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7|回復: 0

佛陀救不了頑冥慳貪的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5-17 06:55:27 | 顯示全部樓層

佛陀救不了頑冥慳貪的人

舍衛國有位老翁,年近八十,財富無數,可惜十分頑固、慳吝,非常難調化,不懂什麼叫道德,也不懂什麼叫無常。
他生平有個願望,就是建築一座滿意的豪宅,老翁經一生的努力,長期的建設,豪宅即將完成。
這豪宅,具有前廳、後堂、涼臺、暖室、庭園,及東西廂房數十間。他想想,後堂須要補個遮陽臺,以避陽光直照。
為了節省錢,就自己動手搭建。其實這也不稀奇,因為他平日都沒閒過,家中的事業一直都還是他在經營作主,親自指揮。
因為他不放心別人,不放心子孫。因為不知道無常的道理,也不願意放下一生辛苦打拼得來的事業。
佛以道眼看到老翁命不過今夕,卻不自知。又見他身羸體瘦,精力耗竭,世福已盡,十分可憐。於是帶著阿難一同前往老翁家普照。
佛陀問:「老人家!不勞累嗎?您房舍造這麼大,這麼漂亮,給誰住的呀?」
老翁說:「不累啊!家人多嘛,房舍就得建大一點。前廳是用來待客的,後堂是自己住的。東西二廂房是安置兒媳、子孫、財物和僕使的。涼臺要供暑熱季避暑用,暖室是供寒冬時避寒用的。這庭院…」
佛陀說:「老人家!我久仰您的大名,今日特來探望,想和您談談人生的問題,以及生命存在的意義,這可是世間人所共同關懷的事。此外,尚帶來一首詩偈送您。這首詩偈對生死存亡有極大利益。不知您可否停工坐下來,我們好好談一會兒?」
老翁說:「你不看到我正在趕工嗎!今天不能和你談。我看改天吧!喔!對了,你不是說有一首詩偈送我嗎?你現在就念一遍給我聽吧!」
佛陀於是說道:「子子孫孫已滿堂,財庫倉廩都充盈,只為心地不明白,所以汲汲求財利!我且不是我的我,何苦憂子又憂孫?何苦憂居又憂財?何慮夏居有涼臺?何慮冬居有暖室?愚者憂遠不憂近,不知未來變化大。世間最大的蠢事,莫過自以為聰明;不知無常之將至,實天下第一痴人。」
老翁聽了說:「說得好,今天太忙了,沒時間和你聊,改天再談。請回吧!」老翁講完轉身工作去了。
佛陀無奈,長嘆一聲而去。
老翁繼續造他後堂的遮陽臺。他扛起一根大木頭,一不小心,撞到屋椽,屋椽打下來,擊中他的要害。老翁當場斃命。
這時,佛陀還在返回精舍的半路上。消息傳出,大家異論紛紛。
佛陀在半路上遇到數十位梵志迎面而來。梵志問:「佛陀!您打那來?」
佛陀說:「我方才到那邊村子度老翁去,可惜度不了他。因為他頑冥慳貪,不願給我時間,不願聽我說話,不願放下工作,剛剛在工作中出意外,死了。」
佛陀應梵志們的要求,將前述詩偈念一遍。梵志聽了,悟出一些法味,請求佛陀繼續開示。
佛陀便接著說:「不明事理的痴人,雖然接近明智者,卻不知正法之味,就像瓢盆盛美食,不解上好味一樣。門竅已開通的人,親近修證的智者,即能於言下悟道,如彼舌頭嘗佳餚,在接觸的須臾間,立即辨出味道來。愚痴的人雖布施,卻常常招來災殃。放縱心思任作為,果報禍害跟著來。身口造作諸惡行,業報來時雖懺悔,縱然是涕淚滿面,果報不會少絲毫。」
梵志們聽了,體悟更深,滿心歡喜,禮謝佛陀而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5-17 06:56:06 | 顯示全部樓層

佛陀救不了頑冥慳貪的人

唉!
佛陀親自上門來,老翁無福不得度;梵志半路遇釋尊,問訊請法旋得度。
有緣無緣,有福無福,得度不得度,能否消災免難,但在自己,不在佛呀!
頑冥慳貪性不改,佛也無奈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5-17 07:10:49 | 顯示全部樓層

佛陀救不了頑冥慳貪的人

修福不修慧,果報往往很可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5-17 07:40:26 | 顯示全部樓層

佛陀救不了頑冥慳貪的人


修慧不修福  羅漢托空缽
修福不修慧  笨象掛纓絡

是以 福慧雙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6 02:09 AM , Processed in 0.01749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