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注册
搜索
熱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0|回復: 0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測量看看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2-12 14:5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675個美元。


 沒有或極少
每周: 1天以下
有時侯
每周: 1?2天
時常
每周: 3?4天
常常或總是
每周: 5?7天
1. 我常常覺得想哭
2. 我覺得心情不好
3. 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
4. 我睡不好
5. 我覺得不想吃東西
6. 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 )
7. 我覺得不輕鬆、不舒服 ( 不爽快 )
8. 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 身體很虛、沒力氣、元氣及體力 )
9. 我覺得很煩
10. 我覺得記憶力不好
11. 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
12. 我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
13. 我覺得比以前較沒信心
14. 我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
15. 我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
16. 我覺得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
17. 我覺得身體不舒服
( 如頭痛、頭暈、心悸或肚子不舒服…等 )
18.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授權引用: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3年11月17日台會綜三字第0930052121號函
Copyright © 董氏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評分

1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6-12-12 15:41:35 | 顯示全部樓層

請到下列網址測試

授權引用: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3年11月17日台會綜三字第0930052121號函
Copyright © 董氏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資料來源,網址: http://www.jtf.org.tw/overblue/taiwan1/index.asp ~~18歲以上適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2-12 15:46:0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的得分是3  嘻嘻

你的得分是:3
8 分以下
[tr]
真令人羨慕 ! 你目前的情緒狀態很穩定,是個懂得適時調整情緒及紓解壓力的人。
下面將介紹您一些 DIY 小方法,協助您繼續維持心理健康。
Copyright © 董氏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 v.200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2-13 03:19:40 | 顯示全部樓層
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更新日期:2006-10-02 記者:張文華
[size=122%]1.憂鬱症一定要吃藥才會康復?
嘉義榮民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黃敏偉對徘徊於憂鬱情緒與輕度憂鬱症的大學生建議,不一定得透過藥物療法才能康復,有時,時間反而是最佳良藥,只要患者本身找到紓解情緒的管道,像是跟朋友傾訴苦惱,或透過爬山、游泳等戶外運動,或藉由音樂、繪畫等藝術療法或寫日記,轉移注意力,也有助於排解低潮情緒。另外,也可透過「認知療法」,練習正面思考,揮別憂鬱。正所謂「殊途同歸」,除了藥物,還有許多方法可治癒憂鬱症;同樣的道理,想讓自己走出「藍色大門」,也不會只有一把鑰匙才能打開。
2.目前的抗憂鬱藥物有哪些?有無副作用?變胖、反應遲鈍的現象是暫時的嗎?停藥後是否會恢復?
目前常見的治療憂鬱症藥物包括抗憂鬱劑、鎮靜劑、安眠藥、抗精神病藥物等。常見的抗憂鬱劑有三環抗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s)、可逆性單胺類氧化脢抑制劑(Reversible inhibitor of monoamineoxidaise, RIMA)、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等。
一般來說,抗憂鬱劑的療效約在用藥的1週後逐漸出現,多數需連續治療1個月,低落情緒才會改善;不過,需注意的是,部分抗憂鬱藥物會使患者出現暈眩、睡眠障礙、噁心、頭痛、腸胃不適等副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精神科主任林亮吟強調,雖然會有副作用,但影響程度「因藥」、「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出現變胖或反應遲鈍現象,是暫時性的,停藥後數週會逐漸恢復,患者不需過度擔心。重要的是,憂鬱症患者一定要定期看診,與醫師討論病情發展與用藥情況,才是正確的態度。
3.報導說,服用抗憂鬱藥物會提高自殺風險?我還要繼續吃藥嗎?
服用抗憂鬱劑會不會提高患者的自殺危險,一直被爭論,而醫界亦討論許久,但至今仍未有定論,因此,無法判斷是否會提高自殺風險。黃敏偉說,不可諱言,服用抗憂鬱藥物仍有助於改善憂鬱症症狀,尤其對中度或重度的憂鬱患者來說。若擔心便貿然停藥,反而會陷入「因噎廢食」的窘況,最好的辦法是與主治醫師進行討論,依據病情作最恰當的治療,才是上上之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06-12-13 03: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自我觀察、適當治療是對抗憂鬱症最佳良方 自我觀察、適當治療是對抗憂鬱症最佳良方
更新日期: 2006/10/15 12:00
[size=122%]
受經濟長期不景氣、社會不安、政治紛擾不休的衝擊,國內罹患憂鬱症的病例呈倍數增加,罹患憂鬱症更被列為自殺的高危險群。專業醫師表示,自我觀察情緒變化,尋求適當諮商與治療,就能走出憂鬱的困境。(李河錫報導)
受到國內經濟長期不景氣、失業率偏高、社會不安、政治紛擾不休,加上新的金融借貸脫序問題的衝擊,造成國人整體的憂鬱指數急速攀升。根據各醫療院所的統計,罹患憂鬱或躁鬱症患者,每年幾乎都呈倍數增加,因憂鬱症導致自殺的個案,更是屢創新高紀錄。正當彰化縣衛生局積極推廣「心情溫度計」憂鬱篩檢工作之際,就有參與的精神科醫師表示,每位民眾都可以透過自我觀察與省思,是否經常出現煩悶不安、疲倦憂愁以及負面想法,不想與外界接觸,就要特別注意。
尤其是家中有突然遭逢經濟或感情衝擊,或是罹患慢性疾病的親友,更要加以關懷與陪伴,協助他們面對困境,適當的陪同就醫與治療,才能避免自殺等不幸事件發生。(陽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手機版|小黑屋|術數縱橫

GMT+8, 2025-10-23 12:55 PM , Processed in 0.0255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