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22|回復: 0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4-12-29 02:44:33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LBSALE[20]LBSALE風水辭典
二十四山
 又名「二十四路」。堪輿家稱住宅、墓地四面的二十四個方位,分別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和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天干〈不用戊、己〉以及八卦中的幹、艮、坤、巽四卦來表示。
 其中子指北,午指南,卯指東,酉指西,幹指西北,艮指東北,坤指西南,巽指東南,其他干支均代表特定的方位,每一方位相隔剛好十五度。
 唐朝蔔則巍《雪心賦》:「二十四山,山名太雜。」又:「山分八卦。」注:「以一卦管三山,如幹管戌幹亥,坎管壬子癸,艮管醜艮寅,震管甲卯乙,巽管辰巽巳,離管丙什丁,坤管未坤申,兌管庚酉辛。合之為二十四山也。」
大運
 據《皇極經世書》,甲子六十年為一元,一元六十年為大運。堪輿家據以定地氣之衰旺。
小運
 據《皇極經世書》,甲子六十年為一元,一元六十年大運,一元之中,每二十年為小運,堪輿家據以定地氣的衰旺。
子午?\n 即羅盤上的指針。因指針分指子、午〈北和南〉兩方,故名。卜則魏《雪心賦》:「立向辨方,以子午針為正。」
明堂
 又名「內陽」。堪輿家稱穴前平坦開闊、水聚交流的地方。按距離穴場的近遠,又可分為小明堂、中明堂〈內明堂〉、大明堂〈外明堂〉。廖瑀《泄天機‧明堂入式歌》:明堂氣聚始為奇,不聚即非宜。凡是穴前坦夷處,便是明堂位。....明堂光明照萬方,寬闊始為良。」繆希《葬經翼;明堂篇》:「明堂者,穴前水聚處也。」徐善繼《人子須知;水法》:「明堂欲其平正開暢,團聚朝抱。」又同書〈穴法〉:「若明堂不正不聚,傾瀉倒側,則是真氣不融,縱有美穴,亦須棄置。」
巒頭
 是風水兩大流派之一,「江西派」所重之的學理「巒體」。巒體以龍砂穴水為四大網,主要應用於占測墓葬,其次是選擇陽基。清朝丁芮樸《風水袪惑》:「風水之術,大抵不出形勢、方位兩家。言形勢者,今謂之巒體,言方位者,今謂之理氣。唐宋詩人,各有宗派授受。」《四庫全書總目;葬書提要》引明朝王褘《青岩叢錄》:「擇地以葬,其術本于?郭璞,....後世之為其術者分為二宗....曰江西之法,?于人楊筠松,曾文辿及賴大有、謝子逸輩,尤精其學。其為說主形勢,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專指龍穴砂水之相配,其他拘泥在所不論。今大江以南無不尊之者。」
理氣
 是「閩派」所重之學理。與巒體之法幷為堪輿術兩大流派。開宗于福建,以秦漢「五姓圖宅」五行生克論吉凶為權輿,至南未盛行於世。其法專主陰陽配合生剜制化,以羅盤定空間方位陰陽,幷取八卦五行,飛星翻布定生剜吉凶,亦即通過年運與宅、墓的坐向推算主人命運的時空因素,占測最佳選擇。理氣之法依據《周易》的原理以八卦,十二支,天星,五行為四大網,比巒體專論山川形勢更為抽象。
 明清以後,術家傾向「巒頭為體,理氣為用」,兩派漸漸合流。但在實際應用,理氣之法側重于營宅方面。
藏風
 堪輿家稱穴場四周形局緊密,能衛護穴庭,使不受外風侵襲而耗散「生氣」。郭璞《葬書》:「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聚水
 指穴山前水聚成沼。堪輿家謂主生氣厚蓄,為吉貴之象。徐善繼《人子須知‧水法》:「穴前水最宜深聚,蓋水本動,妙在靜中,聚則靜矣,此其所以為貴。」繆希雍《葬經翼‧難解二十四篇》:「《經》雲『朱雀....澤於將衰』者,言將出必先彙澤,則有蓄聚也。」


 風水學中「龍」者,山?也。因山?逶迤起伏如龍形,故稱。廖瑀《泄天機‧尋龍入式歌》:「爰從重濁凝于於地,便有高低勢。勢來起伏是行?,前賢呼作『龍』。」蔡元定《發微論》:「夫山以靜為常,是唯無動,動則成動矣。成龍之山,必踴躍翔舞,若其偃硬?勒,則不融結者也。」


 又名「砂頭」。堪輿家對龍穴前後左右諸山的總稱。古時以砂子堆撥成傳授尋龍點穴之法,故稱。徐善繼《人子須知;砂法》:「夫砂者,穴之前後左右山也。....前朝、後樂、左龍、右虎、羅城、侍衛、水口諸山,與夫官、鬼、禽、曜,皆謂之砂。」廖瑀《泄天機;消砂入式歌》:「真龍落處四山聚,亦自有名義。昔賢何以喚為『砂』?于理自呼差。楊、曾教人原有格,五、九隻從砂上撥,因茲名作《撥砂經》。」
砂隨位置、形狀而有各種稱呼;宋.張子微著的《玉髓真經》、明.徐善繼、徐善述著的《人子須知》、徐試可著的《天機會元》(顧陵岡原著)等書內有很多圖形可以參考。在穴前,近者為「案」,遠者為「朝」;在穴後,為「鬼星」、「樂山」;在穴左,為「龍」;在穴右為「虎」;龍、虎上又生砂,明見者為「官星」(多在穴前),不見者為「曜星」:在穴後行龍身上者為「護」、「從」;在水口旁邊及內外者為「捍門」、「華表」、「羅城」、「北辰星」、「羅星」(禽星、落河火星),在穴旁外纏山或穴後左右者為「插耳」(太乙、天乙)。

 即「龍穴」。堪輿家所認為的土中氣?聚結處。或成窪狀,或成突狀。謂「穴」生氣最旺,適合安墳立宅。繆希雍《葬經翼;察形篇》:「穴者,山水相,交陰陽融凝,情之所鍾處也。」同書《怪穴篇》:「穴以藏聚為主。蓋藏聚則精氣翕集,暖而無風,暖則無水,無風則無蟻,三害不侵,則穴得矣。」徐善繼《人子須知》卷首:「穴者,蓋猶人身之穴位,取義至精。」
2 、穴
穴的意義是土窟、土洞;《說文解字》:“土室也。”《易經.系辭》:“上古穴居而野處 ...... ”《周禮秋官.疏》:“凡獸皆藏穴中。”因此,穴是上古人類及一切獸類為了保護生命的藏身之所。
《易經.需卦》六四;“需於血,出自穴。”是說雲從地出;在風水學說來看,即是有雲霧、泉水的地方;廣義來說:穴是指具有良好日照,接受南方暖流、屏擋北方寒流、排水良好、水土保持良好,能調節小氣候……等等條件的地方;對建造住宅而言,這些是很重要的基本選址條件。
曾子南先生說:“堪輿地理中所稱的穴,是中國的地理明師研究出山之有穴竅,如人之有鼻竅,氣之所出入處也。地理明師研究出山有靈氣,其靈氣可隨山?而來,比如人身有血,其血隨血?而流行,故龍?者,是以人的血?喻之,山靈有氣,隨山?流行而去,到了山?盡頭便會結穴:此穴者,非石洞、土孔也,是山?所止之處,靈氣所出之位,會生成一個微茫似閉著的肛門;或陰戶;或口嘴;或乳頭;或**之類;形象不一而足,地理明師便能觀察得出來。這是中國獨有的一套不可思議的工夫,地理明師觀察出其地靈所出之竅位時,便在其上建屋,或開穴葬墳其間……”。
用人身來比喻,最佳而明顯的「穴」的位置是;鼻、耳、口、乳、臍、小腹、陰部,以及手?內彎,肌肉突起的地方。其中又以女性的生殖器(陰戶、子宮)最肖,因為該處是「產門」,與風水理論的「葬乘生氣」、「藏風聚氣」密合,在形狀上也絕似,由於不雅,筆者不便描繪列圖,請讀者自己查閱現代生理解剖圖的書籍,便有意會。事實上,中國堪輿學巒頭方面所談的,幾乎全部和生育的交媾、產孕的過程相同,只不過是保守的古人,沒有把它筆之於書,明白揭露罷了。
曾子南先生說:“龍?(山?)結穴,猶如果樹之結果。真穴有種種印證,地理明師一看便知,有結穴處,便有吉利地靈,所謂「鐘靈毓秀」是也”;“其處有融聚之勢,微微茫茫,似有穴竅之狀,有此融結似竅之處,堪輿家謂之結穴。”
建造墳墓的「穴」要有地熱、良好土質、良好排水、良好位置,絲毫差不得,其「穴」就像武術、針灸所說的「穴道」一樣,是一個大環境、小環境中的重要點。

 別稱「外氣」。與「龍」「砂」「穴」幷為相地術的四大內容。堪輿家認為,水為氣之母,?氣靠水運送而行,而水攔截而止,尋龍點穴,要根據水流的有無、大小、方向、形態等作出判斷和印證。水勢以深聚緩和為吉,以激湍沖割為凶。郭樸《葬書》:「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經》曰:『外氣所以聚內氣,過水所以止來龍。』」蔡元定《發微論》:「兩水之中必有山,故水會即龍盡,水交則龍止,水飛走則生氣盡,水融注則內氣聚。」徐善繼《人子須知;水法》:「水深處民多富,水淺處民多貧,水聚處民多稠,水散處民多離。」
「水送則龍行,水界則龍止」,這個觀念在沒有明顯高低落差的平原(平陽、平洋)地區,用於尋龍點穴是很重要的。有經驗的地師可以從水路的來源、轉折、出口、停瀦……等,迅速點出穴位,而且知道龍(陸塊)從何處發?、如何頓趺起伏及分枝、該立何向(使龍神卦氣清純不雜)?結什?樣的地局(富貴、貧*、壽天、格局大小……)?

 堪語術語。指宅或墓的坐向,與龍、砂、穴、水幷為相地術五大要項。術家認為,坐向大要以背山面水,坐北朝南,避凶迎吉為佳,定向既要視察地形,也要羅盤占測,而以地形坐向為先?條件。
 反映在運盤上,山與向的運星不管是山到向,還是上山下水,其吉凶均須依實際地形裁奪,如到山到向雖吉,而坐山無山,向首無水,或坐山有水,向首有山,仍不宜選用。
 由於自然山水往往不免?差人意,術家每採取變通辦法來解?問題。如偏字之說,定山向以山為准,依水而變,用地盤測量,山龍若從子方來,午方有水,即用子山午向,是為最理想的風水寶地。但如水不在午方而在丙方,則改用壬山丙向以止氣,餘類推。
 清朝錢泳《履園叢話;營造》:「凡造屋必先看方向之利不利,擇吉即定,然後運土平基。」清趙廷棟《地理五訣》卷一:「一曰龍,龍要真;二曰穴,穴要的;三曰砂,砂要秀;四曰水,水要抱;五曰向,向要吉。」舊題南唐何溥《靈城精義》卷下:「龍以?為主,穴以向為尊,水以向而定,向以局而分。」《注》:「此以水與穴皆以向為重。凡論氣者不可不論向也。凡葬法內之乘氣,一以?為主,亦以正五行為主,別無他門。若坐穴立向,則雖內以首,水自寅艮來,由戌幹去,若以雙山五行屬木,則衝破胎養,以正行屬水,則衝破冠帶,俱不合度,當立丙丁向,則水可消。蓋以玄空五行論,則丙丁屬火,其穴在戌,用可收艮之水而發福。此以玄空五行收向上之水也。水有息道漏道,從入而成,至山向而折之,乃漏道,則生成之局非人為也。故古人定向在於收局,當用雙山定之,如卯龍巽庚,水朝金局也,出艮方則金氣己成,當立庚向,蓋從煞正為迎神通煞之法。....昔人雲:無絕水有絕向。蓋山水已結,未有不可用者,或水有不合,當于向上轉移而消之。自古立向消水有許多法度,非以滋後人之惑,只是今人有個法度,以合山川之性情,不至拂逆而有敗地耳。」
祖山
風水家把發?的山稱為「祖」,有經驗的人可從河流的起源來尋找,也可從地圖的標高來判斷(明朝愛國將領袁崇煥的祖墳,本人就是在一次看地圖時偶然發現,原來就在自己居住地附近)。楊筠松是用「望氣法」來看,《撼龍經》說:“尋龍望氣先尋?,雲霧多生是龍脊,春夏之交與二分,夜向雲霓生處覓;雲霓先生絕高頂,此是龍樓寶殿定,大脊微微雲自生,霧氣如多反難證。先尋霧氣識正龍,?望枝龍觀遠應,因就正龍行?處,認取破祿中間行……”。丘延翰的《天機素書》內也記載這種「望氣法」。古代的交通不便利,要尋找祖山,必須花費很久的時間,經歷險境,現代則輕而易舉,從衛星照片、空測圖及各種地圖,就可迅速查得。通常說的祖山包括:
1 )太祖山:龍之初發?,是一個大區域(全世界.全國)的最高峰;如世界最高峰的喜馬拉雅山,中國最高峰的昆侖山,日本的富士山,臺灣的玉山……都是太祖山。其山高大,石骨鱗峋,為群山之特拔者;遠望聳秀,可愛,近覷巉岩,可畏。據鎮一方,乃群龍之所從出,大則為邦國都郡,小則為縣邑。山體端嚴方正,則一方所產之人,多賢能俊秀;偏斜低小,則一方所產之人,多愚蠢粗頑。
2 )少祖山:是太祖山發?之後,再沖起的高山,又稱為「應星」;其形狀與太祖山不同,或尖、或圓、或方,精神充滿,形象秀麗。風水家以此山定龍?的美惡。古語雲:“辭樓下殿峰巒秀,預似前頭異氣鍾。”「少」的意義是:接續「太」,如人倫的繼志述事,克紹箕裘,有任重道遠的負擔。大祖為祖山,少祖為宗山。
3 )列祖山:「列祖」是總舉先人的稱謂,少祖山發?之後再起高峰,三三兩兩、五五六六,這些中間相間的山峰都叫做列祖山。此山多屬斜身旁落,開?分龍的山峰,在九星中,多是破軍星、祿存星的形體。從列祖山可分辨龍?的行?。

父母山
結穴的主山叫父母山,又叫「玄武腦」、「蓋山」、「照山」、「太陽山」。廖璃說:“若是山家結穴龍,定起主星峰。”此山以星舉開面.?穿心者為上,旁出者次之。風水在在尋龍的歷程中,是從太祖山分別龍的貴*,從少祖山分別龍的善惡,從列祖山分別龍的去向,從父母山分別龍的作用。一般人最喜坐後靠著山峰。但楊筠松的《都天寶照經》說:“家家墳宅後高懸,太陽不照太陰偏;必主其家多寂寞,男孤女寡實堪憐。”即指出山龍、平洋的不同,山龍以背靠端秀山峰為正局,挨星要「旺山旺向」之局。平洋大都後空,以坐空為正局。

胎息
風水家把龍?的結作用人類交媾、懷孕以傳宗接代的行為來比喻,父母山出?名叫「胎」--是父母精血所孕;結穴處名叫「息」--是精子與卵子結合所育的嬰兒。也有人以「玄武腦」後的一節山為父母,落?處為「胎」,束咽過峽處為「息」,再起「玄武腦」(主山)為「孕」,結安處為「育」,這是另一種說法,不必太拘泥。

枝幹
龍的正?叫幹,分?叫枝,這可用果樹來比喻,詳見本書卷一.《枝幹法》所述。枝和幹又有大小的分別,一條山?打下來,旁有分龍,則本龍稱為幹;分龍之下,又再分龍,則初分之龍 又稱為幹,就像人有子有孫一般,枝的看法也是如此。宋.吳景鸞說:“枝幹明而嫡庶分。”幹 為嫡,枝為庶。其中又有「幹中幹」、「幹中枝」、「枝中幹」、「枝中枝」的分別。
幹的力量大,枝的力量小,但風水家分富貴貧*,幷非以枝幹為依據,而是看山?形體所構 成的「龍格」。

?氣
風水家把龍(山?)、無形的「氣」,比喻為人身的經絡氣血。人體的十二經絡與奇經八?管「氣」,是生血之本。「氣」是經?發出來的,?旺,「氣」也旺,凡是壟局聳的,氣勢雄壯;欹斜的,氣墊袁弱;破碎的,氣勢陷;低小的,氣勢無力。風水家「因形以察氣,因氣以求?,因?以求結」,達到這個程度,才能判吉凶、別作用。清.章仲山說:“氣由形辨,舍形何由以辨氣之生死?氣因理之,舍理何由以見氣之堅哀?”氣的判別是分為有形的(龍勢、星辰、穴情、土色、水流董和無形的(元運、挨星),必須有退局的「巒頭」和「理氣」的修養才能做到精微入神的境界。

起伏
地勢的高低落差叫做起伏,風水家所謂的「起」是指星峰高出?山之外,「伏」是指龍??隱於土地之中。龍?有起、伏才表示這條龍是生活、有精神的,若沒有起、伏,就是「呆塊」--頑蠢的死龍。《葬經》說:“葬乘生氣。”「氣」貴於「生」;生者,活也,龍?有起、伏才是活的,才有藏風聚氣,界水止氣的形勢。

過峽
兩山相夾(交接),?從間經過,叫做過峽。尋龍的過程,在觀察星峰(山的形體)之後, 最重要的是過峽這一個階段。因為父母(胎息)、穴點(孕育)的中間是過峽(結咽束氣),好 比臍帶--嬰兒賴以從母體吸收營養的管道,其生命、體質皆由此生。
從過峽處可以看穴的結作情形:
( 1 )來大夫小者,多結近穴;來小去大者,多結遠穴。
( 2 )過峽的情?小巧者,穴星多隱微;峻大者,穴星多顯露。
( 3 )穴的土質與過峽處的土質相同。
曾子南先生說:“龍?行遠,氣力散漫,然後收斂縮小過?,這過?的地方,堪輿家稱為過峽,此處前有迎接之山,後有送山,兩邊有旗、鼓、倉、庫、劍、印山夾護,便是貴龍,主有富貴之應。若是無送無迎,兩邊又無旗、鼓、倉、庫山等貴器拱恃,形勢孤單,且受風吹,便為貧*龍?,便無富貴之應。”蔣雲庵《地理正宗.山龍語類》說:“過峽宜短小緊結,貴有兩護。
龍不過峽則無脫卸,無脫卸則死硬矣!大龍大峽,大開大展,大迎大送,兩旁之星,拱夾護照;所忌者;腰松勢長而無兩翼、護從單薄而不重?、夾拱空缺而不周致,則漸殺而漸下矣!”這是關於山龍過峽的要點。至於平洋地區,龍?的過峽大都是穿田而過,呈「草蛇」、「灰?」,平坦舒展,不怕風吹。山龍過峽多是「峰腰」、「鶴膝」、「崩洪」、「絲?」,怕風吹。

開帳
龍?的太祖、少祖、列祖、父母等山,如果山肩展開,像鳥張開翅膀,?從中心穿出,這叫「開帳」。龍有「開帳」,不管是什?星體,必屬貴龍。大貴龍的「開帳」,往往展開延表數十裏大,氣勢寬潤雄偉。從帳中心穿出的?就像帝王出巡,兩旁護衛重重,威風八面,貴無倫比,前去必結富貴的穴地。如果?是從帳角斜出,起旁峰,叫做「?氣」,不可稱為「帳」。

入首
龍?到了結穴之際,忽然沖起高山,這座山叫做「入首め,也就昊前面所說的「父母山」。
古語說“未論千里來龍,且看到頭融結。”是很重要的一節。理氣家可用這節龍?來驗證穴形、坐山:例如廣東派的《三星排龍訣》:坤龍入首,若結子山,穴形是右弼星。平洋局,水口坤,將祿薦排于水口,挨至坐山,得右弼星,可用於下元。
「人首」有三格:直入、橫入、側入(回龍);後貴兩旁有護,前貴朝案言情,明堂、水口、外護、羅城皆合局。

九宮飛星
 堪輿家以星命九星術占斷宅墓空間方位吉凶的方法。堪輿九星的名稱在術書中頗不一致。而性質與星命家的紫白九星〈一白水星,二黑土星,三碧木星,四綠木星,五黃土星,六白金星,七赤金星,八白土星,九紫火星〉無二致。

 所謂「宮」,即九宮方陣,術家附以幹宮,坎宮、艮宮、震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和中宮的名稱,以運星入值中宮,餘依幹六、兌七、艮八、離九、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的次序飛布九宮,以後位置,隨年、月、日、時不斷變換,值紫、白為吉,遇碧、綠、黃、黑為凶。以星的吉凶?定間方位與禍福休咎的關係。星不僅本身有吉凶之分,而且隨著羅盤的轉旋,又有當令與失令的吉凶之辨。術家認為九星各有旺生衰死,當運者旺,將來者生,已過者衰,過久者死。九星的生旺衰死首先用以占測九運各個方位的吉凶,其次用以判定飛臨同一宮的山星與向星之間的關係吉凶主屬。這些關係有的以卦象論,有的以五行生克論,有的以河圖先天之數與洛書後天之數相配合論,而吉凶全以星之當令與失令為准。一運中凡可用之星為當令,反之為失令,當令則吉,失令則凶。

 術家以九星翻布的規律確定九運各個地形方位的吉凶,幷為宅、墓的營造提供種種避凶趨吉之法,如陽宅的門、路、墓道的出水溝均應開在生旺之星飛到的向首方,譬如子山午向的宅、墓,其門路或出水溝一運宜在運星飛到的離方,二運宜在二黑飛到的艮方,三運宜在三碧飛到的兌方。

 九運各個山向均有本身的星局,吉凶不一,同一山向,在某運為吉,而在他運,可能死氣之星飛到,一變為凶。《陽宅十書》二〈論穿宮九星第四〉:「大遊年既主方位,又主層數。方位雖吉,而層數之中,若宜高者下,宜下者高,則凶者固凶,而吉亦變凶,此不可不為之亟論。....凡宅中有牆隔斷,牆間開有門,其九星即當從此處起,與別院幷無關涉。且如大門在巽,二門在離,則遊年與穿宮俱從離起。遊年則數離六、五、絕、延、禍、生、天,穿宮則離門四正屬金,進門第一層房屬六煞,第二層房屬貪狼,與二門外絕不相關,餘仿此。故一宅之內,各分各院,各取吉凶。此宅法中第一緊要之訣。....但凡人家房屋有一進至十進者,必用穿宅之法,如頭層水、二層木、三層火、四層土、五層金,五行相克,周而復始,層層生去。吉星宜高大,凶星宜低小,切不可凶星作高房,吉星作低房。若遇凶星房,系急用住座,以截路分房活法之方可。若吉星在凶方,亦不可高大,木在合方、土方及中宮,金在火方之類是也。」

陽宅六事
 堪輿術語。包括「內六事」和「外六事」。「內六事」為門、灶、井、?、碓磨〈包括倉庫〉、畜欄;「外六事」為道路、池塘、橋樑、廟宇、佛塔。

 術家認為,內、外六事的方位坐向,與人口的禍福休咎有密切關係,其中尤以門的地位最為重要。清人《陽宅十書》、《陽宅經纂》、《陽宅會心集》、《陽宅覺》等術書認為,門是宅的納氣之口,門向得法,宅舍便趨吉避凶,所謂「地理作法,全藉門風路氣,以上接天氣,下收地氣,層層引進以定吉凶」〈《陽宅經纂》卷二〉,其重要性幾與宅地相等,必須開在宅的吉方。門分為大門、中門、總門、房門、便門等多種。

大門
 大門為住宅的外門,是地上生氣總出入之所,其吉凶關係調合人口命運,最為重要;總門是宅內每一層的總外門,其吉凶關係到同住一層人的命運,一般宅小則專論大門,若宅大屋多,大門的吉凶影響相對拉遠,則須慎擇總門;房門是各房間的主門,與其居住者的關係最為直接,亦須擇吉方而開。至於中門,位於大門之內,廳堂之外,只有在沒有大門時,以它作大門才具備重要性。便門是供柴水出入的左右小門,雖然關係不大,也是宜開在吉方,以助宅之吉氣。門的吉方,通常以遊年八星的飛布和陰陽五行的配合來確定。


 灶在內六事中的地位僅次於宅門。術家認為,灶位不當,會導致主婦受禍,漸及老幼。灶向的選擇除了以遊星飛布及陰陽五行來確定之外,也有用巒頭之法,但一般僅涉及灶在宅中的位置及其形狀。如謂房前棟不宜安灶,否則宅主罹疾、子孫不賢;灶口不宜直沖宅門,否則財富多耗;灶口不宜近池塘水井,否則主孤寡絕嗣等等,不一而足。

水井
 至於水井則宜開於宅的生氣方和延年方,或紫白九星中的水星,木星飛臨之方〈以宅的坐山之星入值中宮飛布而定〉,否則飲之主頑疾病,人口夭亡。又謂宜開于兌方,否則主家女淫亂;不宜開於廳前,尤其不能與房門相對,否則應心痛眼疾之凶;井與灶不能相連,也不能南北相對,否則主家出途逆。

?所\n ?所,宜壓在宅主本命的四凶方,以鎮其凶,其方位宜隱蔽,不宜與灶門相對。

倉庫與畜欄
 碓磨及倉庫宜設於宅主本命的四吉方,不能設於臥房左右與前方,否則會應宅主病纏或主婦守寡之凶。
 畜欄的方位視家畜的五行歸屬而定,如牛屬坤土,忌木星飛臨之方;?與鴨屬坎水,忌土星飛臨之方,否則不利于本畜。此外,畜欄不宜當門而設,也不宜設於大門左右,否則人財損失動瘟皇。
 外六事俱以外形論,重在象徵意義,其選擇、占測大多採用巒頭之法。

道路
 如謂門前道路漸遠漸寬則人口安康,漸遠漸窄則陰人鬱厄;路呈「之」字形。主田宅進益,呈「八」字形則主家出迕逆,呈「井」字形則主自縊外亡,呈「川」字形主遭竊還盜,呈「火」字形主?禍臨門,呈「丁」字形主人丁衰敗,呈「一」字形主貧無衣食。

池塘
 池塘在宅前主招財,在宅後主損妻傷兒;形狀宜呈半月形或圓曲形,忌方形,否則為「血盆照鏡」,應絕嗣之凶;又謂忌雙池,因其像「哭」字,有損吉祥。

橋樑廟宇佛塔
 其他如橋樑廟宇佛塔等,均不宜與宅門相對,否則應?晦衝破之凶象。以上各項宜忌均就大要而言,在術書中的載錄十分複雜繁瑣,各家各法也互有出入,難以俱錄。

宅內形
 堪輿術語。指陽宅內部的佈局,亦即宅內屋、院、牆、門等構成的統一整體形象。清人《陽宅十書》等認為宅內形與人的命運關係密切,宜間架齊整,不宜東牽西拽,南盈北縮,房屋宜地闊而矮聳;屋間須為單奇之數,幷要相互對稱;住房須呈合聚之形,庭院寬狹應與主屋相稱,正門大小應與宅的整體相宜,牆垣籬塹俱要回環無缺。
 根據這些標準,宅形可細分成不同的種類,每類各有吉主屬。如屋形端肅、氣象豪雄、拱衛整齊、儼然不可犯者為貴宅,牆垣周密,四望光明、天井通爽而規矩翕聚者為富宅,屋小而高、孤立無依者為孤寒宅,東倒西歪、棟折梁斜、風吹而發者為病痛宅,屋宇不整、四望破缺、椽頭外露者為令仃宅,前後陷深、四水不聚、蕩然無收拾者為貧窮宅。
 就屋主本身而言,又另有若干名目:如富貴屋樓房須有兩?,平屋須為三間,前廳淺則錢糧日進如流,後堂深則兒孫世守殷富等。分窮屋又有多種情?:四面門窗多者為露星房,主破財損富;前後兩?過長者為扛轎屋,主財源大退。此外當有四角不齊的露肘房,主長子夭亡;前屋大後屋小的少丁房,主人丁衰?;兩門相對的相?門,主家庭不睦。屋形又有各種禁忌,如前後兩進屋僅一邊有側?相連為亡字煞,主屋後有直屋為直射煞,四面多屋而中間天井出入無牆門為扛屍煞,名堂甚多,不一而足。
 此外,理氣派堪輿家還根據宅的坐向、八卦屬性及它們之間的五行生剜來占測宅內形的吉凶。以五行分宅內形為五種:屋低而平,或下堂與兩?簷位齊者為水形;屋中高而兩頭低,或正房是樓、兩?是平房者為火形;上下正房如口字樣,或前後有兩?者為金形;屋上有推照、下有掩心,或宅房四合者為土形。
 宅的坐山〈八卦屬性依坐山而定〉與屋形五行相生則吉,相克則凶。術家以屋形管人,坐山管財,屋形受克則丁衰,遇生則丁盛;坐山受克則財敗遇生則財旺。如坤宅屬土,建水形屋,坐山之土剜屋形之水主丁衰,因而,「水見土宮損少丁,錢財雖有不為榮」,有錢財而子孫不昌。宜選火形屋或金形屋,屬形之火生坐山之土主旺財,坐山之土生屋之金主丁盛。


宅外形
 堪輿術語。指住宅所在的地形和環境。術家認為基本要求是地基寬平,坐北向南、背山面水,景觀優美,交通、排水便利。此外,尚有不少具體細則。其中有科學性的見解、也有非科學性的迷信禁忌。如《陽宅十書》一〈論宅外形〉:「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氣勢最,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
 若大形不善,縱內形得法,終不全吉。陽宅來龍原無異,居處須用寬平勢。明堂須當容萬馬,廳堂門廡先立位。東?西塾及庖?,庭院樓臺園圃地或從山居或平原,前後有水環抱貴。左右有路亦如然,但遇返跳〈按:返跳水。指水遠來將到明堂又折回,謂之「水不到堂」。〉必須忌。水木金土四星龍,此作位基終吉利。惟有火星甚不宜,只可剪裁作陰地。....凡宅左有流水謂之青龍,右有長道謂之白虎,前有汙池渭之朱雀,後有丘陵謂之玄武,為最貴之地。
 凡宅不居當沖口外,不居寺廟,不近初社、?冶、官衙,不居草木不生處,不居故軍營戰地,不居正當水流處,不居山脊沖處,不居大城門處,不居對獄門處,不居百川口處。凡宅前低後高,世出英豪;前高後低,長昏迷。左下右昂,長子榮昌,陽宅則吉,陰宅不?。右下右高,陰宅豐豪,陽宅非吉,主必奔逃。兩新夾故,死須不住;兩故夾新,光顯宗親;新故俱半,陳粟朽貴。
 凡宅門前不許開新塘,主絕無子,謂之血盆照鏡。門稍遠可開半月塘。....凡宅居滋潤光澤陽氣者吉,乾燥無潤澤者凶。....凡宅地形、卯酉不足〈東西向〉,居之自如;子午〈南北向〉不足,居之大凶。南北長,東西狹,吉;東西長,南北狹,初凶後吉。」


宅相
 屋宅的形貌。堪輿家認為與人世有密切關係。傳?代魏舒曾假其舅宅相致貴。《?書‧魏舒傳》:舒字陽元,「少孤,為外家寧氏所養。寧氏起宅,相宅者雲:『當出貴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謂應之。舒曰:『當為外氏成此宅相。』」年四十余,為尚書郎。

去水
 指穴山前水流的下方。堪輿家謂宜彎曲多關攔。蔔則巍《雪心賦》:「去水最怕直流。」
 另外又指在穴前徑直流去、缺乏迂回關攔之勢的水流。堪輿家認為,這種水流泄盡龍穴生氣,為立穴大忌。《泄天機;安墳入式歌》:「第一莫下去水地,立見退家計。」注:「穴前水去不聚,則生氣外泄。」

案山
 簡稱「案」。別稱「近案」、「前案」、「迎砂」、「中陽」。指穴山近前的矮山。堪輿家謂其有助於蓄聚穴山之氣。寥瑀《泄天機‧安墳入式歌》:「第四猶嫌無案山,衣食必艱難。」徐善繼《人子須知‧砂法》:「穴前之山近而小者曰『案』,....如貴人據幾案處分政令之義。有案山,則穴前收拾周密,無氣不融聚之患。」

青龍
 所謂「四勢」之一。指穴前左側之山。堪輿家謂宜與右側的「白虎山」對稱拱抱,忌高踞背向。郭璞《葬書》:「葬以左為青龍,....青龍蜿蜒,....形勢反此,法當破死。」注:「左山恬軟開廣寬展而情意婉順為善,若反矯崛?、突兀僵硬,則非蜿蜒矣。」一指宅左的水流。《陽宅十書》一:「凡宅左有流水謂之青龍。」

白虎
 堪輿家所謂四勢之一。指穴場右側之山。謂宜低緩俯伏,與對面的「青龍」共成拱抱之勢,使穴場不受外風吹襲。郭璞《葬書》:「夫葬以....右為白虎,....白虎馴俯。形勢反此,法當破死。」注:「言柔順無蹲踞之凶也。《明堂經》雲:『白虎彎彎,光淨土山,鯤如臥角,圓如石環。」具此形乃得其真。半低半昂,頭高尾藏,有缺有陷,折腰斷梁,虎有此形,凶禍?殃。」一指住宅右方的長道。《陽宅十書》一:「凡宅,....右有長道謂之白虎。」

朱雀
 堪輿家所謂「四勢」之一。指穴山前方正面相對的山巒或水流。即「朝山」或「朝水」。郭璞《葬書》:「葬以前為朱雀。」「朱雀原於生氣,派于未盛,朝於大旺,澤於將衰,流于囚謝,以返不絕。」蔔則巍《雪心賦》:「朱雀切忌破頭」注:「前山切忌崩破,主生?禍。一指住宅前方的池塘。」《陽宅十書》一:「凡宅,....前有汙池謂之朱雀。」

玄武
 堪輿家所謂「四勢」之一。指穴場後山。郭璞《葬書》:「穴後為玄武。」一指住宅後面的小山。《陽宅十書》一:「凡宅,....後有丘陵謂之玄武。」

青囊奧語
 古代堪輿術書。舊題唐楊筠松撰。《四庫全書》收《青囊奧語》一卷、《青囊序》一卷。《提要》雲「今是書以陰陽順逆、九星化曜辨山水之貴*吉凶....至《序》內二十四山分順逆一修,則大旬以木火金水分屬甲兩庚壬乙丁辛癸,互起長生。如甲木生於亥,庫於未;乙木生於午,庫於戌之類。因以亥卯未、寅午戌、巳酉醜、申子辰為四局,反復衍之,得四十八局。陽用左旋,陰從右轉,蓋本之說卦陽順陰逆之例,為地學理氣家之權輿。」

葬經
 葬書。古代堪輿術書。舊本題?郭璞撰。論葬事的宜忌。堪輿家尊為「葬經」。書中所說的葬者原其起、乘其止、乘風則散、界水則止諸條,為「風水」之說所本。《四庫全書總目》:「是其書自宋始出,其後方技之家,競相粉飾,遂有二十篇之多,元定病其蕪雜,為?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吳澄又病蔡氏未盡蘊奧,擇至純者為內篇,精粗純駁相半者為外篇,粗駁當去而姑存者為雜篇。」
 另亦有一書稱葬經者,乃傳漢朝青烏子著。專言葬地之術。元李冶《敬齋古今注;拾遺》:「案《地理新書》雲,孫李邕撰《葬範》,引呂才《葬書》偽濫者一百二十家,奏請停廢....青烏子《葬經》亦在其間。」己佚。今《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術數類存目二》所錄《葬經》一卷,舊題雲「青烏子先生葬經,大金丞相兀欽仄注」,實為後人偽託。

羅經
 即「羅盤」。為將磁鐵金安放在木方位盤上製成的指南儀。出現于十一世紀初,以後曆有改進。普通羅盤只刻二十四方位,堪輿家使用的「八卦羅盤」則較複雜,共有三道圈,外圈刻二十四方位,中圈刻坎、艮、震、巽、離、坤、兌、幹八宮,內圈刻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宮,中心為一黑一白的陰陽圖形。「八卦羅盤」不僅用於測定方位,還用於推算年命、歲月、時辰的吉凶。

尋龍
 望氣尋龍。堪輿術語。為堪輿家借用星占家望氣之術以占測龍?吉凶旺衰的一種方法。清鄭觀應《望氣尋龍訣》引丘延翰《天機素書》注:「龍來十裏,氣高一丈,龍來百里,氣高十丈。氣正,則?從中落而穴正;氣偏,則?從側落而穴偏。幹龍雄健高大,支氣卑小清弱,是故辨氣高低,識龍長短,別山?弱,究氣旺衰。春屬木,其氣青;夏屬火,其氣赤;秋屬金,其氣白;冬屬水,其氣黑;每季屬土,其氣黃。四時之色不宜駁雜,一有駁雜,即有生克制化之異,吉凶禍福之殊。春冬地氣不升,夏時炎蒸混濁,獨秋氣清亮,俟中元之候,或清晨雨後,日落未落,日出未出,醜寅酉戌之際察之,可見富穴氣如?嶂,色?而濁,貴穴氣如張蓋,色青而奇。初吐一?,上結華蓋,如旃冕重旒,五色備俱,似龍蟠,似雲騰者,曰龍氣,帝王之地。毫光明燦,如虹,如日,如鳳舞者,曰喜氣,後妃之地。或曰白外青,青複紫,青如牛者,赤如虎尾者,猛將之地,公候之地。若雲?,終如鼎沸,中青外紅,如流星燭地,如龍騰鳳翥者,宰相之地。....初吐一?,終盤寶蓋,五色俱備,輕清上浮,有紋不雜,如寶塔,如搖旌,如幛幡,耀日燭星者,為異氣,神仙之地。大抵類禽者出文,類獸者出武,白黑之氣多武而凶,紅赤之氣多文而吉,餘仿此。蓋凡陰陽二宅氣數旺盛之地,入其鄉,則是其禽哭繁衍,草木暢茂,風氣和暖,山谷騰輝,水深土厚,景色清奇,晨昏子半之時,祥光掩映,淑氣燦煌,哄哄然如蜂哄蜜,如風吹火,此旺盛之氣也,寂寞蕭條即退矣。但山川作福之氣,上大下小,遠爾則有,近爾則無,或有鐘鼓破竹和樂之聲者吉,戰伐之聲者凶。」古代史傳及筆記有關「望氣尋龍」的記載頗多。

點穴
 堪輿家語。指擇定龍?結穴處作安墳立宅之所。蔔則巍《雪心賦》:「點穴猶如點艾,一毫千里,一指萬山。」蔣平階《水龍經》:「夫相地要察來龍,點穴必認真?。」《青囊海角經》:「點穴之法,如人之有竅,當細審陰陽,熟辨形勢,若差亮厘,謬之千里。」

來龍去?
 堪輿家謂山勢綿延起伏如龍體。明吾丘瑞《運甓記‧牛眠指穴》:「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靠嶺朝山,處處合格。」
 堪輿家稱向穴山伸展的山?為「來龍」。趙與時《賓退錄》二:「朱文公〈熹〉嘗與客談世俗風水之說,因曰:『冀州好一風水,雲中諸山來龍也。』」繆希雍《葬經翼‧察形篇》:「勢即來龍,....勢欲其來,形欲其止。」玄空
 玄空是堪輿術語,全名「玄空裝卦」。為九宮飛星飛布原理在風水羅盤上的具體運用,術家以之占測陽宅空間方位吉凶。玄,指天,表示時間;空,指地,表示時間;「裝卦」指八卦輪流值運,依次移宮。
 《陽宅十書》二《論玄空裝卦訣第五》:「天地之理,惟最隱奧者與最變通者,其主持禍福為最驗。裝卦爻訣隱朕兆于無形,藏機緘於至變,乃天地之玄機深秘不可測者,然其兆禍禳福則如谷應。玄空裝卦訣:帶去十爻呼〈此指搬移而言,自幹方移至巽,則先得一陽爻,後得一陰爻。自坤方移至艮,則先得一陰爻,後得一陽爻。餘仿此。〉,入宅為三相〈既移入宅,所修第一口房則為第三爻〉,氣口返為初〈氣口者,門也。門為初爻,永不變更〉。其法以幹坎艮震東北二方房為四陽,為奇;巽離坤兌西南二方房為四陰,為偶。
 凡修蓋東房北房一口,則畫一陽爻;修蓋西房南房一口,則畫一陰爻。自東方北方而搬,亦畫一陽爻;自西方南方而搬,亦畫一陰爻;移向東方北方而住,亦畫一陽爻;移向西方南方而住,亦畫一陰爻。五爻畫定,加門為初爻。六畫二卦即成,須要陰卦配陽,陽卦配陰,不可二卦俱傷,是謂陽多必定傷婦女,不可二卦俱陰,是為陰多必定損兒郎;又不可合成,凶卦自有本經,凶星斷例只要合成延年、生氣吉星,所謂震陽一宅須巽配,坎宅須配離家鄉,幹宅須配坤家主,艮宅須配兌家莊等皆若是也。此裝卦法全不用天乙、巨門吉蓋幹至艮、坎至震等雖合,巨門皆陽配陽、陰配陰,所以不可用也。任修蓋房十至二十座,只以五座次序為上五爻,門為初爻,其餘五座以前俱除起不算。此所謂抽爻換象之法,或修舊,或創新,俱算一座。


 即「生氣」、「五氣」。郭璞《葬書》:「《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入骨以蔭所生之法也。』」
 堪輿師相信屍體腐化後的遺骨,能吸收穴場的能量〈氣〉,此種能量能有助此遺骨之後人。

 指龍?的格局趨勢。即山川的整體外觀。堪輿家謂山川發源後,必然形成「勢」,勢以「來勢」〈指由龍?源頭方向延伸而來的趨勢〉?大、奇特、聚合、逆向為佳。勢佳,龍?的「生氣」才旺盛。託名管輅《地理指蒙》八五:「來山為勢,結穴為形。」曾文遄《尋龍記》:「大凡尋龍必看勢。」郭璞《葬書》:「蔔山之法,勢為難,形次之,方〈方位〉又次之。勢如萬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勢如巨浪,重嶺?嶂,千乘之葬;勢如降龍,水繞雲從,爵祿三公....」繆希雍《葬經翼‧原勢篇》:「其〈按:指龍?〉始發也,必有勢焉。....審勢之法,欲其來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不欲其弱,欲其異不欲其常,欲其專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順。」


 結穴之山的形狀。或指結穴之山。通常認為,「形」分圓、扁、直、曲、方、凹六體,此外還有許多變體。堪輿家認為各體均須端凝止靜,順應龍?來勢,如此方能融結吉穴。郭璞《葬書》:「《經》曰:『形止氣蓄,化生萬物,為上地也。』....夫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與形順者吉,勢與形逆者凶。勢凶形吉,百福希一;勢吉形凶,禍不旋日。」繆希雍《葬經翼‧察形篇》:「勢即來龍,形即穴星。....穴星萬變不同,一如人形,雖大小高下肥瘠俯仰正側各狀之難齊,而其外貌之可必者,不出圓、扁、直、曲、方、凹之六體。」
星辰
未入山而先望見的山的形體,有五星、楊公九星(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又稱老九星),天機九星(紫氣、天財、天罡、掃蕩、孤曜、燥火、金水、太陽、大陰;又稱廖公九星、小九星)、六府星(太陽、太陰、紫氣、月孛、計都、羅喉:又稱六曜、三台)。
五星:金星頭圓而足闊;木星頭圓而身直;水星平而生波浪;土星頭平而體秀;火星頭尖而足闊。老九星:貪狼即木星;巨門即土星;祿存土兼金;文曲即水星;廉貞即火星;武曲即金星;破軍金頭火?(頭圓?尖);左輔形如樸頭,多為眠體(平面)、護從之山;右弼為隱曜,沒有凸出的形象,多平坦、無脊棱。小九星:太陽是高大的金星;太陰是扁形的金星;金水是金水兼體;紫氣是木星;天財是土星,有平腦(山頭平直)、雙腦(兩個山頭相連)、凹腦(山頭的中間低凹)三種形體;
天罡是金頭火?;孤曜是不圓不方,土金兼體,形狀頑鈍肥蠢;掃蕩是水星,多紋多浪,凹凹凸凸的山。六府星是生在大山上面的小山,或一個、或二三個;小圓山為太陽,小圓山扁闊為太陰,小圓山稍尖而直為紫氣,小尖山為羅喉,小方山為計都,小圓山若波浪為月孛;龍身有六府星出現,必結大地。
應星.變星.間星
應星:就是少祖山(宗山),是行龍(延伸的山?)之主。
變星:延伸的山?中,出現的不同形狀的山峰;如方形的群山中,出現一座圖形的山峰,這叫「剝換」。
間星:延伸的兩揮形體的山?中,在中間那一段的山就是「間星」;如兩座高尖的山之間,有低平的山。
正體.變體.兼體.貼體.襯體
正體:形狀純粹的山峰,即正五星;如純圓形,就是金星。
兼體:由多種形狀合成的山峰,可視為變體。
貼體:山的正面微微突起一個形體,略有分界者;山面大,要貼。
襯體:山的背面突出一個形體,有明顯分界者:山面小,要襯。
脫卸剝換
山?由高變低,再由低變高;由粗變細嫩;由石山變土山;由大山變小山或由小山變大山由一種形狀變成另外一種形狀…都稱為脫卸剝換。風水家注重的是指粗惡頑蠢的山,經過跌、斷的過程,脫去凶頑,改換秀美的脫卸剝換,由老變嫩的龍?才能結出美穴,象一個人的脫胎換骨。如果山?沒有脫換,是殺氣未除,乃草寇滅族的大凶地。
青龍、朱雀、白虎、玄武

何謂青龍?
關於龍的傳說有很多,龍的出處也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是由印度傳入的、有的說是中國星宿變成。印度本身是在龍神的說法的,但龍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實物的-蟒蛇。
在五行學說盛行的年代裏,慢慢的也開始流傳著有關青龍的故事;五行家們照著陰陽五行給東南西北中配上五種顏色,而每種顏色又配上一個神獸與一個神靈;東為青色,配龍,西為白色,配虎,南為朱色,配朱雀,北為黑色,配武,黃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靈中,根據山海經的說法,「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東方有句芒,身鳥人面,乘兩龍。」;「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在山海經中的龍都是用騎乘的,而跟他同類的蛇則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繞頸,顯示出兩者的不同來;不過在五方的五神?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樣,這裏就不再詳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龜蛇,武是龜蛇之意)、青龍、白虎又分別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還有在龍心的部分,有人稱之為「大火」的,跟晴雨有關,又因為青龍屬木,所以也是木星當年的年太歲。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這些四靈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類稱呼,青龍叫「孟章」,白虎叫「監兵」,朱雀稱「陵光」,玄武為「執明」,而在?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龍來做自己的年號,如三國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記中也有關於夏朝是屬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龍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記載。
在古時後的中國,頭有角的為公龍;雙角的稱為龍,單角的稱蛟;無角的為螭,古時玉佩常有大小雙龍,仍稱母子螭;龍的地位遠高於印度。因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徵。也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們想像成為龍的形象,因位於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名「青龍」。
而民間又有龍性淫旳說法,和牛交時生麒麟、和?交時生象。
又有龍生九子,都不像龍的說法,是這樣的:
大兒是叫囚牛:它平身喜愛音樂,故常立在琴頭上。如漢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馬頭琴也可能是囚牛的變種。
二兒子是睚毗:它平身愛殺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攝敵軍。同時又用在儀仗上,以顯得更加威嚴。
三兒是嘲風:是只獸形龍,樣子有點像狗,它善於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據說可以威攝妖魔、消滅災禍。
第四兒是蒲牢:喜歡吼叫,人們就把它安在鍾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據說它是住在海濱的,但卻十分怕鯨魚,一但鯨魚發起攻擊,它就會嚇得亂叫。故人們把木杵造成鯨的形狀,以令銅鍾格外響亮。
第五兒是狻猊:形似獅子。是外來品,隨佛教傳入中國的,所以性格有點像佛。它好安靜、又愛煙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爐上,讓它為佛門護法。
第六兒是霸下:又名贔屭,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攻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兒是狴犴:又名憲章,樣子像虎。相傳它主持正義,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獄門上下、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時肅靜回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第八兒是負屭:因它喜愛文學,故多安在石碑的兩則。
?子是螭吻:又名鴟尾,魚形的龍。相傳是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竭魚」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滅火。故此,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滅火的功效。

何謂朱雀?

朱雀又可說是鳳凰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也和其他三種一樣,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裏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在古籍的記載中鳳是一種美麗的鳥類,而以它的歌聲與儀態為百鳥之王,它能給人間帶來祥瑞,同時也擁有「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的特殊靈性,而由於它是「羽蟲」之長,所以和「鱗蟲」之長的龍在傳說中就漸漸成了一對,一個變化多端,一個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輔相成的一對,更由於龍象徵著至陽,而原來也有陰陽之分的鳳(鳳為雄,雌為凰)在跟龍相對之後就漸漸的成為純陰的代表了。 而鳳凰它的原形有很多種。如錦鶏、孔雀、鷹鷲、鵠、玄鳥(燕子)等等...又有說是佛教大鵬金翅鳥變成的。鳳凰神話中說的鳳凰是有鶏的腦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頸、魚的尾、有五色紋。又請鳳是有五種品種,以顏色來分的:紅是鳳、青則是鸞鳥、白是天鵝、另有黃和紫的。 而玄鳥的說法就是從《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中,就是殷商說的後代說自己的先袓-契是由玄鳥生下來的,建立?大的商朝。因此玄鳥就成了商人的始袓了。《史記.殷本記》也記了這段歷史:「殷契、母曰簡狄,有絨氐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隨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除了殷商之外,戰國時的秦,滿清的始袓和朝鮮新羅的始袓也是和仙女吞食玄鳥卵有關的。 不論玄鳥或是鳳凰,都是隨道教的發展,而把它由一隻雀鳥,或孔雀或山鶏等等...先變成一個半人半禽的、傳人兵法的仙女到完全是人的仙女,都是隨道教的發展的。 而在北京過去就有三座專祀玄女的廟宇,叫九天娘娘廟、玄女廟。在北方和南方的地方也都有玄女廟。
何謂白虎?
在中國四聖獸中,另外一個常常跟龍相提並論的就是--虎;虎,為百獸之長,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雲從龍,風從虎」成為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
而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除了道教中的四靈包括了青龍白虎之外,連在風水師探勘墓地時,在地形前方左右兩邊突起的地形,可以當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獨特的稱號,稱之左青龍、右白虎,取其護衛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裝飾,在左右堂柱上繪有青龍百虎,以其鎮壓邪靈。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龍虎被借用為道家煉丹的術語,就是指"鉛汞、坎離、水火、陰陽",等的同意詞。而道家煉丹分內外(內丹煉氣,外丹煉丹藥,筆者才疏學淺不敢十分確定),內丹是就陰陽五行而言,龍陽,生於離,離屬火,故雲「龍從火裏出」,虎陰,生於坎,坎屬水,故雲「虎向水邊生」,兩者結合之後,一陰一陽,互相調和,稱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性屬木,木代表東方,于卦為震,故比為青龍;情屬金,金代表西方,于卦為兌,金白色,故喻為白虎。金能?克木,故情多損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氣,使之交合為一,則金木無間,龍虎自伏而成丹,在人體中則以肝為龍、腎為虎,而外丹則仍取陰陽之意,以龍為鉛,虎為汞。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東西,又是可敬的東西。可怕的是,它會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無比,能夠避邪。而在一些古書中,如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祀典》:「畫虎於門,鬼不敢入」,「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摶挫銳,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惡遇,燒虎皮飲之。擊其爪,亦能辟惡。此其驗也。」古人還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德至鳥獸。」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貓頭鷹,但後因古羌族的圖騰在由熊變為龍的時候。而又到黃帝的向東發展時,龍的圖騰被帶到東方,跟「東方蒼龍星座」合而為一,朱鳥則成了統一南方時鳳圖騰在天國的新居,因兩大部族融合而終於成「龍鳳呈祥」。作為古代圖騰是東鳳而西龍,作為星象則是東蒼龍而西朱鳥。到周朝以後,封建制度正式確立,五行思想也成熟,把天像重新劃分,朱鳥放到了南方,和祝融火神一起崇拜了。而西方的就崇拜白虎。在部族鬥爭及遷移,西北方的龍向東移,東方的鳳向南移,南方的虎向北移,全國顯示一個大周轉的觀念運動。到漢代五行觀念成了統一的思想,再補出玄武完成「四方之神」的配套。
在古時《史記.天宮書》「東宮蒼龍、南方朱鳥、西宮咸池、北宮玄武。」在這裏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而咸池是主五穀的星,主秋季,因五穀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但它不是動物,如何能和龍、鳥、龜配成四靈呢?在《正義》:「咸池三星在五車中,天演南,魚鳥所扥也。」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質疑:「蒼龍、朱鳥、玄武、各總七宿而言之。至於咸池,則別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咸池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太陽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於暘谷,浴于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可見咸池原是羌人視為日出之處,咸池也就是鹹水湖,應是岷山地區的芋個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證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宮天象尚沒有青龍白虎的觀念。在《禮記.禮運》所謂:「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把不屬於動物的咸池換成麒麟。後世有四靈有麟、四象有虎的習慣。
又由於白虎是戰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將被說成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將羅成、薛仁貴父子等人。除此之外,白虎又被道教吸放,被神化起來,成為了各廟宇的門神。

何謂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蔔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將答案帶回來,以蔔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它和其他三靈一樣,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鬥、牛、女、虛、危、室、壁。 而古時後的人對玄武它的解釋有以下的數種,「玄武」即龜。《禮記.曲禮上》雲:「行,前朱鳥而後玄武...」「玄武」乃龜蛇。《楚辭.遠遊》洪興祖補注:「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玄武」為蛇合體、龜與蛇交。 《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曰:「玄武宿於殼中兮,騰蛇蜿蜒而自糾。」李善注雲:「龜與蛇交曰玄武。」《後漢書.王梁傳》:「《赤伏符》曰:「王梁主衡作玄武。」」李賢注雲:「亡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玄武」為水神、北方之神。《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帝覽嬉>:「北方玄武所生,...鎮北方,主風雨。」 但玄武被後世的道士們升級做北方的大帝--北極真武玄天大帝(潮州人最常參拜)。有別於其他三靈。其他的青龍和白虎,只做了山廟的門神,而朱鳥就成了九天玄女。 玄武在宋代身價培增,幷被人格化。這與宋代各帝推波助瀾分不開。宋初太祖時,即有真武、天蓬等為天之大將的傳說。未真宗天禧元年,在軍營中發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紀原》卷七載:「營卒有見蛇者,軍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湧堂側,汲不竭,民疾疫者,飲之多愈。」真宗聽說此事,下詔就地建觀,賜名「祥源」。這大約是中國最早的真武廟。 真武大帝的身世,後人多說是在隋煬帝時,玉帝將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于掙樂國皇后,厭惡塵世,舍位入武當山上修行,成功飛升,鎮守北方,號曰:玄武。
干支的定義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我國古代人民用來記錄年、月、日、時的符號,源于古曆法,而後被中國古代科學文化採用,做為時空參照。中國風水學廣泛採用干支,用來辨方正位,尋求天地人的時空相順,而避免相克。
   干支,又稱“幹技”,古人將它們比為樹幹與樹枝,幹?枝弱,以幹為主,枝為輔之。故名: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記日,地支記月、時,天干與地支配合記年。
   用干支配合來紀年月日時,是我國特有的方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將它們依次從頭到尾互相排列組合起來,便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來源於土水木三星的天文相會現象。木星繞太陽一周約十二年,土星繞太陽一周約三十年,水星繞太陽一周約0.25年,它們之間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年。也就是說大約六十年土、水、木三星相會。十二月建制來源於太陰,即月亮在地球繞太陽一週期內,月亮環繞地球約十二周,即十二個月。
   由三個六十甲子推得一百八十年,叫三元。第一個甲子年為上元,第二個為中元,第三個為下元,這就是風水學的三元運氣說。現代天文學證實,三元(一百八十年)是“九大行星”的會合週期。中國風水學稱“九星連珠”。中國採用的第一個甲子年是從黃帝開始計算的。
   現代沿用的陰曆,是夏曆。《史記•曆書》說:“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即: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中國風水學使用的年月日時,是採用夏曆,實際是陰陽合曆,俗稱農曆,以含立春之月為正首。這便是中國古天文學的“鬥建”或稱“十二月建”。鬥建的意義是《史記•曆書》集解所說的“隨鬥杓所指建十二月”。西元前4000~前1000年間,北斗七星比現在更接近北天極,處於恒顯圈內,每天晚上都可見到。在中國古代,發現不同季節的黃昏時,北斗鬥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鬥柄的指向作為定季節的標準。《鵑冠子》說:“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這就是指當時不同季節裏黃昏時看到的天象。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為使鬥柄指示的方向與月份更密切配合,人們將地面分成十二個方位,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正北為子原北為醜、寅,正東為卯等等。夏正十一月黃昏時鬥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正月指東北方醜、寅,二月指東方卯,……十月指西北方亥,下一個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這就是古代天文曆法中經常提到的“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正月建寅”等十二月建。
   紀時,採用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所謂“小時”有“小的時辰”的意思,也就是半個時辰。若遇上這一時刻一秒不差地正處在上下兩個時辰的交界處,就應該算作下一個時辰。比如正一點,應算作丑時;正三點,算作寅時。其他類推。
   中國風水學,特別要求算出準確的年、月、日、時的干支,然後才能由此推測出天地人之間的時空關係,即宇宙參照系。年月日時,古人又稱“四柱”,即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每柱有一天干和一個地支,四柱加起來共八個字,所以又稱為“八字”。先得準確地推出人、事、物的八字,這在中國風水學中至關重要。 (2003-3-27)(流覽次數:366)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我國古代人民用來記錄年、月、日、時的符號,源于古曆法,而後被中國古代科學文化採用,做為時空參照。中國風水學廣泛採用干支,用來辨方正位,尋求天地人的時空相順,而避免相克。
   干支,又稱“幹技”,古人將它們比為樹幹與樹枝,幹?枝弱,以幹為主,枝為輔之。故名: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記日,地支記月、時,天干與地支配合記年。
   用干支配合來紀年月日時,是我國特有的方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將它們依次從頭到尾互相排列組合起來,便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來源於土水木三星的天文相會現象。木星繞太陽一周約十二年,土星繞太陽一周約三十年,水星繞太陽一周約0.25年,它們之間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年。也就是說大約六十年土、水、木三星相會。十二月建制來源於太陰,即月亮在地球繞太陽一週期內,月亮環繞地球約十二周,即十二個月。
   由三個六十甲子推得一百八十年,叫三元。第一個甲子年為上元,第二個為中元,第三個為下元,這就是風水學的三元運氣說。現代天文學證實,三元(一百八十年)是“九大行星”的會合週期。中國風水學稱“九星連珠”。中國採用的第一個甲子年是從黃帝開始計算的。
   現代沿用的陰曆,是夏曆。《史記•曆書》說:“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即: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中國風水學使用的年月日時,是採用夏曆,實際是陰陽合曆,俗稱農曆,以含立春之月為正首。這便是中國古天文學的“鬥建”或稱“十二月建”。鬥建的意義是《史記•曆書》集解所說的“隨鬥杓所指建十二月”。西元前4000~前1000年間,北斗七星比現在更接近北天極,處於恒顯圈內,每天晚上都可見到。在中國古代,發現不同季節的黃昏時,北斗鬥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鬥柄的指向作為定季節的標準。《鵑冠子》說:“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這就是指當時不同季節裏黃昏時看到的天象。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為使鬥柄指示的方向與月份更密切配合,人們將地面分成十二個方位,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正北為子原北為醜、寅,正東為卯等等。夏正十一月黃昏時鬥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正月指東北方醜、寅,二月指東方卯,……十月指西北方亥,下一個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這就是古代天文曆法中經常提到的“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正月建寅”等十二月建。
   紀時,採用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所謂“小時”有“小的時辰”的意思,也就是半個時辰。若遇上這一時刻一秒不差地正處在上下兩個時辰的交界處,就應該算作下一個時辰。比如正一點,應算作丑時;正三點,算作寅時。其他類推。
   中國風水學,特別要求算出準確的年、月、日、時的干支,然後才能由此推測出天地人之間的時空關係,即宇宙參照系。年月日時,古人又稱“四柱”,即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每柱有一天干和一個地支,四柱加起來共八個字,所以又稱為“八字”。先得準確地推出人、事、物的八字,這在中國風水學中至關重要。

地師三寶(羅經、魯班尺、洛陽鏟)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地理風水之學,必須要有一個精確的羅經,幷熟練掌握使用它。羅經亦稱羅盤,主要有三合盤、三元盤、合盤等幾種盤式。解釋羅經的書籍主要有〈羅經頂門針〉、〈羅經撥霧集〉、〈羅經透解〉、〈羅經解定〉等,三合盤主要以穿山虎、透地龍、分金、二十四山、二十八宿為主,其正中為天池,內有磁鍼一枚,指向子午。由裏向外第一層為先天八卦,第二層為淨陰淨陽(黑圈白圈),第三層為九星(黃石公坐山九星),第四層為地盤正針二十四山,其中包括八幹、四維、十二支神,主要用於定坐向,格龍、立穴;第五層為七十二穿山虎,又名地紀,以定來龍之用,第六層為人盤中針二十四山,主要用於消砂;第七層為二十四天星,用以分三吉六秀,以辨來龍之美惡(由於歲差的關係,用時應當修正);第八層為六十透地龍,又名天紀,主要用於定五子氣穴內棺中屬何甲子;第九層為天盤縫針二十四山,用以納水;第十層為順排六十龍,十一層為一百二十分金,用以與七十二穿山虎來龍之五行相比較,看坐山的分金與它的生克關係,十二層為盈縮透地六十龍,屬縫針與七十二穿山虎比較。用坐山與砂水論生克,十三層開禧二十八宿,以縫針為宮界,十四層時憲二十八宿,以中針為宮界,以上為三合盤式。三元盤以先天八卦、洛書、九星、三針二十四山、六十四卦、玄空大卦、周天三百六十度為主,與三合盤有所不同,還有一種合盤,就是把三合盤三元盤綜合在一起,此種羅盤可適用與各種流派風水,很有實用價值,港臺還流行一種鐳射羅盤,下邊帶一個三角支架,價格不匪。
       魯班尺又名門公尺,始於春秋時期,〈陽宅十書〉、〈魯班經〉、〈三才圖繪〉等書籍中均有魯班尺的樣式及用法,其長度為四十五點四公分,正面分為八段,以八個字來判斷吉凶,即“財、病、離、義、官、劫、害、吉”八字。每個字又分四小格,有四種意義,“財木星”含四小格,為財德、寶庫、六合、迎福,“病土星”分為退財、公事、牢執、孤寡,“離土星”分為長庫、劫財、官鬼、失脫,“義水星”含添丁、益利、貴子、大吉,“官金星”含順科、橫財、進益、富貴,“劫火星”含死別、退口、離鄉、財矢,“害火星”含?至、死絕、病臨、口舌,“吉金星”含財至、登科、進寶、興旺,魯班尺主要是用於丈量門的尺寸,俗語稱,‘寧造十家墳,不造一家門’,〈陽宅十書〉雲:“夫人生於大地,此身全在氣中,所謂分明,人在氣中游若是也,惟是居房屋中氣,因隔別所通氣,只此門戶耳,門戶通氣之處,和氣則致祥,乖氣至此則致唳,乃造化一定之理,故古之先賢製造門尺,立定吉方,慎選月日,以門之所關最大”,不難看出,在風水學中門是至關重要的,魯班尺不僅流行於民間,也直接影響了古代皇家建築,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就開列出一百二十四種按魯班尺裁定的尺寸,分為添財門三十一個,義順門三十一個,官祿門三十三個,福德門二十九個。魯班尺的兩側還有門光星,九良星,丘公煞等,是幫助匠師選擇造門時間用的。魯班尺的後面為丁蘭尺,一般用於丈量陰宅四周的尺寸,或葬的尺寸或墓的長寬吉凶,共分為十段,為“丁、害、旺、苦、義、官、死、興、失、財”,每段也分為四小格,丁字含福星、及第、財旺、登科,害字含病臨、死絕、?至,旺字含天德、喜事、進寶、納福,苦字含失脫、官鬼、劫財、無嗣,義字含大吉、財旺、益利、天庫,官字含富貴、進寶、橫財、順科,死字含離鄉、死別、退丁、失財,興字含登科、貴子、添丁、興旺,失字含孤寡、牢執、公事、退財,財字含迎福、六合、進寶、財德,以上為魯班尺的樣式,還有一種魯班尺後邊不是丁蘭尺,而是八星,分別為貴人星,天?星,天禍星,天財星,官祿星,孤獨星,天賊星,宰相星,主要是配合前邊來用的。
       洛陽鏟不象羅經和魯班尺那樣廣為流傳,知道幷會使用它的人不是特別多,其主要是用來為陰宅探穴和看土暈,因其發明地在洛陽而得名。具體出現年代無法考證,明代王圻〈三才圖繪〉中有記載,估計最晚應出現在明代以前。洛陽鏟的樣式為長二尺八分左右,上應二十八星宿,其鏟頭寬為二寸左右,暗藏陰陽兩儀,鏟頭的形式為一個半月牙形,如同半個從中間劈開的茶杯,有經驗的地師用它一鏟下去可以探明穴的方位及深淺,而且還可以看土暈的成色,及是否形成太極暈,因其功能科學實用,?帶方便,被考古工作者效仿使用。
      以上三件風水工具就是所謂的‘地師三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4-12-29 21:16:21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4-12-30 02:57:58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4-12-30 16:4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good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4-12-31 17:0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不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13 08:02:48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感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21 22:15:57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23 04:40:30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23 04:4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4-4 05:35:37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有用吗?看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5-7 08:00:47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辛苦!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7 08:13:44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感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10 01:0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11 09:00:47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6-21 18:0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還算可以的風水辭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6 06:07 AM , Processed in 0.02669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