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考的歷史紀錄中, 九天玄女始出現於中華民族始祖黃帝之朝代。時黃帝大戰蚩尤難克,遂齋戒沐浴,設壇祀天,至誠禱叩,祈天相助。遂感 玄女下降,助帝平亂。
帝伐蚩尤,玄女為帝製夔牛鼓八十面。(《黃帝內經》)
玄女為上古之神女,俗稱九天娘娘,或簡稱玄女,為黃帝之師。當黃帝戰蚩尤於涿鹿的時候,玄女曾下降,並授黃帝兵符印劍等物,還為黃帝製夔牛鼓八十面。(《雲笈七籤》)
蚩尤冢在東平郡……。轉言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殺之,身體異處,故別葬之。」(《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皇覽》)
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帝乃弗予,有狀。(《史記?殷本紀》)
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延及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尚書?呂刑》) |
昔天之初……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於宇少昊,以臨四方……。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河。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以甲兵釋怒。(《逸周書?嘗麥篇》)
此外於《山海經?大荒北經》、《韓非子?十過篇》亦見記載明明。由上可知, 九天玄女為上古之神女,俗稱 九天娘娘、九天玄姆,或簡稱玄女,為黃帝之仙師。
相傳大約五千年前,黃河流域中下游分佈著許多部落,比較重要的有炎帝部落、黃帝部落等。黃帝,姓姬(或云公孫),號軒轅氏、有熊氏,原居於西北,後遷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一帶。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說跟黃帝族是近親。炎帝傳為神農氏後裔,姜姓,號烈山氏或厲山氏。
此時,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十分強悍,亦為諸侯部落之一。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兇猛無比。其中蚩尤生得銅頭鐵額,智勇過人,好兵喜亂,機詐百出,不食五穀,作五虛之形,以害黎民。他們還製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 |
 | 有一次,蚩尤侵佔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不敵對手,被蚩尤攻破。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黃帝亦深明蚩尤之禍害百姓,便聯合統帥炎帝等部落,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蚩尤對法術略知一二,作法施展,引聚濃霧,使黃帝之大軍,身陷五里霧中,無法分辨方向,遂而一一戰敗,血流成河,死傷慘重。蚩尤兇殘,難以降服,非求天助,難以成也。故而黃帝虔設香案,禱叩於天,是夜神應,有一女仙從天而降,乃九天玄女是也。玄女賜以神符遁甲、陰陽步斗之術,並傳授製作指南車之法,使帝軍得以辨識方向,一挽頹勢,最後終得戰勝敵軍,擒殺蚩尤,撫平亂源,大定四方。
涿鹿之戰後,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擁護。後來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生了衝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敗。從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黃帝為共主,炎、黃等部落在黃帝 |
的領導下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中華民族素自承為「黃帝後裔」,又因炎、黃兩部落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也稱為「炎黃子孫」。
自黃帝滅蚩尤後, 九天玄女護佑明主之使命完成,便乘丹鳳率徒返天,黃帝為感念其護國解危之恩,下詔封誥 九天玄女為「太玄國師 護國保帝 九天玄女元君」,其遺跡在今陝西省黃帝陵,應有蹤跡可尋。由於 九天玄女受封為開國仙師,故自黃帝立國以來,在祈天祭典,皆立有國師 九天玄女神位,代代延傳。歷代皇帝受 九天玄女庇佑感應者,時有所聞。於楊貴妃傳記中,唐明皇失蹤,楊貴妃祈求 九天玄女保佑皇帝平安,其有來自。
九天玄女娘娘以斯之故,其深宏願力之一,在於護國保帝,是以每逢改朝換代,戰燹水火之時, 娘娘勢必顯化,應世救民。又因 娘娘下世傳授黃帝治國兵符之法,遂被世人尊稱為萬法教主,此於歷史亦見記載,非虛誣也。今羅列於後。
宋朝名將岳飛在《諸葛武侯行兵遁甲金函玉鏡圖序》提到:「上古聖皇軒轅氏破蚩尤不勝,齋禮上感 九天玄女傳授驅役六丁玉女之神。諸遁甲旬內逐日遁時,書為八門,而孔明得之於龍門山巖穴之間,孔明行師出陣,用於取戰魏吳諸將,咸稱其神焉。」
明朝名軍師劉伯溫在《奇門遁甲》總序中如此提到:「竊推黃帝戰蚩尤於涿鹿,夢天神授神符,而命風后演就《遁甲》此遁甲所由始也。帝堯命大禹治水,得 玄女傳文,而因洛龜書敘九疇,此《遁甲》所由著也。漢 子房總局十八而成決勝之功。蜀 孔明分列三奇而創艱難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