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3|回復: 0

道德經釋義-純陽真人釋義(紫?觀)-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3-12 08:54: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道德經釋義-純陽真人釋義(紫?觀)-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此章?虛自運,不待勉?. 何為跂者不立?跂者, 是斜身不正, 謂之跂, 故不立. 為何譬跂?意邪心著世慾, 猿馬不收, 何能得靜? 何故得靜?正其心, 澄其意, 毫無染著, 故能得靜.何為跨者不行?跨者,一腳而立,不能行也. 譬此者何也?因人不漸進, 知而不行, 如獨腳而立, 豈能久乎, 是如儆後學也. 不靜,安能得起. 不虛,詎能得知. 人若聞道,不?漸修,焉能成乎?何為自見者不明? 自有邪見,妄自為是,不規自然,豈通透內學. 若有通透,將何求之?似愚似癡, 終日默默, 不待勉強, 自作聰明, 不求明而自明也.何為自是者不彰? 自立偏見,終日妄參,其大道不能彰現,將何求彰. 常存不滿之心,不生速進之心,終日自足,豈能彰乎. 要不自足,虛虛靜靜,常若蠢然,澄見底,不求彰,功到自見,此彰非外彰彩之意,乃內中運行生化之機,方合太上本旨. 何為自伐者無功? 外說如滿山蒼槐古柏,樵人日採,山之槐柏,日採不覺,月採年採,漸漸待盡,山之秀氣,漸漸消散,久之為一枯山. 如人終日目視耳聽,口言鼻嗅,身勞神損,氣耗精枯,終日不覺,久之如枯山者同. 又如人妄相授受,不歸清靜大道門頭,終日或守或放,耗水抑火,每日燒煎,其己不覺,久之亦如枯山同. 何為自矜者不長?人少靜, 微有覺意, 便生自誇之心,矜心一存,道無漸進,今日如此,今年如此,終於此而已,因自矜自誇故也,焉有漸進之理,將何得漸進. 有恐聞之心,存不足之意,堅之固之,精之一之,再加一篤字,不求長而自長也,如此自然與道合也. 何為道合? 要如餘食贅行,人不知以後天餘食之氣,精心切悟,以為己害,起後天底精心切悟,去靜中參悟後天中先天. 贅行:是不動貌,心貪身懶之意. 既心貪身懶. 為何譬道. 言如人外不動而外勤於功,就如身懶心貪贅行一般.何為物或惡之? 物乃靈物也, 因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不?自然,不歸清靜,靈物豈能起乎?若或有惡者然. 何為故有道? 道乃自然之玄,有道底人不見,不是,不伐,不矜,此為故有道. 何為故有道者? 不跂立,不跨行,?清靜自然,不侍勉強中而來者,無速進之心,無矜誇之意,入於冥忘,常在虛無之境,不處,,,,有為之地也,故不處.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7 11:30 AM , Processed in 0.01943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