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88|回復: 0

世界上古易学史(原创)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8-7 20:48: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世界上古易学史
2011-6-30
说明

1 《世界上古易学史》又名《世界十纪易学史》。英汉卡克《上帝的指纹》31章:“根据公元前3世纪历史家贝洛苏斯(Berossus)的记载,大洪水发生之前,一群神话君王先后统治苏美尔古国,时间长达432000年。这难道是一个巧合?贝洛苏斯还指出,‘从天地初创到世界消失’,人类总共经历216万年 216万年数,源自于中国战国时代“十纪276万年”之说。276万年则当为3276万年之讹传。


2、十纪的年代主要来源于纬书,由于纬书保留了上古历史文化的真实内容,故具有相当的可信度。(详细请参拙作《上古中国历朝年代考》、《人类十纪先王年表》)据我们研究,自人皇天地开辟至鲁哀公十四年获麟之岁(前481年),共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分为十纪,每纪为卅二万七千六百年,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洛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叙命纪,七曰循蜚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讫纪。人皇之前还有地皇时代、天皇时代以及盘古时代。在拙作《上古中国历代疆域通考》中我们已经确认,中国是世界文明之源,故中国的即是世界的,所以我们用了现在这个题目。

3
据我们研究,太昊、庖牺、伏羲为三人,太昊距今约66000多年,庖牺距今约32000多年,伏羲距今约7000多年。作先天八卦者 ,当为庖牺。太昊女娲之后有十四氏之治 62770年?前6811 55960年。又,炎帝朝共历八代526年;黄帝朝共历十代1523年。少昊朝传十四世共992年;颛顼朝传九世共344年;帝喾朝传二十世共1090年。

4
、本易学史部分内容和年代数据,使用了宇宙信息神通技术。
※※※※※※※※※※※※







[ 本帖最後由 spss 於 2011-8-7 09:36 PM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11-8-7 20:51:19 | 顯示全部樓層
天皇氏时代
(前3726480年?前3492481
五运概念始得仙人传授

天地未分之前,有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是谓五运。(《易纬》)
天皇君曰:……混元无物,寂悄无声,万象以之而生,五幷行以之而成。……万星群象者,乃天地之变道也;五幷行六气者,乃天地之枢机也。(《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微正章第一 阴阳观念始得仙人传授

天皇君曰:……德者,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幷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冥动植,咸畅其宜,恩流不息,群生不知此之为德也。……群品之类者,乃阴阳之移气也。(《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微正章第一
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始得仙人传授

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于逢、旃【左,右字上横左边有ノ】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清《纲鑑合编》卷一)
“《尔雅》‘岁次’云:‘大岁在寅,名摄提格。’《淮南子》注云:‘格,起也,万物承阳而起。卯名单阏,单,尽,阏,止也。言阳气推万物而起,阴气尽止也。辰名执徐,执,蛰也,徐,舒也。言伏蛰之物,皆散舒而出也。巳名大荒落,荒,大也,言万物炽盛而大出,落落而布散也。午名敦牂,《淮南子》云:‘欃枪,敦牂言万物盛壮也。’未名协洽,《淮南子》云:‘协,和也,洽,合也。言阴欲化,万物和合也。’申名涒滩,《淮南子》云:‘涒滩,滩,大从也,言万物皆修其精气也。’酉名作鄂,《淮南子》云:‘作鄂,鄂,零落也,言万物皆陊落也。’戌名掩茂,掩,蔽也;茂,冒也,言万物皆蔽冒也。亥名大渊献,渊,藏;献,迎也,言万物终亥,大小深藏窟伏,以迎阳也。子名困敦,困,混也;敦,沌也。言阳气混沌,万物垂孽也。丑名赤奋若,奋,起也;若,从也。言阳气奋迅万物而起,无不顺其性。赤,阳色也。”(《五行大义》第二论支干名)

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昔盘古氏明天地之道,达阴阳之变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气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十干曰:于逢、旃【左,右字上横左边有ノ】蒙、柔兆、疆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于、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明《三命通会》卷一论支干源流)


[ 本帖最後由 spss 於 2011-8-7 08:58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8 15:17:57 | 顯示全部樓層
地皇氏时代
(前3492480年?前3276481年)
阴阳之名始有

定天地日月星辰阴阳之名,始于地皇。(清《壹是纪始》卷一)
“初地皇氏,日甲一月,辰五星甲一百二十一,辰子一千四百四十一。地皇氏十一头,十一人也,继初天皇氏而王,德合自然,功赞天地,定星辰,分昼夜,调阴阳,制寒暑,四时顺序,人民毓,万木折,万草萌,鳞介羽毛飞潜动植,各正生成。则知地皇氏之民,若婴儿之既孩,餐霞茹芝,无飢饱劳役。”(《玄经原旨发挥》元经会之五)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9 18:40:41 | 顯示全部樓層
九头纪
(前3276480年?前2948881年)


人皇氏时代,天地人三才观念始有

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成三气,又从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云笈七籖》卷三《道教三洞宗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a623874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1-8-9 18:44:3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10 14:26:57 | 顯示全部樓層
五龙纪
(西元前2948880?前2621281年)


五行观念始得仙人传授

时有兄弟五人,曰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治在五方,以司五行,布山岳,继人皇氏御世。(明《历代神仙通鉴》卷一第二)
五龙二,是谓五姓纪,治在五方,司五类、佈山岳。方是时也,世亟巢穴,日月贞明。盖龙德而正中者也,汉世祠之肤施。(宋《路史前纪二》)清《壹是纪始》卷一五行始于神农为非。


















[ 本帖最後由 spss 於 2011-8-10 02:28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12 13:49:05 | 顯示全部樓層
禅通
(前655680?前328081年)
距今630000多年,史皇氏时代,无为之名始有
无为是道家的中道。阴阳系统平衡之谓中。


[ 本帖最後由 spss 於 2011-8-12 01:50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12 13:51:04 | 顯示全部樓層
叙命纪
(前1638480年?前1310881年)


《泰一阴阳》二十三卷(《汉书艺文志历谱》),叙命纪之黎卢氏时代作,佚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12 13:51:58 | 顯示全部樓層
流讫纪
(前328080年?前481年)

燧人氏时代,占日月星辰术始得仙人传授(距今225000多年前)
燧人氏作,观星辰,而察五行。(宋《通鉴前编》)清《壹是纪始》卷一始于黄帝为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14 09:25:32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昊女娲朝
(前64685年?前6811年)

象占始得仙人传授
(距今62000多年前)
“昔女娲筮张云幕而枚占,神明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万国。’《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二,《初学记》二十五,《御览》七十八。”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归藏》)
太极图十四氏之治柏皇氏时代(距今61000多年前)始得仙人传授
风水十四氏之治大庭氏时代(距今59000多年前)始得仙人传授
五德终始

五德运始于太昊。(清《壹是纪始》卷一)
伏羲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白虎通》)伏羲误,当为太昊。
五行、历法:三皇三正,……女娲以十二月为正,尚白。伏羲以上未有闻焉。(《礼稽命征》)伏羲误,当为太昊。
星占:“天皇之先与乾曜合元,君有五期,辅有三名。”(《易通卦验》)此天皇为太昊。

6
万多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的丧葬信仰习俗。山顶洞人是当时3维时空的地球土著人。红色五行为火,火焱上,是祈祷祝福逝者升天之意。据研究,其时,现代地球人类的祖先,处于高于地球土著人的3. 208?3. 256维度空间。

“据《塔斯社》1980年8月18日的电讯:苏考古学家在东西伯利亚南部塞亚古村落遗址,发掘出一幅三万五千前的星图,刻在一石龟背上,标明是北半球星座,最醒目者为北极星。”(《光明日报》1980年8月28日)
《垂皇策》,十四氏之治尊庐氏时代作,佚失
庖氏先文《乾凿度》,勑天门以为名,古有先文……太古文目:先《元皇介》而后有《垂皇策》。(《易乾凿度》)


[ 本帖最後由 spss 於 2011-8-14 09:27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15 19:41:42 | 顯示全部樓層
庖牺氏
(距今32000多年前)
因地球人类神通功能退化,龙马负河图始现
由河图作河图预测术、据河图创先天八卦方位图

庖牺八卦次序图庖牺六十四卦次序图

庖牺六十四卦方图庖牺六十四卦圆图

作《古三坟》之《连山》六十四卦,及卦爻大象

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尚书顾命》)
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管子小臣》)
子曰: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周易系辞上》)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中观鸟兽之丈,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
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而阴阳易位,故曰:妃以五成。然则水之大数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故水以天一为火二牡,木以天三为土十牡,土以天五为水六牡,火以天七为金四牡,金以天九为木八牡。(《汉书五行志》)
庖牺氏作八卦。”(《帝王世纪》第一)
伏牺氏王天下,有神龙负图出于黄河。法而效之,始画八卦。推阴阳之道,知吉凶所在,谓之河图。(《龙鱼河图》)伏牺氏误,当为庖牺氏。
先天八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则顺,知来则逆,是故易逆数也。(《周易说卦传》)


[ 本帖最後由 spss 於 2011-8-15 07:43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16 13:59:00 | 顯示全部樓層
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管子·轻重戍》)伏羲误,当为庖牺。六峜{读爻,望山(之变)意。}者,即六爻。九九之数则为算术乘法。
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曰:皆古书名。’”(《左传昭公十二年》)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马融说:《三坟》,三气,阴阳始生,天、地、人之气也;《五典》,五行也;《八索》,八卦;《九丘》,九州之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正义》)
《新论·正经》曰:“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又,晋干宝《周礼注》:“《归藏》云:‘复子、临丑、泰寅、大壮卯、夬辰、乾巳、姤午、遁末、否申、观酉、剥戌、坤亥’。” 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为周易之卦名,故可知此《归藏》为后世所作,而非《古三坟》之《归藏》。据研究,《连山》八万言”其卦名亦与今本《周易》多相同,《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均为春秋时代人所作。
又,后世梁元帝曾杜撰《连山》三十卷,隋刘炫杜撰《连山》十卷。《隋书经籍志》:《连山》三十卷梁元帝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亦录)《金楼子著书篇》:《连山》三秩三十卷。注曰:金楼年在弱冠著此书,至于立年其功始就。躬亲笔削,极有其劳。此《连山》为南北朝梁元帝所著。清马国翰辑《连山》序:《唐艺文志》有《连山》十卷,司马膺注司马膺注《连山》,与马国翰所辑之《连山》,同为隋代刘炫杜撰。胡应麟曰:《连山易》十卷,见《唐艺文志》。按班氏《六经》首《周易》,凡夏商之易绝不同。隋牛弘购得寓内遗书至三十七万卷,魏文成等修《隋史》,晋、梁以降,亡逸篇名无不具载,皆不闻所谓《连山》者,而至唐始出,可乎?《北史刘炫传》:隋文搜访图籍,炫因造《连山》、《鲁史记》上之。马端临据此以为炫作,或有然者。盖炫后事发除名,故《隋志》不录,而其书尚传于后,开元中盛集群书,仍入禁中尔。(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连山》)
2005年新华社贵州分社 114日电:贵州荔波县档案局,日前从民间收集到一部珍贵的水书《连山易》。据研究,此水书《连山易》,则为距今2100年前所著。


[ 本帖最後由 spss 於 2011-8-16 02:00 P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17 15:52:15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史记龟策列传》)
始作策数
“垂皇策者,羲;乘皇美者,戏;重自策者,牺。”(《易乾坤凿度》)羲误,当为庖牺。
“‘发书占之兮,筴言其度’唐张守节正义:发策数之书,占其度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乾凿度》(非今之《乾凿度》),庖牺氏作,佚失
庖氏先文《乾凿度》,勑天门以为名,古有先文……太古文目:先《元皇介》而后有《垂皇策》,而后有《万形经》,而后有《乾文纬》,而后有《乾凿度》。(《易乾凿度》)

庖牺六十四卦方圆图(距今28000多年前)

庖牺六十四卦圆图庖牺六十四卦方图合而为一,成庖牺六十四卦方圆图 天圆地方观念始生。
“太昊女娲图”中手握的规和矩,代表天圆地方,即源于此。《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

中石器时代是新石器时代的前奏。西亚沙尼达和耶莫两处遗址处于新旧石器时代的交替时期,已形成农业的氏族公社村落。沙尼达人有公共墓地,死者无论男女大小皆为屈身葬,以赭土(红色土)、小珠项链、石器等为随葬品,经考证约是公元前9 千年左右。赵建文编著《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二、石器时代的宗教)赭土为随葬品的意义,与中国6万多年前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有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的丧葬信仰习俗是相同的。红色五行属火,火焱上,表祈祷祝福逝者升天堂之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22 14:27:06 | 顯示全部樓層
炎帝朝(前6810年?前6285年)

炎帝朝第一代炎帝神农
6810年?前6668
明堂始有

“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於胸中,智不出於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 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 谷,祀於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 延而入之,养民以公。”(《淮南子·主术训》)
“明堂,自昔有之,古名嵩宫,亦名明庭,黄帝名匐宫,尧时名衢室,舜名总章,夏后氏名世室,殷名重屋,周名明堂。”(清毛奇龄《明章问》.丛书集成初编本)明庭者,非明堂。又,黄帝名匐宫乃讹传,实为少昊明堂之称。
“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汉《白虎通》)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既库为次,居室为後。”(《礼记·曲礼》)
明堂者,炎帝朝曰嵩宫,黄帝朝曰合宫,少昊朝曰匐宫颛顼朝曰太室,帝喾朝曰太室,帝尧曰衢室(又曰五府、灵府),帝舜曰总章,大禹曰世室,夏曰世室,殷曰重屋商曰阳馆,周曰明堂(又称清庙)。
炎帝朝嵩宫为一室,以象天地人神合一;黄帝朝合宫承炎帝之礼为一室;少昊朝匐宫承黄帝之礼为一室;颛顼朝太室为五室,以象五行;帝喾朝太室承颛顼之礼为五室;帝尧衢室承帝喾之礼为五室;帝舜总章为十二室,以象中国十二州;大禹世室承帝尧之礼为五室;夏世室承帝禹之礼为五室;殷重屋商阳馆皆为九室;周明堂承帝尧之礼为五室。


占候始得仙人传授

(距今8600多年前)清《壹是纪始》卷一始于黄帝为非。

《神农大幽五行》二十七卷(《汉书艺文志历谱》),炎帝朝第一代炎帝神农时代作,佚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8-23 15:11:49 | 顯示全部樓層
五运六气始得仙人传授
  (距今8600多年前)
  后世《黄帝内经》有“五运行大论篇”
  
  炎帝朝第三代炎帝承
  前6584年?前6525年
  
  《连山》易卦画始有
  
  “陆佃曰:《连山》始于艮,故曰《连山》,《易》曰‘兼山’是也。先儒以为象云气之出于山,连连不绝,非是。又曰:《连山易》,长安人家有之,其卦皆纵。”(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连山》)
  
  炎帝朝第八代炎帝榆罔
  前6339年?前6285年
  
  象占:“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太平御览》卷七十九,《汉艺文志考》引云:‘黄帝将战,筮于巫咸’,罗苹《路史注》引云:‘昔黄神与炎帝战于涿鹿’。”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一《经编•易类•归藏》)炎神者,炎帝朝末代炎帝榆罔。
  
  “三皇三正,伏羲建寅,神农建丑,黄帝建子。至禹建寅,宗伏羲;商建丑,宗神农;周建子,宗黄帝,所谓正朔三而改也。舜以十一月为正,尚赤;尧以十二月为正,尚白;高辛以十二月为正,尚黑;高阳氏以十一月为正,尚赤;少昊以十二月为正,尚白;黄帝以十二月为正,尚黑;神农以十一月为正,尚赤;女娲以十二月为正,尚白。伏羲(注:此当为太昊)以上未有闻焉。”(《礼稽命征》)伏羲距今约7000多年。
  
  中国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距今8300年左右的陶片上,有二个刻画符号是六爻卦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05:46 PM , Processed in 0.0239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