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0|回復: 0

不蓋馬桶蓋 大號沖水噴細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9-20 16:05: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13.09.20 02:42 pm




上完廁所沖水前,蓋不蓋上馬桶蓋,看似小動作,卻大有學問!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宋文舉說,最近門診約三分之一的病童遭腺病毒感染,發燒、腹瀉,感染途徑與衛生習慣不良有關,例如,少洗手、如廁後沖水時未蓋上馬桶蓋都為主因。
宋文舉表示,在國內外相關病菌聚集物品調查,馬桶總是名列前茅,主要原因在於糞便藏有許多致病菌,包括常見的沙門桿菌、大腸桿菌,以及感染力超強的腺病毒、腸病毒、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

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強調,上完大號沖水時,如果沒有蓋上馬桶蓋,如果沖水力道太強,產生漩渦,並激盪出水氣,糞便中致病菌就可能隨著漂浮在空氣中,小朋友個子不高,很容易就吸入這些病菌。

最近各大醫院兒科門診,感染腺病毒幼兒明顯增加,大都集中在一歲至學齡前,症狀為高燒不退、猛拉肚子,看似感冒,但病菌培養發現,幾乎都是腺病毒作怪。

陳伯彥強烈建議,上完大號沖水時,一定要闔上馬桶蓋,以減少病菌漂浮在空氣中的機會。另外,馬桶蓋內側藏有許多病菌,最好天天以酒精擦拭。洗澡時也可順道用水沖刷馬桶蓋內緣,減少病菌滋生。

蹲馬步用公廁 糞水更易濺上身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使用公共場所馬桶,可能是許多人的惡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曾收過不少罹患袍疹、菜花等個案,都宣稱並未與他人有過性行為,自覺應在馬桶上被感染的。如真有顧慮,建議隨身攜帶酒精,噴擦馬桶座,再行使用。

蔡呈芳指出,從學理上來看,病菌在環境中至少可存活30分鐘,而公共廁所馬桶使用頻繁,確實提高了感染皮膚疾病的可能性。如果使用者本身皮膚有傷口,且馬桶座上病毒數量較多,菜花病毒也可能因此傳染給下一個使用者。蔡呈芳指出,這兩種皮膚疾病都相當棘手,一旦感染,容易復發。

許多人常在公共廁所裡「練馬步」,以蹲馬步方式上大號,臀部距離馬桶較遠,更有可能被糞便落水後的水花被濺到下半身。

蔡呈芳建議,如果馬桶座潮濕,或是自己臀部皮膚上有小傷口,就不應該使用公共馬桶。要是皮膚表面完整,沒有傷口,即不容易被感染。



全文網址: 不蓋馬桶蓋 大號沖水噴細菌 | 生活新聞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1 08:18 AM , Processed in 0.01915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