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0|回復: 0

高血脂症易致動脈硬化 形成血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6-7 17:47: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高血脂症易致動脈硬化 形成血栓
台灣新生報
【記者王柏楊?台北報導】



新陳代謝科醫師謝安慈表示,高血脂症是指體內血清總膽固醇大於240mg%,高密脂膽固醇小於35mg%,三酸甘油脂大於400mg%,低密脂膽固醇大於160mg%。而一般人於正常時,其血清總膽固醇應小於200mg%,高密脂膽固醇應大於40mg%,三酸甘油脂應小於200mg%,低密脂膽固醇應小於130mg%。

謝醫師指出,人體血清中所含的脂肪,主要由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磷脂質及游離脂肪酸所組成之脂蛋白。膽固醇又分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再普通抽血檢查時,主要是檢驗總膽固醇,高密脂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至於低密脂膽固醇則可經由前面三項檢驗數值換算而得到結果。

謝安慈醫師說明,高血脂症的成因不外乎為以下幾點:1.遺傳(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症)。2.次發性之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症、庫欣氏症候群、腎病症候群、甲狀腺低能症等疾病)。3.飲食(如每日脂肪攝取超過總熱量的40%、飽和脂肪酸超過總熱量的10%、膽固醇每日攝取超過300mg、飲酒過量等)。4.藥物(如利尿劑、女性荷爾蒙、避孕藥、類固醇、或貝它阻斷劑等使用)。

謝安慈提醒,若體內血清濃度太高,便會堆積在血管內壁上,長久下來易造成動脈硬化,而引起血栓形成,使血管內腔狹窄、彈性及張力減小、血液循環供應不足,甚至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絞痛、動脈瘤等),以及腦血管病變(如腦出血、腦栓塞等)。

而目前醫學界已經證實,血清膽固醇每下降1mg,就可以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率減少約1%左右。

 樓主| 發表於 2011-6-7 17:47:37 | 顯示全部樓層
先飲食控制 再藥物治療
台灣新生報
【記者王柏楊?台北報導】




新陳代謝科醫師謝安慈表示,針對高血脂症的治療,其目的為使血脂異常回復正常,以期降低動脈硬化及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高血脂症患者需先經3~6個月的飲食控制,若血脂仍無法降低才再考慮輔以藥物治療。

謝安慈醫師指出,飲食療法是最先應採取的處理方式,而針對體重過重者,則應先讓其減重至理想體重。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第一期的飲食限制為降低總熱量、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含量,是適當且必要之處置,至於飲食的限制程度則應視高血脂症嚴重程度以成一正比。

但若3個月後血脂仍偏高,則需進入第二期的飲食限制療法,並考慮佐以降血脂藥物之使用。亦即其膽固醇每天應少於200~150mg、飽和脂肪酸含量於7%以下。另外,如糖尿病、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或家族史者,則建議可考慮提前使用藥物治療。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8:26 PM , Processed in 0.0190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