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9|回復: 0

荔枝的功用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5-10-28 23:06: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性味】性溫 、味甘酸澀 。

【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葡萄糖、蔗糖、維生素C、 丙、豐富的鈣磷、、果酸、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鐵、有機酸α-次甲基環丙甘氨酸等。

【功效】入肝、脾經。滋養益心、填精髓、養肝血、止煩渴、益顏色、理氣止痛、健胃消食,但生食生津止渴力強,乾食補氣養血理氣止痛力強。荔枝核善於疏肝理氣而治疝痛。

【主治】身體虛弱病、後津液不足、呃逆、胃痛、疝氣疼痛、淋巴結核、腹瀉、血虛萎黃、遺尿、頻尿。

糖尿病口乾渴,欲飲水者,食用荔枝,增加唾液分泌,既減少飲水,又能幫助刺激胰島素細胞分泌。

【附注】荔枝含α-次甲基環丙甘氨酸,有降低血糖作用。

鮮荔枝少食能止渴,多食則口幹發熱,容易生熱性病及瘡毒。

荔枝為溫熱性水果,陰虛火旺咽喉腫痛、齒齦腫痛、鼻出血者不宜食用。

蟲牙痛、熱性病及小兒患痘瘡者,陰虛火旺者忌食。

大量地食用荔枝,易導致發熱上火,輕則嘔心、產生頭暈、四肢無力,重則頭暈,臉色蒼白,心慌、出冷汗、打呵欠、乏力等症狀。主要原因是荔枝豐富的果糖進入人體後,很快進入血液,此時需靠肝臟的酶轉化,轉化為葡萄糖,被身體利用。若荔枝多吃,轉化醣轉變不及,使果糖充盈於血液中,加上果肉橫於胃腸,損害正常食慾,使其他營養相對減少,引起外源性低血糖反應所致,醫學上稱之為“荔枝病”。

荔枝上市旺季,不可連續多吃,尤其兒童要注意,因兒童體內的酶本來就少,吃過多易得荔枝病。

多食荔枝發熱上火者,取其殼煎湯飲之可解。

荔枝原產於我國,是嶺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馳名中外,有“果王”之稱。荔枝共有六十多個品種,其中被人們所熟知的有十幾個。如桂味、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紅、白臘、靈山香荔、南局紅等。

《本草綱目》載:荔枝可“止渴、益人顏色……,通神、益智、健氣、治瘰鬁、瘤贅……”。
發表於 2005-10-28 23: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一棵荔枝三把火 ... 少吃為妙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5 10:54 PM , Processed in 0.02219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