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0|回復: 0

認識中藥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3-23 12:18: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七葉蓮
1.消炎解毒、止痛退熱。
2.扁桃腺炎、喉痛、蛇蟲咬毒、化膿性炎症。

人參
1.強化身體各部份功能。
2.幫助新陳代謝、加強抵抗力、強壯身體、消除疲勞、補五臟、明目
 開心。
3.感冒時、身體有發炎症狀時、或婦女經期來時,都不可服用。
4.治虛弱體質、貧血、強心、虛咳、喘、定驚悸、糖尿病、手足冷者。

土茯苓
1.解毒、利尿、解熱、淨血。
2.治慢性瘡瘍、皮膚病、梅毒及其後遺症、痢疾。

大金櫻
1.固精秘氣、小便頻數。
2.夢遺、洩精、止瀉久痢、帶下、益肝補腎、止虛汗。

大茴香
1.味辛甘、性平。
2.大茴香可以驅散風寒,還能理氣、開胃,亦可成為滷味調味。

大麥
1.味鹹、性微寒。
2.有消渴及止熱的功用,幫助消化和止瀉。

大棗
1.味甘、性平。
2.能補中益氣、滋潤心肺 養脾胃,治虛勞,大棗是常用的補氣藥材。

大黃
1.緩下劑、整腸、健胃、大量峻瀉、消炎解毒、行瘀血。
2.治便秘、飲食積滯、閉經、裡急後重、消化道癌、癰瘡痛毒、濕熱
  黃疸。

山豆根
1.清熱解毒、消炎、消腫止痛、抗腫瘤。
2.咽喉腫痛、牙齦腫痛、扁桃腺炎、口腔炎、急性熱病、外用痔瘡
  疥癬。

山茱萸
1.味酸、性平。
2.山茱萸能養肝、補腎、強陰、益精,可改善頻尿和遺精。

山梔子
1.能清熱、瀉火氣、涼血、利濕。
2.山梔子能改善因血熱引起的不正常出血。

山楂
1.味酸、性溫。
2.有解酒、消食行氣及抗菌的功效。
3.能幫助肉類、油膩食物的消化,並且還有補脾、健胃的功效。
4.能幫助消化,促進胃液分泌,因此不可食用過量,否則會產生不
 良影響。

山藥(淮山)
1.味甘、性溫。
2.有補氣、健胃、益腎、補益脾肺的功能。
3.可清虛熱,適合老年人的滋補。
4.有止渴、止瀉、健脾胃的功能。

五味子
1.固澀、斂肺滋腎、生津斂汗、鎮咳祛痰。
2.治虛寒喘咳、久瀉久痢、自汗盜汗、遺精、口乾。

五靈魯
1.散瘀止痛、生用活血、炒用止血、鎮痙、解毒。
2.經閉、疳積、產後瘀血作痛、腸疝痛、心腹血氣諸病。

內金
1.消食積、止瀉痢遺溺。
2.治消化不良、小兒遺尿、虛遺精、反胃嘔吐、噯氣。

化石草
1.降壓、消炎、利尿、化結石。
2.治腎臟炎、腎結石、肝炎、水腫。

升麻
1.解毒透疹、升陽、解熱散風。
2.治身熱頭痛、喉痛口瘡、脫肛、子宮下垂、帶下、久泄。

天門冬(天冬)
1.味甘苦、性大寒。
2.有潤燥、美化肌膚、止咳化痰、幫助排泄的功效。

天南星
1.祛風痰、解痙癇、散結消腫。
2.中風眩暈、半身不遂、口噤、口眼歪斜、小兒驚風、喉痺、牙關
  緊閉。

天麻
1.味辛、性平。
2.天麻能益氣強陰、疏通血脈、能鎮痛,改善頭痛暈眩。

冬蟲夏草
1.味甘、性平,益肺腎二經脈。
2.可強身體、補腎陽、並有補肺、增強呼吸系統的功效。
3.初感風邪,邪尚在皮表者,慎用。

半枝蓮
1.活血行氣、鎮痛、解熱、解毒消腫。
2.跌打損傷、胎毒、喉痛、腸炎、乳癰腫毒、蛇蠍毒。

半夏
1.味辛、性溫。
2.半夏有毒,必須經薑炙,可降逆、和胃、和止嘔、化痰。

玄參(元參)
1.苦鹹、微寒,色黑、腎經脈。
2.玄參能滋陰降火、益精、利便,可以治熱病煩渴。
3.對咽喉腫痛、自汗盜汗、吐血鼻血、津涸便秘、煩心失眠也有
 效果。
4.對於脾胃濕滯、虛弱而腹瀉者,不宜。

白朮
1.味甘苦、性溫。
2.可以和中補氣、止渴生津、健胃、利小便、除水腫。

白芍
1.味苦酸、性平。
1.可補血,常與當歸並用。
2.補樣血氣、強化肝臟氣血運行、止腹痛及安脾。

白豆蔻
1.行氣暖胃、化食寬中、芳香化濕。
2.治胃寒作痛、鎮嘔、脾虛泄瀉、酒精中毒、腹脹。

白果仁
1.斂肺氣、定痰哮、縮小便、止帶濁。
2.治哮喘、夢遺、赤白帶對、小便頻數、肺結核、頭面癬瘡。

白花蛇舌草
1.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抗腫瘤、明目。
2.治急性盲腸炎、腎炎、瘡癤腫毒、扁桃腺炎、消化道腫瘤、
 腹部臟器結塊。

白芥子
1.溫化寒痰、利氣豁痰、消腫止痛。
2.咳嗽、痰多清稀、胸脅滿悉作痛、筋骨疼痛、神經痛、腫毒。

白椿皮(椿根皮)
1.健胃、收斂止血、消炎。
2.治子宮出血、子宮炎、腸出血、赤痢、赤白帶、淋病。

白頭翁
1.止痢解毒、清熱、解毒。
2.治阿米巴痢疾、大便有膿血、肛門灼熱、血痔、鼻衄、咽腫齒痛。

白殭蠶
1.祛風解痙、化痰散結。
2.治中風失音、驚癇、頭風齒痛、喉痺咽腫。

石決明
1.味鹹、性平。
2.具有平肝風、清瀉肝臟火氣和保護眼睛視力的功用。
3.治淋疾、耳鳴、骨蒸勞熱。

石斛
1.解熱生津益胃、止渴止嘔。
2.治口乾煩渴、熱病津液損、陽痿遺精、腰膝痠痛、虛熱、盜汗。

澤蘭
1.行血通經、利尿消腫、破瘀除癥。
2.治血瘀經閉、經痛、產後浮腫、跌打瘀腫、癰腫瘡毒。

獨活
1.祛風濕、通經絡、鎮痛。
2.治風寒濕痺、頭痛、手腳攣痛、齒痛、口眼歪斜、神經痛。

蕙苡仁
1.富含澱粉、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有益脾臟。
2.可利腸、消水腫、去乾濕腳氣。

鮑魚(腹魚)
1.甘鹹、溫偏平,有益心、肝、腎經脈。
2.能滋陰清熱、益精明目、補心緩肝、開胃助食,治虛勞、咳
  嗽、黃疸、帶下等症。
3.胞魚肉質堅韌難消化,脾胃虛弱、消化功能差者,僅喝其湯

龜板
1.甘平、鹹,能補心、益腎、滋肝。
2.能健骨、益氣增智,促進食慾,對於腰痛、骨痿、遺精、帶下
 、久咳、吐血、鼻血和痔瘡有效。
3.孕婦或胃寒弱者,不宜;虛弱但寒而無火熱者,也不宜。

薄荷
1.味辛、性涼。
2.薄荷能解熱、消炎、健胃,且能改善頭部與咽喉腫熱疼痛。

薑黃
1.行氣滯、散風活血、鎮痛、利膽。
2.治經閉、腹部腫塊、風濕痺痛、臂痛、黃疸。

薏仁
1.味甘、性寒。
2.能利水、健脾胃,潤膚。
3.薏仁容易引起流產,所以孕婦不宜使用。

檳榔
1.破積利尿、殺蟲、消食行痰。
2.能驅蟲、行氣導滯、胸腹脹滿、消化不良、縮瞳。

覆盆子
1.補肝腎、固精強陽、澤肌膚。
2.治陽痿、遺精、縮小便、腎陽不足、夜尿頻數。

鎖陽
1.益精益陽、潤燥滑腸、養筋。
2.治陽萎、早洩、遺精、足膝萎弱、氣虛便秘。

雞血藤
1.補血、行血、暖腰膝、舒筋骨。
2.治養血補血、通絡止痛、風濕痺痛、手足萎弱、月經不調、貧血。

鯽魚
1.甘而溫平,助益脾、胃、大腸經脈。
2.能治脾胃虛而食不下嚥、體力不濟者,也能改善便血、癰腫、潰瘍
 、水腫、腳氣的症狀。
3.鯽魚忌諱與麥冬、芥菜、豬肝、砂糖等同食。

鵝不食草
1.解毒、通竅。
2.治肥厚性鼻炎、鼻瘜肉、鼻塞、目醫、腫毒、哮喘。

羅漢果
1.甘、淡,益肺、脾經脈。
2.能清肺理痰鎮咳,潤腸涼血通便,治咳嗽、骨熱、便秘,可治百
  日咳。
3.胃寒弱、肺虛喘者,不宜。

藕粉
1.味甘、性平、無毒。
2.益氣力、除百病、補中養神,安心止痢、止渴去熱。
3.益脾胃,並具有清熱效果。

蘆筍
1.止渴、袪熱、利尿。

蘇子
1.下氣定喘、止咳消痰、寬胸開鬱。
2.咳嗽痰喘、胸悶氣逆、呼吸不暢。

蘇木
1.行血通絡、祛瘀、止痛、消腫。
2.跌打損傷、瘀腫疼痛、止血。

蘇梗
1.味辛、甘,性微溫。
2.適用在胸腹氣滯的症狀,還有宣肺、理氣的作用。

黨參
1.味甘、性平、無毒。
2.可補中益氣、調和脾胃,對調理因疲累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藿香
1.益胃氣、利濕除風、止嘔、止瀉。
2.消化不良、霍亂吐逆、中暑、痢疾、胃寒引起吐瀉。
發表於 2006-5-11 18: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知該怎麼說~~~~
感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4:55 PM , Processed in 0.0203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