽)八白(艮)共三个星三个卦,哪里去了?可见蒋氏传于弟子姜汝皋之挨星诀并非在正诀。沈氏从章仲山《阴阳宅录验》中,以其智能解悟出的飞星法也是伪谬的。
“雌与雄,交会合玄法;雄与雌,玄空卦内推”。这两句话一方面论述了阴阳顺逆的问题,雌雄即阴阳之意;另一方面提到了玄空一词,说明上面十二个字就是玄空挨星口诀,不是“兼向替卦”口诀。
“山与水,须要明此理;水与山,祸福尽相关。”玄空之法要讲究山与水的配置,该砂的时候要砂;该水的时候要水,就是零正的配置。这里也说明了同一个山向在同一运里,当零正配置得当时就旺,否则就衰。并不是像沈氏玄空把同一个山向在同一运里固定是旺或衰。
“明玄空,尽在五行中;知此法,不须寻纳甲。”这里再次强调了玄空的应用,也再次证明了前边的十二个字本身就是玄空挨星口诀。
“颠颠倒,廿四山有珠宝;顺逆行,廿四山有火坑”。颠倒顺逆,乃玄空挨星之法也,即阳局顺排;阴局逆布之意。这里也说明在每一运中,廿四山都有珠宝,也有火坑,不像《沈氏玄空学》在每一运中都固定了哪几个山是珠宝;哪几个山是火坑。
以上是我几年来在探索中得到的体会,但正诀是会什么?如何使用?我还未探索出,若有同道看法不同,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有高人明师愿意从中点拨,在下感激不尽,自当虚心接受,达到我抛砖引玉之愿了,则笔者万幸矣!
地址: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中学   李焕贵    电话:07798603567
發表於 2011-2-25 20:57:14 | 顯示全部樓層
作者說的沒錯!沈氏替星是有問題!
但跟他講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3-1 00:12: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小樓 於 2011-2-25 08:57 PM 發表。
作者說的沒錯!沈氏替星是有問題!
但跟他講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站长你好,如果这样说,是不是只要不出卦就一律用下卦??

[ 本帖最後由 大安之道 於 2011-3-1 12:14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3-1 00:26:2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大安之道 於 2011-3-1 12:12 AM 發表。

站长你好,如果这样说,是不是只要不出卦就一律用下卦??

不對!
請參考程氏論駱士鵬挨星法兼山用法
(但此書其他不可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3-10 20:14:30 | 顯示全部樓層
沈氏玄空飞星的问题不仅有下卦替卦,还有应用上不灵的问题,特别是运用到阴宅上根本就不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3-15 00:02:5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uxingzhiyi 於 2011-3-10 08:14 PM 發表。
沈氏玄空飞星的问题不仅有下卦替卦,还有应用上不灵的问题,特别是运用到阴宅上根本就不灵。


請問樓主, 你的沈氏學理是那裏學的呢? 再者, 你能舉一些, 沈氏斷法在應用時不對之處嗎? 大家研究一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4-13 19:19:2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2009an 於 2011-2-25 11:42 AM 發表。
最近看到一篇论替卦方面的帖,不知道所述是否正确,故转来让各位行家指点. 论《沈氏玄空学》的下卦、替卦挨星法之谬(一)中国风水学是建立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4-17 00:07:22 | 顯示全部樓層
沈公挨星原理是從章公取經而來!
替星是從胡伯安手的[從師隨筆]而來,包括反伏吟等。
現在市上飛星系統都是出於此,[出發點]都沒錯!
大部份階段應用重心都放在星卦的五行和推象而已!
但都是挨星術的[輪廓]而已!這是本末倒置,倒果為因的學習方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4-17 04:57: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小樓 於 2011-4-17 12:07 AM 發表。
沈公挨星原理是從章公取經而來!
替星是從胡伯安手的而來,包括反伏吟等。
現在市上飛星系統都是出於此,都沒錯!
大部份階段應用重心都放在星卦的五行和推象而已!
但都是挨星術的而已!這是本末倒置,倒果為因 ...

謝謝分享,尚未覺悟者多的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3:14 AM , Processed in 0.0249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