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8|回復: 0

“买东西”的由来与朱熹无关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13 16:0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关于“买东西”一词的来历,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因大理学家朱熹而起。这种说法的流传程度最为广泛。
这种传说是这样的:那是朱熹在末出仕前的故事。有一天,朱熹出门,在巷口正好碰上了好朋友盛温和,盛手中提了一个竹蓝子。朱熹就问他,你干什么去?盛 回答“去买东西”,朱熹接着说:“为什么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盛温和也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反问:“你知道五行吗?”,朱熹回答:“当然知道”。盛于是说:“东方是木,西方是金,南方是火,北方是水;我的蓝子是竹子作的,盛水会漏光,盛火会烧掉,只能用来盛金和木,所以叫做买东西。”于是这“买东西“的说法便流传开了。
我是很赞同这种说法的,有一天,突发奇想,便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可信了。
大家仔细看这段对话,当盛回答朱熹说”去买东西“时,朱熹接着说得是“为什么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这句话,而不是问“什么叫买东西”,这说明,朱熹是知道“买东西”一词的含义的。像朱熹这样一个书呆子都知道“买东西”这个词的含义,说明“买东西”这个词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而盛温和的解答只不过是给“买东西”的说法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解释而已,与“买东西”一词的由来毫无关系。况且,当时的朱熹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草民,也不可能因为他们这两个草民的这一段对话而影响到当时的整个社会。因此,我认为,这“买东西”一词的由来与朱熹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一种传说是这样的。
盛唐时期,长安城的皇城的东边和西边各有一个大的市场。东边的市场主要经营一些高档的物品,比如珍宝玉石之类;而西边的市场则主要经营一些日常用品。当时的老百姓买什么物品的时候,往往是买完东边买西边,东买、买西两边来回跑着买。日子一长,人们就把这买东、买西的说法干脆简化成了“买东西”。这种说法慢慢固定下来,并且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在朱熹的宋代,这个说法已经很流行了。至于朱熹和盛温和的对话呢,就是给这种说法做了一个更合理的解释而已。。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6:33 AM , Processed in 0.0188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