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1|回復: 0

人生彩色或黑白肝是關鍵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7-31 20:46: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生彩色或黑白肝是關鍵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引言:

民眾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詞:「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確,肝病長期以來一直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就有一些補肝、養肝的藥品或健康食品應運而生;但服用這些藥品或食品,對肝臟健康來說真有幫助嗎?

肝病的惡化進程是長期的,從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這樣的疾病發展過程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所以罹患肝癌的患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要維護肝臟的健康,就必須從年輕時代開始長期保養,如此才能保有一個健康的肝。

根據統計,約有九成曾感染B型肝炎的人,其中約有四成六的人有肝硬化的趨勢。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保肝利膽」為重要的健康守則,因為肝癌患者的血清和病理組織切片中,有八成的患者被證實有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若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避免「過勞」已成維護身體健康的首要工作。

廖桂聲醫師指出,中醫認為,人體肝臟是一個很重要的器官,因為重要又不會發出警訊,肝炎就常常被形容為隱藏的殺手。古籍《黃帝內經》有云:「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又認為:「肝者罷極之本。」罷,音義均同「疲」,罷極,就是勞困的意思,因為肝主筋,筋主運動,所以中醫可以把肝比喻成運動,如果過度勞累,只會白白增加肝臟大量的負荷,因此,避免過勞對肝的健康很重要。

慢性肝炎在台灣其實相當普遍,大部分的人都是從急性肝炎拖到慢性肝炎,甚至是肝硬化、肝癌。患者大多會有口苦、咽乾、疲倦、目黃、口臭、多夢等症狀,如果是症狀輕微者,只能由儀器檢查得知,但病情嚴重者,包括肝硬化、肝脾腫大、水腫(腹水)、婦女月經異常、女性白帶淋漓等症狀時就必須趕快接受治療。

中醫認為,肝跟情緒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才有愉悅舒暢是肝德,憂鬱愁怒是肝病的說法存在,也說明了「怒則傷肝」的中醫原理,因為太過憤怒容易損傷到肝臟,這點跟現代醫學所謂的免疫功能下降的論點頗為一致。不過,治療慢性肝炎應以扶正去邪為主,絕不能夠長期服用寒涼草藥,否則當病毒清除能力不足時將損傷到肝功能。

 樓主| 發表於 2011-7-31 20:46:57 | 顯示全部樓層
GOT、GPT指數異常 就是肝病?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肝病有輕有重,一般民眾常聽到的就是肝炎。署立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黃泰銘表示,所謂肝炎就是人體肝臟發炎,在台灣地區,最常見的就是B型肝炎,大致上,肝炎病程演進至肝纖維化約需二十年,再演變成肝硬化約需二十年,最後惡化成肝癌也要二十年,所以肝炎患者多為老年人。

黃泰銘醫師指出,很多民眾都聽過GOT、GPT這兩個名詞,這是判定肝功能最常見的指數,當GOT、GPT數值異常時,就代表肝臟已經有發炎的現象,數值比正常值高出愈多,代表肝臟發炎程度愈明顯,可能已經達到需要接受治療的程度。

黃泰銘醫師進一步指出,雖然肝病非常多樣化,治療肝病患者可以採取口服或注射藥物的方式,除了治療之外,其實只要少熬夜、不吸菸、少喝酒,就可以減少對肝臟的危害,甚至民眾還可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如此,就更可以達到預防肝病、維護肝臟健康的目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很多健康食品都以降低GOT、GPT指數作為肝臟健康的訴求,甚至還因此而銷售長紅!對此,黃泰銘醫師強調,這算是一種迷思,一般健康檢查只要超過標準就會以紅色數字來標示,結果民眾就因此而恐慌,事實上,GOT、GPT指數要達到正常值「兩倍」以上才會有意義。

例如熬夜、緊張、感冒、抽菸、喝酒、發燒、創傷、受到感染等因素都會影響到GOT、GPT指數,超過這兩個指數只能代表肝發炎,如此而已,民眾只要改善習慣或改掉壞習慣,指數就會恢復正常的水準,但如果是指數異常超過半年,就代表已轉變成慢性肝炎,這時候就必須要積極接受治療。

他強調,肝臟是一種非常沉默的器官,短期發炎時並不會有症狀發生,也不會令人覺得不舒服,但若肝臟有症狀出現時,往往代表已經到了肝病或肝癌的末期,民眾不可不知,也千萬不要太大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7-31 20:47:20 | 顯示全部樓層
錢嘜賺、肝著顧 愛肝要懂忌口、食養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在台灣,目前慢性肝炎以B型肝炎最多,C型肝炎次之。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一般來說,避免肝病上身,「忌口、食養」兩項都很重要,忌口包括戒菸、戒酒、忌辛辣刺激物、忌高能量的水果、忌食發霉食物或含防腐劑食品、忌吃燒臘製品或焦黑食物等皆是。

廖桂聲醫師指出,酒對正常的肝臟來說,少量無礙,但如果飲酒過量就變成毒酒,尤其是有肝病的人,若長期大量飲酒簡直跟自殺沒兩樣,建議一旦肝臟有病,最好滴酒不沾;吸菸可引起膽汁逆流,因此對胃和十二指腸都可能受到傷害,而且將使治療肝炎時間延長。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肝炎患者特別需要避免吃下辣椒、胡椒、洋蔥、咖哩粉等辛辣、燥熱、油煎、油炸處理的食物,以免燥火動肝、損耗肝陰,破壞肝細胞而加重炎症,所以患者應忌吃辛辣刺激物。咖啡、可可、濃茶等刺激性飲料都有興奮的作用,但肝炎患者的肝功能低下,解毒作用相對早已減弱,同時又要修護被破壞的細胞,因此不適合吃下辛辣刺激物。

社會大眾對肝的健康多半認識不夠深刻,所以飲食上百無禁忌,以高能量的水果來說,其實肝炎患者的身體並不缺糖,若大量進食反而會增加肝臟的負擔,甚至併發脂肪肝,因此,患者忌吃高能量的水果,含果糖高能量的水果包括釋迦、榴槤、龍眼、荔枝、芒果等。

避免吃下不新鮮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包括發霉的米或玉米、花生、貯藏過久的醃菜,含防腐劑製品、煙燻食物、焦黑食物、燒臘製品等,患者應少碰為妙;肝炎患者在飲食上有很多的禁忌,一般醫師替患者看診時,不僅會告訴病患不應該吃或少吃某些食物,尤其在服藥期間絕對不能吃哪些食物,甚至還會告訴患者應該多吃何種食物比較好,患者應該遵照醫師囑咐,才不會使病情惡化。

食養部分,廖桂聲醫師建議肝病患者可多吃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食物,或是黃綠色蔬菜、水果等。肝炎患者可多吃水果和蔬菜,而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纖維質等食物則是必要的條件。傳統中醫常建議肝炎患者多吃黃豆、綠豆或豆芽菜,因為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及多種維生素、蛋白質。

尤其是卵磷脂中含有膽鹼,膽鹼是一種具有抗脂肪肝的蛋白質,這是肝細胞的主要補給原料。另外,蛤蜊、蜆也是對肝炎患者相當有益的食物,因為蛤蜊、蜆都含豐富鈣質、精蛋白、膽鹼等,許多人體免疫反應都必須仰賴鈣質作為中間的介質,才能活化體內的抗體作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7-31 20:47:4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醫認為肝病肇因於肝氣鬱滯、血瘀、肝膽濕熱等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傳統中醫對肝病很早就有所認識,只是名詞各有不同。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中醫對肝炎的病理、病機,多半認為是肝氣鬱滯、肝膽濕熱、氣滯血瘀、肝腎陰虛等所致,甚至患者還可能會出現黃疸的症狀,像這種情況多屬於B型肝炎引起的抗體所造成的傷害。

廖桂聲醫師指出,肝氣鬱滯者,通常是急性肝炎期或去邪未盡、疏達失調,促使病邪滯留在肝臟內,結果就造成肝氣鬱滯,當肝臟發炎時,肝細胞浮腫容易促使膽汁排泄功能不佳,最後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胃腸蠕動失調,結果自然就發生肝氣鬱滯。

廖桂聲醫師進一步指出,肝膽濕熱者,「證因脈治」,黃疸症皆生於熱,尤以膽火居多,因為膽熱的關係,膽汁滿溢出於外,通常是以漸滲於經絡,然後身目俱黃。中醫也認為,肝氣之鬱,肝膽濕熱多是肝藏血而不藏水,外來之水多,則肝閉而不受,結果移水於脾胃、膀胱等器官或系統,結果因為這些器官或系統都不能容納下,於是惡性循環就因此而發生,濕氣復返而入肝,入肝後就生黃疸。

廖桂聲醫師認為,氣滯血瘀者,多半是氣不出血,所以敗血,血不華色,所以色敗。如果從現代醫學來看,急性肝炎的基本病理改變是肝細胞壞死。當然,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改變,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濕熱證」。當肝細胞腫大,導致肝內微小血管發生改變時,更易促成肝細胞的壞死,以及影響肝細胞的再生,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氣滯血瘀」的現象。

肝腎陰虛者,傳統中醫有肝腎同源的說法存在,認為黃疸可由肝及腎影響。肝腎陰虛者多半出現較晚,病位較深,病情也較嚴重。患者常出現頭暈、腰痠背痛、性機能障礙、代謝亢進等顯著症狀,像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的肝腎陰虛。

要保養肝臟健康,讓肝功能正常運作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保肝的方法相當多,但有七項基本原則一定要做到,例如保持樂觀人生、要有休息時間、三餐營養均衡、不可輕易迷信偏方、輕鬆的經常做運動、防止意外的感染、定期追蹤肝功能指數等皆是不可偏廢的保肝原則。

廖桂聲醫師指出,中醫認為,「怒則傷肝」,因為肝功能跟情緒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要保持樂觀人生;飯後休息是強化肝臟的最好方法,飯後三十分鐘,應該要讓自己安靜休養,充分的休息時間可大量吸收營養成分,同時可避免過度勞累。

以傳統中醫的觀點來說,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血行在膽;凌晨一點至三點,血行在肝。所以肝膽功能不好的人,應盡量在十一點前就寢,最好不要超過一點,如果是必需輪流值夜班工作的上班族,最好考慮一下職業跟健康孰輕孰重。

注意營養均衡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養成定時定量攝取營養食物的習慣,多吃綠色蔬菜、水果、地瓜,對排便順暢、減少肝臟負擔等,都有相當大的幫助;不可輕易迷信偏方也是保肝原則之一,如果吃下太多人參雞、當歸鴨、十全大補湯等滋補強壯類藥膳,將可能出現「火上加油」的情形,因為這些東西會使體質更亢奮,且高熱量的食補可能會損害到肝臟。

廖桂聲醫師強調,人體過度勞累是保肝的大忌,所以輕鬆的經常做運動才是維護肝臟健康的方法,像是多去戶外走路或散步,可以增加肝臟的新陳代謝,促使較多的氧氣通過血液,當血液循環變好時,可讓腸胃分泌更多消化液,同時供應肝臟製作膽汁以助消化。

除此之外,防止意外的感染事件,除預防注射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感染,例如避免輸血、穿耳洞、刺青、打針、針灸、紋眉、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等皆是;定期進行肝功能指數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建議民眾應該每年接受一次抽血檢驗,已罹患肝病者應服從專科醫師指示,耐心地持續服藥,如此,就能幫助做好保肝的動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7-31 20:48:08 | 顯示全部樓層
食物養肝也傷肝 正確選擇最重要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有的食物對肝有益,但有的則會加重肝的負擔。國泰醫院肝臟中心主治醫師張涵郁表示,人工食品、人工調味料、人造奶油、速食食品等都會加重肝功能的負擔,所以,日常飲食還是以天然食品比較好,呼籲少吃肉類,多吃五穀雜糧、新鮮蔬果,對人的肝臟最有益處。

張涵郁醫師指出,門診時,若患有輕微肝病患者前來求診,大致上,西醫多會給予保肝片,保肝片的作用就類似面膜一樣,可以恢復或增加肝表面細胞膜的穩定性,讓肝臟比較不容易受傷害,或是受到傷害時,肝的損傷可望比較輕一點。此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服用後患者比較不會感到疲累。

不過,保肝片不是絕對適用於每個肝病患者身上,用藥還是要對症,若不看醫生就自行服用保肝片,民眾只是治標不治本,肝病患者到底需要服用哪一種藥物,最好還是由醫師診斷後再開立適合的藥物比較妥當。張涵郁醫師強調,有肝病的人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尤其不要食用保存不當的花生、玉米罐頭,以便降低罹患肝癌的危險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8:32 PM , Processed in 0.0214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