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41|回復: 0

易學與脈理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3-13 18:48: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從五四運動西學東漸以來幾乎全盤西化 ,  中醫首先受到沖擊 , 除了被認為是不科學之外 ,  相信是因為庸醫太多 , 官方主流排斥 ,  絶對被邊緣化 ,  在民間自生自滅 ,  雖有識之士亦愛莫能助 ,  研究醫易的人當然有自己看法 , 而且經過二千多年的驗證 ,  大致上是一門可靠性很高實用技術 , 科學與否則見仁見智 ,  黃帝內經大部份用陰陽五行表述 ,  一般讀書人也不明所以 , 何況搵兩餐不學無術之流 ,  記熟十零廿個湯頭 ,  三五十味藥性 , 見熱治熱 ,  見寒治寒 ,  把脈有姿態無實際 ,  心中了了 , 指下難明 ,  真正名醫無一不是讀人出身 ,  由儒入醫當然容易得多 ,  不過通易又識醫理的就比較少 ,  三部九侯寸關尺的浮中沉與天地人三才合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完全合乎九宮八卦原理 ,  早期的三部九侯是手腳頸合按 , 秦越人獨取手太陰動脈寸口之法至今 ,  後人不斷發揮印證 ,  反而枝葉太多 ,  混亂而繁雜 ,  使人更難理解 ,  索性只以病家所述便處方用藥 。

中醫的六氣源於八卦 ,  將全年氣候分為六段 , 主氣 厥陰風木 ,  少陽相火 ,  少陰君火 ,  太陰濕土 ,  陽明燥金 ,  太陽寒水 ,  氣運自左面厥陰木開始 , 陽經之氣自降 ,  陰經之氣自昇 , 合天地否泰之象 ,   人身脈氣自中府雲門 而出 ,  到章門 期門而收 ,  循環不息 ,  故 左( 手 ) ; 心 膻中 肝胆 腎 小腸 ,  右 ( 手) ; 肺 胸中 脾胃 命( 門 ) 大腸 ,   浮中沉三才之氣無太過不及為不病 ,  以大小強弱為形 ,  浮沉遲數為勢 ,  表裡則為陰陽 ,  總以虛實 , 參以望聞而問之 ,  然後施治 , 法有十三 , 不一而足 ,  層次分明與易理不悖 , -不要將黃金當做廢鐵  。



.
發表於 2011-5-14 08:08:01 | 顯示全部樓層
说的不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8-19 15:47:30 | 顯示全部樓層
...
在這裡又有多少人這樣想....
...
老是在五行中打轉
...
五行本陰陽,乎於「象」而行於天
陰陽本太極,乎於「數」而行於地
卲子曰:「四象序常五離中」。
五行相剋若盡!豈有物命在乎?﹝萬物的存在﹞。
因為五行生剋制化、本是數中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10 09:51:27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述中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10-9 20: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醫之論,縱在歷經千百年後也未必會淪落或失傳,畢竟!病源體或新怪症的產生會因為抗生素等的產生在發展出新病源體出來,

當在又研發不出新疫苗或藥物治療時,就又務必回歸到原點,既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之道。

故在歷經千或百年之後,必會以中西醫合併診斷治療為最大方針。

比較困難的是,想栽培一個出色的西醫師,嚴格來說都只是需要苦讀後的實習與臨床經驗。
但要栽培出一個絕色的中醫師,那就難上加難的難。

如汝所言,既無儒家思想當後盾或知陰陽之易理當根本,只熟用處方當論症,根本是不夠。
故預培植出出色的中醫師,除對易理須深入領物外,始能對醫論方面開始著手學習與研究,終能出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0 11:05 PM , Processed in 0.06115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