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5|回復: 0

健康小百科 憂鬱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1-23 16:16: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賴德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現代人的指數,除了IQ、EQ之外,還有很重要的「BQ」(Blue Quotient憂鬱指數)不可不知道,不過,IQ、EQ指數當然是追求越高越好,但BQ指數可要越低越好!
日前藝人倪敏然因憂鬱症(新聞、網站)自殺身亡,引起社會的普遍震驚與關注。近年來台灣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自殺已躍居為國內青、壯人口的排名第二、三大死因,顯示台灣人情緒健康、BQ憂鬱指數已開始亮起紅燈。
憂鬱症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官能症,已有證據顯示長期壓力與憂鬱具有高連結性。從學習、工作、感情、家庭、人際關係、經濟問題等等,壓力及煩惱來源可真不少。
當表現不如預期時,很容易產生挫折感,若精神上無法承受時,自己又無法解套,就很容易罹患憂鬱症或採取激烈自殺、自殘的手段或傷害他人,這些現象提醒社會大眾正視情緒管理及憂鬱症的防治。
憂鬱症的發生,與個人體質、遺傳、生活事件、抗壓技巧及面對事情的態度有關。最常出現的典型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心情鬱悶,對任何事情容易抱持悲觀的態度,生理上則會出現睡眠困難、全身疲勞,不明疼痛和食慾不振等現象。
憂鬱症是可以被治癒的,現今已有許多有效的治療方式,一般而言,藥物治療的目標是控制症狀及治療疾病,讓病患能夠感覺好轉,並恢復正常的日常生活。心理治療則可用於幫助患者與家庭共同學習新的行為與因應策略,這種方式也有助於減輕與治療症狀。大部份精神科醫師均有共識,同意這兩種方式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合併運用。
國人普遍對憂鬱症抱持負面的態度,怕被貼上「頭殼壞掉」的標籤,而不肯正視身體發出的訊號,罹患憂鬱症初期約有65%?69%會出現種種不適的生理疼痛症狀,千萬別輕忽身體向你發出的警訊。積極的就醫治療是恢復健康的不二法門。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2 04:56 PM , Processed in 0.0186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