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42|回復: 0

[1/20]天文类名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21 04:02:21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b><font color=red>版主模式: </font>用戶 qin 0 → 2,
理由:威望加 2。
操作者: patton,本貼有威望操作記錄。</b>


[ 這篇文章最後由qin在 2005/01/20 08:34pm 第 1 次編輯 ]

先占个位置,等我整理一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1 04:04:50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一、时间的计量

  1.时间的含义和计量单位
  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一切物质运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中进行的,因此,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时间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它不受制约的无限延伸着。但是,人们通常使用的时间则是有限的,对时间的度量也是人为的。
  通常所说的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时刻”,一是指“时段”(图4-19)。
  时刻是运动状态的瞬时,它是无限时间中的某一具体瞬时点。无限的时间是由无数的瞬时点组成的。时刻可以表示事件发生的早与晚。例如,8点钟上课,9点钟下课。这里的两个时间都是指时刻,表示上课在先,下课在后,下课发生的时刻比上课发生的时刻晚。

  时段是运动状态的不同瞬时点之间的间隔,它有始有终,是无限时间中的某一段长度。时段表示运动过程经历的时间长短,而不一定显示运动过程发生的早晚。例如,从甲地到乙地需要步行1小时。这里的1小时即是步行开始与结束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它不显示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时间与物质运动是相联系的,因而可以根据物质运动来计量时间。只有具备稳定周期性和复现性的物质运动,才能作为计量时间的依据。人们所使用的时间,就是以具有这些特性的物质运动周期为计量单位度量出来的。
  最基本的时间计量单位是日,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周期。地球绕地轴的自转运动,具有比较稳定的周期性和复现性。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天体周日视运动,使人们可以直接体会到这种运动周期。
  年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计量单位,它是根据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具有稳定的周期性和复现性。因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也可以使人们直接感受到这种运动的周期。
  月球和太阳在天球上的会合运动,也具有稳定的周期性和复现性。月相的周期性变化,直观地反映了日、月会合运动周期。月(朔望月)就是根据这种运动周期确定的时间计量单位。月和年这两个时间计量单位,一般都用完整的日数来表示。
  以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周期为基础确定的上述计时单位,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中,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一直是人们共同遵循的活动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更精密的时间计量,于是产生了更小的时间计量单位——时、分、秒。它们都是对日这一时间计量单位进一步等分而得出的。如时是日的1/24,分是日的1/1440,秒是日的1/86400。时、分、秒的测定和表示,也是以具有稳定周期性和复现性的物质运动为依据的。利用摆的周期性运动,人们制做了用于测定和表示时间的机械钟表。后来,人们发现晶体每秒钟振荡几百万次,而且,这种振荡运动的周期非常稳定。本世纪30年代制成了石英钟,使时间计量达到每300年仅相差1秒的精确程度。随着现代物理学的飞速发展,人们从微观世界中发现了更加精确、稳定的运动周期。例如,当原子受到X射线辐射时,其轨道电子从一个位置跃迁到另一个位置所产生的电磁波,振动周期每秒钟可达几十亿次,而且周期极其精确、稳定。本世纪中叶以来,根据这种振动周期而制做的各种原子钟相继问世,使时间计量达到了更加精确的程度。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实际上都不是匀速的。从长期看来,地球自转速度有变慢的趋势,近2000年来,一日的长度大约每过100年即增加1.6毫秒。根据天体运行周期确定的计时系统,在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时代,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等活动对时间计量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则要求时间计量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例如,宇航事业的发展,就要求时间计量必须高度的精确。这就促进了时间计量技术不断发展,精确度越来越高。
  2.天体时角和时刻
  天体的时角和赤经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都属于天球的赤道坐标系,都在天赤道上度量,而且使用的单位也相同(可以用角度单位,也可以用时间单位)。但是,二者的起算点不同,度量的方向也相反。天体时角是以观测地天顶所在时圈(即午圈)与天赤道的交点为起算点,沿天赤道向西度量的。
  赤经不同的天体,在同一瞬间的时角也不相同。对于一定的观测点来说,每个天体在某一瞬时的时角都是固定值。但是,随着地球的自转,天体不断地作自东向西的周日视运动,天体的时角也就不断地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天体时角的变化,是同地球的自转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可以用它来表示不断变化着的时间。天文上以及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时刻,都是用天体的时角测定的。
  3.恒星时和太阳时
  天球上的每一颗恒星或特征点,都可以用来度量时间。但是,实际上,只有春分点和太阳,才被用于度量时间。
  用春分点度量出来的时间,叫做恒星时。恒星时的时刻,是用春分点的时角来表示的。
  春分点的周日运动周期,即春分点连续两次上(或下)中天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恒星日。一个恒星日等分为24恒星时,一恒星时等分为60恒星分,一恒星分又等分为60恒星秒。以春分点周日运动周期确立的计时单位系统,主要用于天文学方面,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天球的春分点位置上,没有一颗可供观测的恒星作标志,很难直接对春分点的时角进行观测。因此,春分点的时角,一般是通过对其它恒星时角的观测而推算出来的。
  如图4-20所示,M表示任意恒星,α为它的赤经。当M的时角为t时,那么,春分点的时角(tr)则为:
  tr=α+t
  对于任意一颗恒星来说,赤经α都是一个已知的固定值(可从天文年历)中查得)。
  这样,只要观测到M的时角t,即可计算出当时春分点的时角tr,这也就是我们要求的恒星时。

  赤经是从春分点开始度量的,时角是从午圈开始度量的。当被观测的恒星M位于上中天时,它的时角t值为零,这时M的赤经值也就是春分点的时角值。即:
  tr=α\n  由此可知,恒星时与午圈的赤经存在着等值关系。在观测点上中天位置的任意一颗恒星的赤经,也就是该地点当时的恒星时。这样,测定恒星时,实际上也就是对午圈上的恒星进行赤经观测了。
  天文台对恒星时的测定,是通过“中星仪”观测恒星来进行的。“中星仪”的望远镜只能沿着子午线方向移动。当望远镜中的南北系对准某一恒星(即该恒星位于当地上中天)时,查找出该恒星的赤经值,也就得到了当时当地的恒星时。
  用太阳度量出来的时间,称为太阳时。太阳时是通过太阳时角测定的,但它不像恒星时那样直接用所测得的太阳时角表示,而是用太阳圆面中心的时角加12小时来表示。这就是说,太阳日的起算点不是它在上中天的时刻,而是太阳在下中天的时刻。因此,太阳时的时刻总比当时的太阳时角多12个小时。例如,某地的太阳时为15时30分,此时太阳圆面中心的时角实际是3时30分。

  人类的活动主要是在白天。一个完整的白昼在同一个日期内,用起来比较方便。然而,太阳的时角是从视太阳圆面中心在上中天时开始度量的,如果直接用太阳时角表示太阳时,就会把一个完整的白昼分割在两天,造成同一个白天中午前和中午后的日期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表示太阳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不相适应,会造成许多麻烦。用太阳时角加12小时表示太阳时,把太阳圆面中心下中天的时刻规定为太阳日的起点,就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从而使一个完整的白天属于同一个日期。
  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天体,它的光和热,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源泉。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周期,直接决定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利用太阳时,便于人们有节奏的安排作息活动。所以,太阳日和太阳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4.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
  在天文学中,用于度量时间的太阳有两个,一个是真太阳,一个是平太阳(即平均赤道太阳)。真太阳是众目所见的客观上真实存在的太阳。平太阳是实际上不存在的假设的太阳,因而是不可见的。
  真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作周年视运动,其周期为回归年。同时它还不停地作周日视运动,周期为真太阳日,或称为视太阳日,其时间长度等于真太阳视圆面中心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形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真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和周日视运动速度不均匀。因而真太阳日也就不等长。
  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在近地点附近和远地点附近的速度有明显差异。它在近地点的自转周期最长,真太阳日也最长;在远日点时,地球自转周期最短,真太阳日也最短。
  真太阳的周年运动是在黄道上进行的,而确定真太阳日的时间度量却是在天赤道上进行的。由于地轴对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天赤道和黄道之间有23°26′的交角。因此,即便是真太阳沿黄道运行的速度是均匀的,反映到天赤道上的时角变化,也是不均匀的。
  时间系统的确立,需要以具有匀速、稳定周期的物质运动作依据。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虽然是不均匀的,但是,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来说,它却是最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为了既保证时间系统的尺可能精确,又使时间的计量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天文学家假设了一个平太阳,以消除真太阳周日视运动的不均匀性缺欠。依据平太阳的运动周期,确立了比较实用而又便于计量的时间系统。
  平太阳是一个假设的点,它在天球上沿天赤道作均匀的周年视运动,其周期为回归年。平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角速度,等于真太阳在黄道上周年视运动的平均角速度。平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周期,即它连续两次经过上(或下)中天时的时间间隔,称为平太阳日,简称平日。平太阳日的起算点,与真太阳日的起算点相同,都是以下中天时刻为0时起算的。
  5.视太阳时和平太阳时
  以真太阳和平太阳为参照点来度量时间,分别得到了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根据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来确定次一级的计时单位,于是就产生了两种太阳时:视太阳时和平太阳时。
  根据真太阳日确定的太阳时,称为视太阳时,也叫真太阳时,简称视时或真时。1视时为真太阳日的1/24,等于60真太阳分,1真太阳分为60真太阳秒。真太阳时间系统是以真太阳为参照点,根据真太阳的时角变化而确立的。作为参照点的真太阳是客观存在的、直实可见的。因此,视太阳时可以通过直接观测得出。但是,由于真太阳日是不等长的,真太阳时也就不等长。因此,以真太阳为参照确立的时间系统,是不甚精确的时间系统。
  根据平太阳日确定的太阳时,称为平太阳时,简称平时。1平时为平太阳日的1/24,等于60平太阳分,1平太阳分为60平太阳秒。平太阳时间系统是以假设的平太阳为参照,根据均匀变化着的平太阳时角来度量的,因而不可能用直接观测的方法获得,它是根据恒星时或真太阳时推算出来的。平太阳时均匀、等长,是均匀流逝的比较精确的时间系统,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使用的各种钟表所表示的时间,就是平太阳时。
  两种太阳时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确立都充分考虑了太阳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在计时方法上,充分考虑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实际应用的方便,都以参照点在下中天的时刻为日的起算点,即真太阳时等于真太阳时角加12小时,平太阳时则等于平太阳时角加12小时。
  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真太阳时曾长期为人们所利用。早期的天文年历所使用之格林威治时间,也是真太阳时。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时间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格林威治时间于1834年改用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比较,平太阳时显然有不少优点,但后者并不能完全取代前者。在一些实际应用上,如测定地方经度等,仍需使用真太阳时。
 

  平太阳时是均匀的,而真太阳时是不均匀的。在一个回归年中的大部分时刻,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的时刻是不一致的,二者之间经常存在一个差值,称为时差。用式子表示,即:
  时差=视时-平时真太阳时的长度是不断变化的,时差也随之而不断变化:有时大,有时小,有时为正值,有时为负值。时差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可以用一条时差曲线,来表示它的变化规律。从图4-25中可以明显看出,一年之内时差变化有四次极值和四次零值。极值中有两次为正,两次为负,分别出现在2月12日、5月15日、7月27日、11月4日前后。零值则分别出现在4月16日、6月15日、9月2日、12月25日前后。时差为零时,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相等。可见,一年之中,除了上述四个零值外,其余任何时刻的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都是不相等的。

  时差是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的,它只与观测日期相关,而与所在之观测位置无关,因而世界各地的时差值是一致的。在天文历书中载有每天的时差值,可供平时和视时换算时查阅。这样,平太阳时虽然无法通过直接观测获得,却可以根据测得的真太阳时和天文年历中所载时差值推算出来。
  太阳是个圆面,而不是一个光点,准确的真太阳时,也很难用直接观测的方法得到,事实上,准确的真太阳时是在对恒星时角观测的基础上,间接推算出来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1 04: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回归年


  “春有百花夏有雨,秋有凉风冬有雪”。四季更替谓之“年”。
  每年1月正值北半球的寒冬,可此时,地球却是过近日点,而7月北半球盛夏时节地球正过远日点。难道靠近太阳反而冷,远离太阳反而热吗?
  其实,日地距离的变化只是使整个地球从太阳接受的总热量产生一些微小的差异,这一点差异并不足以造成地球上一年的季节变化。真正的原因是地球在轨道上歪着身子走路,从而太阳赤纬随时在变化,也就是说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每年3月21日左右,阳光直射赤道,这时太阳在春分点,太阳赤纬等于0度。此后,太阳赤纬开始加大,太阳光直射点逐渐向赤道以北移动,北半球所得的热量逐渐增多。 6月22日左右,太阳运行至夏至点,太阳赤纬等于黄赤交角,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天北半球各地,中午太阳位置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接受的太阳光和热最多,日出和日没点偏北的程度最大。夏至后太阳光直射点南移,9月23日左右太阳运行至秋分点,阳光再次直射赤道。 12月22日左右,太阳运行至冬至点,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对北半球来说此时的情况与6月22日恰好相反。冬至后阳光直射点开始北移,到3月21日,又直射赤道。
  这样,对于地面上的某一地带,在一年中的不同日期里,日出和日没点的方位不断变化,白天太阳在天球上所走的距离长短不一,即白昼长短不一,于是太阳光照射的时间就不同。正午太阳的高度也不断的变化,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度也随之变化。太阳光照射时间、照射角度的变化使某一地带所接受的太阳光和热就有多与少的差别,从而形成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气候变化。
  四季构成的一年,就是回归年,它的天文意义是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根据长期的天文观测得出的结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1 04:13:26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地方时、区时和世界时


  平常,我们在钟表上所看到的“几点几分”,习惯上就称为“时间”,但严格说来应当称为“时刻”。某一地区具体时刻的规定,与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存在一定关系。例如,世界各地的人都习惯于把太阳处于正南方(即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点,但此时正好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地点(在地球的另一侧),其时刻必然应当是午夜12点。如果整个世界统一使用一个时刻,则只能满足在同一条经线上的某几个地点的生活习惯。所以,整个世界的时刻不可能完全统一。这种在地球上某个特定地点,根据太阳的具体位置所确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所以,真太阳时又叫做“地方真太阳时”(地方真时),平太阳时又叫做“地方平太阳时”(地方平时)。地方真时和地方平时都属于地方时。
  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规定了区时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假如你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你的表向前拨一个小时,这样当你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你的表也刚好向前拨了24小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钟点了;相反,当你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钟点。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国际上统一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你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在你的计时系统中减去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必须加上一天。



这些都是学风水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啊
如果版主觉得离题,我就不发了
为了升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1 04:21:28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24节气: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它编成节气歌,有人还写成七言诗。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1 04:41:27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星座  
为了便于认识星座,古人将天球划分为许多区域,叫做星座。每一星座可由其中亮星的特殊分布而辨认出来。现在国际通用的共有的放88座,他们的界线大致是平行和垂直于天赤道的弧线。我国古代将星空分为三垣和二十八宿。

天球
人们为了便于研究天体,假想以空间任意点为中心,以无限长为半径所作的球。

天赤道和天极
延伸地球赤道而同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天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地球自转轴所在的直线,与天球形成两个交点。分别叫作北天极与南天极。天赤道和天极是天球赤道坐标系的基准

黄道  
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天赤道成23度26分的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黄极
天球上与黄道角距离都是90度的两点,靠近北天极的叫“北黄极”。黄极与天极的角距离等于黄赤交角。北黄极在天龙座 与 两星联线的中央。

黄道带
天球上黄道两边各8度(共宽16度)的一条带。日、月和主要行星的运 行路径都处在黄道带内。古人为了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黄道分为十二段,叫“黄道十二宫”。从春分起依次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和双鱼。过去的黄道十二宫和黄道十二星座一致。由于春分点向西移动,两千年前在白羊座中的春分点已移至双鱼座,命名与星座已不吻合。

黄道坐标
一种“天文坐标”。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由黄经和黄纬两个坐标表示。春分点的黄经圈与通过某一天体的黄经圈在黄极所成的角度,或在黄道上所夹的弧长,叫做该天体的黄经。计量方向为在黄道上由春分点起,沿着与太阳周年运动相同的方向,从0-360度。从黄道起,沿黄经圈到天体的角距离称为该天体的黄纬。计量方向从黄道起,由0-90度,黄道以北为正。

赤道坐标
一种“天文坐标“。以赤经和赤纬两个坐标表示天球上任一天体的位置。由春分点的赤经圈(时圈)与通过该天体的赤经圈在北天极所成的角度,或在天赤道上所夹的弧长,称为该天体的赤经计量方向自春分点起沿着与天球周日运动相反的方向量度,以时、分、秒表示。从天赤道开始沿赤经圈到天体的角距离称为该天体的赤纬。计量方向从天赤道起,由0-90度,天赤道以北为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1 04:43:28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三垣二十八宿
--------------------------------------------------------------------------------
    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给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 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二十八宿 又称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 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
    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此外还有贴近这些星官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坟墓、离宫、附耳、伐、 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内,称为辅官或辅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辅官或辅座 星在内总共有星183颗。
    二十八宿按东北西南四个方位分作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种颜色、五种 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陆,对应关系如下:东方苍龙,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红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1 04:48:12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1、地平坐标系
以真地平为基本圈,天顶Z为基本点,南点(S)为原点(在天力天测中有时以北点为原点)的坐标系为地平坐标系.任一天体X,过他做一地平经圈在天体的那一侧与真地平交于M.
方位角A: 从南点S沿地平圈顺时针方向量弧长SM,叫地平经度,也叫方位角,范围0-360°.
地平高度h: 弧长MX,叫地平纬度,也叫地平高度.范围0-(+/-)90°.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天顶距z: 弧ZX,天体X到天顶Z的距离。从Z算,范围0-90°。z=90-h
观测者位置不同,同一天体地平坐标不同;时间不同,同一天体地平坐标也不同。所以,地平坐标有地方性。在北半球,北天极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2、时角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
时角坐标系以天赤道为基本圈,北天极P为基本点,天赤道于天子午圈在南点附近的交点Q';为原点。过任一天体X作赤经圈在天体一侧角天赤道于T。
时角t: 从原点Q';开始顺时针度量的弧长Q';T,即过天子午圈与过天体的赤经圈所夹的角,叫时角t,范围0-359°;有时也用时间时,分,秒表示,范围0-24h。
赤纬δ: 从T延赤经圈度量的弧长TX,叫赤纬。向北为正,向南为负,范围0-(+/-)90°。
观测者不同原点Q';不同,T随天体周日视运动而变化,所以时角t随时间和观测地点不同而不同。赤纬δ只有天体和天赤道决定,不变化。
3、中天:
天体过天子午圈叫“中天”,天体周日视运动中,每天两次过中天:位置最高(地平高度)叫上中天;位置最低叫下中天。中天时天顶,天极,天体都在天子午圈上。所以,天体上中天时天顶距z = φ - δ,φ为观测地地里纬度;δ为天体赤纬;下中天时,z = δ - φ
4、赤道坐标系(第二赤道坐标系):
他与时角坐标系的区别在于,它的原点不是Q';,而是春分点γ。在赤道坐标系中,过任一天体X做赤经圈交天赤道于T点。
赤经a: 以春分点为起点,沿天赤道逆时针方向计量的弧长γT的弧长。范围:0-359°。
赤纬δ: 与时角坐标系中赤纬定义相同。
春分点时角t=天体赤经a +天体时角t
天体的赤道坐标不随昨日时运动变化,也不受观测地点影响。(因为春分点与天体的相对位置不变)
5、黄道坐标系:
黄道坐标系以黄道为基本圈,北黄极为基本点,春分点为原点。过任一天体X做黄经圈叫黄道于D。
黄经λ: 自春分点λ沿黄道逆时针计量的弧长λD。范围:0-359°。
黄纬β: 自黄道沿黄经圈的弧长DX,向北为正,向南为负。范围:0-(+/-)90°。
黄经与黄纬不随周日视运动及观测地变化而变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21 16:58:31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thanks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22 23:19:36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I                    服            了                               U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5-1-24 04:04:13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東方蒼龍七宿:
角宿:
有星二,屬室女座(α,ζ),角宿一(Spica, αVir)即此座 α,一等星,色白。史記天官書:『左角 李,右角將。』星經:『角二星為天門。』又 云:『左角為天田,右角為天門,中間名天關 。』觀象玩占:『角二星為天關,蒼龍角也, 一曰維首、天陳、天相、天田,金星也。』
亢宿:
有星四,皆室女座中三等星(κ,ι,φ,λ),禮月令: 『仲夏之月,昏.亢中』
氐宿:

有星四,均屬天秤座(α,η,γ,βZubenescham),氐宿一(Zubenelgenubi, αLib)即天秤座 α,禮月令:『季冬之月,旦,氐中。』爾雅 釋天:『天根氐也』注:『角亢下繫於氐,若 木之有根』星經:『氐四星為天宿宮,一名天根,二名天 府,木星。』
房宿:
有星四,即天蠍座之π﹐ρ﹐δ﹐β(Graffias, βSco), 房宿三西名為Dschubba,晉書天文 志:『房四星為明堂,天子布政之宮也。』
心宿:
有星三,即天蠍座σ﹐α﹐τ。又名 三星,詩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朱傳:『三 星,心也,在天昏始見於東方,建辰之月也。 』劉瑾曰:『心宿之象,三星鼎立,故因謂之 三星,然凡三星者,非止心之一宿,而知此詩 為指心宿者,蓋春秋之初,辰月末,日在畢, 昏時,日淪地之酉位,而心宿始見於地之東方 ,此詩,男女既過仲春之月而得成婚,故適見 心宿也。』心宿二亦名天王或大 火,西名Antares,一等星色赤,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 』即指此星.禮月令:『季夏之月,昏,火中 』左傳襄公九年『心為大火』星經:『心三星 ,中天王,前為太子,後為庶子,火星也,一 名大火,二名大辰,三名鶉火。』心宿又名商 星,左傳昭公元年『遷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 是因,故辰為商星。』注:『辰,大火也。』
尾宿:
有星九,均屬天蠍座,禮月令:『孟春 之月,旦,尾中。』左傳僖公五年:『龍尾伏 辰』注:『龍尾,尾星也。』觀象玩占:『尾九 星蒼龍尾也,一曰析木。』
箕宿:
有星四,均屬人馬座,亦名南箕,詩小 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疏:『 二十八宿連四方為名者,惟箕斗井壁四星而已 ,箕斗並在南方之時,箕在南而斗在北,故言 南箕北斗。』史記天官書:『箕為敖客,曰口 舌。』

北方玄武七宿:
斗宿:
有星六,均屬人馬座,亦稱北斗,又名南 斗。詩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晉書天文志:『北方南斗六星,天廟也, 一曰天機。』考古質疑:『四方列宿,隨時迭 運,故以春言之,井﹐鬼﹐柳星,見於南方 ,則斗﹐牛﹐女﹐虛,為北方之宿爾,以其正 當北斗之衡,故彼既曰北斗,則此曰南斗,所 以別也。』
牛宿:
有星六,均屬摩羯座,禮月令:『季春 之月,旦,牽牛中,又仲秋之月,昏,牽牛中 。』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按古時多 謂牛宿為牽牛,今則均以河鼓為牽牛。』
女宿:
有星四,三屬寶瓶座,禮月令:『孟夏 之月,旦,婺女中。』史記天官書:『婺女』索 隱:『爾雅云:『須女謂之務女。』或作婺字 。』博雅:『嬃女謂之婺女。』
虛宿:
有星二,虛宿一即寶瓶座β,係美麗雙 星,虛宿二即小馬座α。禮月令:『季秋之月 ,昏,虛中。』爾雅釋天:『玄枵虛也,顓頊 之虛,,虛也,北陸虛也。』
危宿:
有星三,第一星即寶瓶座α,幾在天球 赤道,第二星與第三星即飛馬座θ﹐ε。禮月 令:『仲夏之月,旦,危中;』又:『孟冬之 月,昏,危中;』史記天官書:『北宮玄武虛 危,危為蓋屋。』晉書天文志:『危三星主天 府,天市,架屋。』
室宿:
有星二,即飛馬座α﹐β。禮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詩鄘風:『定之方中 ,作于楚宮。』朱傳:『定,北方之宿,營室 星也。』廣雅:『營室謂之豕韋。』觀象玩占 :『室二星曰營室,一曰定星。』
壁宿:
有星二,即飛馬座γ,另外即仙女座α ,屬二等星,禮月令:『仲冬之月,昏,東壁 中。』觀象玩占:『壁二星曰東壁,圖書之府 。』
 
西方白虎七宿:
奎宿:
有星十六,九屬仙女座,七屬雙魚座. 禮月令:『季夏之月,旦,奎中.』孝經援神 契:『奎主文章』注:『奎星屈曲相鉤,似文 字之畫。』史記天官書:『奎曰封豕,為溝瀆 。』正義:『奎,天之府庫,一曰天豕,亦曰 封豕,主溝瀆,西南大星,所謂天豕目。』
婁宿:
有星三,即白羊座β﹐γ﹐α。禮月令 :『季冬之月,昏,婁中。』史記天官書:『 婁為聚眾。』晉書天文志:『婁三星為天獄, 主苑牧﹐犧牲﹐供給﹐郊祀,亦為興兵聚眾。 』
胃宿:
有星三,屬白羊座,史記天官書:『胃 有天倉』觀象玩占:『胃三星曰大梁。』
昴宿:
有星七,六屬金牛座,七姊妹星團即此 宿也,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爾 雅釋天:『大梁昴也,西陸昴也。』史記天官 書:『昴曰髦頭,胡星也,為白衣會。』光度 最強者為昴宿六。
畢宿:
有星八,七屬金牛座,畢宿五即金牛座 α,距地七十光年,一月十日下午九時中天, 中天高度70度,詩小雅大東:『有捄天畢, 載施之行。』朱傳:『天畢,畢星也,狀如掩 兔之畢。』禮月令:『孟秋之月,旦,畢中。 』爾雅釋天:『濁謂之畢』注:『掩兔之畢, 或呼為濁,因星形以名。』晉書天文志:『畢 八星主邊兵,主弋獵,其大星曰天高,一曰邊 將。』
觜宿:
有星三,屬金牛座,禮月令:『仲秋之 月,旦,觜觿中。』史記天官書:『參為白 虎,小三星隅置曰觜觿,為虎首,主葆旅事﹛z
參宿:
有星七,均屬獵戶座,參宿七即β,西名為Rigel,一等 星,色白;參宿四即α,西名Betelgeuse,一等星,色赤; 參宿五即γ,西名為Bellatrix,二等 星。禮月令:『孟春之月,昏,參中。』尚書 旋璣鈐:『參為大辰,主斬刈。』史記天官書 :『參為白虎』廣雅:『紫宮參伐謂之大辰, 參謂之實沈。』按實沈為高辛氏之次子,與其兄閼伯不相能 (容),被遷於大夏,主參。觀象玩占:『參七星伐三星曰 參伐。』
南方朱鳥七宿:
井宿:
有星八屬雙子座,史記天官書:『南宮 朱鳥權衡,東井為水事。』博雅:『東井謂之 鶉首。』晉書天文志:『南方東井八星,天之 南門。』
鬼宿:
有星四,屬巨蟹座,星光皆暗,中有一 星團,晦夜可見,稱曰積尸氣,史記天官書: 『輿鬼鬼祠事』博雅:『輿鬼謂之天廟。』晉 書天文志:『輿鬼五星,天目也。』觀象玩占 :『鬼四星曰輿鬼,為朱雀頭眼,鬼中央白色 如粉絮者,謂之積尸,一曰天尸,如雲非雲, 如星非星,見氣而已。』
柳宿:
有星八,均屬長蛇座,禮月令:『季秋 之月,旦,柳中。』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柳鶉火也。』漢書天文志:『柳為烏啄,主草 木。』晉書天文志:『柳八星天之廚宰也。』
星宿:
有星七,六屬長蛇座,星宿一即此座α,西名為Alphard, ,孑然獨照,光度列為二等,禮月令:『季春之 月,昏,七星中。』又:『孟冬之月,旦,七 星中。』史記天官書:『七星主急事。』觀象 玩占:『周禮:『鳥旗七旒,以象鶉火。』謂七星 也。』
張宿:
有星六,均屬長蛇座。史記天官書:『 張素為廚,主觴客。』漢書天文志:『張嗉為 廚,主觴客』廣雅:『張謂之鶉尾。』觀象玩 占:『張六星為天府,一曰御府,一曰天昌, 實為朱鳥之嗉,火星也。』
翼宿:
有星二十二,第一至第十一屬巨爵座, 十二至十四屬長蛇座,外二星,又六星皆不明 ,為二十八宿中星數最多者,禮月令:『孟夏 之月,昏,翼中。』史記天官書:『翼為羽翮 主遠客。』晉書天文志:『翼二十二星,天之 樂府,主俳倡戲樂。』
軫宿:
有星四,即烏鴉座γ、ε、δ、β。δ 為美麗雙星,其色一黃一紫。禮月令:『仲冬 之月,旦,軫中。』史記天官書:『軫為車, 主風。』
 
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紫微垣:
一名紫宮垣或簡稱紫垣,(紫微宮﹐ 紫宮)。位北斗東北,有星十五,東西列,以 北極為中樞,成屏藩之狀,東蕃八星,由南起 曰:左樞﹐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衛﹐ 少衛﹐少丞。西蕃七星,由南起曰:右樞﹐少 尉﹐上輔﹐少輔﹐上衛﹐少衛﹐上丞。左右樞 之間如開閉之象者曰閶闔門,史記天官書:『 中宮天極星,環之匡衛十二星,藩臣,皆曰紫 宮。』晉書天文志:『北極五星,鉤陳六星, 皆在紫宮中,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 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 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一曰長垣,一曰天營, 一曰旗星,為蕃衛備蕃臣也。』宋史天文志: 『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環列,翊衛之象也。 』
太微垣:
位北斗之南,軫翼之北,有星十,以 五帝座為中樞,成屏藩之狀,東蕃四星由南起 曰:上相﹐次相﹐次將﹐上將,西蕃四星由南 起曰:上將﹐次將﹐次相﹐上相,南蕃二星東 曰左執法,西曰右執法,其間曰端門,右執法 門西為右掖門,左執法東間為左掖門。史記天 官書:『南宮,朱鳥,權衡,衡,太微,三光 之庭。』宋均云:『太微,天帝南宮也。』 廣雅:『太微房謂之明堂。』晉書天文志:『 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 其外蕃九卿也。』
天市垣:
位於房心東北,有星二十二,以帝座 為中樞,成屏藩之狀。東蕃十一星,由南起曰 :宋﹐南海﹐燕﹐東海﹐徐﹐吳越﹐齊﹐中山 ﹐九河﹐趙﹐魏。西蕃十一星,由南起曰:韓, 楚﹐梁﹐巴﹐蜀﹐秦﹐周﹐鄭﹐晉﹐河間﹐河 中。史記天官書:『房心東北曲十二星曰旗, 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樓。』正義曰: 『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房心東北,主國市聚交 易之所,一曰天旗。』觀象玩占:『天市垣, 一曰天府,一曰長城,一曰天旗庭。』
仙女座(Andromeda)
包含中國星座:螣蛇﹐天廄﹐壁宿﹐奎宿﹐軍 南門﹐天大將軍。
螣(騰)蛇:
晉書天文志:『騰蛇十二星在營 室北,天蛇也,主水蟲。』
軍南門:
宋史天文志:『軍南門在天大將軍南 ,天大將軍之南門也。』
天大將軍:
晉書天文志:『天將軍十二星在婁 北,主武兵,中央大星,天之大將也。』中央 大星,天大將軍一,即仙女座γ。
唧筒座(Antlia)
包含中國星座:(唧筒),在張宿南。
天燕座(Apus)
包含中國星座:(異雀),近南極。
天鷹座(Aquila)
包含中國星座:天弁﹐右旗﹐左旗﹐河鼓﹐天 桴﹐離珠﹐天市左垣。
左右旗:
史記天官書:『東宮蒼龍房心東北曲 十二星曰旗。』疏:『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 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 所以為旌表。』
河鼓:
曆學會通:『河鼓天軍之鼓,中央大星 曰大將軍,左右小將軍,亦名牽牛星,左右旗 為河鼓旗表。』
離珠:
晉書天文志:『離珠五星在須女北,須 女之藏府,女子之星也。』
寶瓶座(Aquarius)
包含中國星座:女宿﹐虛宿﹐天壘城﹐危宿﹐ 司命﹐蓋屋﹐墳墓﹐哭﹐泣﹐虛梁﹐壘壁陣﹐ 羽林軍﹐鈇銊。
天壘城:
星經:『天壘十三星如貫索狀,在哭 泣之南,主北方丁零、匈奴之事也。』
司命:
文昌司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命。 』注:『文昌第四星也。』按即楚辭九歌之少 司命也。上台司命,即楚辭九歌之大司命。宋 史天文志:『司命二星在虛北,主舉過行罰滅 不詳,又主死亡。』
文昌:
『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 六星各有名。』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 ,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 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
少司命:
楚辭九歌有少司命篇。戴震曰:『文 昌宮四曰司命,主災祥,九歌之少司命也。』
上台:三台之一。
大司命:
楚歌九歌有大司命篇,屈原作。洪興 祖注:『五臣云:﹁司命,星名,主知生死, 輔天行化,誅惡護善也。﹂戴震曰:『三台上 台曰司命,主壽夭,九歌之大司命也。』
蓋屋:
星經:『蓋屋二星在危宿之南,主宮室 之事也。』
墳墓:
星經:『墳墓四星在危下,主山陵悲慘 事也。』
虛梁:
晉書天文志:『蓋屋南四星曰虛梁,園 陵寢廟之所也。』
壘壁陣:
史記天官書:『軍西為壘或為銊。』正義:『壘壁陣十二星,橫列在營室南,天軍之垣壘。』
羽林軍:
史記天官書:『虛危,其南有眾星曰羽 林天軍。』正義:『羽林四十五星三三而聚, 散在壘壁南。』
鈇銊:
隋書天文志:『八魁西北三星曰鈇質, 一曰鈇銊。』
天壇座(Ara)
包含中國星座:杵﹐龜。
白羊座(Aries)
包含中國星座:婁宿﹐左更﹐胃宿﹐天陰。
左更:
隋書天文志:『婁東五星曰左更,山虞 也,婁西五星曰右更,牧師也。』
御夫座(Auriga)
包含中國星座:五車﹐柱﹐天潢﹐咸池﹐八穀 ﹐座旗。
五車:
史記天官書:『西宮咸池曰天五潢,五 潢,五帝車舍,中有三柱。』晉書天文志:『 五車五星,三柱九星在畢北,五車者,五帝車 舍也,五帝坐也,主天子五兵,一曰主五穀豐 耗,西北大星曰天庫,三柱一曰三泉。』按天 官書以咸池即五車,不分為二,又按五車前四 星即御夫座ι﹐α﹐β﹐θ,第五星即金牛座 β;天庫者五車二也,即御夫座α,西名Capella,一等星,色黃 。
天潢:
晉書天文志:『五車中五星曰天潢。』
咸池:
史記天官書:『乃西宮咸池曰天五潢,五潢五帝車舍。』正義曰:『咸池三星在五車 中,天潢南,魚鳥之所托也。』
八穀:
宋史天文志:『八穀八星在華蓋西,五 車北。』
座旗:
晉書天文志:『司怪西北九星曰座旗, 君臣設位之表也。』
牧夫座(Bootes)
包含中國星座:大角﹐右攝提﹐左攝提﹐元戈 ﹐帝席﹐招搖﹐梗河﹐七公﹐天槍﹐亢池。
大角:
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 博雅:『大角謂之棟星。』晉書天文志:『大 角者,天王座也,又為天棟,正經紀也。』按 大角位亢宿之北,攝提之間,即牧夫座α,西名Arcturus,屬一等星 ,色橙黃,距地四一光年,為夏夜天空之中心。
攝提:
史記天官書:『大角兩旁各有三星,鼎 足句之,曰攝提,攝提者,直斗杓以建時節。 』
帝席:
晉書天文志:『大角北三星曰帝席,主 宴獻酬酢。』
招搖:
星經:『招搖星在梗河北,主邊兵。』 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招搖 ;一外為盾,天鋒。』
梗河:
晉書天文志:『帝席北三星曰梗河,天 矛也,一曰天鋒,主胡兵,又為喪。』
七公:
晉書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搖東,天 之相也,三公之象也,主七政。』
天槍:
史記天官書:『紫宮左三星曰天槍。』 晉書天文志:『天槍三星在北斗杓東,一曰天 銊,天之武備也。』
亢池:
星經:『亢池六星在亢北,主度送迎之 事。』
雕具座(Caelum)
包含中國星座:近天園。
鹿豹座(Camelopardalis)
包含中國星座:紫微右垣﹐六甲﹐傳舍﹐杠﹐ 四輔﹐北極。
六甲:
星經:『六甲六星在華蓋之下,杠星之 旁,主分陰陽而配於節候出入。』
傳舍:
星經:『傳舍九星在華蓋奚仲北,近天 河,主賓客之館。』
四輔:
晉書天文志:『抱北極四星曰四輔,所 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
北極:
北極星之簡稱,一名北辰、中宮、天極 、天樞、極星。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 』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 常居也。』管窺輯要:『北極雖名中宮,實居 子位對午方。』觀象玩占:『北極五星在紫微 宮中,一曰天樞,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 其紐星天之樞也,天運無窮,三光迭耀,而極 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其第一星 主月,太子也,第二星主日,帝王也,亦為太 乙之座,為最明而赤者也,第三星主五行,庶 子,第四星后宮也,第五星天樞也。』朱熹曰 :『北辰是中間無星處,些子不動,北辰無星 ,緣人要取此為極,不可無記認,所以就其旁 取一小星,謂之極星。』
摩鞨座(Capricornus)
包含中國星座:牛宿﹐羅堰﹐天田﹐周鄭等十 二國﹐天壘城﹐壘壁陣﹐哭。
羅堰:
星經:『羅堰二星在牛東。』
天田:
星經:『天田二星在角北,主天子畿內 地。』星經:『天田九星在牛東南,主畿內田 苗之職。』晉書天文志:『角二星,左角為天 田。』
船底座(Carina)
包含中國星座:老人﹐(南船)﹐(海石)﹐ (海山)。
老人:
史記天官書:『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 人。』晉灼曰:『比地,近地也。』正義:『老 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極。』觀象玩占:『 老人一星弧矢南,一曰南極老人主壽考,一曰 壽星。』
仙后座(Cassiopeia)
包含中國星座:螣蛇﹐王良﹐策﹐附路﹐閣道 ﹐紫微左垣﹐華蓋﹐杠﹐傳舍。
王良:
史記天官書:『王良策馬,車騎滿野。 』正義:『策一星在王良前。』晉書天文志: 『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其四星曰天駟, 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按王良五星與策 一星同位奎宿北,王良一和二即仙后座α﹐β 。策即γ。
附路:
晉書天文志:『傅路一星在閣道南旁, 別道也。』一作傅路。
閣道:
史記天官書:『紫宮後六星絕漢抵營室 曰閣道。』正義:『閣道六星在王良北,飛閣 之道。』
華蓋:
晉書天文志:『天皇大帝上九星曰華蓋 ,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蓋下九星曰杠,蓋之 柄也。』
半人馬座(Centaurus)
包含中國星座:柱﹐庫樓﹐南門﹐(馬腹)﹐ (馬尾)﹐騎官﹐(海山)﹐衡﹐陽門。
庫樓:
春秋文耀鉤:『軫南眾星曰天庫。』晉 書天文志:『庫樓十星,其六大星為庫,南四星 為樓,在角南,一曰天庫,兵甲之府也。』
南門:
史記天官書:『亢為疏廟,主疾,其南 北兩大星曰南門。』正義:『南門二星在庫樓 南,天外之門。』南門一即圓規座β,南門二 即半人馬座α。
騎官:
史記天官書:『房南眾星曰騎官。』晉 書天文志:『騎官二十七星在氐南,若天子武 賁,主宿衛。』
陽門:
晉書天文志:『庫樓東北二星曰陽門, 主守隘塞也。』
仙王座(Cepheus)
包含中國星座:天柱﹐天鉤﹐紫微左垣﹐造父 ﹐螣蛇﹐天皇大帝﹐傳舍﹐五帝內座。
天柱:
星經:『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近東垣 ,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
造父:
晉書天文志:『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 ,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
天皇大帝:
晉書天文志:『鉤陳口中一星曰天 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萬神圖 。』
鉤:
晉書天文志:『造父西河中九星如鉤狀, 曰鉤星,直則地動。』
鯨魚座(Cetus)
包含中國星座:八魁﹐天倉﹐土司空﹐鐵鑕﹐ 天囷﹐芻稿﹐天苑。
八魁:
星經:『八魁九星在北落東南,主獸之 官。』
天倉:
晉書天文志:『天倉六星在婁南,倉穀 所藏也。』
土司空:
宋史天文志:『土司空一星在奎南, 一曰天倉主土事。』即鯨魚座β。晉書天文志 :『青邱西四星曰土司空,主界域,一曰司徒 。』
鐵鑕:
宋史天文志:『鐵鑕五星在天倉西南, 刈具也。』
天苑:
晉書天文志:『天苑十六星,昴畢南,天 子之苑囿,養獸之所也。』屬波江座皆三四等 星。
蝘蜓座(Chamaeleon)
包含中國星座:(小斗)﹐近南極。
圓規座(Circinus)
包含中國星座:南門附近。
大犬座(Canis Major)
包含中國星座:軍市﹐天狼﹐弧矢。
軍市:
晉書天文志:『軍市十三星在參東南, 天軍貿易之市。』按軍市位天狼南,四星屬大 犬座,三星屬天兔座,市一即大犬座β。
天狼:
史記天官書:『參東有大星曰狼。』晉 書天文志:『狼一星在東井東南,狼為野將, 主侵掠。』
弧矢:
禮月令:『仲春三月昏,弧中。』史記天 官書:『狼下有四星曰弧,直狼。』正義:『 弧九星在狼東南,天之弓也,弧矢向狼。』宋 史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東南,天弓也。 』
小犬座(Canis Minor)
包含中國星座:南河﹐水位。
南河:
晉書天文志:『南河北河各三星夾東井 。』
水位:
晉書天文志:『水位四星在積薪東,主 水衡。』
巨蟹座(Cancer)
包含中國星座:水位﹐爟﹐鬼宿﹐積尸。
爟:
晉書天文志:『軒轅西四星曰爟,爟者烽 火之爟也,邊亭之警候。』
積尸(大陵):
晉書天文志:『大陵八星在胃 北,亦曰積京,主大喪也,大陵中一星曰積尸 。』積尸即英仙座β,為變星。
天鴿座(Columba)

包含中國星座:丈人﹐子﹐孫。
丈人:
晉書天文志:『軍市西南二星曰丈人。 』
子﹐孫:
晉書天文志:『丈人東二星曰子,子 東二星曰孫。』
后髮座(Coma Berenices)
包含中國星座:郎位﹐郎將﹐周鼎。
郎將﹐郎位:
史記天官書:『太微三光之庭, 後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傍一大星將位也 。』正義:『郎將一星在郎位東北,所以為武 備,今之左右中郎將。』
周鼎:
星經:『周鼎三星,狀如鼎足,在攝提 大角西,主神鼎。』
南冕座(Corana Austrina)
包含中國星座:虌。
虌:
晉書天文志:『虌十四星在南斗南,虌為 水蟲歸太陰。』
北冕座(Corana Borealis)

包含中國星座:貫索﹐天紀。
貫索:
位於天市垣外西北,七公南,有星九, 均屬北冕座,史記天官書:『有句圜屬杓,曰 賤人之牢。』晉書天文志:『貫索九星在七公 前,賤人之牢也,一曰連索,一曰連營,一曰 天牢。』
天紀:
漢書天文志:『紀星散者山崩,不即有 喪,天紀屬貫索。』晉書天文志:『天紀九星 在貫索東,九卿也,主萬事之紀,理怨訟也。 』晉書天文志:『外廚南一星曰天紀,主禽獸 之齒。』
巨爵座(Crater)
包含中國星座:翼。
南十字座(Crux)

包含中國星座:(十字架)。
烏鴉座(Corvus)

包含中國星座:軫宿。
獵犬座(Canes Venatici)

包含中國星座:常陳。
常陳:
晉書天文志:『常陳七星如畢狀,在帝座北,天子宿衛武賁之士,以設疆禦。』
天鵝座(Cygnus)
包含中國星座:奚仲﹐輦道﹐天津﹐車府﹐螣蛇。
奚仲:
隋書天文志:『天津北四星如衛狀,曰 奚仲,古車正也。』
輦道:
晉書天文志:『織女西足五星曰輦道, 王者嬉遊之道也。』
車府:
星經:『車府七星在天津東,近河,主 官車之府也。』
天津:
史記天官書:『王良旁有八星絕漢曰天 潢。』宋均云:『天潢天津也。』晉書天文志 :『天津九星橫河中,一曰天漢,一曰天江, 主四瀆津梁。』按漢書天文志作天橫,按天津 九星八屬天鵝座,第四星乃此座主星α,西名 為Deneb,為一等星,色白黃。
海豚座(Delphinus)
包含中國星座:匏瓜﹐敗瓜。
敗瓜:
隋書天文志:『匏瓜旁五星曰敗瓜,主 種。』
匏瓜:
史記天官書:『匏瓜有青黑星守之,魚 鹽貴。』索隱:『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 』正義:『匏瓜五星在離珠北天子果園。』
劍魚座(Dorado)
包含中國星座:(金魚)﹐(夾白)。
天龍座(Draco)
包含中國星座:紫微右垣﹐紫微左垣﹐內廚﹐ 天乙﹐尚書﹐天棓﹐天柱﹐扶筐﹐柱史﹐御女 ﹐天廚﹐天鉤﹐大理﹐天床。
小馬座(Equuleus)
包含中國星座:司非﹐虛宿﹐司危。
波江座(Eridanus)
包含中國星座:天苑﹐九州殊口﹐天園﹐九游 ﹐玉井﹐水委。
九州殊口:
晉書天文志:『天節下九星曰九州 殊口,曉方俗之官,通重譯者也。』
九游:
史記天官書:『參西有句曲九星三處羅 。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游。』正義: 『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天子之兵旗,所以導軍 進退。』
玉井:
後漢書郎顗傳:『有白氣從西方天苑趨 左足,入玉井,數日乃滅。』注:『參星下四 小星為玉井。』庾信柴烈李夫人墓誌銘:『星 凋玉井,月捐金波。』
天爐座(Fornax)
包含中國星座:天庾。
雙子座(Gemini)
包含中國星座:司怪﹐銊﹐井宿﹐五諸侯﹐天樽 ﹐北河﹐積薪﹐爟。
天鶴座(Crus)
包含中國星座:(鶴)﹐敗臼。
敗臼:
星經:『敗臼四星在虛危南,主政冶。 』
武仙座(Hercules)
包含中國星座:七公﹐天市右垣﹐天紀﹐斗﹐ 斛﹐宦者﹐帝座﹐天市左垣﹐女床﹐天棓﹐帛 度﹐屠肆﹐宗。
屠肆:
星經:『屠肆二星在帛度北,主屠煞之 位也。』
帛度:
星經:『帛度二星在宗星東北,主平量 也。』
宗:
星經:『宗二星在候東,主宗室,為帝血 脈之臣。』
斗:
星經:『斗五星在宦星西南,主稱量度。 』
宦者:
後漢書宦者傳:『宦者四星在皇位之側。』
時鐘座(Horologium)
包含中國星座:近天園南。
長蛇座(Hydra)
包含中國星座:柳宿﹐外廚﹐星宿﹐張宿﹐平 ﹐翼宿﹐青邱。
水蛇座(Hydrus)
包含中國星座:(蛇首)﹐(蛇腹)﹐(附白 )。
印第安座(Indus)
包含中國星座:(波斯)。
蝎虎座(Lacerta)
包含中國星座:車府﹐螣蛇。
獅子座(Leo)
包含中國星座:酒旗﹐軒轅﹐御女﹐長垣﹐少 微﹐靈臺﹐太微右垣﹐明堂﹐五帝座。
天兔座(Lepus)
包含中國星座:屏﹐軍井﹐廁。
屏:
隋書天文志:『屏二星在玉井南。』
天秤座(Libra)
包含中國星座:氐宿﹐折威﹐日﹐西咸﹐罰。
小獅座(Leo Minor)
包含中國星座:內平﹐勢﹐少微。
豺狼座(Lupus)
包含中國星座:頓頑﹐從官﹐騎官﹐車騎﹐積 卒﹐柱﹐騎陣將軍。
天貓座(Lynx)
包含中國星座:軒轅。
天琴座(Lyra)
包含中國星座:織女﹐漸臺﹐輦道。
山案座(Mensa)
包含中國星座:(附白)南﹐近南極。
顯微鏡座(Microscopium)
包含中國星座:離瑜﹐九坎。
九坎:
晉書天文志:『九坎九星在牽牛南。』按牽牛指牛宿。
麒麟座(Monoceros)
包含中國星座:四瀆﹐闕邱﹐外廚。
四瀆:晉書天文志:『東井南垣之東四星四瀆 ,江﹐河﹐淮﹐濟之精也。』
蒼蠅座(Musca)
包含中國星座:(蜜蜂)﹐(海山)。
矩尺座(Norma)
包含中國星座:在房宿南。
南極座(Octans)
包含中國星座:(蛇尾)﹐(南極)。
蛇夫座(Ophiuchus)
包含中國星座:天市右垣﹐東咸﹐車肆﹐列肆 ﹐斛﹐天江﹐糠﹐天籥﹐市樓﹐宗正﹐宗人﹐ 候﹐天市左垣。
東咸:
晉書天文志:『東咸西咸各四星在房、 心北,日月五星之道也,房之戶,所以防淫佚也 。』
獵戶座(Orion)
包含中國星座:參宿﹐參旗﹐伐﹐玉井﹐觜宿 ﹐司怪﹐水府。
孔雀座(Pavo)
包含中國星座:(孔雀)。
飛馬座(Pegasus)
包含中國星座:人﹐危宿﹐臼﹐杵﹐土公吏﹐ 雷電﹐離宮﹐室宿﹐壁宿。
英仙座(Perseus)
包含中國星座:大陵﹐天船﹐卷舌﹐積水。
鳳凰座(Phoenix)
包含中國星座:(火鳥)﹐水委。
繪架座(Pictor)
包含中國星座:近(金魚)。
南魚座(Piscis Austrinus)
包含中國星座:天田﹐離瑜﹐天錢﹐羽林軍﹐ 敗臼﹐北落師門。
雙魚座(Pisces)
包含中國星座:霹靂﹐雲雨﹐壘壁陣﹐土公﹐ 外屏﹐奎宿﹐右更。
土公:星經:『土公二星在壁南,主營造宮室 。』
船艫座(Puppis)
包含中國星座:弧矢。
羅盤座(Pyxis)
包含中國星座:天狗。
天狗:晉書天文志:『狼北七星曰天狗,主守 財。』
網罟座(Reticulum)
包含中國星座:(夾白)﹐(蛇首)。
玉夫座(Sculptor)
包含中國星座:近土司空南。
天蠍座(Scorpius)
包含中國星座:房宿﹐鉤鈐﹐心宿﹐鍵閉﹐尾 宿﹐折威﹐天輻﹐傅說。
鉤鈐:
晉書天文志:『房北二小星曰鉤鈐,房 之鈐鍵,天之管籥,主閉鍵天心也。』
鍵閉:
漢書天文志:『鍵閉一星近鉤鈐,主關 鑰,謂之天鍵。』星經:『鍵閉一星在房東北 ,主管籥。』
盾牌座(Scutum)
包含中國星座:天弁。
巨蛇座(Serpens)
包含中國星座:天市右垣﹐天乳﹐列肆﹐天市 左垣﹐市樓。
天乳:
星經:『天乳星在氐北,主甘露。』
六分儀座(Sextans)
包含中國星座:天相。
天箭座(Sagitta)
包含中國星座:左旗。
人馬座(Sagittarius)
包含中國星座:天籥﹐箕宿﹐斗宿﹐建﹐天雞 ﹐狗﹐狗國﹐天淵。
狗:
晉書天文志:『狗二星在南斗魁前,主吠 守。』
狗國:
星經:『狗國四星在建東南,主鮮卑烏 丸。』
天雞:
星經:『天雞二星在狗國北,主異鳥。 』按晉書天文志云主候時。
金牛座(Taurus)
包含中國星座:天廩﹐昴宿﹐畢宿﹐附耳﹐天 節﹐天街﹐礪石﹐月﹐諸王﹐天高﹐天關﹐司 怪﹐五車。
天街:
史記天官書:『昴畢間為天街,其陰陰 國,陽陽國。』正義:『天街二星在畢昴間, 主國界也。』
礪石:
隋書天文志:『諸王西五星曰礪石。』
諸王:
晉書天文志:『五車南六星曰諸王,察 諸侯存亡。』
天高:
觀象玩占:『天高四星諸王南參旗西北 ,一曰望氣之臺。』
天河:
晉書天文志::『天高西一星曰天河,主察山林妖變。』
遠鏡座(Telescopium)
包含中國星座:虌附近。
南三角座(Triangulum Australe)
包含中國星座:(三角形)。
三角座(Triangulum)
包含中國星座:天大將軍。
杜鵑座(Tucana)
包含中國星座:(鳥啄)﹐鶴。
大熊座(Ursa Major)
包含中國星座:內階﹐三師﹐上臺﹐軒轅﹐紫 微右垣﹐文昌﹐北斗﹐輔﹐天理﹐中臺﹐天牢 ﹐太尊﹐下臺﹐太陽守﹐內廚。
天牢:
星經:『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貴人牢 。』
小熊座(Ursa Minor)
包含中國星座:句陳﹐帝﹐太子﹐庶子﹐后宮 ﹐天床。
句(鉤)陳:
星經:『鉤陳六星在五帝下,為 後宮,大帝正妃,又主天子六軍將軍,又主三 公。』
天帝:
亦稱帝星,北極五星最明者,即小熊座 β,為二等星。
船帆座(Vela)
包含中國星座:天社﹐天狗。
天社:
周禮春官大司樂注:『天社在東井輿鬼 之外,天社,地神也。』晉書天文志:『弧南 六星為天社,昔共工氏之子句龍能平水土,故 祀以配社,其精為星。』
室女座(Virgo)
包含中國星座:內屏﹐太微右垣﹐謁者﹐太微 左垣﹐進賢﹐九卿﹐三公﹐角宿﹐平道﹐天門 ﹐天田﹐亢宿。
天門:
星經:『天門二星在左角南,主天門侍宴應對之所。』
飛魚座(Volans)
包含中國星座:(飛魚)。
狐狸座(Vulpecula)
包含中國星座:近天津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31 12:44:55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学习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7-11 18:06:14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8-13 04: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学习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5-10-5 18:08:08 | 顯示全部樓層

[1/20]天文类名词

http://rcs.wuchang-edu.com/RESOURCE/XX/XXZR/ZRBL/DQGL/1447_SR.HTM
这书俺读过 七十年代年出版的,网上有电子版
地球概论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 天球和天体
   一、天穹和天球
   二、天体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月球和地月系
   一、月球
   二、地月系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太阳和太阳系
   一、太阳
   二、太阳系
   思考与练习
 第四节 恒星和星系
   一、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
   二、银河系
   三、河外星系和总星系
   四、宇宙
   思考与练习
 第五节 人造天体
   一、人造天体的发展
   二、人造天体的发射
   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
   四、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和分类
   五、我国的人造地球卫星
   思考与练习
   观测与实习〔一〕认识主要星座,辨别主要天体
   观测与实习〔二〕观察木星的卫星和土星的光环
   观测与实习〔三〕观测月球公转和月面结构
第二章 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
 第一节 地理坐标
   一、经线和纬线
   二、经度和纬度
   三、经纬网和地理坐标系
   四、地理坐标系的应用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天球坐标
   一、地平坐标系
   二、时角坐标系
   三、赤道坐标系
   四、黄道坐标系
   思考与练习
   观测与实习〔四〕辨认北极星,用简易方法测定地理纬度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囱转
   一、地球自转的特性
   二、地球自转的证据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特性
   二、地球公转的证据
   思考与练习
   观测与实习〔五〕观察四季星空和大行星的视运动
第四章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节 昼夜、四季和五带
   一、太阳回归运动
   二、昼夜长短
   三、太阳高度
   四、地球上的四季
   五、地球上的五带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时间
   一、时间的计量
   二、地方时和标准时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历法
   一、历法概述
   二、太阳历
   三、太阴历
   四、阴阳历
   五、其它历法
   六、历法改革
   思考与练习
   观测与实习[六] 测定子午线和太阳高度
   观测与实习[七] 测定地方时,计算地理经度
第五章 月球、地球和太阳绕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节 月相
    一、日月会合运动
    二、朔望月
    三、月相变化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日食和月食
    一、日食和月食现象
    二、日食和月食的规律
    三、观测日食和月食的意义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潮汐
    一、潮汐及其类型
    二、引潮力
    三、海洋潮汐
    思考与练习
    观测与实习[八] 观测月相变化
    观测与实习[九] 观测日食和月食
第六章 地球的结构和理化特征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思考与练习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表面结构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思考与练习
 第三节 地球的理化性质
    一、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二、地球的重力和压力
    三、地球的温度和热源
    四、地球的磁性
    五、地球的化学成份
    思考与练习
 《大气压力》教学实录与分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03:24 PM , Processed in 0.0243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