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1|回復: 0

本焕长老圆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4-2 10:58: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临济正宗四十四世传人,黄梅四祖寺中兴上本下焕长老于公元2012年4月2日(农历壬辰年三月十二日)0时36分在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106岁,僧腊84年,戒腊84夏。

本老简谱
  本焕老和尚:法名心虔,俗姓张,名志山。生于1907年9月,祖籍湖北省新洲李集西张湾村。1930年出家,是临济宗法脉第44代传人。现为广州光孝寺、黄梅四祖寺、深圳弘法寺退居,同时还担任韶关丹霞山别传寺、南雄大雄禅寺、南雄莲开净寺、武汉新洲报恩寺、和浠水斗方寺的方丈。
  本老是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曾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二届委员和广东省仁化县政协副主席。
  本老入佛门七十余年,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也有过坎坷的修行生涯,数十年来,行化南北,弘法利生,法流天下,尊为佛门泰斗。
  1907年9月21日,本老出生于湖北新洲李集西张湾村。因家境贫穷,仅读六年私塾,就辍学到武昌当印刷徒工,不久又到新洲仓子埠当杂货店学徒。因当时政府腐败,外侮内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本老深感世事无常,渐萌脱俗之念。常到仓埠报恩寺,听传圣老法师讲经说法,随立志潜心向佛,追求人生真谛。
  1930年1月15日,本老22岁,殊缘萌发,毅然割爱离家,投报恩寺拜传圣老法师剃度出家,赐法名本焕。
  1930年4月8日,本老礼武昌宝通寺持松大和尚求受戒具。从此清静自修,广利有情。
  1930年7月1日,本老决心进一步潜修,前往江苏扬州高旻寺参来果老和尚为依止师。不久当侍者,后任衣钵。在高旻寺一住七年,足不入俗。1934年,他参加打八个禅七后,又连续打五个生死七,九十一个日日夜夜,禅坐静思坚持不倒单,为防止倒单,他仿效古人"头悬梁"的办法,用绳子一头套于下巴,一头系在梁上,苦修禅法,深得来果老和尚赞许,相继又任维那,后堂等职。
  1937年1月,本老30岁.发愿往五台山朝礼文殊道场。从扬州经武汉乘火车至河北定县。从定县至五台,全程三百余里,坚持三步一拜,日行三华里,历时六十五天,于当年三月三日拜到五台圣地。继又三步一拜,拜完五个台顶,行程四百余华里,脚肿了,膝盖上跪成层层厚茧,心中却始终充满欢喜,拜完五台山之后,就住进碧山寺(又名广济茅蓬)落脚修行。
  1939年4月8日,本老32岁,在碧山寺与喜冶、法度、因修、净如等师兄弟,同时接广慧老和尚的法,继承临济法脉,续佛慧命。在这年,担任碧山寺监院,管理寺务。
  1941年,抗战时期,五台山已是八路军抗日游击区,本老坚决拥护八路军救国救民的抗日方针,支持八路军的抗日活动。有一次,八路军里有一个营长在孰行任务时,被日军发现紧追不舍,情况十分紧急,本老果断地将该营长藏于寺内,自己不顾生命安危,与日军周旋,巧妙地支走了日军,事后得到八路军的赞扬。
  1942年10月至1945年7月,在山上栖贤寺闭关三年,阅读大藏经千余卷,并连续放焰口一千台。超度抗日阵亡将士。
  1946年,本老39岁,到山西应县净土寺结夏安居,在此刺舌血为墨,书写十余万字的血经,又放一百多台焰口。至今保存一卷五千九百五十二字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并奉为日课,现虽已九十七岁高龄,仍坚持朝晚必诵数遍,令人敬仰。
  1947年3月,本老40岁,为保护寺内的珍贵文物--华严宝塔,在五台山苦修十年后离开碧山寺,经北京、天津,将华严实塔送到上海碧山寺下院,交与寿冶、法度两位师兄手中保存。
  1948年1月,本老因母病危,由上海回湖北新洲住报恩寺。一方面侍候母亲汤药,一方面在报恩寺放一百台焰口,为母亲消灾延寿。不久母亲去逝,就在母亲坟旁搭一灵台,燃臂为烛,日夜诵《地藏经》,守孝四十九天。
  1948年7月,本老41岁,应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邀请到广东南华寺六祖道场。当年十一月接法于虚云老和尚,立为临济宗四十四代传人。
  1949年4月8日,本老42岁,任南华寺方丈,当年虚云老和尚已一百一十一岁,由云门寺步行百里来为之送座。
  1958年7月,本老51岁,蒙冤入狱,历时十余载,至1980年告别铁窗,****之后重归山门。
  1980年3月,本老73岁,由广东省仁化县政府聘请到丹霞山恢复别传禅寺。1984年4月8日,举行殿堂落成开光典礼,1982年6月,原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先生,得知别传寺已恢复重光,特由美国回来拜访本老,重赠他当年书写的"别传禅寺'匾额。1986年春节后,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在视察别传禅寺时,赋诗赞扬本老恢复别传寺之功绩。诗云: "群峰罗立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沧海唤,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堂行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
  1986年10月,广东省叶选平省长,专程来丹霞山瞻仰别传寺,赠书:"钟楼"、"鼓楼"二楼墨宝,并与本老合影留念。
  1986年12月,本老80岁,奉中国佛教协会和广东省宗教局礼请为广州光孝寺首任方丈,并担重修光孝寺之重任。光孝古刹,始建于三国,衰于民国,建于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光孝寺是中国早期佛教译经圣地,又是六祖惠能弘扬南禅的祖庭。1987年全国人大彭冲副委员长,全国政协赵朴初、费孝通、周培元,钱伟长副主席和广东省林若书记等,都亲临光孝寺视察,赞扬本老对重修光孝寺作出的贡献。
  1989年12月举行重修光孝寺奠基仪式,省委郭荣昌副书记、省政协陈子彬副主席、省佛协云峰会长亲自陪同本老一起挥锹动土,奠基树碑。1996年在完成山门、千佛殿、回廊工程后,于同年4月8日退居。
  1985年7月,本老在深圳特区筹建弘法寺。在建好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法堂和钟鼓二楼后,由于建设手续不规范而停建。于1990年由中国佛教协会接收开始续建。1992年6月18日弘法寺举行佛像开光和方丈升座典礼。自1992年至1997年历时七年的艰苦历程,筹资四千多万元,完成殿堂僧寮面积约三万四千余平方米。
  1988年,本老82岁,在湖北新洲重修报恩寺,此寺原址在仓子埠集,现重建于道观湖畔。1994年建成,筹资一千五百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约六千余平方米。重修的报恩寺,今昔对比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成为江夏名刹。1994年9月21日,本老回祖庭欢度八十七岁生日。同时,举行了佛像开光、方丈升座、水陆法会。前来祝贺、参观、敬香的人士,成千上万,热闹非凡,一时轰动新洲城乡。
  1995年3月,本老88岁,重建四祖正觉禅寺。四祖寺由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创建于唐武德七年,距今有一千四百余年悠久历史,虽几经修复,但仍毁于清末。如今仅存四祖殿一间和几株古柏树。蒙各级政府支持,各方人士相助,重建四祖寺。1996年元月5日大雄宝殿正式开基动工启建,至2000年6月止,仅四年多时间,建成殿堂、僧寮等建筑面积约一万三千余平方米,营建造价四千五百多万元。同年10月四祖寺举行竣工、佛像开光暨本老升座庆典。三年后本老功成身退,在四祖寺退居。为宏扬四祖宗风,本老于1999年12月创办了《正觉》刊物。宏扬佛教文化,奉献社会,造福人间。
  1996年11月,本老89岁,重建广东南雄莲开净寺尼众道场。本老见诸多尼众披度无处安身修道,悲心切切,遂发愿重建莲开净寺。于1996年11月8日大雄宝殿动土开工,至1999年12月全面落成,完成建筑面积约七千多平方米,营建造价二千五百多万元。
  2001年,本老94岁,在广东南雄城郊珠玑古巷开山新建大雄禅寺,占地面积约四万五千五百六十三平方米。如今大雄禅寺已成为南粤最大的丛林之一。
  本老在前半生,志在苦行,参研经、律、论教理教义,坐禅、闭关、跪拜五台、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弘法度生、领众守戒,遵循百丈清规,继承禅门宗风,倡导人间佛教,尊称佛门泰斗。在后半生奔走中外,行化四方,广结善缘,披心沥胆,建寺安僧,光复、新建诸多寺院。德业巍巍,堪称佛门巨匠。
  本老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修行一生,常以慈悲饶益众生,热心社会公益。他率僧众多次参加支持全国各灾区的捐款捐物活动,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修建希望小学、兴建医院,扶贫济困,修桥补路等等,善行无数。
  本老重视将中国佛教文化传播海外,十余年来出访过港台以及欧美和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
  1987年7月和1993年7月,两次到香港访问宝莲寺和志莲净苑,同觉光法师、永惺法师、剑钊法师、智慧法师等交流两地佛教文化发展情况,加强了友谊。还在志莲净苑讲了"禅宗用功之道"的开示。
  1993年7月出访澳大利亚时,曾教授墨尔本居士林全体信众禅修的具体方法。
  1995年4月,出访泰国,受到了泰国国王的接待。
  1995年5月,应邀出访台湾,参观了中台寺、林泉寺等各大丛林。应众人之请在灵泉寺传授高旻寺禅规,后编成《禅堂开示》流通。
  1997年7月,出访美国、加拿大,在美国万佛城主持水陆法会。
  1998年8月,出访日本。
  1999年6月,本老92岁,出访德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意大利、丹麦、梵蒂等国家,每到之处,都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
  2001年12月20日,应邀前往香港大屿山观音寺讲《普贤菩萨行愿品》。
  2002年元月4日,应香港理工大学和温暖人间周刊之请,在港分别宣讲"禅体会"、"禅净双修"开示。
  2003年元月,应香港佛教会觉光会长、永惺副会长的邀请,赴港参加"祝愿香港特区繁荣稳定万人祈福法会"。
  2006年4月,本老参加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 本帖最後由 fiend 於 2012-4-2 11:17 AM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12-4-2 10:59:58 | 顯示全部樓層
百岁感言
丙戌年末,老衲百岁。领导看望,弟子凑泊。同门合掌,居士顶礼。香火燃旺,好生热闹!
  世纪为期,人生几何。生寿跨越,朝代更替。往事回首,堪不感言。心浮游离,世事无常。人生戏埸,唯佛是真。
  父母生我,养成无报。离尘出家,志在佛门。圣老剃度,法名本焕。宝通受戒,持松加持。高旻道场,四大出离。来果上师,传吾衣钵。七年长住,足不入俗,禅七八次,生死五七。静坐禅思,日夜持单。坐既不倒,单功精进。
  潜行五台,礼拜文殊。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攀缘诸顶,充满欢喜。广济落脚,碧山结茅。广老传法,法侣同修。临济一脉,续佛慧命。国家危亡,民族受辱。抗日救国,义不容辞。上马杀贼,下马念佛。国家与教,既为一体。世与出世,本不分离。周旋日寇,营救志士。续放焰口,超度将士。阅藏三年,掩卷深思。文殊慧广,普贤愿大。刺血为墨,折骨为笔。血书诸经,志在诸行。吾虽出尘,孝道仍守。母病奉药,尽孝为首。燃臂为烛,日夜诵藏。守期七七,焰口百台。愿吾父母,长在西方。六祖南华,香火维系。宗门巨匠,虚老孚望。接法虚老,南华升座。一花五叶,临济独放。法运衰微,殿堂凋零。心佛深植,信仰不改。因果有报,毫厘不爽。晖日绽放,告别铁窗。重归山门,事佛再兴。
  改革开放,鼎新革故。国盛民强,佛运再来。山门新声,道埸兴旺。香火不替,人声鼎沸。报恩还愿,祖师安心。别传重光,高坐丹霞。光孝再建,羊城奔走。弘法新立,光辉沙界。四祖正觉,达摩再传。莲开花现,安众尼僧。大雄屹立,南粤放光。佛日重晖,吾教有望。
  呜呼,百年人生,莲花一现。恒沙无数,刹那瞬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身已出,付诸佛陀。寄吾兄孙,依教奉行。努力精进,克期取证。法门八万,道途多种。自心潜修,得悟唯己。生死体大,努力参究,国兴佛兴,法正教正,爱国爱教,唯在一途。正信佛法,祖师早言。和谐社会,焉有不来。
  感恩我佛,赐吾百年。愿以此偈,答谢众生。慈心在怀,悲愿尽张。佛法僧宝,加持众生。国泰平安,众生好运。
  阿弥陀佛!


[ 本帖最後由 fiend 於 2012-4-2 11:02 AM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4-2 18: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阿彌陀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4-3 12:01:19 | 顯示全部樓層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7:12 PM , Processed in 0.0206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