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17|回復: 0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7-21 05:14: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鏡頭一:著學生裝的楊振寧和鄧稼先先後登上輪船來到美利堅留學。   
鏡頭二:西裝革履的鄧稼先在威爾遜總統號輪船上(取得學位後的第九天)踏上歸國的旅途。  
鏡頭三:西裝革履,拿到諾獎的志得意滿的楊振寧因為買不到長島的房子耿耿於懷(最後還是屈居在教授區買了房子)。
  鏡頭四:茫茫戈壁灘上,穿著舊軍大衣的鄧稼先在風沙中勘測原子彈實驗場(數年後羅布泊蘑菇雲升起,整個世界震驚,紛紛猜測中國得到了蘇或美專家的幫助,數十年後考可死報告再次堅稱中國偷竊W88彈頭技術云云)。
  鏡頭五:楊振寧訪問中國,問鄧稼先有沒有美國人參與了兩彈研製(尚不知鄧就是負責人),鄧稼先只是說了句:你先上飛機吧
鏡頭六:楊振寧在上海的餞行宴會上(特寫:政要滿座,山珍海味加茅台酒),突然收到鄧稼先的紙條(內容大家都知道了),立刻離席到廁所淚流滿面(第幾次痛哭?)
  鏡頭七:大量楊振寧與李政道交惡的新聞報道(特寫:時間跨度達四十年)的鏡頭切換,其中數分鐘楊振寧對台灣某傳記作家細數當年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自己如何將靈感告訴李政道云云
  鏡頭八:戈壁灘上,某次核彈點火後未爆炸,眾人面面相噓,鄧稼先說了句「我是總指揮」,然後隻身走進實驗場雙手捧出啞彈。
  鏡頭九:幾年後,北京301醫院,鄧稼先患癌症全身大出血逝世。又數年,兩彈解密,中央始大張旗鼓宣傳,鄧稼先的名字被世人所知。
  鏡頭十:楊振寧寫悼文追念鄧稼先,大家恍然:原來兩人是校友。
  鏡頭十一:應母校多次邀請,楊振寧毅然決定回清華園定居,在保留美籍前提下辦理中國綠卡,入住裝修一新的帶電梯的兩層別墅,開始教授本科物理
  鏡頭十三:楊振寧通過親友向媒體透露要和28歲的翁MM訂婚(讓我的老靈魂得到。。。)*****************************************   
  在一次爆炸失敗後,幾個單位在推卸責任。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須有人到那顆原子彈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鄧稼先說:「誰也別去,我進去吧。你們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個人走進了那片地區,那片意味著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彈頭,用手捧著,走了出來。最後證明是降落傘的問題。就是這一次,伏下了他死於射線之下的死因。   
  鄧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與楊振寧合影,他是一種壯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許鹿希說,那時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幹,止也止不住了。高強射線導致的不治之症。這是在他手捧核彈頭走出放射區時,就心裡明白的。   
  鄧稼先有一次開會在西湖,他拉著同仁在「精忠報國」那四個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張相片。許鹿希說,鄧不愛照相,但這張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當初隨鄧稼先一起搞原子彈的科學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為「沒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團聚,不許親友通信。作為知識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樂趣、權益,是必須犧牲掉的了。
楊振寧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不忠:楊振寧先生在祖國最困難的時候毅然加入美國籍,父親勸說也無效,不肯歸國效力。拿到諾獎的志得意滿的楊因為買不到長島的房子耿耿於懷(最後還是屈居在教授區買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國籍,為此事楊的父親到死也沒有原諒他,是為不孝。
  不仁: 在祖國富強時,又在與某名牌大學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國頤養天年,自從回國以來,東走走、西逛逛,忙著走穴炒作,不願踏踏實實做工作.
  不義:竊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諾貝爾獎,還倚老賣老的將名字寫在李政道的前邊,並出書醜化李政道;杜夫人剛剛過世,大一的基礎物理剛開課不到半個學期,就一心想著上帝的最後一個禮物...
  想想學位畢業7天,不顧美國阻撓毅然回國的鄧稼先,為中國的國防核工業嘔心瀝血,年僅52雖因放射性影響身患癌症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國,從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科技術的 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為了在中國發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後來成為建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北京譜儀和進行高能物理實驗的骨幹;1982年當我國高能物理事業舉棋不定 的關鍵時刻,他幫助我國選擇了一個既先進又符合國情 的BEPC方案,並成為當今世界上在c -τ物理研究能區唯一的高亮度電子對撞機,並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結果。
  想想剛剛過世的陳省身先生,生活儉樸、出錢出力、培養弟子、嘔心瀝血,一心祖國科學事業,真泰山北斗。身為科學家,應當規範言行,樹學人之楷模;
  這社會亂了!
  記得有個簽名檔說:
  大家第一次問我:「男人應當追求什麼?」
  我回答道:「金錢和美女 。」 於是大家開始鄙視我……
  大家第二次問我:「男人應當追求什麼?」
  我回答道:「事業和愛情 。」 於是大家開始崇拜我……   
  這就是牛人的事業和愛情!如果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普通老百姓身上,你還認為會有近一半的評論是讚美嗎?   
  楊是許多人曾經的崇拜者,可是看看他做的事情吧:在中國最艱難的歲月,他悄悄地走了。當變得沒有什麼價值,中國還算穩定的時候,他又悄悄地回來了。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批易;第二件事情就是和中國的光光們搶媳婦;下一步估計是再次批孔孟了,因為孔孟之道是阻礙中國獲諾貝爾獎的一塊絆腳石,尤其是文學獎,呵呵  
  中國人心中最後一點倫理道德就這樣被沾污了,看看那些效仿吧,以前只是有賊心無賊膽,現在可終於有了表率。本已充滿銅臭的中國又開始瀰漫一種淫慾。世上還有什麼禮義廉恥可言,是可忍,孰不可忍!   
  楊的表率,會使這種「忘年戀」在中國氾濫成災的,因為終於有了參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1 16:53:05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1 17:26: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 這篇文章最後由aboluo在 2005/07/21 09:46am 第 1 次編輯 ]

fiend   頭銜: 【命理醫學】版主
  
  ※ 虛 擬 形 象 ※ 

     

等級: 中校
資料:  
威望: +5 投票
積分: 924
現金: 725 美元 工資
存款: 1861705 美元
貸款: 沒貸款
婚姻: 沒錢結婚  
來自: 冰 天 雪 域 
發文: 690 篇
精華: 8 篇
資料:  
在線: 144 時 07 分 17 秒
註冊: 2004/11/10
位置: 歷代名著




你有毛病吗?
如果非要邓稼先那样才可得到尊重
那先生自己又怎样?
有这样比较的吗?!
你不是心怀鬼胎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7-23 07:00:0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下面引用由aboluo2005/07/21 09:26am 發表的內容:
fiend   頭銜: 【命理醫學】版主
  
  ※ 虛 擬 形 象 ※ 

...
楼上请先不要发火,看了下面文章你就知道上面文章的用意了…
杨振宁称《易经》阻碍科学启蒙 易学专家提质疑 简介:杨振宁,男,83岁。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为清华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
据《北京科技报》报道在刚刚结束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先生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日,国内易学研究权威学者对此说法提出质疑。
杨振宁:近代科学要摆脱天人合一
  杨振宁先生在演讲中说道:易经影响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曾讨论过近代科学为何没在中国萌生,我觉得和《易经》有很大关系。”
  杨振宁认为,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受《易经》的影响。如果归纳一下今天近代科学的思维方法,发现其中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归纳法,一条路是推演法。近代科学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而发展的。比如Maxwell方程,就是运用了两者结合的方法,今天发电机,电话、无线电、电视网络通信激光等等都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而所有的这许多都基于Maxwell方程式。
  中华文化的归纳法的来源就是《易经》。观物取像,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易经的精神分类、精简、抽象化是归纳法的精神。中华文化没有发展出推演法,非常好的例子是明朝末年的学者徐光启。
  徐光启第一个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欧几里德的几何学是人类史上一大贡献,第一次把推演法变成规律化。推演法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徐光启翻译后了解到,推演法的一个精髓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这跟中国传统不一样。中国传统是摆事实,次序没关系,重要的是最后的结论。可惜徐光启的译著只翻译了前六章。没在中国产生应有的影响,所以推演法没在中国生根。
  杨振宁认为在中华文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比如天人一物、理一分殊。《易经》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也就是说,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所以受早年易经思维方式的影响,把自然跟人归纳成同一理。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杨振宁最后表示,他并非是想攻击中国的传统哲学,因为天人合一的内涵不止是内外一理,而是远超过内外一理。从天人合一产生的观念是天人和谐,天人和谐对于中国传统思维与社会的影响,比因为植根于天人合一、所以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的影响还要重要。
  国内易学专家称杨振宁的观点“有很多常识性错误”。
  著名的易学专家山东大学哲学系刘大钧教授认为,杨先生的演讲“有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杨先生说周易只有归纳,而没有推演。可是众所周知,周易是最早的一部算卦的书,算卦的方法就是靠推演,举一反三,怎么能说没有推演呢?另外,周易是一本“普世之书”。从这个角度,也是一种广义的“推演”。
  另外一个目前属于国内易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该人士不愿意透露姓名)认为,杨振宁的演讲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出发点令人欣赏,但是其中牵扯到易经的有些地方的确值得商榷。比如杨振宁说易经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周之前的甲骨象形文字就有单音字出现。
  其实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反思从李约瑟就已经开始。杨振宁先生的观点基本是李约瑟的一个延续。究竟是不是易经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与进步?该人士认为,评价中国近代科学,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比如西方文艺科学的发展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适应了社会需要的产物。
  另外,杨先生说易经没有演绎法,所以导致科学裹足不前。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古希腊时期就有一大堆演绎法,比如演绎逻辑和形式逻辑。但是为什么也没有产生牛顿呢?他并不否认中国近代科学精神的缺失,但是把原因归结于易经,“显然有失公允”,容易误导对于古代哲学的认知。他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已经有很长历史,认为天与人是同一性的,人首先是个自然物。而西方哲学的观点,讲究主客观,西方传统,近代科学,讲究人和自然是对抗的,这涉及东西方思维的差别。况且,“只有思维方式还不够,关键是社会条件”。
  欧洲近代的科技之路不是唯一的发展向度。
  另一位周易学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萧汉明教授介绍说,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在技术与科学方面的发展一直远较欧洲卓有成效,然而近代科学为什么首先出现在伽利略时代的西方,而不是在中国?这其实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这个问题萌生过浓厚的兴趣。
  由于杨先生特别注意到《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与影响,又由于杨先生以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向度为唯一尺度,所以杨先生得出一个结论:《周易》没有推演法,因而阻碍了中国科学走向近代。如果就历史事实而言,中国在近代不仅没有出现像欧洲那样的科学,也没有走出中国自身的近代科学道路。这个历史事实,是否一定要归咎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杨先生认为中国有一个传统观念,就是把技术当作“奇技淫巧”,这个观念的确在历史上出现是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特别值得一议的是,《周易》是否对科技采取拒斥的态度?萧汉明教授认为,如果考察一下公元前四百年前后问世的世界性名著,那么有哪一本书曾经明确无误地宣称过它对科技具有促进作用呢?回答恐怕只有《周易》。
  在《周易·系辞传》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将“制器尚象”列入圣人使用《周易》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说明《系辞传》作者十分看重易象对制器的作用。依据作者所举之例,诸如耒耜、舟楫、服牛乘马、臼杵、棺椁、书契等古代发明,都与易象有密切关系。
  萧教授介绍,《周易》的确不具备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思维路向,它所重视的是取类比象的分类法与易象的模拟功能。
  以取类比象而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1892种药物按无机界的水、火、土、金石,植物界的草、谷、菜、果、木、服器,动物界的虫、鳞、介、禽、兽,最后到人,共十六部六十类,其先后次序包含着由低向高的进化程序。达尔文称此书为“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时珍的分类法比林奈的分类法还要高明,因此《本草纲目》可以看作是中国科技刚刚踏入近代科技门槛的代表作。如果中国科技在近代不是由于封建专制体制的制约,《周易》的思维方式将会促使中国科技走出自己的近代之路。
  再从传统医学看,当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后,西医的解剖生理学迅速被传统医学汲取,但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至今还受到西方的排斥。这是由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所决定的必然的历史现象。
  杨先生说:“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个是两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萧教授认为,杨先生此说抓住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本质特征。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传统医学注重四季气候变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这个基点出发,如果中国医学有自身的独立的近代进程,那么它也决不会抛弃由此得出的一切相关结论。由此可见,如果中国有自己的近代科技之路,那么它决不会出现与西方完全雷同的发展向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3 17:58: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杨这个250,如果真懂周易。
怎会老男娶少女,这不是在坑人家吗? :emm5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4 02:30:5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 這篇文章最後由yfsum在 2005/07/23 06:32pm 第 1 次編輯 ]
下面引用由2005/07/23 09:58am 發表的內容:
杨这个250,如果真懂周易。
怎会老男娶少女,这不是在坑人家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5 21:05:20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 這篇文章最後由aboluo在 2005/07/25 01:24pm 第 1 次編輯 ]
下面引用由2005/07/23 09:58am 發表的內容:
杨这个250,如果真懂周易。
怎会老男娶少女,这不是在坑人家吗?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5 21:11:29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下面引用由fiend2005/07/22 11:00pm 發表的內容:
楼上请先不要发火,看了下面文章你就知道上面文章的用意了…
杨振宁称《易经》阻碍科学启蒙 易学专家提质疑 (www.people.com.cn/medi ...


杨老头攻击易经我早有所闻
如果楼主开头将此理由写上
我也许会心平气和的参与讨论了
但杨以垂暮之年,还辛辛苦苦为中国科技事业奔泊
即使他犯糊涂\n似乎也不可攻击其人格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5 21: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b><font color=red>版主模式: </font>用戶 aboluo 3 → 2,
理由:不允許政治言論!。
操作者: 小小朋友,本貼有威望操作記錄。</b>


成熟的中国人应该知道:
马老头
列老头
毛老头
......
的话
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何况杨老头呢
但我们易经爱好者总不能容不下别人的对易经批评嘛
只有一种声音是最危险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5 21:55:53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b><font color=red>版主模式: </font>用戶 木 3 → 2,
理由:不允許政治言論!。
操作者: 小小朋友,本貼有威望操作記錄。</b>

下面引用由aboluo2005/07/25 01:05pm 發表的內容: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偶没说他乐还是不乐啊?
你的回复是不是有点跑题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5 22:02:46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下面引用由aboluo2005/07/25 01:11pm 發表的內容:
杨老头攻击易经我早有所闻
如果楼主开头将此理由写上
我也许会心平气和的参与讨论了
但杨以垂暮之年,๢ ...
你好像有点抬举他了?
1。年轻时,他干吗去了?
七老八十怎么才想起为中国奔波了啊?
2。啥叫为中国奔波。
去年他在清华教书,今年据说已不教书,当官了。
这也叫奔波? 他不领工资,是个志愿者?
你是不是把他看得过于神圣了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5 22:46:22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下面引用由2005/07/25 02:02pm 發表的內容:
你好像有点抬举他了?
1。年轻时,他干吗去了?
七老八十怎么才想起为中国奔波了啊?
2。啥叫为中国奔波。
...


看来
左倾在中国有太广泛的社会基础
看到你们
我就更理解了中国历史
竖子
不足于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5 22:55:3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 這篇文章最後由木在 2005/07/25 03:28pm 第 1 次編輯 ]


下面引用由aboluo2005/07/25 02:46pm 發表的內容:
竖子
不足于谋
说话干净点,就你会说两句古文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25 23: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 這篇文章最後由木在 2005/07/25 03:27pm 第 1 次編輯 ]


下面引用由aboluo2005/07/25 01:05pm 發表的內容: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既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你又怎知我知不知道别人乐还是不乐?
你是玩逻辑学的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7-26 00:01:07 | 顯示全部樓層

[轉貼]楊振寧憑什麼要大家尊重你

下面引用由aboluo2005/07/25 01:16pm 發表的內容:
只有一种声音是最危险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6:19 PM , Processed in 0.02307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