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椎击三要
Mother comes to mother.
妈妈来到妈妈的怀抱里。
Son comes to son.
孩子来到孩子的怀抱里。
Son comes to mother.
孩子来到妈妈的怀抱里。
译自《贝玛拉宁体》
古注:
Sky moksa in sky。
法界在法界处解脱
Rigpa moksa in rigpa。
心和智慧在心和智慧处解脱
Rigpa moksa in sky。
心和智慧在法界处解脱
今注:
Sky:Dharma dhatu,法|法界。
Rigpa:日巴。藏文。有“明”“觉”二意。
moksa:解脱。梵文。原意即是油灯或蜡烛熄灭的那一瞬。
再把这个法宝的来历略为交待一二:
这三句简短而深邃的修行口诀,在密乘教法传入南瞻部洲的花鬘中,绽放出了历久弥香的气味。与她有缘的人,仅仅是凭借接触到她的功德,就会被深深地播下解脱的种子。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的一百多年,在邬仗那国的达那果夏洲,有位名叫达尔玛阿肖的国王,国王膝下的公主智慧绝伦,并且出家成为比丘尼师。
这一次,公主在禅修中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曾体验过的灌顶。不久后,洁净无瑕的公主生产出了男婴。没有人知道,这孩子是金刚勇识的化身,前世在天界中修行并圆满地证悟了大圆满的全部教法。在众说纷纭中,公主也曾将这无父之子埋于地下,但三天后扒开一看,幼小的婴儿完好无损。公主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同寻常,连忙抱起浑身是土的婴儿,准备用水冲洗。那一年,是释尊示寂后的第一百六十六年。
七年后,孩子来到公主面前,坚持要给全国的班智达讲法。达尔玛阿肖国王让七岁的外孙与五百班智达辩论法义,却发现国中没有能胜过这儿童的人。达尔玛阿肖国王非常高兴,给外孙起了个名字,叫作极喜金刚。极喜金刚本就具有极大成就,但却仍未显现为无学道。30馀岁时,极喜金刚进入了甚深的定。定中,报身佛金刚萨埵为极喜金刚做了大光明的灌顶,使他重现了无学道的一切成就,并允许他将灌顶内容记录传播。于是,极喜金刚就成为了人间的第一位大圆满祖师。
极喜金刚最重要的弟子叫文殊室利友•蒋华谢宁。文殊室利友•蒋华谢宁是释尊诞生地摩揭陀国西方一城邦的王族之后,因受文殊菩萨之引导,拜极喜金刚为师,获得了极高的各种成就,唯独没能证得无学道智。在上师面前接受引导教授共七十五年后,当极喜金刚在丹德河源化为虹身时,文殊室利友•蒋华谢宁五体投地,放声大哭,并高声喊道,“太阳消失了,谁来驱使这世间的黑暗?!”随着他的哭喊,天空中现出了美丽的彩虹,极喜金刚手托一个经卷端座于彩虹之上,向着心爱的弟子怡然而笑,然后抛下经卷,再次消失在彩虹中。极喜金刚消失后,彩虹变得更加宽阔,宽阔的彩虹里显现出现了三句口诀,那就是著名的椎击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